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開到荼蘼

第5章 桃之夭夭

開到荼蘼 何灏 4598 2018-03-18
此刻,我已繽紛 因而我將自己盛放於枝頭,待你溫柔地採摘 這一樹的燦爛都將歸於你 每一朵花瓣都將開啟幸福 我將春華秋實 我將永世長青 我將予你和睦安寧 《桃夭》之意義,在於提出了一個千古命題:怎樣的女子才是好女子? 從母系氏族起家,輾轉幾千年至現代,女子的身份、地位波濤起伏,好女的定義也不免風雲變幻。 有人渴望如男兒般叱吒一生,我不肯。 我願意做我陰柔的女兒本色。 賈寶玉有句名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 我不曉得我是不是水,男兒是不是泥?我只知道,這個世界,男女本是互為陰陽,循環止息,才有了這漫天的繁華。 該做怎樣的女子才好?林語堂先生說:“若為女兒身,必做木蘭也!” 木蘭是誰?她來自林先生提名諾貝爾獎的名作,一個“從富家生長享用一切物質的安適,後變為村婦,過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後變為普通農民,成為忍苦,勇敢,偉大的民眾大海中的一滴水。”

每次讀會想起《桃夭》,雖然她們彷彿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女子,但在男人的世界裡她們皆“宜室宜家”。 寫了清末庚子年間義和團事件到“七七”抗戰為止的40年間北京城曾、姚、牛三大家族的興衰沉浮。 姚木蘭出身富貴,美麗大方。 她曾到天津上過新學,接受了新思想的影響,同時又深受父親姚思安道家思想的影響。 所以,木蘭是這樣的女子:儒家與道家並存,“出世”與“入世”交替,而且新思潮和舊傳統俱在,東方與西方統一。 表現在愛情與婚姻上,一方面她順從地接受了“父母之命”,放棄初戀孔立夫嫁給了曾蓀亞,並力圖進入“賢妻良母”的角色,孔立夫則成了她的妹夫; 另一方面她又順乎自然,將對立夫的愛慕變成心裡優美的泉流,任何時候都甘願做一個殉情者為之赴湯蹈火。

她既為道家女,又為儒家媳,儒道兩家文化的精華在她身上得到了綜合。 作為女兒,她頗得父親的歡心; 作為兒媳,理家治產,有章有法,上下有服; 作為女人,既有敦厚敬愛她的丈夫,又有“發乎情,止乎禮”的心中的摯愛情人。 她有超然的出世風度,又有善理家事的入世精明,以及體恤下人的溫良細巧。 姚木蘭的一生,不止是隨行隨止,她始終領悟著一個女子內心與周遭的點點滴滴。 在經歷了喪女之痛、遷居杭州、抗戰逃難等一系列後,她的精神境界日漸開闊,從小女子的世界擴展到對人類命運的遙深關懷。 在姚木蘭身上較為集中體現了林語堂先生的人性理想:愛、忍耐、寬恕、不斷的自我完善。應當說,這是整個男權社會對女性的一致夢想,是對桃夭的另一種解讀。

木蘭是一個高貴完整的女性理想,與之類似的少女形像是貞觀。 貞觀是蕭麗紅裡的女子。 她是最普通的女孩子,“小學六年書念下來,貞觀竟是無有什麼過人處,雖說沒押在眾人後,倒也未曾領人先。” 她也是最通情達理的女孩子,她深信外公所言:“識者都知,閨女是世界的源頭,未來的國民之母。” 因為,“兒子不好,還是一人壞,一家壞,一族壞,女兒因負有生女教子的重責,可就關係人根,人種了,以後嫁人家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氣的兒女,這個世間還不夠亂啊?” 她愛讀《千字文》,“因為有這種井然秩序,心裡愛著——'樂殊貴賤,禮別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婦隨''外受父訓,入奉母儀''諸姑伯叔,猶子比兒''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貞觀是每讀一遍,便覺得自己再不同於前,是身與心,都在這淺顯易解的文字裡,一次又一次的被滌蕩、洗潔……” 她敬重大家庭裡的新娘子,只因“聽說肖鼠的,只才大自己一歲,就要分擔這麼大一個家,真叫人從心底敬重。” 當她卅年死生不知的大舅有了消息,她看到那“帶著兩個兒子,守了他漫漫卅年”的大妗,面對已另有妻室兒女的丈夫,“伊淚眼潸潸了:'我是太歡喜了,歡喜兩位老人找著兒子——' '——銀山兄弟,可以見到爹親……有時,歡喜也會流淚——' 這樣的貞觀,是不爭不搶,“執婦禮”,仁愛寬容的女子。 恰巧,她是這樣看桃夭女子的。 她聽民歌《桃花過渡》,桃花待要過江;擺渡的老人招她道:渡你也行,先得嫁我!

