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膾炙英雄

第14章 十大元帥的情緣-1

膾炙英雄 孔庆东 3073 2018-03-18
一、苦盡甘來總司令——朱德 朱老總乃是中國軍魂,紅軍之父,十大元帥之首。 “總司令”這一稱呼,彷彿專為他而發明。他年紀最大,資歷最老,地位最重,立場最穩,威望最高。身經百戰而體無片傷,如有天神護軀。其婚戀情緣在十大元帥中也頗具有典型意義。 朱德(1886-1976)青少年時代,還是清朝。因為家裡太窮,母親生了13個孩子,死了5個。但父母還是讓3個孩子讀了書。朱德1905年參加了最後一次府試後,在家鄉四川儀隴,由長輩做主,娶了比他大兩歲的表姐劉氏為妻。劉氏頗賢惠,但朱德不甚喜歡,1906年離家求學,一去不歸。後來國民黨三次挖朱家祖墳,劉氏吃齋念佛,保佑朱德平安。建國後朱德要接劉氏去北京養老,劉奶奶搖頭不去,1958年病逝,享年74歲。朱老總一般不提這段婚戀序曲,今人是可以理解的。

到了中華民國元年,朱老總的現代婚戀正式開幕。 1912年秋,26歲的滇軍少校朱德,娶了昆明師院的18歲女學生蕭菊芳,據說是朋友的妹妹,蕭家曾經恩助過求學時代的朱德。朱德很喜歡這個沒有纏足的進步姑娘。 1916年9月生兒朱琦(寶書),朱德而立之年喜得一生中惟一的貴子,討袁戰場上又獲得大捷,真是爽氣彌天。但1917年初,蕭菊芳不幸染疾,輾轉病榻,到1919年不治而逝。朱德撰寫輓聯曰:“舉案齊眉,頗自詡人間佳偶;離塵一笑,料仍是天上仙姝”。另有《悼亡詩》七首,其二雲:“讚我軍機到五更,雙瞳秋水伴天明。每當覺察憂戎事,低語安心尚憶卿。”我評此詩為朱帥第一好詩。 看到朱德受病妻幼子拖累,其部屬陳平輝便給他介紹了自己21歲的堂妹,名叫陳玉珍(貞),同時是朱德摯友、革命元老孫炳文(後被國民黨殺害於上海龍華)的外甥女,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護國運動。陳玉珍也是個受過師範教育的大腳女性,幫助朱德照料蕭菊芳和朱琦(1916-1974,即朱和平之父)。蕭菊芳去世後,陳玉珍視朱琦如親生,待朱德如骨肉,小家庭打理得溫馨雅緻(故居保存在宜賓南溪)。可惜朱德志在四方,已然混到堂堂旅長,西南名將,30多歲了還要跑出去打天下,救國救民。江湖上謠傳朱老總丟下5個姨太太出川鬧革命,那是沒有根據的,未免有點神化偉人了。要是真有五朵金花珠圍翠繞著,誰還革命啊?朱德是1922年8月出國的,1927年接陳玉珍小聚過一陣。南昌起義後,朱德一度聽說陳玉珍被四川軍閥殺害了。其實陳玉珍一直活到1967年,朱德的生母和嗣母都是陳玉珍奉養送終的。朱德抗戰期間和建國後都給陳玉珍寫過信,表示“你的深情,我是深知的。謝謝你……希望你努力加餐,為國珍重,將我和家鄉忘掉好了,這是你真正的名言,是真知我愛我的。”朱德和康克清還於1960年到南溪登門看望。

朱德出川後,找過孫中山和陳獨秀,後來由周恩來介紹入黨,赴歐洲留學,又轉到蘇聯。陪他出國的是一位19歲的能說英語德語的漂亮姑娘,四川開江女中教員賀治華(其他另有何芝華何稚華等說法,皆為南方人口音之誤)。賀家父母熱情地把女兒的終身託付給了朱德,託付儀式究竟何時舉辦的,說法不一,早的是1920年,晚的說是1922年。他們從德國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學後,賀治華於1926年生下女兒朱敏(乳名“四旬”,因朱德該年40歲)。但二人因志趣不合很快分手,朱敏回國後一生未再見過母親。賀治華另嫁給一位留學法國的比較年輕的革命者霍家新(其他如賀家興何家興等說法亦為南方口音之誤),回到上海做地下工作,與鄧穎超蔡暢等結拜成中央婦委“八姐妹”。誰料賀霍夫婦鬼迷心竅,竟然於1928年主動出賣中共領袖羅亦農,造成中共巨大損失,連前去接頭的鄧小平也僅差一分鐘倖免於難。周恩來鄧小平命令中共特科嚴懲叛徒(參見李維漢回憶),陳賡帶領“紅隊”前去鋤奸,將霍家新擊斃,將賀治華擊成重傷,跑回四川,嫁給一個農民,建國前病死。這是當年轟動大上海的國共特工史上一流的大案,怪不得朱老總從來不提這段往事,老人家心裡一定特難受。倒是坐過納粹集中營的朱敏比較豁達,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去理性回憶。

