主頁 類別 作品集 冰心全集第七卷

第12章 從“五四”到“四五”

冰心全集第七卷 冰心 4721 2018-03-20
五四運動到今年整整的六十年了。今天,坐下來回憶這六十年的光陰,真像一閃的電光一樣,迅疾地劃過去了。但是這道電光後的一聲驚雷,卻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 我從小就愛讀文學的書,但這種愛好是我的海天相接、寂寞無伴的環境造成的。我和一般的孩子一樣,由喜歡聽故事,而開始自己找故事書看。那時給兒童準備的讀物很少,我在大人的書架所能夠翻到的,也不過是《聊齋》,《三國》,《水滸》,和一些傳奇之類,以後也只是《林譯說部》等外國小說的譯本,以及《飲冰室文集》和《天討》等,都是我們那個時代的青少年,在我們那種家庭裡,所能看到的書。 六七歲以後,我就到家塾去附學。我說“附學”,因為家塾裡的學生,都是比我大好幾歲的堂哥哥和表哥哥們,作為一個附學生,我不過是去湊一湊熱鬧。老師附帶著給我講一點書,用的課本是商務印書館國文教科書,做的是短小的句子。十一歲以前,曾讀完一部,半部《孟子》,和《左傳》、中的幾段短篇。但是我的注意力卻放在老師對哥哥們的講書方面,他們寫長文章,學做詩,我在旁邊滋滋有味地聽著,覺得比自己的功課有意思得多。至於我自己讀起唐詩、宋詞來,那已是十二歲以後的事情了。

我的這些經歷,和我那個時代有書可讀的孩子差不多少,我做夢也想不到我會以寫作為業。 “職業”這兩個字,這是很早就想到的,我的父親和母親都認為女孩子長大了也應該就業,尤其是我的母親。她常常痛心地對我講:在她十八歲的時候,在她哥哥結婚的前夕,家裡的長輩們在佈置新房,我母親在旁邊高興地插上一句,說是小桌上是不是可以放一瓶花? 她的一位堂伯母就看著她說,“這裡用不著女孩子插嘴,女孩子的手指頭,又當不了門閂!”這句話給她的刺激很大。 女孩子的手指頭,為什麼就當不了門閂呢?所以她常常提醒我,“現在你有機會和男孩子一樣地上學,你就一定要爭氣,將來要出去工作,有了經濟獨立的能力,你的手指頭就和男孩子一樣,能當門閂使了!”那時知識女子就業的道路很窄,除了當教師,就是當醫生,我是從入了正式的學校起,就選定了醫生這個職業,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親體弱多病,我和醫生接觸得較多,醫生來了,我在庭前階下迎接,進屋來我就遞茶倒水,伺候他洗手,仔細地看他診脈,看他開方。後來請到了西醫,我就更感興趣了,他用的體溫表、聽診器、血壓計,我雖然不敢去碰,但還是向熟悉的醫生,請教這些器械的構造和用途。我覺得這些器械是很科學的,而我的母親偏偏對於聽胸聽背等診病方法,很不習慣,那時的女醫生又極少,我就決定長大了要學醫,好為我母親看病。父親很贊成我的意見,說:“古人說,'不為良相,必為良醫',東亞病夫的中國,是需要良醫的,你就學醫吧!”

因此,我在學校裡,對於理科的功課,特別用功,如代數、幾何、三角、物理、化學、生物以至於天文、地質,我都爭取學好考好,那幾年我是埋頭苦讀,對於其他一切,幾乎是不聞不問。 五四運動時期,我是北京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的一年生,在學生自治會里當個文書。運動起來後,我們的學生自治會也加入了北京女學界聯合會,我也成了聯合會宣傳股之一員,跟著當代表的大姐姐們去大會旁聽,寫宣傳文章等等。從寫宣傳文章,發表宣傳文章開始,這奔騰澎湃的劃時代的中國青年愛國運動,文化革新運動,這個強烈的時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狹小的家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裡的種種問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幾乎處處都有問題。這裡面有血,有淚,有凌辱和呻吟,有壓迫和呼喊……靜夜聽來,連淒清悠遠的“賽梨的蘿蔔咧”的叫賣聲,以及敲震心弦的算命的鑼聲,都會引起我的許多感喟。