桃花道是:嫁你不難,咱們先來唱歌相褒,你若贏了隨你,你若是輸,叫我一聲娘,乖乖渡我過去——貞觀聽得這一男一女唱道: 正月人迎尪,單身娘子守空房,嘴吃檳榔面抹粉,手提珊瑚等待君。 二月立春分,無好狗拖推渡船,船頂食飯船底困,水鬼拖去無神魂。 三月是清明,風流女子假正經,阿伯宛然楊宗保,桃花可比穆桂英。 四月是春天,無好狗拖守渡邊,一日三頓無米煮,也敢對阮葛葛纏。 五月龍船須,桃花生水愛風流,手舉雨傘追人走,愛著緣投戇大呆。 六月火燒埔,無好狗拖推渡人,衫褲穿破無人補,穿到出汗就生蟲。 七月樹落葉,娶著桃花滿身搖,厝邊頭尾人愛笑,可比鋤頭掘著石。 八月是白露,無好狗拖推橫渡,欲食不做叫艱苦,船坯打斷面就烏。

九月紅柿紅,桃花生水割著人,割著阿伯無要緊,割著少年先不堪。 十月十月惜,阿伯戇想阮不著,日時懶怠無人叫,暝時無某困破席。 十一月是冬至,大腳查某假小蹄,八寸鞋面九寸底,大過阿伯的船坯。 十二月是年冬,精做粿敬祖公,有尪有婿人輕鬆,阿伯你就扇冬風。 ………… 聽著,聽著,貞觀不禁好笑起來:這女的這樣潑辣、愛嬌,這男的這樣沾沾自喜,可是,也只能覺得二人可愛,他們又不做壞事,只是看重自己 “像桃花這樣的女子,是舉凡男子,都會愛她!” “——我喜歡她那種絕處逢生;比較起來,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者,好像世事怎樣,都不能奈何她,……甚至被丟到萬丈懸崖了,他們不僅會堅韌的活下去,還要——“

“——還要高唱凱歌回來……” 木蘭富貴,貞觀是木蘭初識詩書的少女時期,桃夭則比較平民化,是鄰家女變成的鄰家婦,帶有一種貼心的喜氣洋洋。 《桃夭》將外在的美艷同內在的氣質集中到同一個女子的身上,給千百年後的中國女性建立了一個難以超越的標準。 首先是外在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比喻即將出嫁的少女,她的美麗如同桃花。 “灼灼”二字,真明艷照人。 清代學者姚際恆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並非過當的稱譽。 其次是內在的:“之子於歸,宜其室家”,那姑娘今朝出嫁,將把歡樂和美帶給她的婆家。 ” 一個好女子,預示著家庭幸福、和美。 這首詩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女子的終極要求:美貌與智慧並重。 “桃夭”作為一個審美範疇,傳達了春秋時期的美學思想,並為後代世襲。

故孔子稱讚:“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而陳子展先生說:“辛亥革命以後,我還看見鄉村人民舉行婚禮的時候,要歌《桃夭》三章……。” 《桃夭》所提出的美的概念是多層次的,由外而內,而終歸於內。 自“桃之夭天,灼灼其華”到“之子於歸,宜其室家”,這種美的觀念,在當時社會很流行,它體現了真善美的三位一體。 關於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時期已經出現。 楚國伍舉《國語?楚語》說:“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於目觀則美,縮於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 無害,也就是善即美,而且要對“上下、內外、大小、遠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無害。

這種觀點最主要的特點是強調“善”與“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實際上賦予了美以強烈的政治、倫理意義。 “善即是美”,先秦儒家的美學觀念,主要是沿著這個方向發展的。 孔子讚賞“詩三百”,根本原因是因為“無邪”。 他高度評價《關雎》之美,是因為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合於善的要求。 在評價人時,他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論語?泰伯》)善與美,善是主導方面。 甚至連選擇住處,孔子也說:“里仁為美。”(《論語?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 可見,孔子關於美的判斷,都是以善為前提的。 只是“盡美”,還不能說是美,“盡善”才是根本。