就在賀治華背叛革命的1928年春,朱德率革命軍攻下湖南耒陽,娶了活潑健美的當地女秀才、24歲的共產黨員伍若蘭。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說過,朱總司令就是個農民。此話不假,出身佃農的朱德,喜歡的女性都是高個大腳,還要識文斷字,特別講究個實惠。而伍若蘭不但文筆出眾,還是一員手使雙槍的女將,一人可以抵擋一個班。伍若蘭給朱德做了一雙布鞋,還賦詩一首道:“莫以穿戴論英雄,為民甘願受清貧。革命路長塵與土,有鞋才好赴征程。”因為伍若蘭臉上有點麻子,朱德就趁機打趣道:“你有麻子,我有鬍子,我們就'麻麻胡胡'結婚吧!”部隊裡的宣傳員編了個順口溜:“麻子鬍子成一對,麻麻胡胡一頭睡。惟有英雄配英雄,各當各的總指揮。”

二人剛過蜜月,朱毛會師井岡山,朱老總宏圖大展。不幸次年井岡山第三次反圍剿時(國民黨方面稱為“會剿”),為掩護朱德突圍,已經懷孕幾個月的伍若蘭率警衛班斷後,在激戰中負傷被捕,受酷刑而不屈。蔣介石親發電報命令“割頭示眾”。今天有些朋友因為看到共產黨的腐敗就反而崇拜蔣介石,說蔣介石寬容民主,真不知是何心腸。朱德聞訊後,在毛澤東面前灑下了熱淚。從此經常把伍若蘭給他做的一雙鞋帶在身邊。很多人都知道朱老總喜歡蘭花,現在則應該知道他為啥喜歡蘭花了吧?朱德1961年遊廣州越秀公園時,賦詩一首道:“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1962年在北京中山公園又寫道:“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我藏有《朱德詩選》,青年時讀到此詩,感覺寫得很平庸,以為不過是領袖人物的應景之作,現在方體會到愛情之深,愈老愈醇。寫此詠蘭詩時,朱老總已經75歲啦。

(配圖):雙槍女秀才伍若蘭 朱老總如此“克妻”,誰還敢嫁?可咱革命女青年,就是有那不信邪的。 1929年,43歲的朱德軍長在井岡山,與17歲的江西姑娘、紅軍女戰士康克清喜結連理。康克清也是出身貧苦的健壯型美女,槍法好,覺悟高,當時文化稍差,經常請朱德教她認字。朱老總外表像農民,骨子裡畢竟是留過洋的,便趁機向人家求婚。康克清境界不俗,要求打個勝仗才能結婚。朱德便約上老毛,一戰打下長汀,殲敵2000多,果然保證了這樁婚事的大吉大利。毛澤東讚道:“秧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這一次婚姻延續了47載,稱得上是“準金婚”,可謂白頭到老。中央首長都稱康克清為“康大姐”,我等百姓一般稱為“康媽媽”、“康奶奶”。朱老總四捨五入,苦盡甘來,正應了《繡金匾》裡唱的“德高望重人人敬,能過好光景”也。

(配圖): 朱德與康克清在延安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朱德自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3年1月版),中央文獻研究室《話說朱德——知情者訪談錄》(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6月版),《鄧穎超傳》,鄭超麟《鄭超麟回憶錄》(現代史料編刊社1989年),《永遠的豐碑:孫炳文》,金沖及《朱德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8月),藍玉林《伍若蘭:血灑贛州城的巾幗英雄》(《贛州晚報》2007年1月3日),羅歐《求索——一九二二年前的朱德》(雲南出版社1985年版),《康克清令敵軍聞風喪膽》,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溫相《中共隱蔽戰線寫真》,葉永烈《名流側影》,葉永烈《紅色的起點》,余瑋《敦厚朱德》(中共黨史出版社), 朱和平《永久的記憶》(當代中國出版社),吳殿堯《朱德和戴與齡的真摯友情》(《黨史博覽》2004年第10期),吳志菲《朱敏:我是元帥爹爹的平民女兒》(《大地》2006-05-15 第八期)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