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戰爭就是這麼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下)

第12章 05.激戰斯大林格勒

1942年6月28日,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了。 德軍B集團軍群左翼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突然從庫爾斯克向東攻擊,對蘇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實施突擊。 6月30日,右翼第六集團軍也從哈爾科夫東北發起進攻,向東南方向的斯大林格勒挺進。蘇軍在空曠的大草原上很難進行有效抵抗,後撤100到300公里。 然而,戰役初期的順利使希特勒的狂妄症再次發作了,他認為攻占斯大林格勒用不著那麼多兵力,命令第四裝甲集團軍南下支援第一裝甲集團軍強渡頓河下游。這樣,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只剩鮑盧斯的第六集團軍,下轄6個軍(含2個裝甲軍),總計14個師約27萬人,有近500輛坦克,3000門火砲和迫擊砲。 直到這個時候,斯大林才逐漸明白了德軍的意圖,決心組織軍隊堅守,以保衛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7月12日,蘇軍在西南方面軍的原有基礎上組建了由鐵木辛哥為司令員、赫魯曉夫任軍事委員會委員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負責保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共有38個師,防守著長約530公里、縱深120公里的防禦地帶。

1942年7月17日,德軍第六集團軍在鮑盧斯大將指揮下,突擊蘇軍第六十二集團軍防禦陣地。同時,鮑盧斯以部分兵力向蘇軍第六十四集團軍發起佯攻,以分散蘇軍注意力。 23日,德軍突破蘇軍第六十二集團軍右翼防線,合圍了該集團軍2個師,逼近斯大林格勒西面的頓河河岸。 25日,德軍對蘇軍第六十四集團軍的右翼陣地發起攻擊,意圖強渡頓河。 26日,蘇軍第六十四集團軍被迫退過頓河。 戰況不利,斯大林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鐵木辛哥元帥極其失望,撤銷了他的司令員職務,由第六十四集團軍司令戈爾多夫中將接任,並委派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上將前往斯大林格勒,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協助指揮戰事。 7月28日,為了提高斯大林格勒守軍的鬥志,斯大林發布了著名的第二二七號命令,要求蘇軍將士“沒有上級的命令,不得後撤半步。無論他是連長、營長、團長、師長、政委,只要是在無上級指揮官命令的情況下擅自撤退,他就是叛徒,他就要被當作祖國的叛徒而受到處理。”

這道命令篇幅極長,斯大林都被逼得誇獎起敵人來了。在他的嚴令下,蘇軍又展開了人海戰術。 由於缺少裝甲部隊,加上蘇軍的頑強抵抗,德軍第六集團軍在行進間佔領斯大林格勒的計劃無法實現。 7月30日,希特勒又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霍特指揮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又歸還給B集團軍群。 8月5日,第四裝甲集團軍突破了蘇軍第六十四集團軍的防線。 8月19日,鮑盧斯和霍特重新發起進攻。第六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東南攻擊,22日突破蘇軍第六十二集團軍防線,強渡頓河,佔領了卡拉奇,23日推進到斯大林格勒北郊,前出到伏爾加河。霍特第四裝甲集團軍向北進攻,突破了蘇軍第六十四集團軍的防禦,29日進至城南,前鋒距斯大林格勒城只有5公里。

在德國陸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同時,德軍第四航空隊也出動2000架次飛機對斯大林格勒進行轟炸。 斯大林格勒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形勢,斯大林把希望寄託在了朱可夫身上。他任命朱可夫為最高副統帥,並調撥第二十四、第六十六集團軍和近衛第一集團軍開赴斯大林格勒。 8月29日,朱可夫飛到斯大林格勒並著手組織反擊。 9月5日拂曉,朱可夫指揮3個新銳集團軍展開反擊,由於準備倉促,反擊未取得預期戰果。 6日,蘇軍再次發動進攻,再次失利。 10日,蘇軍試圖從北面實施突擊,恢復同第六十二集團軍的聯繫,又遭失敗。 12日,蘇軍撤至城區,外圍防線已全部喪失,德軍突破斯大林格勒城防,從南面突進到伏爾加河。 9月12日,希特勒飛抵前線,召見了B集團軍群司令魏克斯大將和第六集團軍司令鮑盧斯大將,要求“盡快地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命令他們於13日進攻斯大林格勒市區。