《桃夭》反映的美學思想是艷如桃花、照眼欲明,然而“目觀”之美還不夠,只有具備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麗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桃夭》反映先秦人對家庭和婚姻的重視。 婚姻和家庭在整部中舉足輕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關雎》,第二篇為《葛覃》,第三篇《卷耳》,第五篇《螽斯》,第六篇即《桃夭》。 的首發陣容便涵蓋了戀愛、結婚、夫婦離別、渴望多子、回娘家探親等等,涉及到婚姻生活中的主要內容。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還很低下,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位,每個人都仰仗著家庭迎接困難,戰勝天災,爭取幸福生活。 因此家庭和睦、團結尤其重要。而娶親則關係到家庭未來的前途,所以對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 從統治者方面來說,就要復雜多了。 《禮記?大學》引《桃夭》時雲:“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這便道破了桃夭的本質。 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位,家庭的鞏固關係到社會的鞏固。 至漢,出現了“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係)之說。 皆以夫婦關係為根本,認為夫婦關係是人倫之始,其它的四種關係都是由此而派生出來的。 宋代理學家朱熹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男女者,三綱之本,萬事之先也。”(《詩集傳》卷七) 魏文侯說:“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上承宗廟,下啟子孫,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 “宜家”是為了“宜國”,在他們眼裡,“宜家”與“宜國”原本是一回事,當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因此可以理解為何不同的時代好女子有不同的定義。 在母系氏族時期,好女子是生育技能特別發達的女子,她能不間斷的哺育後代,以使自己的部落強大、興盛。 因此,那時健壯便是最大的善。 奴隸社會的商朝,宗法制度尚未健全,還保留了一些母系氏族社會的遺風。 三千二百多年前,我國奴隸社會的商朝中、後期,中國在位的君主是武丁。 武丁顯然沒有門第觀念和男尊女卑思想,因為他讓自己的妻子婦好指揮商朝大軍,實行文治武功,終使“殷國大治”,成為歷史上最強大的奴隸制王國之一。 婦好不僅活躍於當時社會生活,而且經濟獨立。 她與其他貴族、功臣一樣,獨立經營商王頒賞的封地和屬於私人的一塊田地。 甚至武丁死後,他的後人也沒有把婦好作為依附於武丁的妻子,將其屍體移入大墓與武丁合葬,而是單獨保留了婦好自己的墓穴。 祭祀祖先時也單獨為婦好舉行祭祀。 想必在婦好的年代,儘管君主是男人,女子仍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那時的好女子當是婦好這樣獨立、堅強的女性。 婦好首先是“婦”,是位部落首領的妻子,“好”是她的名字。 那個時代信奉鬼神,逢事必佔,婦好常常於出兵前主持祭祀占卜,給親人帶去心靈的安撫。 她不僅做到了妻子應盡的職責,還在武丁需要將領對抗外敵、擴展疆土的時候沖在了最前面,同丈夫一起上戰場禦敵廝殺。 她不是跟男人競爭,而是給與男人幫助和支持。 這樣的支持已經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了,更有精神上的。 到周朝,封建宗法則度的建立使婦女的地位一落千丈。 婦女受制於神權、族權和夫權之下,淪落到社會最底層。 周朝婦女的地位很低下,多妻制度盛行,也納妾,至於貴族的女兒出嫁做皇后或者諸侯夫人,她的年歲已經不小的姊妹也陪嫁去做姬妾。 男性權力地位達到鼎盛,婦女作為附屬品這一概念,已經上升為法律制度保護下的社會意識及道德準則。 在這時的政治上,婦女完全處於無權的地位。順從的女子便是好女子。 這段歷史中,武則天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且頗有作為的女皇,幾乎是奇蹟。 而一些比較有名的才女,一半以上為青樓出身。 然而她們再有才,終不是良家女子,道德上有了瑕疵,無論如何算不得好女子了。 至於今日,女子已經改頭換面重新闖蕩江湖了,自野蠻女友橫空出世,好女子已不僅僅是桃夭。 如果一部分的男子愛木蘭,另一部分則愛桃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