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和佛陀賞花去

第35章 慈悲是知道螃蟹蘭需要什麼(33)

和佛陀賞花去 释见介 800 2018-03-18
父親曾種過一株螃蟹蘭,那蛇木就掛在地下水井旁微暗的牆上。我自作聰明地把螃蟹蘭移到大太陽底下,好讓花開得更美麗。幾天后,父親發現螃蟹蘭竟枯萎了,找了半天,終於查到兇手。 我並沒有像砍了櫻桃樹的華盛頓一樣,坦承自己的過錯,反而理直氣壯地說:“植物本來就需要照陽光的嘛!”父親聽了微笑地說:“孩子,並不是每一種植物都需要相同的陽光,你要視它的需要而給予啊!” 往後在成長的過程裡,我一直記得年幼時的這段故事,乃至學佛後,更覺得“視眾生的需要而給予”,才是真正的慈悲。這是父親為我上的一課。 母親則告訴了我另一種“慈悲”。 我有一條長褲破了個大洞,一直不捨得丟棹,因為上頭有母親親手補過的痕跡。那是我出家後第一次回家過夜,當晚沐浴後,看見母親就著微暗的燈光低頭補衣,“你的長褲破了,我幫你補好了,你看這樣可以嗎?”我接過長褲,看到母親一針一線縫的綿密針腳,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儘管出家之時讓母親傷痛欲絕,如今還是接納了我,這一針一線縫補的痕跡,代表著母親對一個出家女兒的接納。只是對她而言,我永遠是遊子了。 媽媽的心是菩薩的心,難怪佛說修習菩薩心要從“知母、念母恩”開始,因為母親對子女是無分別的包容,永遠不離不棄,不論子女如何對待她,母親依舊張開她那溫暖的雙臂等待子女。 一位日本佛學者說:“慈悲是'空'的道德層面的展現”,因為“空”包含了一切的眾生──“慈”是給予眾生快樂;“悲”是撥除眾生的苦惱。沒有無邊的心量,如何予樂、撥苦呢?所以,“慈、悲、喜、舍”又稱為“四無量心”,這樣的慈悲是平等無分別的,且“不被選擇性的偏見與偏愛所障礙”,而能遍及一切眾生。

我想,真正的慈悲,必須能觀察到對方需要什麼?自已能給予什麼?在兩者間達到平衡,讓別人心安,也讓自己心安。 而智慧是一種抉擇,能夠觀察因緣作出正確合理的抉擇,才能真正福澤自己與他人。我期許自己擁有內含智慧的慈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