震驚世界的斯大林格勒巷戰開始了。 在德國陸軍攻城之前,空軍的轟炸機已經把斯大林格勒市區炸成了廢墟。 9月13日,鮑盧斯第六集團軍擔當主力,從城北開始突擊。霍特第四裝甲集團軍則從城南推進,策應鮑盧斯在城北的主攻。 14日,德軍從城北突入市區,與蘇軍展開了激烈巷戰。雙方的爭奪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全市的街道和廣場都變成了激烈的戰場,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有些重要據點被反复爭奪,其中第一火車站的爭奪戰持續了一周,前後13次易手。 直到今天,巷戰都是最難打,也是應極力避免的。今天美軍這麼先進的裝甲部隊,也不敢打巷戰。俄羅斯軍隊在車臣戰爭中也是吃了巷戰的虧。如今的裝甲部隊,電子通信手段這麼先進,還在巷戰上吃虧。在二戰時期,坦克炮仰角,頂多能打到三樓,五樓站一個人舉著炸藥包往下扔你就完了。如果坦克在道路上行駛,一個小孩兒抱個炸藥包藏在下水道底下,坦克過去,他把炸藥包一扔,坦克炸了,小孩兒順下水道跑了,找都找不著。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打巷戰,實在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蘇聯人用了兩個殘破不堪的集團軍——第六十二和第六十四集團軍,硬是拖住了德國最精銳的第六集團軍,為蘇軍的反攻贏得了時間。

攻入城中的德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雖然德軍對伏爾加河東岸進行了頻繁的轟炸,但是守軍還是從東岸得到了不斷的支援和補給。據統計,開赴城中的紅軍戰士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24個小時,軍官的平均存活時間也只有不到3天,戰役的慘烈可以想像。 二戰中,德軍的主要戰術是多兵種聯合作戰,非常重視步兵、工程部隊、砲兵和空軍的配合。為了對抗這種戰術,蘇軍採取了貼身緊逼的戰術,盡可能地將己方的陣地貼近德軍,致使德軍的砲兵和空軍無法有效進行遠程攻擊。 蘇聯人經過血的教訓,終於學會動腦子了。 德軍陷入了巷戰的泥潭。值得一提的是,蘇軍的狙擊手在巷戰中大顯身手,給德軍造成了極大傷亡。 2001年,好萊塢電影《兵臨城下》再現了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情景。其中,最有名的一名狙擊手名叫瓦西里·扎伊采夫,他在一個月之內,擊斃了225個敵人。實際上,蘇軍擊斃敵軍數量比他更多的狙擊手還有三十幾個。但是,瓦西里擊斃了德國柏林狙擊學校校長科寧斯,在這場蘇德頂級狙擊手對決中取得完胜,由此聲名大振!

瓦西里出生在蘇聯烏拉爾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扎伊采夫在俄語中的意思是野兔,這說明他們家是獵人。瓦西里剛讀完小學就跟著爺爺打獵,練成了一位神槍手。蘇德戰爭爆發後,瓦西里參軍上了前線,他用一桿普通的莫辛·納甘步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就擊殺了32名德國官兵。 斯大林格勒戰役打響後,瓦西里主動請戰。於是,瓦西里加入陸軍第六十二軍一〇四七團作戰。剛參戰10天,他就用步槍幹掉了將近40名德國兵。當時,德國人經常用重砲轟炸,清理佔領區。開砲要有觀察員,德軍佔領了馬馬耶夫高地上的一座水塔,站在水塔上,戰場態勢一目了然。一個德軍軍官帶著助手藏在水塔里,天天指揮砲兵往蘇聯人身上扔砲彈。瓦西里覺得德國佬太囂張了,就準備打靶。果然,一會兒水塔頂就出現一個通信兵,瓦西里一槍把他放倒。水塔上面的人莫名其妙,又派來一個通信兵看看怎麼回事,結果又被放倒。軍官嚇傻了,縮在水塔里面不露頭,瓦西里就等著他。過了1個多小時,軍官剛冒個頭,就被一槍爆了頭。當狙擊手除了要槍法好,更關鍵的是要有耐心。

瓦西里很快出名了。當時,斯大林格勒戰役正是最艱難的時候,蘇聯人開始大力宣傳這位“狙擊英雄”,團長還給了他一把真正的狙擊步槍。瓦西里帶著這支槍,又挑選了幾十個精明幹練的戰士,專門挑德軍上廁所和吃飯的時候下手,搞得德軍心神不寧。後來他開班收徒,火線培養了一大批狙擊精英。很快,德軍前線軍官和砲兵觀察員的陣亡率直線上升,瓦西里的戰績升到100人。他手下的小戰士們,也跟他一起,平均每天干掉十幾個德軍骨幹。這麼打下去,過不了兩月,德國第六集團軍就沒幾個班長、排長可用了。 所以,鮑盧斯將軍很生氣,向上級要求派一個手段高明的狙擊手來。希特勒就派柏林狙擊學校校長科寧斯前往斯大林格勒。科寧斯是一戰時就揚名西線的王牌狙擊手,手段毒辣,而且極為自負,他只殺那些值得殺的對手,一般小兵他認為不值得浪費子彈。科寧斯到前線之後,放出風來,要跟瓦西里決戰,他打傷了好幾個瓦西里的徒弟,故意不打死,就是為了給他們的師父報信,瞧見沒有,爺來了!