這時,我抱著滿腔的熱情,白天上街宣傳,募捐,開會,夜裡就筆不停揮地寫“問題小說”。但是我所寫的社會問題,還不是我所從未接觸過的工人農民中的問題,而是我自己周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斯人獨憔悴》就寫的是被頑固的父親所禁錮,而不能參加學生運動的青年的苦惱;《秋雨秋風愁煞人》寫的是一個有志於服務社會的女青年,中學一畢業,就被迫和一個富家子弟結了婚,過了“少奶奶”的生活,從而斷送了她的一生;《莊鴻的姐姐》,寫的是一個女孩子,因為當公務員的家長,每月只能從“窮困”的政府那裡拿到半薪,又因為這個家庭重男輕女,她就被迫停學,抑鬱致死。在這些小說裡,給予他們的就只是灰色的陰暗的結局,問題中的主人翁,個個是消沉了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鬱了下去。

我沒有給他們以一線光明的希望!理由是:我不是身當其境的人,就還不會去焦思苦想出死中求生的辦法,而在我自己還沒有找到反帝反封建的主力軍——工農大眾,而堅決和他們結合之前,這一線光明我是指不出來的! 那時,我還沒有體會到這一些,我只想把我所看到聽到的種種問題,用小說的形式寫了出來。這時新思潮空前高漲,新出來的刊物,北京和各省的,像雨後春筍一般,幾乎看不過來,我們都貪婪地爭著買、爭著借,還彼此傳閱。看了這些刊物上大、中學生寫的東西,我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試筆,我為什麼不把我的試作,拿出去發表呢。但我終究是大學裡的小學生,思想和文字方面都不成熟,我不敢用自己的名字,就用了“冰心”這個筆名,而在《晨報副刊》上登出來的時候,在“冰心”之下,卻多了“女士”二字!據說是編輯先生添上的,我打電話去問時,卻木已成舟,無可挽回了。

我寫得滑了手,就一直寫下去,寫作佔用了我的大部時間,我的理科的功課就落後了一大截。因為白天出去作宣傳,實驗室的實驗功課又欠了不少,那是無法補上的。在我左顧右盼之頃,在我周圍的人們勸說之下,一九二一年,在理預科畢業之後,我就改入了文本科,還跳了一班。 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寫《繁星》和《春水》。關於這兩本小集子,我在一九五九年寫的一篇《我是怎樣寫〈繁星〉和〈春水〉的》文章裡,已經提到了,大意是:我寫《繁星》 和《春水》的時候,並不是在寫詩,只是受了泰戈爾的影響,把自己平時寫在筆記本上的三言兩語——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裡,送到《晨報》的《新文藝》欄內去發表。我之所以不稱它們為詩,因為我總覺得詩是應該有格律的,音樂性是應該比較強的。三言兩語就成一首詩,未免太單薄太草率了。在我重翻這兩本集子時,覺得里面還是有幾首有韻的,詩意也不算缺乏,主要的缺點——和我的其他作品一樣——正如周揚同誌所說的,“新詩也有很大的缺點,最根本的缺點就是沒有和勞動群眾很好的結合。”也就是說當時的我,在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時代,卻只注意到描寫身邊瑣事,個人的經歷與感受,既沒有表現勞動群眾的情感思想,也沒有用勞動人民所喜愛熟悉的語言形式,等等。

我重新摘抄這篇文章的意思,就是說從“五四”時期,我走上了寫作的道路以後,直到一九五一年從日本回國以前,我無論是寫小說,寫詩,寫散文,都因為我那時沒有也不可能和工農大眾相結合,生活圈子狹小,創作的泉源很快就乾涸了,這也是我在“五四”後的作品,日益稀少的原因。 但是一個人不是生活在真空裡,生活的圈子無論多麼狹小,也總會受到周圍氣流的衝擊和激盪。三十年代,中國已經臨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外有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壓迫侵略,內有腐敗軟弱的北洋軍閥和蔣介石政府的欺凌剝削,任何一個中國人,對於國家民族的前途,都開始有自己的、哪怕是模糊的走出黑暗投向光明的傾向和選擇。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我在歐美遊歷了一年,使我對資本主義世界,感到了不滿和失望。回國來正趕上了“七七事變”!

