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第67章 09.泰國“生存術”

在世界近代史上,東亞沒有淪為歐洲殖民地的獨立國家只有三個,分別是中國、日本、泰國。究其原因,有人說“中國太大,日本太強,泰國太巧”。泰國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列強間的利害關係,在夾縫中巧妙維持生存。泰國和日本在二戰前一直維持著友好關係,特別是因為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獲勝,在精神上鼓舞了被歐美白人壓迫的泰國,雙方同為亞洲國家,在對抗歐美白人的立場上一致,因此,泰國對日本在二戰前的侵略擴張有著和歐美國家不同的看法,對日本更多的是同情和容忍。國際聯盟因為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要通過譴責日本的決議時,唯一棄權的國家就是泰國,此舉令世界各國吃驚。為在夾縫中求生存,泰國採取依靠日本,排擠歐美勢力的做法。

未等“東京審判”結束,麥克阿瑟就下令槍斃了戰犯以雪恥。 1932年泰國實行憲政革命,確立君主立憲政體,國名由暹羅改為泰國(1939)。立憲後民族主義狂熱崛起,軍人陸陸續續出現在政治舞台上。砲兵少校出身的得到陸軍派閥集團支持後,於1938年就任泰國總理。此人在法國留學期間深受德意法西斯和國家社會主義影響,思想上傾向日本的軍國主義。而當時泰國陸軍及社會有一股抵抗英法的思潮,稱作“失地恢復運動”,這股力量的目的就是要收復在19世紀割讓給英法的土地,鑾披汶與陸軍及親日派主要就是依靠這股力量的支持,維持政權的正當性。當時的泰國陸軍相當仰慕日本的軍事建制和其在中國的勝利,並且仇視西方國家。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因物資不足而苦惱時,當時的鑾披汶內閣將泰國生產的橡膠和棉花大量供應給日本,兩國關係也就迅速親密起來,而鑾披汶也對蔣介石發出呼籲,同是亞洲人應和日本合作,以對抗白人的壓迫,同時鼓動泰國國內印度人和緬甸人的反英情緒。日本方面積極插手泰國事務的是陸軍參謀本部,因為泰國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如果占領了這一戰略要地,就可以利用泰國南部的飛機場和港口進攻英屬馬來西亞,同時泰國的資源對南方作戰和整場大戰都是重要的補給。

而且,日軍的南方作戰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進攻緬甸後,切斷中國的重要外援運輸線——滇緬公路,這樣還可提供緩衝,保護到手的南方油田和新加坡。所以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就已經制訂了佔領泰國的軍事計劃,日本根本沒有把泰國看作平等的伙伴。但在外交上,日本人喊著“大東亞共榮圈”“大亞細亞”的口號,提出“把黃種人從白人的長期奴役下解放出來”,所以也就必須將爭取泰國的同盟作為一種裝飾品。 1939年,歐戰爆發後鑾披汶正式聲明泰國政府將嚴守中立,但在和法國交涉《互不侵犯條約》的過程中,卻有國境調整的期待。法國潰敗後,鑾披汶認為這是“收復”老撾、柬埔寨等“失地”的天賜良機,便要求索回割給法屬印度支那的兩個省,外交交涉無果後,泰國對法開戰,向法屬印度支那邊界展開攻擊。

泰國陸軍在1941年1月6日展開攻勢,佔領了湄公河西岸防禦薄弱的地區,但隨著法軍的反擊,泰國陸軍在1月16日就被擊退。法國畢竟是老牌帝國主義國家,雖然打不過德國,但對付泰國這種三腳貓似的角色還是小菜一碟。海軍方面,當時泰國海軍有2艘日制2500噸岸防砲艦,裝有4門203毫米炮;2艘英造1000噸砲艦,裝有2門155毫米炮;另外還有12艘魚雷艇和4艘潛艇。 1月13日,法屬印度支那海軍司令率領艦隊從西貢出擊,艦隊中包括1艘輕巡洋艦和4艘岸防砲艦。 15日晚上,法國艦隊向閣昌島的泰國海軍基地前進,據報那裡有1艘日制岸防砲艦和3艘魚雷艇。 17日晨,法國艦隊進入攻擊位置,巡洋艦上的水上飛機完成了最後偵察,並發現了另一艘日制岸防砲艦。由於發現了法國飛機,泰國海軍開始射擊,法艦立刻還擊,很快將泰國海軍1艘砲艦擊成重傷,泰國海軍的1艘魚雷艇被擊中,隨後沉沒。另外2艘魚雷艇也很快起火,泰國人棄艦逃生,兩艇先後沉沒。激戰中,法軍發現了泰國另一艘砲艦,雙方展開對射,但法軍的射術比泰軍強得多,泰軍砲艦被打啞,航行到小島的後面躲避炮火。開戰一個半小時後,法國艦隊停火併進行搜救,然後開始回航。這時候泰國空軍開始進行空襲,持續了一個小時,但沒有對法軍造成值得一提的損失。

