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跨一步,就成功

第21章 浸潤法:如果你長了奇怪的腦袋

跨一步,就成功 刘墉 1098 2018-03-18
相信你一定早聽說,我小時候功課不怎麼好,尤其高中,因為高二休學,下一年改教材,使我跟不上。又因為參加許多社團活動,不是編校刊,就是搞社團。還四處參加比賽,總請假。所以年年都兩科不及格,幸虧老師高抬貴手,才沒留級。甚至一直到畢業前兩個月,我參加模擬考,都從來沒上過榜。 但是我居然用最後兩個月,進入第一志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這麼神,我的答案是:因為我用了特殊的讀書方法,產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特殊的方法之一,就是“浸潤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哥哥小時候,我在家裡的日常用品上,都貼字條,寫著“門”、“窗”、“桌”、“椅”、“冰箱”、“電話”、“電燈”——因為他才兩歲,我只是貼,並

不教他念。 但是,隔不久,我把那些字條揭下來,一張張問你哥哥,他居然立刻說出是什麼。 這就是“浸潤法”的效果。 “浸潤法”基本上是自然發生的,如同“孟母三遷”,講究學習環境,但是如果能加一點“有意”的力量,效果會更好。 我就曾經在剛來美國的時候作實驗,每天坐巴士上下學途中,一路盯著路邊的招牌看,那時候我的英文爛透了,幾乎處處是生字,我先不查字典,看櫥窗裡的東西,猜它招牌上的字。隔一陣,還不懂,就查字典。 上午查,可能中午就忘了,可是跟著坐巴士又看到,死命想,想不起來,又回來查字典,寫在紙條上放進口袋,再記不起的時候,就拿出來瞄一眼。 看一次、兩次,加上每天上下學一路看。居然沒多久,自自然然地背了兩百多個生字。一直到今天,我都記得當時最不會記的是禮服店招牌上的tuxedo,而且眼前浮現那家禮服店門口的樣子。

我發現用這種“浸潤法”學到的東西,因為跟生活結合,所以特別記得牢。 你哥哥十八歲時跟著我到大陸旅行一個多月,學會了簡體字,也是靠這方法。因為我一路指著路邊的招牌問他“這是什麼字?” 一次兩次三次,你想想,煩不煩? 對!煩!問題是:愈煩印象愈深刻。 我很早就發現自己腦袋有“死角”,許多簡單東西,硬是記不住。 於是好像打仗,發現敵人守得太好,我久攻不下,就立刻改變戰略,由“攻堅”,改為“包圍”。 無論念歷史、地理、英文或國文,只要碰上我不容易記的東西,我就“跳過”。但在跳過之前,會把那記不住的重點或單字寫在課本或參考書的最邊上。 正因為在最邊上,每次翻書,我的眼睛都會掠過。而且當我讀後面幾章的時候,一定先快速地把前面幾章很快地翻一下,使那些“重點”一次又一次跳進眼睛。

也可以說,我把“讀”進去,變成“看”進去;把“強記”改為“潛移”。居然大部分的重點,漸漸自然植入腦海,後來反比那些死記的同學背得牢。 為什麼? 因為那就像我看街邊的招牌,不斷閃過、不斷閃過,彷彿在底片上“重複曝光”,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