瓦西里選擇應戰,到前線跟科寧斯對決。兩個人相持了4天,最後瓦西里讓自己的助手拿著假人,小心翼翼地把鋼盔戴在假人頭上,拉著假人做出撤退的樣子,引誘科寧斯上鉤,這才擊斃了科寧斯。蘇聯人的數據顯示,瓦西里幹掉的德國兵雖然不是最多,但狙擊效率卻是最高的。他為狙擊人才的培養和理論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的徒子徒孫前後總共殲敵3000多人,他不愧為蘇聯王牌狙擊手。 其實,斃敵成績排在瓦西里前面的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狙擊手,叫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在戰前是基輔國立大學歷史系的高材生。她常常參加一家射擊俱樂部的活動,沉穩堅韌的性格和勤奮刻苦的訓練,使她很快成長為一名神槍手。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她就投筆從戎。負責招收新兵的軍官本來不想要她,希望她去後方做個通信兵或者護士。雖然後來蘇聯一共有80萬女兵上了前線,她們直接拿起槍跟男性一樣投入慘烈的廝殺,但在當時,蘇聯軍隊還沒必要招收女兵上前線。

但是,柳德米拉很堅決,堅持要上前線。參軍後,柳德米拉被派到第二十五步兵師做了一名步槍手。第一次作戰的時候,她就被派去執行狙擊任務。可能是上級為了照顧她是女兵,不想讓她端著刺刀衝鋒,怎麼辦呢?當狙擊手吧,稍微安全一點兒。 柳德米拉第一次上前線當狙擊手,還帶著一個新兵蛋子給她當觀察員。但是,看到德國人的時候,她不忍心開槍,畢竟跟對面的德國人是無冤無仇的,結果德國人卻把滿臉稚氣的觀察員打死了,一下子把她心中的仇恨激發了出來。柳德米拉第一次在戰場上就擊斃了很多德軍士兵,特別是在敖德薩保衛戰和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保衛戰中,她作為一名狙擊手,前後殲敵309人。蘇聯最後沒有守住塞瓦斯托波爾要塞,要撤退,斯大林知道了柳德米拉的事蹟,點名讓海軍一定把她救出來,不能扔在淪陷區。

