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第28章 03.道義勝於功利

美軍在登上諾曼底海灘的時候,有人說過:“拉法耶特,我們來了!” 拉法耶特曾經率領法國遠征軍跨越大西洋去支援美國的獨立戰爭,一百多年過去了,美國人還沒忘了法國人對美國的這段舊情。現在,美國人來解放法國了,可是,有些法國人想自己解放自己。 1944年8月19日,巴黎爆發了起義。這場起義通常被認為是巴黎人民充滿戰鬥精神的寫照,其實,這場起義的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學者肖雪慧對巴黎起義和華沙起義做過精彩的對比分析。實際上,從盟軍的全盤戰略來看,這是一場應該避免的起義。 無論對德國還是對盟國來說,世界級的大都會巴黎都極其重要。然而,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卻決定推遲解放巴黎的時間。艾森豪威爾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過早進攻巴黎,勢必與德國守軍發生激烈巷戰,這將極大地消耗盟軍的兵力,又將使這座世界名城遭到破壞;二是盟軍佔領巴黎後,需要承擔民政責任,供應巴黎200萬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這將使進軍萊茵河的戰略目標受到影響。而這幾種情況,都是盟軍決不允許發生的。於是,最高統帥部擬訂了一個解放巴黎的計劃,按照這一計劃,盟軍從南北方向對巴黎作鉗形包圍,至少要到9月中旬才能完成。

可是,巴黎人民早已迫不及待地要擺脫德國占領。儘管華沙變成一片廢墟的消息,震驚了巴黎,但巴黎人洗刷四年被佔領屈辱的衝動已經不可遏止。當盟軍推遲解放巴黎的計劃送達法國抵抗組織手中時,起義準備已經就緒。於是,抵抗組織內部的分歧和鬥爭使情況變得複雜起來。 法國同波蘭一樣,有相當活躍的抵抗運動,但不同於波蘭抵抗組織的團結和統一,法國的抵抗組織存在多個派別。各派自成體系,協調工作極其困難。其中,戴高樂派和法國共產黨是抵抗運動中擁有最強武裝力量、對民眾影響最大的兩個派別。 戴高樂創立的“自由法國”是法國最早的抵抗組織。 1940年6月,貝當投降,7月在維希成立與德國合作的傀儡政權。在維希政權成立前,戴高樂就在倫敦發表了著名的“6·18”廣播講話,號召法國人民抵抗德國占領者,並創立了“自由法國運動”。這個時候,作為共產國際法國支部的法國共產黨沒有參加反對德國的鬥爭。直到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後,法國共產黨才加入反對德國的抵抗運動。

作為抵抗運動的兩大派別,“自由法國”和法國共產黨,只有一點兒共識——反對德國占領,除此之外,兩個派別之間沒有任何共同的思想基礎和價值基礎,政治目標上更是針鋒相對。原本被反對德國占領這一共識掩蓋的雙方矛盾,在法國即將解放時變得尖銳起來。 兩大派別都希望儘早解放巴黎,而且都想通過解放巴黎這一政治行動,來確立自己對未來法國的領導權。另外,雙方都十分清楚,如果沒有盟軍的配合,起義的代價將十分慘重。 但雙方的做法千差萬別。戴高樂要求盟軍最高統帥部提前進攻巴黎,在他的努力沒有結果的情況下,戴高樂便命令國內的“自由法國”成員,務必防止在盟軍兵臨城下前舉行起義。而法國共產黨得到上級命令,決心不計代價——用起義策動者的話來說就是“巴黎值得死20萬人”——造成法國共產黨領導起義的既成事實,為法國共產黨日後執掌政權打下基礎。法國共產黨這是為了政治目的,在跟希特勒玩火。

