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艽野塵夢

第2章 前言

艽野塵夢 陈渠珍 3947 2018-03-20
現將未收進《川邊歷史資料彙編》的許多有關的資料、論文、專著編為《川邊歷史資料叢書》陸續出版,以供史學界研究和編寫川邊歷史、四川歷史和西藏歷史時參考。 ,作者"追憶西藏青海經過事蹟"、取《詩?小雅?小明》"我徵徂西,至於艽野"之意為書名,含有青藏高原風塵錄的意思;艽(qiu):荒遠,艽野:指青藏高原。在書中,作者詳細地敘述了自己1909年從軍,奉趙爾豐命隨川軍鐘穎部進藏,升任管帶(營長),參加工布、波密等戰役,在駐藏期間同當地藏族同胞、官員和喇嘛來往密切,同藏族姑娘西原結婚,在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南北響應的消息傳到西藏後,出於對波密起義士兵的一些行動不理解,而又顧念個人安危,於是組織湖南同鄉士兵和親信一百五十人取道東歸而誤入大沙漠,斷糧七月餘,忍飢挨餓,茹毛飲雪,僅七人生還於西安,西原病卒等經歷;描繪了沿途所見的山川景色、人情風俗和社會生活;同時記錄了英、俄帝國主義覬覦和爭奪我國神聖領土西藏的罪惡和陰謀活動,清政府的日益腐敗,清封疆大吏間和軍隊內部爭權奪權、勾心鬥角的鬥爭;記載了辛亥革命對西藏和川軍的重大影響和軍中的同盟會員、哥老會成員在波密乘機發動兵變、殺死協統(旅)羅長裿的實況。從文學的角度看,它不失為一部寫得優美的遊記;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它又不失為記錄清末民初川邊、西藏情況的重要資料,因此,任乃強先生在《弁言》中說:“但覺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實,實而復娓娓動人,一切為康藏諸遊記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絳通沙漠苦徵力戰之事實,為西陲難得。”當然,也必須指出,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作者在書中表現了大漢族主義的觀點和流露出對辛亥革命的錯誤認識,應當予以實事求是的分析批判。我們相信讀者是會運用歷史唯物主義來看待本書中的問題的。

這本書,於1940—1942年在《康導月刊》上連載時,任乃強先生對其中誤記的史實、地名,人名作了校注;這次出版前,八十六歲高齡的任乃強先生,在吳金鐘同志協助下對原先的校注作了修訂。 編者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三日 張廠長志遠遊南川歸,示湘西陳渠珍所著。餘一夜讀之竟。寢已雞鳴,不覺其晏,但覺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實,實而復娓娓動人,一切為康藏諸遊記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絳通沙漠苦徵力戰之事實,為西陲難得史料。比之《魯濱孫飄流記》則真切無虛;較以張騫班超等傳,則翔實有致。適學友之喜研究邊事者來過,偶以貽之。輾轉傳閱,一月之內,更十數人,原冊已破,而求閱者無已,或請於《康導》(月刊)轉載,以慰向隅。餘以其為追憶之作,人名地名及追述史事,難免偶有小誤,又所記人事,每有省筆隱文,未能使局外人澈然明瞭之處。乃就個人所知及訪問所得者為之校注數十條,猶裴松之事陳承祚之道也。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南充任乃強記。

[校註一] 陳渠珍,字仲謀,號玉鍪,湖南某縣人。光緒末畢業於長沙軍校,任湖南新軍第一標隊官,並加入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已而疑之,棄職赴武昌謁趙爾巽,巽薦與其弟爾豐,撥入軍籍,隨協統鐘穎軍入藏,過川邊,以雄奇為趙爾豐所賞。擢管帶,仍從鐘穎入藏。駐防工布,進攻波密,多有戰勳。清鼎覆,統帥羅長裿為部下所殺,陳氏率湘中子弟一百十五人東歸。誤採傳說,取道絳通草原,途中絕食者七閱月,茹毛飲雪,生還者僅七人,所娶藏女西原與焉。西原卒於西安,陳痛悼下絕意仕宦,返鄉里。其後仍任軍職,至師長,據湘西數年,曾屢次與紅軍作戰。而後醒悟,卸軍職,辦紡織廠於南川。一九三六年冬撰成此書。原序有云:“追憶西藏青海經過事蹟,費時兩月,著為一書,取詩人'我徵徂西,至於籠野'之意”。 《說文》解“艽”為荒遠.餘按“艽jiao”草名,入藥,為“秦艽”,其葉寬、薄有白縱紋,微似龍舌蘭。根莖纖維,絞紐如束絲,故日籠,產於海拔三千米之高原,即康藏青海地方。古自秦中輸出,故曰秦艽。小雅之“艽野”,解為青康藏高原極合,無容解為荒遠也。今人習呼康青藏為草地,何如呼為艽野之典雅貼切乎。

