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魚頭的思想

第25章 第25節瑪吉阿米的西藏風情

魚頭的思想 古清生 1853 2018-03-18
瑪吉阿米是一個餐吧,餐吧十分令人拗口,它是飯館也是酒吧,喝酒吃飯都是相宜的地方。瑪吉阿米座落在捷克共和國大使館對面,地理位置是北京建國門外秀水南街甲十一號,北京國際俱樂部以東,恰是一條僻靜的酒巴街,略有異域情調,雅緻而明媚,閒適的酒客們漫步樹蔭下,間或有金發女郎碧眸皓齒燦爛一笑,令滿樹陽光沙沙地從葉隙間抖落下來,碎金般撒了一街。 瑪吉阿米是一個西藏風情餐吧,位於二樓,看上去二樓外觀就有西藏情調,雪域高原,藍天麗日,悠揚而透明的歌聲,感覺就會引領人的思緒飛揚。就上樓去,果見西藏阿妹長袍飄飄,雪域之音樂悠然而至。站立片刻,令現代京都漸次從眼前離去,悠然久遠的歲月進入餐吧,就見到瑪尼堆、哈達、大法號、獵槍、唐卡和圖騰,藏式方條桌上,暖色燭光輕輕搖拽,彷如置身於拉薩八角街瑪吉阿瑪酒館。這時光,人想著要來一壺酥油茶,一杯青稞酒,一盤康巴漢子(烤羊排),或優雅,或奮勇地吃起來,前者謂之雅吃,後者為怒吃。事實上與都市的想像有偏差,藏族人喝酒,是極斯文,尤其待客,必用托盤托上銀杯、哈達,一邊唱著敬酒歌一邊敬向客人,客人則雙手接杯,用右手無名指向杯子蘸了酒麯指向天彈一下,再蘸酒彈地一下,再平彈一下,敬天敬地敬人,連喝三杯。設若酒量不到,就連喝三口。但須喝一口,等一下,讓主人斟一下酒,以此代表三杯。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藏族是這樣一個優秀活潑的民族。他們常年生活在海拔三千米高原之上,創造了雪域高原獨有風味飲食,神奇而美妙的菜餚。瑪吉阿米的藏菜,是為藏菜精華,其精美處,不亞於以精緻主義聞名的淮揚菜。 巴拉巴尼是一道藏式風味菜,菠菜醬、奶豆腐烹製,吃起有些酸奶味道,有菠菜甜味,間或有一點小肉塊,它看上去是綠色,如同綠色豆腐腦。其做法是將菠菜絞成醬,倒入鍋中,加入乾奶酪一起煮,它是一道女士菜,在我心裡面感覺這樣綠嫩綠嫩的顏色,又是微酸微酸的巴拉巴尼,它確乎適於女士口味,為藏式小資情調。康巴漢子實際上是烤羊排,確如其名,取一塊高原鮮羊排,抹上孜然、辣椒粉、鹽在烤爐或烤箱中反复燒烤,至羊排呈金黃色,瀰漫著高原陽光一般芳香的時候端上桌,極其誘人,不僅眼睛被其牢牢吸住,大腦也飛快地思維著“是橫著下嘴還是豎著下嘴”?烤羊排外焦內嫩,極有韌勁,需要有堅忍不拔精神去撕咬它,這須下功夫,它就不是巴拉巴尼那麼雅緻了,它是革命,需要暴力般撕扯!

吃康巴漢子喝青稞酒,著實來勁。瑪吉阿米青椒包子是另一種人生況味,它將川康地帶的牛角椒去尖,備鮮牛肉末、精鹽、味精、野蔥拌勻,填入青椒之內,用青課粉糊上,擱熱油鍋裡面炸,至青椒欲變顏色,內中牛肉普遍熟了,即可。它果真是一個牛肉包子,青椒內中有著牛肉味道,牛肉中有青椒氣息,令人遙想阿壩那青蔥、綠意無限而一塵不染的壩上草原。我覺得,有一道高原牛舌也不可以放過,一道涼菜,用高原犛牛之舌滷製,極薄,如同雞血石的玉片,請教不到滷製方法,柔涼親切的浪漫主義表達。犛牛在海拔三千米以上雪域高原生存,青藏高原惟有的,非洲乞力馬扎羅山上也沒有。 去過青藏高原的人,品味到藏菜便沉緬到歲月中去,眺望雪線上陽光;未去過青藏高原的人,則生髮如許關於高原的聯想,包括雄鷹和宗教。我參觀過塔爾寺大鍋,塔爾寺輝煌的時候,有喇嘛五千,鍋大到一次可煮五千人飯食,那鍋大得足可以趕進一群羊去。藏人吃兩種飯,著名的有卓瑪哲斯,翻譯成漢語為蕨麻米飯,像漢人吃的八寶飯,另一種飯是青稞酥油糌粑。卓瑪哲斯有好幾種材料,它以大米飯為主,加入人參果(蕨麻)、葡萄乾、青豆、胡蘿蔔丁、白砂糖等,再澆上溶化的酥油攪拌,用小勺舀著細細品味,特別有風味,是米飯的一種罕見吃法。酥油糌粑是藏人日常主食,先把青稞炒熟磨成麵粉,備上一個碗,擱上一塊酥油,倒入滾燙的奶茶溶化它,擱入曲拉、白砂糖和青稞炒麵,左手托碗,右手用食指不停攪拌,拌勻之後捏其成團,佐上有辣子、蒜蓉配成的臊子蘸著吃。酥油糌粑屬高熱食品,冬天出門,吃上一小團,能御風寒擋風雪,渾身充滿力量。初吃酥油糌粑,我以為是一種自助式軟性巧克力,想想可知炒青稞面拌酥油的味道。

瑪吉阿米還有一道藏式烤天然蘑菇頗有味道,極其簡單,備好新鮮天然蘑菇,通常可用市場買的香菇,去蒂,仰置於盤上,內中擱孜然、辣椒粉、五香粉和香油,放進烤箱烤熟,烤蘑菇有一種極香又極綿的味道,普通藏菜愛好者可在自家嘗試製作。 藏菜在世界上仍是一個未完全商業開髮品種,非常獨特又有韻味,象高原給我們的神秘,在淺淺的清亮祝酒歌聲環繞之中,品味著西藏風味美食,置身於神秘幽遠的環境,有著靈魂出遊世外的悠然和遙想。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