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民國那些人

第27章 潘光旦:教育的懺悔(2)

民國那些人 徐百柯 583 2018-03-18
他說,現在的教育界,了解潘光旦教育思想的人不多,但實際上,研究中國現代教育,潘光旦本是位繞不過去的人物。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潘光旦痛陳教育的誤區:在這個“大時代”裡,有的是“研究教育”、“專門教育”、“技術教育”、“職業教育”、“國民教育”……而名為教育,實則就理、工、醫、農一方面言,十之八九隻是訓練;就文、法一方面言,十之八九隻是宣傳……如此下去,豈復有“自由教育”可言! 潘光旦曾寫過一篇《國難與教育的懺悔》,認為近代以來所謂新教育,有許多對不起青年與國家的地方,總括起來說就是,教育沒能使受教育的人做一個“人”、做一個“士”。中國教育沒能跳出三個範圍:一是平民教育或義務教育,目的只在普及,而所普及的不過是識幾個字,教大眾會看簡單的宣傳文字;二是職業教育或技能教育,目的顯而易見只是教人學些吃飯本領;三是所謂人才教育,充其量只不過是培養一些專家或者文官。這三種教育和做人之道都“離得很遠”。

他主張教育應當培養出“士”的情志,平時牢守“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遠”,危難中體現“見危授命”、“士可殺不可辱”的志節。 他說,國難的形成自有其內因外緣,若就內因來說,與當時的國民素質有很重要的關係,而歸根結底,教育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它忽略了教育一般國民做人做士的根本使命。 “教育不知做人造士為何物,因而應該懺悔。” “讀讀潘光旦吧,何其相似啊。”說罷,那位學者默然良久。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