西藏,漢為西羌,唐為吐蕃,明為烏斯藏。素奉佛,初崇紅教,習符咒及吞刀吐火之術。有宗喀巴者,入大雪山苦修,道成,乃正戒律,排幻術,創立黃教,風行全藏,紅教濅衰。其高足弟子二:長曰達賴,即當時藏王,駐拉薩,握政教權,統治全藏,與羅馬教皇同,次曰班禪,駐後藏,僅負教皇之名而已。清初,設駐藏大臣管理監督,既而印度淪為英殖民地,英之陸軍直達喜馬拉雅山麓。俄之勢力亦駸駸逾帕米爾高原,侵奪中國領土。英、俄爭奪加劇,於是英人欲得西藏,進窺康蜀, 以完成其楊子江勢力範圍,俄人亦欲得西藏,附印度,逾蔥嶺,奪新疆,席捲蒙朔。英人自失北美,視印度為“天府”,恐俄捷足,因先發製人,利誘達賴,認西藏為獨立國,與唐古特政府直接訂立英藏新約。欽使某,且為署名簽字。自後清廷遂不能過問藏事矣。達賴既入英人彀中,駐藏大臣,類皆昏庸老朽,清末孱王守位, 淫後專權,不知強鄰逼處,宜固藩籬。達賴亦漸知英之陰謀,其屬下藏王邊覺奪吉對沙俄心存幻想,見英人虎視耽耽,乃聯俄抗英。借賀俄皇加冕為名,赴俄京以施其縱橫捭闔以夷制夷之術。英聞之怒,遣精兵數千,逾雪嶺侵入中國領土。達賴固以活佛自居,至是亦就其建亭寺護法跳神問卜,以決和戰。護法大言日:“佛能佑我,敵可虜而收其器械,請決戰。”達賴信之,調藏中兵數千拒英兵於慶喜關外。英人涉險深入,遇伏倉促應戰,死亡百餘,稍卻。藏中相慶,以為神言驗矣。而英复整軍進,藏兵素缺乏訓練,卒大敗,死千餘人,遂望風披靡。達賴知大勢已去,乃捕建亭寺護法寸碟之,囚其母於工布之頭波溝,攜帶珠寶珍物數百馱,率千餘人出奔哈喇烏蘇。因行甚緩,恐英兵追及,乃封存寶物於其喇嘛寺,留兵守之,僅率百馀人入京求援,為慈禧誦皇經祈福。慈禧素佞佛,乃命川督遣混成一協赴援。予時任川陸軍六十五標隊官,亦與入藏焉。

[校註二] 按: 陳之要例一云“予來入藏以前,搜求前人所著西藏遊記七種讀之……,由藏歸來,复購近人所著西藏政教及遊記八種讀之,……實則按之無物。”以陳君之明敏果銳,閱坊間書,自當不能滿意。然此總敘首則所敘藏事,則十、九皆有錯誤,蓋由未曾深究西藏史地故也。茲為略校數處:一、唐古忒為清人加於西藏之名,其稱非古,不當冠於漢前。二、達賴、班禪皆非宗喀巴首座弟子。達賴至三世始為蒙、藏人民所崇奉,有尊號。三、駐藏大臣雖創於雍正之世,至乾隆末葉平廓爾喀後始掌握西藏政權。四、英軍入藏,強與藏人訂約,駐藏大臣有泰署名約中,為光緒三十年事.達賴即於此役離藏入朝,原文敘次大誤。五、達賴初欲奔俄,清廷多方阻之,遷延年餘,始被迫入京,非迳赴京求援。時達賴與清廷甚相左也。六、達賴離藏後,清廷命張蔭棠、聯豫等先後入藏辦理善後,直接掌握西藏政權。聯豫奏請自川調兵一協入藏駐防,鎮懾反側,非清廷應達賴請,調兵往援也。

