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雜文隨筆 《中國治水史詩》評傳

第6章 〇五、要知功效在踐行

日前,讀到周克玉同誌發表在《文藝報》上的一首詩:《賀中國治水史詩出版》,詩云:“百位詩仙著水經,程門楊將領旗旌。戎禹蜀郡驚夢喜,大呂黃鐘遺世傾。疏鑿貫通利萬眾,道遵勢順循者榮。古來經驗堪珍貴,要知功效在踐行。”周詩深邃鏗鏘,發人深思。我因參加了編撰的一點工作,本書總策劃和主編在《序言》和《後記》中多次提到,因而也想附驥說點感想。 一部二百多萬字的大書出版耗資甚鉅,事關重大,成功與否首先取決於策劃是否得當。我覺得“治水史詩”取得今天的效果,有賴於策劃者的“前瞻性”。周詩所說的“程門楊將領旗旌”,指的就是本書的總策劃楊欽歡和主編之一程賢章。這裡想就楊、程二位說幾句話。楊欽歡是廣東梅州的一位企業家,長期從事水利研究和水利工程方面的項目開發。他積多年經驗,深感水利是國家、民族和人民生存的命脈,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也是歷朝歷代主政者治國安邦的大事。於是他向老朋友、廣東作家程賢章諮詢,問能否編一本中國治水歷史方面的書,作為歷史殷鑑,教育後人。長期寫小說和報告文學的老作家程賢章毅然“接招”,說只要楊總注資,他就是拼掉老命也要把這件事干成。他說到做到。於是,程老以年近80的孱弱之軀,帶領幾個助手冒著嚴寒酷暑,西進川蜀,北上天山,南下廣西,東進黃河口,還走東北,赴江浙,考察中國歷代著名水利工程,多方聯絡著名作家、新聞界朋友,下定決心,快馬加鞭,幹這件大事,並表示一定要把這件事干成。

書是作家寫出來的。一部書的成敗關鍵還取決於撰寫者的思想文化素質和文學功力修養。程門、楊將旌旗一舉,立即得到國內實力派作家的加盟。在水利戰線工作過的何建明一馬當先,他以多年採訪積累的素材,首先寫出了《百年夢想——中國幾代偉人與三峽工程》發到了程老的電子郵箱。接著蔣子龍、李存葆、譚談、張煒、陳世旭、張笑天、焦祖堯、程樹榛、劉兆林、鄧剛、阿成、關仁山、何申、趙麗宏、王宗仁、陳桂棣、葉兆言、彭見明、韓作榮等七十多位實力派作家詩人加盟其中。他們很快將稿件發到了設在廣東梅州的“治水史詩編輯部”。楊欽歡雖謙言“文藝外行”,但他每稿必看,而且提出許多中肯意見。程賢章帶領他的助手以及從北京請來的專家,夜以繼日地看稿編稿。何建明還率領作家出版社責任編輯賀平等親赴梅州審稿定盤子,使這240多萬字的書以精美的面貌出世,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首發式和座談會,得到文學界、水利界和各方面的首肯。程、楊二氏,功不可沒。

這是一部中國治水史詩,也是一部“適合時宜”的書。黨和政府關心水利,人民群眾關心水利。 2011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昭示國人:“促進經濟長期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必須下決心加快水利發展,切實增強水利支撐保障能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在中,七十多位作家詩人,以磅礴的氣勢、犀利的筆鋒和詩意盎然的語言,描繪了中國歷史上從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秦代建設靈渠,隋煬帝開鑿運河,唐代治理長安產、灞,贛南修建福壽溝,以及近百年來開髮長江,治理黃河、淮河、海河、黑龍江、遼河,及至南水北調,台灣、香港、澳門等大型水利工程都寫得有史有據,充滿詩情畫意,給人以歷史殷鑑,令人動容。可以說這是一部“適合時宜”的水利教科書式的作品。

“要知功效在踐行”,我們應該感謝為這部書付出艱辛勞動的策劃者、寫作者、編輯者、出版者和各方面的支持者。這是他們“踐行”的實際功效。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