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西藏的戰爭

第32章 第一節

西藏的戰爭 杨志军 1721 2018-03-19
那天,駐藏大臣文碩和攝政王迪牧半路上相遇後,並沒有立刻把朝廷旨命說出來,而是一起到了噶廈政府的辦公地大昭寺。在這個地方公開旨命,顯得正式而莊嚴。攝政王理事的文殊大殿裡,兩個西藏峰級人物面對面坐在卡墊上,半天不說話。攝政王在等待,心裡直打鼓:旨命到底是什麼,對方如此不肯爽快吐露,看來兇多吉少。駐藏大臣也在等待,等待最後一刻的猶豫趕快離開自己。 終於,文碩猛舒一口氣,放下茶碗的同時說了出來。 他說出的並不是“將邊界據守藏兵,迅即一律撤回,遊歷、通商、傳教各事,也應相機允諾”的旨命,也不是英國人急電裡所說的文碩給朝廷的回禀:“禮遇英人,開門揖商。我念我佛,他傳他教,遊歷所至,哈達香茶”云云。而是文碩深思熟慮過的抗英機宜:“攝政佛聽我說,以大清海上陸地與英人對抗的經驗,我們擬應如此抗拒英人,不取堅硬接仗之法,不取聚集一隅、迎面對敵之法,不取陣地固壘之法,以防英人大砲轟擊,快槍掃殺。而應利用昏夜、地形、刀劍,分散伏出,游擊無常,中途攔打,迂迴敵後,截其糧道軍需後援,並將我方糧草、牲畜、彈藥,嚴密收藏。應以近戰、夜戰、伏擊戰為主,宜退不宜進,明退暗不退,以柔克剛,困死、餓死遠來深入之敵。”

攝政王迪牧邊聽邊點頭,真是喜出望外。朝廷不僅同意了,還有具體的戰術指導。在他看來,只要朝廷支持並參與抗英,打敗英國人不是明天就是後天。 文碩說:“應勸誡僧俗官兵,知曉民力民利。西藏生民艱難,本自拮据。務必撫卹小民,不可一味借戰事苛斂百姓,擾害地方。敗壞名聲。以往藏軍屢屢害民生事的弊端,當全力消除。要從速籌餉、籌兵、籌將,防止藉口籌措自固勢力,鋒起內訌,渙散人心。” 迪牧聽著紅了臉,駐藏大臣戳到西藏政教的要害了,憤憤然攥起拳頭說:“藏軍擾民歷來有高僧高官在背後撐腰,這次不能客氣了,誰擾民就把誰當成黑水白獸的幫兇一起收拾掉。” 文碩又說:“務派遣噶廈要員去前線統一指揮,不能輕敵,更不能各自為政。”

迪牧說:“已經委派俄爾噶倫出任前線總管。” 文碩說:“我向攝政佛舉荐一個人,此人懂西語,會藏話,文韜武略兼備,又是年輕體健、血氣方剛的人,雖沒有朝廷官職,卻是當下西藏急需的人才。我把他從四川招來,想讓他代表我去前線抗英,以示本大臣決不妥協的態度。” 攝政王點著頭說:“大人應該不會輕易舉薦人,一旦舉薦,必然是大材高人,就讓他去江孜給俄爾噶倫做個幫手吧。” 文碩說:“我也是這個意思。”又喊一聲,“魏冰豪進來。” 一個面孔白皙、儀表堂堂的青年趨步進門,彎腰恭見攝政王迪牧。 迪牧打量著他,突然問:“先生從四川來。可會念經?” 魏冰豪一愣,稍有惶恐地說:“啊,不會,大人。” 迪牧說:“不會就好,我們西藏最不缺少的就是念經的人,不念經倒是稀奇的。念經的人,有念成好人的,也有念成壞人的。他們靠在佛身上行事,都說釋迦牟尼怎麼說了怎麼說了,其實釋迦牟尼什麼也沒說。明爭暗鬥,你死我活,在佛腳上搓垢痂,把這些精力用到抗擊外敵上,十個英國八個上帝也不敢侵犯西藏。”說著又憤怒起來,咬著牙,嘿嘿地吐了幾口悶氣。

文碩讓魏冰豪退下,憂慮地說:“攝政佛當忍則忍。目下應該集全藏之怒、派神速之兵,遵朝廷之命,行退敵之策。” 攝政王說:“這個自然。俄爾噶倫已經去了江孜,我曾嚴令他等不來朝廷旨命決不開槍。現在旨命已到,我這就傳旨給他:英國人就是帶瘟疫的老鼠,歷來不殺生的藏民,這次要見了就殺,殺他個一千二淨。還有什麼上帝,讓他流血、掉頭、永遠不得轉世。我要讓西藏軍民記住八個字:遇魔就殺,多殺必賞。” 當即讓人擬定雞毛箭書,一式兩份,派快馬使者送交正在江孜的前線總管俄爾噶倫。迪牧叮囑道:“此箭書無比重要,一份裝在胸兜,一份裝在袖筒。送到有賞,送不到,你會搭上全家人的性命。”使者弓著背,“噢呀噢呀”地答應著,退了出去。

攝政王迪牧活佛長舒一口氣,連喊:“餓了,餓了。” 這天,在大昭寺文殊大殿,攝政王招待駐藏大臣文碩以達賴喇嘛的標準吃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有特濃酥油茶、上等糌粑、脆幹牛肉、四種高級油炸點心,最後按照蒙古貴族的習慣,喝了能夠消暑降溫、舒暢心情的生馬奶。剩下許多吃食。攝政王要賜給魏冰豪。回禀說魏冰豪已經離開大昭寺了。 文碩解釋道:“既然攝政佛要他去江孜給俄爾噶倫做幫手,他怎麼敢不立馬赴命呢?”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