餘自長沙軍校畢業後,任湖南新軍第一標隊官,湖南新軍,創自湘督端方,以舊有巡防軍改編為一、二兩標,士皆稚愚,將校多出身行伍。獨予隊兵卒,新募自家鄉, 皆青年學子,及茂才廩膳生。其時革命思潮已萌芽於內地,湖南民氣尤激昂。革命先進,迭遭失敗,知非聯絡軍隊不足以顛覆滿清,乃設同盟會支部於長沙。予鑑於清政不綱,外侮侵陵,方醉心於政治革命。竊幸所部皆青年俊秀,乃於軍事訓練外,授以國文史地測算諸科,期年之後,思想為之一變,且大半加入同盟會。嘗秘密集會於天心閣,士氣日張,泛駕跅馳之行,不可複制。予既懷古人勿攖人心之戒,以為從此鼓勵激撮,清政可複。然僨驕之禍,收拾綦難,則始於救國者,必終於誤國。因是,決計解職歸里。越年,同學友約赴鄂謁鄂督趙爾巽。爾巽在清封疆大吏中,為最明達者。撫湘時,銳意興學練兵,予等皆受其陶鑄者也。其弟趙爾豐督川,將有川邊之行,亟需材,爾巽資遣予輩入蜀。至成都,爾豐疑湘人皆革命黨,不即擢用。未幾,爾巽移督川,爾豐授川邊大臣,任命予為六十五標隊官。隸協統鐘穎部。旋分防百丈邑。軍餘多暇,知英人謀藏急,部下有自藏歸者,輒從間藏中山川風俗,參以圖籍,深悉藏情。適鐘穎奉旨援藏。予見獵心喜,上西征計劃書, 於藏事規劃頗詳盡。鐘穎大加稱賞,立召餘回成都,委援藏一標三營督隊官。予以眷屬浮寓成鬱,留無依,歸無資,送無人,力辭不就。管帶林修梅力勸不已。鐘穎复饋多金,優給月廩。餘感其意,遂行。

[校註三] 清末兵制,省約駐軍一協,設協統。協轄三標,設標統.標轄三營,設管帶。猶今營長也。營轄四連,設隊官,連轄九棚,設哨官,每棚有兵夫共十八名。百丈驛屬名山縣,原作邑,誤。驛當藏蜀衝途,陳之研究藏事,基於此戰也。 鐘穎,字鼓明。正黃旗人。父晉昌,尚咸豐妹,官至盛京副都統.以附義和團罪,譴戍西藏軍台。行至成都,託病,經川督錫良奏留養病,實慈禧後密旨也。穎於同治帝為表兄弟,故邀慈禧寵眷。光緒三十一年密語假協統銜,於鳳凰山訓練新軍,時年僅十八耳。新軍成,鐘為協統,率之入藏。時宣統元年也,年二十二。 鐘穎協下,樂山王方舟任參謀長,榮縣王伯樵任秘書長。其三標統,一由穎自兼,一為劉介堂,一為陳慶。

林修梅,湖南人,時任陳慶標下第三營管帶。後隨徵入藏,至昌都,解職歸。與石青陽等奔走革命,在廣東有聲。陳渠珍,初任其營督隊官,猶營副也。後代林為管帶。其後,林在廣東,陳在湘西,始終不協。 時革命思潮遍於中國南部。四川僻在邊隅,一年之中,捕拿革命黨破獲機關之事時有所聞。青年志士,亦漸染革命思潮,群起作排滿運動。餘入藏之心雖決,時侄方大病,妻年少,淒涼異地,形影相吊,聞予將出塞,均痛哭牽衣。予至是亦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顧鐘穎遇我厚,又念革命潮流,終難避免。異日茫茫禹域,誰是樂郊。且餘在軍未嘗他務,而川當局猶以革命黨目之,久客他鄉,殊非長策。西藏地僻遠,而俗椎魯,藉此從戎之機,漫作避秦之遊,亦計之得也。乃百計安慰家小, 摒擋家事,揮淚而行,時宣統元年秋七月既望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