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和佛陀賞花去

第25章 野牡丹告訴我,要追求修行的寬廣天地(23)

和佛陀賞花去 释见介 789 2018-03-18
從花店買回一盆有數十朵花苞的野牡丹,我問賣花的小姐:“它的花是什麼顏色?”她想了半天,形容說是“茄子般的紫色”。 這應該是被“馴化”的野花吧!不似山里的野牡丹那樣枝干高大、葉片粗壯。雖然小巧,濃密的綠葉與即將綻放的花苞,充滿生命力,我期待紫色野牡丹“萬花齊發”的場面…… 果然不負我的期望,野牡丹開出了一朵紫絨布般的花朵;那深紫的花瓣,慢慢舒展,散發著幽光,與山里“正宗野牡丹”的粉紅花朵相比,更顯高貴。 我知道野牡丹是從山里來的,所以把它放在陽光最強的角落,給它充足的清水,還有標榜最天然的肥料,深信對這種成為“家花”的野花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了。 彷彿患了相思病似的,開完第一朵紫花後,野牡丹就開始茶飯不思、日漸消瘦,莖幹轉為黑色,葉子大量脫落,只要稍一碰,就淚(葉)如雨下,尤其起風的日子,那弱不禁風的模樣,就好像要隨風而逝一般。

被關在籠裡的鳥兒,嚮往飛向藍天;擱淺在沙灘的魚兒,渴望重返大海──我的野牡丹也想念山上嗎?我把花盆四處搬移,尋找合適的位置,不斷調整水與肥料的用量,仍喚不回它的回眸一笑。在“蒲公英”颱風來臨前,野牡丹終於香消玉殞了。 是我殺死了野牡丹嗎?我慢慢回想著它短暫的一生終於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可以提供許多物質,卻不能複制一座山林給它!山里流動的風、穿過樹梢的陽光、流經山壁的泉水、大地豐沛的養分,都不是一盆少許的泥土與陽台的空氣、人工的肥料所能比的。 記得曾聽過這樣一句話:“籠雞有食鼎鑊近,野鶴無糧天地寬”,用來勸勉修行人,切莫貪圖一時的安逸,而喪失了修行的天空與心地的自由。野牡丹是以死明志,還是它對我作“死諫”?我不知道。

籠雞與野鶴,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籠雞得到食物,喪失自由;野鶴雖缺乏食物,卻得到自由,還擁有了整片的天空,比起那些終日啄食眼前米、隨時有殺身之禍的籠中雞,不是更自在多了? 我常常想起野牡丹,或許它是一隻野鶴吧! (本圖片由吳曉丹提供)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