我又到了我國的大西南——雲南的昆明,和四川的重慶,尤其是在重慶,我看到了蔣介石政府不但腐朽反動而且奸險兇殘,中國的希望是寄託在中國共產黨,和黨領導下的、真正抗戰的中國工農大眾身上的。 抗戰勝利後的一九四六年初冬,我到日本去了,在那裡,我通過在香港的朋友給我秘密地寄來幾本毛主席著作,自己研讀,我也偷偷地收聽解放區的廣播。一九四九年十月,祖國解放的消息傳來,我感到了畢生未曾有過的歡樂。一九五一年,我們終於輾轉曲折地回到了朝氣蓬勃的祖國! 一踏上了我摯愛的國土,我所看到的就都是新人新事:廣大的工農大眾,以洋溢的主人翁的自豪感,在瘡痍初复的大地上,歡欣辛勤地勞動,知識分子們的舊友重逢,也都說:

“好容易盼到了自由獨立的今天,我們要好好地改造,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地為新社會服務!” 感謝黨的關懷和教育,使我有了學習和工作的機會,有了和工農接觸、向工農學習的機會,這中間我還訪問了好幾個友好的國家和人民……這時我感到了從“五四”以來從未有過的寫作熱情,和“五四”時代還沒有感到的自由和幸福。 我引吭高歌,歌頌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歌頌偉大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歌頌創造我們幸福生活的英雄人民,我描繪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幸福地生活的新生一代……這些作品多半是用散文的文學形式寫下來的。我在一九五九年寫的一篇《關於散文》的文章裡,曾這樣地說過:我們中國是個散文成績最輝煌,作者最眾多的國家……不管他寫的是“銘”,是“傳”,是“記”,是“書”,是“文”,是“言”,都可以歸入散文一類……散文又是短小自由,拈得起放得下的最方便最鋒利的文學形式,最適宜於我們這個光彩輝煌的躍進時代。排山倒海而來的建設事業和生龍活虎般的人物形象,像一聲巨雷、一閃明電在你耳邊眼前炫耀地隆隆地過去了,若不在情感湧溢之下,迅速地把它抓回、按在紙上,它就永遠消逝到無處追尋。 ……要捉住“靈感”,寫散文比詩容易多了……散文可以寫得鏗鏘得像詩,雄壯得像軍歌,生動曲折得像小說,尖利活潑得像戲劇的對話,而且當作者“神來”之頃,不但他筆下所揮寫的形象會光華四射,作者自己風格也躍然紙上了。

以上寫出了我對於散文這個文學形式的偏愛,和怎樣適宜反映我們的沸騰多彩的時代。 同時,我有自知之明!我為生活和文學修養所限,使我寫不出好詩、好小說、好劇本……我寫散文也可以說是逼上了梁山。但是我還是愛上了這個小小的梁山水泊。 “四人幫”橫行時期,我也擱筆了十年之久。一九七六年九月,從寫悼念毛主席的文章起,我才重新拿起筆來。也就是這一年,震撼世界的“四五”運動,在掀起過五四運動的天安門廣場上掀起了!這是一場聲勢更大威力更猛的、光明同黑暗的決定中國前途的殊死搏鬥。廣大中國人民,尤其是新生一代,以洶湧的人潮,巍峨的花山,浩瀚的詩海,來悼念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中流砥柱——敬愛的周總理,來扞衛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來要求民主與科學,來反對“四人幫”,來殺出一條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道路。

也就是在這一年的十月,在黨中央領導下,浩浩蕩蕩的革命人民,把萬惡的“四人幫” 押上了歷史的審判台。在驚喜交集之中,我感到了第二次解放! 六十年來,參加過“五四”的文藝界朋友,有的已隨著時光一同流逝。最近的十幾年,經過“四人幫”的雨打風吹,更是所餘無幾了。但是我想,第二次解放的勝利,來之不易。 我們躬逢其盛,就應該有“志在千里”的精神,借“四五”運動的強勁東風,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工作。 “四人幫”粉碎了,日月重光,在黨所指引的四個現代化的長征路上,也還需要我們這些老兵。我一直是喜愛兒童的,年紀越大,越覺得有許多話要對孩子們說說,因為這次的新的長征,遠之,受著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的嚴重影響;近之,受著林彪和“四人幫”的干擾和破壞,我們的征途決不是平坦而容易的!作為他們忠誠的朋友,我想用書信的散文形式,把我自己的經驗教訓,和現在對於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祖國的想法看法,對二十一世紀四個現代化的執行者談談,徵求他們的意見,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討論,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近將來的寫作的計劃和方向。 從“五四”到今天,正好是一個“甲子”。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把我“震”上了寫作的道路;“四五”運動的洶湧怒濤又把我“推”向了新的長征!生命不息,揮筆不已!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集》。 )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