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

第16章 09.哄你沒商量

在武力威懾下,希特勒導演了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國民投票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他實際上是想向德國人證明民主是多餘的,應該從法律上剔除,只相信他希特勒的個人統治就行。第一次國民投票是在1933年11月12日,這是為了通過希特勒已經做了的一件事——德國退出。這次投票,超過95%的德國人選擇了同意。 在這期間,納粹分子進行了瘋狂的宣傳,像往常一樣,希特勒總是沖在最前面,他聲稱:只要所有德國人團結得像一個人,帝國就可以獲得和其他國家一樣的平等權利。而且,他用自己作為號召,說:“接受我當你們的元首吧,我不屬於任何階級和團體,我只屬於你們!”被群眾的情緒所打動,帝國內閣通過了一項希特勒提出的法令,宣布納粹黨是德國的官方代表,從此德國成為一黨專政的國家。

1934年8月2日,魏瑪共和國的總統興登堡病逝。按道理說應該選新總統,因為希特勒只是總理。可希特勒在8月19日,即總統病逝兩週多之後,便要求德國人民立刻通過一項匆忙制定的法令,將興登堡的總統職位跟希特勒的總理職位合二為一。納粹黨說服了興登堡的兒子奧斯卡,通過廣播向全國發表演說,敦促所有德國人投票贊同,把其父親的職位移交給國家元首。奧斯卡本人也是支持納粹的。第二天,8月20日,3800萬德國人投了贊成票,同意希特勒做德國元首,德國在這時候才被正式稱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希特勒自稱“德意志國家和人民的元首”。 這會兒再也沒人能管希特勒了,他的獨裁統治已完全駛入快車道。但這對於德國人來說沒什麼,反正他們已經習慣了。因為100多年來,德國就沒有議會民主的傳統,民主體制的削弱,對他們來講,並不是那麼可怕的事兒。

雖然希特勒鼓動得很到位,但德國民眾也不傻,他們只是更現實。納粹黨能夠上台,是藉了經濟大蕭條、人民生活困苦的機會。你上台就得解決問題,光說不練可不行。 因此,希特勒當政之後,就開始不遺餘力地討好德國人。他著力於解決就業、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問題,他最了解老百姓想要什麼。納粹上台之後,便把物價凍結在大蕭條時的水平,防止了又一次通貨膨脹。同時,希特勒大規模重建武裝,一方面實現對軍隊和資本家的承諾,一方面為上百萬失業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興建大型公共項目,這不僅可以提供就業,還可以讓德國民眾真切地感受到,國家正在發生一些激動人心的變化。 針對1929—1933年的大蕭條,美國採取的是羅斯福新政,德國走的是法西斯道路。甭管羅斯福新政還是法西斯道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國家干預。羅斯福新政是國家干預,希特勒這一套東西也是國家干預。

國家干預的結果很明顯,我建立重工業,發展軍事工業,不光需要人,還需要機器設備。這些東西雖然跟老百姓的生活沒關係,可重工業來錢,造一艘潛艇多少錢,烤一個麵包才多少錢?所以一大力發展重工業,工廠就活了,工廠活了就需要大量人力,需要大量人力老百姓就可以加入其中。光這還不行,我還要建機場,修高速公路。最令人稱道的是德國修建了全國高速公路網,2000多英里,汽車可以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行駛。希特勒還許諾給每個勞工家庭配一輛汽車,大眾牌的,大眾這個名字就是希特勒起的。 國家這樣大力興建各種項目,如果你還是找不到工作,那好吧,德國在擴軍,你可以加入德國國防軍。 通過這一系列運作,納粹黨執政後對國家治理的效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一年後失業人數下降到300萬,是原來的一半;到1937年,下降到110萬;到1938年,基本上就沒有失業工人了。納粹黨執政五年就解決了全民就業問題,而且勞動力供不應求,飛機、坦克、機槍成千上萬地從德國的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當然,也生產了些高質量的照相機和玩具,你得滿足人們的需要。