閣昌島海戰,法國艦隊的損失微不足道,但泰國海軍的主力可以說被消滅了。雙方空軍也進行了交鋒,泰國空軍損失4架飛機,數名飛行員陣亡;法國空軍只損失了一架飛機,飛行員都安然無恙。軍事上的失敗使泰國親日派政權發生危機,迫使日本必須搶在英國介入前從中斡旋,在日方的壓力下,法國不得不同意泰國的條件。經過此事,泰國在外交上更傾向日本。 1941年12月7日,日本駐泰大使突然向泰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務必在8日零時前就日軍進駐泰國一事做出答复。並威脅說,不管泰方同意與否,日方取道泰國攻打馬來亞和緬甸的計劃都不會改變。當時鑾披汶無力反抗日方提出的苛刻條件,又心有不甘,乾脆就玩起了“人間蒸發”,外巡不歸。代總理替他拒絕了日本人蠻橫無理的要求。

次日凌晨,日軍果然大舉進攻。第五師團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和北大年登陸,近衛師團則海陸並進,兵臨曼谷城下。由於泰軍抵抗不力,曼谷等地相繼失守。其實泰軍的抵抗只是像徵性地做姿態。這樣,不管是日本還是英美獲勝,泰國都能立於不敗之地。直至此時,鑾披汶才匆忙趕回曼谷,收拾殘局。但日軍大兵壓境的現實讓他沒有了迴旋的餘地,加上他是日本人一直悉心栽培的親日派,他決定與日本侵略者合作。 12月21日,日泰正式簽訂《攻守同盟條約》。根據該條約,泰國給予日本政治、經濟以及軍事上全面的支援;日本則支持泰國收復歷史上被英法侵占的領土。次年1月25日,鑾披汶正式對美英宣戰(不過時任泰國駐美大使巴莫反對鑾披汶的親日政策,拒絕向美國政府遞交宣戰書),他自任陸海空軍元帥,並積極派兵參戰。

在馬來亞戰役中,泰國出動坦克部隊和戰車先遣隊配合日軍作戰。後來日本將四個馬來邦劃入泰國版圖,作為對泰國參戰的獎勵。緬甸戰役期間,鑾披汶出動陸軍兩個師和空軍一個聯隊組成“徵緬方面軍”,協助日軍攻城略地。泰軍主要擔負東線防禦和牽制任務,當面之敵是中國遠征軍第93師。 1942年5月,泰軍在大批戰機的掩護下進攻中國遠征軍第93師的駐地景棟。由於當時日軍切斷了滇緬公路,泰軍即將形成合圍93師之勢。由於再戰無益,中國軍隊隨後撤出景棟,泰國則在日本的默許下吞併了包括景棟在內的兩個撣邦。 1943年2月,得寸進尺的鑾披汶派機械化部隊由緬北攻入中國雲南省境內,但遭到第93師官兵的迎頭痛擊,大敗而歸。

儘管如此,泰國領導階層最關心的還是保持他們的獨立,至於與誰為敵,他們“隨機應變”,誠如1942年鑾披汶對其參謀長所說的“哪一方在戰爭中潰敗,哪一方就是我們的敵人”。 戰爭期間日軍在泰國的所作所為,等於是把泰國當作一個附屬國,地位只比偽滿州國和汪偽政權強一點兒。在經濟上,日本迫使泰國簽訂了《日泰經濟協議》,規定了日泰間所謂的“經濟緊密合作”,日本軍方和財閥勢力掌控了泰國經濟。在文化上,日泰簽署了文化條約,其中包括把日語定為泰國第二國語,很顯然,日本想在文化上向泰國滲透,達到把泰國變得和偽滿一樣。在外交上,泰國相繼承認了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 自1943年以後,軸心國集團在各條戰線上節節敗退,鑾披汶眼看大廈將傾,生怕自己葬身其中,開始與日本保持距離。 1943年11月,東條英機在東京召開“大東亞會議”,與會的有偽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偽滿洲國總理大臣張景惠、緬甸總理巴莫、菲律賓總統勞雷爾、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領導人鮑斯等傀儡政權首腦。原定出席會議的鑾披汶臨時變卦,最後只派代表參加。如此不恭的舉動自然令東條英機暴跳如雷,東條英機一怒之下曾想武力解決泰國。只因當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一敗塗地,陸上又深陷侵華戰爭的泥潭中,兵力捉襟見肘,根本騰不出一兩個師團來對付泰國,這才不了了之。但從中不難看出,日泰同盟出現了不可彌合的裂縫。

1944年7月,鑾披汶迫於國內外壓力辭職,親美英派代表出任總理。泰國新政府一面致力於改善日泰關係,一面秘密與英美取得聯繫,並暗中保護地下抗日組織。至此,日泰同盟關係已經山窮水盡。 1945年8月16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第二天,泰國攝政王發表《和平宣言》,宣布鑾披汶當年對美英宣戰無效,因為他違背了全體泰國人的意願;泰國隨時準備將戰時獲得的土地歸還英法,同時賠償兩國經濟損失。隨後又頒布懲辦戰犯條例,將鑾披汶等親日派投進監獄。 在戰後處理泰國的問題上,反法西斯同盟出現較大的分歧。英、法、中、蘇等國主張嚴懲不貸。然而,美國出於戰後利益需要,決定放泰國一馬。 1945年8月20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宣稱泰國不是一個敵對國家,戰爭年代中存在強大的抗日運動,戰後應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佔據自己以前的位置。在山姆大叔的鼎力支持下,泰國政府先後與英法兩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談判,最終達成和約。泰國除歸還非法侵占的土地外,只需要賠償給英國150萬噸大米(實際只賠償了60萬噸),答應不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等。相比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法西斯僕從國,泰國戰後受到的懲罰微不足道。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