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作品集 冰心全集第五卷

第3章 在文風座談會上的發言

冰心全集第五卷 冰心 1452 2018-03-20
這幾年來深深感到我們的文章太長,原因由於有那麼一種不愛寫短文的風氣,結果可以使你得到啟發的東西輕輕地滑了過去。 再一種情況是千篇一律,最常見的是一個政治運動起來後,這個人寫的同那個人寫的差不多,如果把作者的名字蓋起來,看的人就不知道是誰寫的。相反的,過去的一些老作家都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往往不署名也可以猜出是誰寫的。 還有一種是不精練。寫的文章不能抓住讀者的注意力,也就是沒有準確性。 寫文章最要緊的是清楚、有力、美,沒有這三個東西人家不愛看。我是眼高手低,在這裡批評人,自己並不一定能做到,也正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才感到焦慮。 我覺得許多青年作家中國書念得少,翻譯書念得多,說得更確切一點,不是翻譯書念得太多,而是中國書念得太少。

我的孩子從學校回來說:今天老師教了我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過了幾天又學了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可是就只知道這兩句詩,別的不知道。文章要寫得鮮明生動,在於詞彙多。我們中國的詞彙很多,可惜青年們沒有掌握,就寫起三四十萬字的長篇來,於是“偉大的”“光榮的”等等都出來了。聽說從前南開中學一個學生寫的作文得了120分,怎麼會有120分的呢?他的文章中寫道:“今天天氣十分好,花兒十分香,風景十分美,心裡十分高興……”一連用了十二個“十分”,老師給了他個120分。所以這樣寫,是因為他能運用的形容詞太少。 多聽人談話,多跟人談話。不要以為只有知識分子才能說。我在人民代表大會上,最喜歡聽工人和農民代表的講話,他們的話有個特點,就是句子短。寫文章最好也要句子短,句子一長就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

要注意語言的音韻。 《解放軍文藝》上登的戰士寫的詩,有時音韻非常好,比我們寫的好得多。我出國去人家讓我朗誦新詩,我就誦不出來,不是說沒有好的新詩,而是記不住,老是朗誦“窗前明月光”,人家聽了不過癮。音韻是中國文字的長處,我們要努力掌握,尤其在漢字拼音化以後,大家都要下一把功夫學念中國字,如果不會平、上、去、入,念不准音調,別人是聽不懂的。很多青年分不清聲母韻母,更不知道什麼是聲母,什麼是韻母。毛主席喜歡填詞,詞的藝術性很高,它不但注意韻,而且還講究四聲(平上去入)五音(唇齒喉舌鼻),這是比詩好的地方。 “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後一句有三個字是平聲,所以念起來分外響亮。注意音韻,決不等於要回到過去,而是要我們中國人會說中國話,不但會說,而且說得好聽。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有些文章文法不通,邏輯混亂,一下子不容易發覺,如果把它譯成外文,就看出毛病所在。外文的文法很謹嚴,我們的文法也是非常謹嚴的,但因為有些人不會用,以至一翻成外文就好像沒有文法似的,不知道主詞在什麼地方。犯這種毛病的人,大都是中國書沒有念好,翻譯書也沒有念好。 一般說文章寫得好,不是一樣的好,各人有各人的好法,各人有各人熟悉的詞彙。所以我們才提倡文章要有風格。如果對詞彙不熟悉,用起來必然前言不對後語。我主張要大力提倡寫短文章,大家都很忙,尤其是下去的人,更沒有時間寫長文章,而新鮮事物又那麼多,讓它們滑過去太可惜了。其次,要盡可能寫得淺些。說到這裡,想到兒童文學的創作。儘管黨和政府一再號召,寫的人還是不多。我從埃及回來時,廣播電台要我對兒童作一次廣播,我寫了個稿子送去,電台退了回來,他們說你的稿子孩子們聽不懂,仔細一看的確如此,後來把一些標語口號去掉,重寫了一篇去廣播。要是大家多寫兒童文學,寫出的東西一定會比原來的活潑一點,生動一點,鮮明一點,短小一點和淺近一點。附帶聲明一句:我不是編輯,可以不避向大家拉稿的嫌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