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當代小說 中醫不死! 2·大結局

第42章 第二節

中醫不死! 2·大結局 罗萌 1979 2018-03-19
程少伯趕到純陽觀時,苦杏道人已被換好壽衣,靜靜地躺在禪堂裡等候人們來瞻仰遺容。 老人家神態極安詳,像是正在一個美麗的夢境中漫步,嘴角掛著淡淡的微笑。這完全不是一位一百一十四歲老人的遺容,沒有縱橫交錯的皺紋,也沒有變形變樣浮腫,除了沒有了血色的紅潤,這張臉依然像生前一般生動。 特別是那記載著一個多世紀歷史風雲的滿頭白髮,越發白得莊嚴、白得聖潔——像他一生做人的情操。程少伯頭一次看到師父躺下來的形象,以往每次見他總是在打坐,現在他終於打坐完畢,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了。 望著這位長眠了的恩師,程少伯眼前彷彿又浮現出許多他生前傳道、授業、解惑的情景。同時,產生出一種幻覺:鶴髮童顏的老人家從遙遠的上世紀大步走來,在自己身邊停了停,留下個微笑,又大步向下世紀走去。程少伯急忙呼喚他,請求與他同行,他並不理睬,程少伯便去追他,然而,他轉眼就無影無踪了……

程少伯便覺悲從中來,撲在恩師身上失聲慟哭。 智遠長老告訴程少伯,連日來,苦杏道人自知陽壽將盡,便不吃、不喝,每日揮毫不止,將近年來參禪所悟道理及自測子午流注數據一一錄於紙上,讓他轉交給他。說著,將厚厚一摞文稿交與了程少伯。程少伯止住慟哭,接過文稿,翻開最上面一頁,是一首歌訣: 道之歌 太極生陰陽, 陰陽競輝煌。 互根又互動, 循環守衡忙。 吸引生和諧, 有序萬年長。 排斥生裂變, 無序動盪狂。 中和共消長, 增損同存亡。 萬物三為律, 法則不更張。 凡事欲求善, 平衡陰和陽。 平衡陰和陽, 中和是良方。 中和即中庸, “三”字玄機藏。 宇宙天、地、人,

人來主滄桑。 國家皇、官、民, 官代民與皇。 天上日、星、月, 星融日月光。 地上湖、江、海, 江做紐帶長。 草藥根、莖、葉, 雞蛋皮、白、黃, 算盤珠、桿、框, 房架檁、柱、梁, 卦像三爻起, 變化無窮疆。 最穩三足鼎, 最利三棱槍。 三三等於九, 數中稱大王。 萬物由三生, 吉祥與禍殃。 凡事能三思, 永不悔斷腸。 “三”字能練達, 大道無徬徨。 “三”字能悟透, 巧作好文章。 “三”字玄機通, 人生三味詳。 程少伯看罷,頓覺醍醐灌頂,禪心大開。 如果說,前次拜讀智遠長老的百字真言,第一次弄清宇宙本源和陰陽之道的關係,使他豁然開朗,頓開茅塞,但在內容涵義上也只是比老子的玄學明晰、周延、準確、到位,並無如此震撼。現在,師父將智遠長老論述過的觀點做了進一步闡述之外,又將老子“三生萬物”四字中的深奧內涵作了精闢的詮釋,把“三”字所蘊含的事物玄機充分強調出來,這就比較徹底地闡明了道學的要義,使程少伯終於第一次透徹地明了了“三”字在做人、做事方面的重要指導作用,第一次在認識論與方法論方面獲得如此透徹的感悟,所以,他驀然產生幻覺,彷彿一朵金光四射的蓮花,驟然在心中綻開,將他眼前的重重迷霧統統吹散、吹散……

程少伯再往下翻時,心中不禁又是一震——一行醒目的標題映進他的眼簾: 十二時辰氣血律動歌 天人相制衡, 有度四時應。 心臟律動數, 氣血循規行。 子時重陰盛, 氣血流最平。 每分六十脈, 花甲數相同。 丑時太陰動, 氣血流漸升。 每分六十二, 四刻一脈增。 寅時少陰萌, 氣血流愈升。 每分六十四, 八卦數相同。 卯時陰陽交, 氣血向陽行。 每分六十六, 峰谷兩均平。 辰時少陽起, 氣血流速升。 每分六十八, 八刻兩脈增。 巳時太陽動, 氣血更攀升。 每分七十脈, 流速近頂峰。 午時重陽到, 氣血最旺盛。 每分七十二, 一日最高峰。

未時復太陽, 氣血回落行。 每分七十脈, 巳時數相同。 申時又少陽, 氣血再回行。 每分六十八, 辰時數相同。 酉時陰陽交, 氣血向陰行。 每分六十六, 卯時數相同。 戌時少陰回, 氣血再下行。 每分六十四, 寅時數相同。 亥時交太陰, 氣血愈緩行。 每分六十二, 丑時數相同。 子時又重陰, 氣血复最平。 每分六十脈, 循環永相同。 十二時辰數, 脈差也相應。 峰谷循序變, 節律在其中。 程少伯看完又是一次醍醐灌頂,茅塞大開。原來師父每日打坐的同時,還仔細計算了每天、每時、每分心跳的次數及變化節律。他相信師父的這些數字都是有根據的,是從他自己反反复复的試測中記錄下來的。那麼,當然就是有價值的,可資參考的。所以,他打心裡往外感謝師父的寶貴勞動。再往下翻,《十二時辰吐納律動歌》、《臟腑氣血盛衰節律歌》、《臟腑生剋與陰陽消長節律歌》、《天人相應四時陰陽消長圖》、《九宮八會圖與人體八卦圖》、《九宮八卦針法圖解》、《八卦演變與八綱辨症歌》、《六十四卦與六十四症》等等,不要說具體內容,光是標題就讓程少伯吃驚不已——這些大大超出一般庸醫治學範圍的高深命題,絕非等閒之輩可以探索,沒有深厚的易學與醫學的綜合修養,不可能有如此傑出的建樹。怪不得前次他把那些整理前人氣功方面的著述拿給師父看時,師父說出不如潛心研究些子午流注類專著的話。原來師父這些年一直在默默為此嘔心瀝血、鍥而不捨……聯想到師叔解釋師父苦杏法名的內涵,程少伯終於明白,欲做一名出色的杏林中人,沒有甘做苦行僧的精神是不行的。

捧著苦杏道人的遺稿,程少伯驀地感到肩頭無比的沉重。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