8月18日,“自由法國”組織巴黎總部發往倫敦的電報,敘述了巴黎的緊張局勢:“任何抵抗組織的輕舉妄動,都足以導致嚴重後果,德軍似已決定並集中力量進行血腥報復……您有必要向盟軍交涉,要求盟軍迅速攻占巴黎,並通過英國廣播公司以最尖銳最明確的語言,警告居民避免華沙事件重演。”但就在這一天,在一個法國共產黨控制的秘密會議上,強行通過決議,決定第二天舉行起義。而且他們制訂的起義計劃中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把“自由法國”的領導人蒙在鼓裡,使他們無法阻止起義。 在起義已經無法阻止的情況下,獲知起義計劃的“自由法國”組織,也只好決定在8月19日發動起義。這場應該避免的起義,終於爆發了。 起義一開始,似乎進展順利,很快蔓延整個巴黎。然而巴黎是希特勒一定要守住的城市。德軍負責防守巴黎的是馮·肖爾蒂茨將軍,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卻屢立戰功。希特勒給了他一道命令,讓他死守巴黎,守不住就將巴黎夷為平地。

然而,這座城市的命運至關重要,一向執行命令不打折扣的肖爾蒂茨在這個時候也變得猶豫不決。他不得不考慮自己能不能承擔起毀滅巴黎的罪責,最終實行暫時停火。由德軍主動提出的暫時停火,對於“自由法國”組織來說是一個拯救巴黎的意外機會,於是,他們竭盡全力爭取在全市實行停火。但不惜代價發動起義的法國共產黨譴責停火是叛國行為,他們採取一切措施破壞停火——雖然這一政治行動的代價,可能是20萬條性命和巴黎的毀滅。 儘管這樣,巴黎還是維持了兩天的停火。這寶貴的兩天,給各方都提供了避免最不幸局面出現的時間。 “自由法國”組織和肖爾蒂茨利用這個喘息機會秘密接觸,想要避免或推遲不可挽回的衝突。與此同時,巴黎抵抗運動各派都在向盟軍呼籲援助。戴高樂派呼籲盟軍火速開進巴黎;法國共產黨也呼籲盟軍支援,但不是要盟軍開進巴黎,而是要求盟軍在全城大規模空投武器。

與此同時,希特勒派來埋設地雷和炸藥的爆破專家已經到了巴黎;肖爾蒂茨收到的希特勒的命令一個比一個堅決,已經到了不得不執行的地步;鎮壓起義軍的德軍增援部隊即將開進巴黎…… 巴黎似乎已經很難逃脫華沙的命運,唯一的希望是盟軍立即進攻巴黎。 在此危急關頭,戴高樂親自出馬要求艾森豪威爾向巴黎進軍,但他失敗了。艾森豪威爾關心的是整個西線戰事,他拒絕為政治需要而改變計劃。 法國共產黨派往盟軍總部要武器的使者,清楚武器救不了巴黎,也請求盟軍進軍巴黎,可是在巴頓將軍那裡碰了壁。猛將巴頓的回答很乾脆:盟軍的任務是殲滅德軍,而不是收復法國首都,抵抗運動擅自發動起義,現在要自食其果。 8月22日,在巴黎就要重蹈華沙覆轍的時候,艾森豪威爾更改了軍事計劃,決定讓盟軍進軍巴黎。美軍將領也非常注意保護這種世界名城,布萊德利對裝甲師師長提出“巴黎決不許有任何重大戰鬥”的要求,“不希望在該市進行任何轟炸或砲擊”,甚至有的進軍巴黎的部隊都把砲兵留下了。

23日早晨,巴黎城內的戰斗全面恢復。如果盟軍一兩天內不能趕到,巴黎的毀滅在所難免。就在起義軍苦苦支撐之時,盟軍已經日夜兼程向巴黎進發。 24日,當幾個執行毀滅巴黎的任務的德國黨衛軍師開赴巴黎時,法軍第二裝甲師和美軍第四步兵師先後到達了巴黎。巴黎終於得救了。 巴黎從起義到解放,總共6天,中間還有兩三天的停火,城市基本完好無損,沒有大的人員傷亡。到25日晨,德軍最後一個據點投降,共有20000德軍被俘,傷亡3200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