其實,老百姓普遍有個認識——誰當皇上,我不是在家炒土豆絲呀,只要你能讓我炒得上土豆絲就行。希特勒這時候不光能讓你炒土豆絲,還能讓你炒牛肉絲。希特勒的備忘錄中記載,最引起他關注的,就是德國失業的勞工階級。 希特勒把全國的工會團體變成了一個大團體,叫德國工人陣線,就是德國全國總工會的意思,任命羅伯特·李——這是一個極端納粹分子——來管理工人陣線,他這名字有點像美國南北戰爭時南軍總司令的名字。 羅伯特·李把自己扮演成窮苦農民的兒子,聲稱自己深知窮困和資本主義剝削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並承諾將為大眾工作。他要求雇主不能再隨便解僱工人。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任何一個老闆,不經政府同意不能再解僱工人。這個買賣是你的,但用人權是政府的。德國工人陣線不是真正的工會組織,而是政府下轄的一個機構,級別可能是正部級。

德國工人一周的工作時間,由原來的60小時延長到了72小時,但很少有工人抱怨。因為工人那時候一周的平均工資達到了35馬克。 1932年領失業救濟金的時候是每週7馬克,現在是35馬克,他們的收益漲了,得到好處了,當然沒人抱怨。但是,工人工資總數中的一成半到三成半要用來繳稅及繳黨費,即便你不是納粹黨員,因為你要感謝納粹黨,也得繳。沒有納粹黨,你能過上今天的美好生活嗎? 但工人們還是覺得削減的部分很少,得到的多數是好處。另外,德國工會頭子羅伯特·李經常鼓吹:人們精神的滿足比物質的滿足更重要。所以,希特勒政府就為人們提供一些精神方面的東西,比如延長工人的休息和娛樂時間,這是工人非常歡迎的。除此之外,納粹黨還能讓人們去度假,去聽音樂會,去看體育賽事和劇場演出,票價都十分低廉。歐洲人跟咱們可能不太一樣,咱們過去溫飽問題是最主要的,而歐洲人精神上的追求更多一點。怎樣證明你是一個貴族?不是看你滿身LV你就是貴族,你得欣賞得了歌劇,看得懂芭蕾。因此,歐洲即便是產業工人,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是很多的。在這種情況下,納粹黨給工人提供這些,工人當然非常高興。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你以為都是低票價比賽、免費音樂會?哪兒那麼多白吃包子的事啊,你要想上桌吃飯,就得下廚幫忙。實際上,這些成本都已從工人工資當中扣掉了,而且不管你願不願意參加。你說我不懂歌劇,那不管,票錢已經從你工資裡扣了。納粹黨給這些活動做了個概括,叫“娛樂帶來力量”!這些活動的覆蓋面,到20世紀30年代末,已達到2500萬人,德國當時的人口是6500萬。 納粹黨所倡導的娛樂還包括坐遊輪,德國的工人家庭可以坐遊輪出去旅行。納粹黨提出消除所有階級差異,將坐遊輪又推向另一個高潮。怎麼個消除法呢?就是乘客不論身份、地位,皆抽籤決定你的艙位,這不像“泰坦尼克”號似的,貴族小姐在頭等艙,小混混在末等艙,你所屬哪個艙位,完全由抽籤來決定。對工人來說,這最公平了,你抽到好簽就可以坐頭等艙。 1934年5月1日,有個工人和海德堡大學校長一起駕著一輛四輪馬車,奔馳在海德堡大街上。當時羅伯特·李就曾說,工人會看到我們在很嚴肅地對待“提升他們社會地位”這個問題。

但這都是假象,德國的新聞機構都受到嚴格控制,只准說好聽的,不許報導負面新聞。比如納粹黨的《人民觀察家報》告訴讀者,撿垃圾的是勞動者中的貴族,理髮師任務更艱鉅。希特勒本人曾當過建築工人,他表面上給人們尊嚴,實際上納粹是在殘酷壓榨工人,壓榨農民,但由於納粹在宣傳中將人們的地位抬得很高,這便使得工人、農民死心塌地,不知反抗地為納粹黨服務。納粹黨付出了一些蠅頭小利,撓你最癢的地方,你最想要什麼就給你什麼,特別會撓老百姓的癢癢肉,但這實際上是欺騙。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