柳德米拉後來還作為蘇聯的形像大使出訪美國,成為第一個被羅斯福總統接見的蘇聯公民。 對蘇德戰爭來說,斯大林格勒戰役非常關鍵。斯大林將戰略重點從莫斯科轉移到了斯大林格勒,並且調動了全國所有的空中力量支援斯大林格勒。雙方的援兵也源源不斷地開到前線。 此時,德軍在蘇聯的戰線已達3200公里以上,但是德國的兵力根本不能維持如此長的戰線。從斯大林格勒沿頓河至沃羅涅日的500多公里戰線,德國自己騰不出兵力來防守,只得在這一線部署了附庸國的3個集團軍。即便如此,有些地段也只有一個野戰排來防守整整1到2公里的防線。德國人不是不知道附庸國部隊戰鬥力很差,根本就靠不住,但是沒辦法,實在抽不出兵力了,是活的就得上。 9月28日,斯大林決定將原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改稱頓河方面軍,由羅科索夫斯基中將任司令員;原東南方面軍改稱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為葉廖緬科上將;原近衛第一集團軍改編擴建為西南方面軍,司令員是瓦杜丁中將。並命令副最高統帥朱可夫大將和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上將,秘密籌備反攻。 整個10月份,斯大林格勒一直持續著激烈的巷戰。至11月初,德軍終於艱難推進到了伏爾加河岸,並且佔領了斯大林格勒城80%的地區,但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斯大林格勒。在城區北部的紅色十月工廠和拖拉機廠,蘇軍與德軍激戰的同時,工廠的工人就在側旁修復損壞的坦克和其他武器,有時候甚至直接在戰場上修理武器。有些坦克直接從工廠的生產線開到了戰鬥前線,甚至來不及塗上油漆和安裝射擊瞄準鏡。可見戰鬥激烈到了什麼程度。 據統計,從7月到11月,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的戰鬥中損失兵力約70萬、坦克1000餘輛、火砲2000多門、飛機1400餘架。 11月中旬,蘇軍最高統帥部大規模集結反攻兵力,在斯大林格勒城外集結了3個方面軍,共143個師,110.6萬人。他們的對手是德軍B集團軍群,共有80個師又3個旅,約100萬人。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擬定的反攻策略是將德軍繼續牽制在城內,主攻德軍薄弱的外側,從而將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包圍在市區。 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這個反攻計劃,並取名“天王星”行動。 11月19日,蘇軍開始實施“天王星”行動,西南方面軍和頓河方面軍在紛飛的大雪中發起反攻。負責保護德軍第六集團軍側翼的是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根本就沒有什麼戰鬥力,在一天之內便被蘇軍突破陣地。 20日,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第五十一、五十七、六十四集團軍也在南部投入反攻,突破了守軍羅馬尼亞第四集團軍的防線。 22日,西南方面軍開始分批強渡頓河。 23日,西南方面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會師,從而完成了對斯大林格勒的包圍。 至11月30日,蘇軍3個方面軍將德軍第六集團軍的5個軍22個師以及部分羅馬尼亞、意大利和克羅地亞軍隊共約27萬人,合圍在了斯大林格勒。 蘇軍發起反攻後,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力主讓鮑盧斯撤出斯大林格勒。然而,空軍司令戈林元帥卻向希特勒說,即使鮑盧斯被包圍,空軍也有能力為第六集團軍提供補給。希特勒信了大胖子的胡話,遂下令鮑盧斯堅守斯大林格勒。 事實證明,戈林元帥又在吹牛,他承諾的空中補給成了一句空話。德國空軍能為第六集團軍空運的物資上限是每天300噸,而第六集團軍每天的需求是700噸。加上天氣惡劣和蘇軍防空火力兇猛,第六集團軍實際上平均每天只得到100噸左右物資。德軍的精銳部隊,開始面臨飢餓的威脅。 與此同時,蘇軍在不斷縮小包圍圈。 為了營救第六集團軍,希特勒將希望寄託在二戰中德國三大名將之一的曼施坦因身上。 11月21日,希特勒下令將曼施坦因元帥的第十一集團軍擴建為頓河集團軍群,由曼施坦因任司令,並把鮑盧斯的第六集團軍、霍特的第四裝甲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三、第四集團軍都交給他指揮。希特勒命令曼施坦因奪回失去的陣地。 曼施坦因認為,德軍唯一成功的機會在於第六集團軍從斯大林格勒向西南突圍,第四裝甲集團軍則向東北進攻,夾擊蘇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但希特勒絕不允許鮑盧斯從斯大林格勒撤退,要求曼施坦因殺開一條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12月12日,臨危受命的曼施坦因發起了代號為“冬季風暴”的反攻。德軍以霍特第四裝甲集團軍為前鋒,於16日突破了蘇軍的防線。至19日,第四裝甲集團軍一部推進到了離南麵包圍圈50公里的地方。雖然德軍英勇善戰,但畢竟寡不敵眾。曼施坦因發現楔入敵陣的第四裝甲集團軍,也有被數倍於己的蘇軍包圍的危險。 此時,曼施坦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不顧希特勒的命令,下令鮑盧斯立即向南突圍與第四裝甲集團軍會合。然而鮑盧斯卻沒有曼施坦因這樣大膽,在沒有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前,不敢擅自突圍,他以燃料不足的理由拒絕了曼施坦因的命令,放棄了最後的機會。 12月27日,蘇軍發動強大反擊將第四裝甲集團軍擊退150~200公里,使其退回了原來的陣地,粉碎了德軍統帥部解救第六集團軍的企圖。 “冬季風暴”行動宣告失敗。 時間已是嚴冬,伏爾加河面的冰層逐漸變厚,蘇軍可以更加便利地補給己方部隊。但在包圍圈中的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境況越來越糟糕,空運的物資越來越少,平均每天不到100噸。第六集團軍面臨彈盡糧絕的境地,分配的口糧已經減到維持生活的最低標準之下;彈藥也日益缺乏;醫藥用品和燃料都已用盡;數千人患上疾病,凍傷的人數更多,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 一些軍官不甘心坐以待斃,試圖說服鮑盧斯不顧希特勒的命令立即組織突圍。但是鮑盧斯仍舊不敢違抗軍令擅自突圍,只是派人飛出包圍圈去晉見希特勒,把第六集團軍的情況當面向希特勒匯報,並請求希特勒准許突圍。但希特勒還是一意孤行,命令第六集團軍死守斯大林格勒。 1943年1月,蘇軍發起了新一輪攻勢,代號為“木星”行動,迫使外圍德軍與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的德軍相隔250公里以上。至此,第六集團軍陷入絕地,已經完全失去增援。 1月8日,蘇聯頓河方面軍司令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向德國第六集團軍司令鮑盧斯大將發出了最後通牒,敦促鮑盧斯無條件投降。 鮑盧斯看到自己已經插翅難逃,被蘇軍包圍得鐵桶一般,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彈盡糧絕,援兵又遲遲不到,再守下去這幾十萬兄弟都得進鬼門關。因此,鮑盧斯電告希特勒,請求允許相機行事。這意思就是說,請求您允許我投降。但是希特勒嚴厲地駁回了鮑盧斯的請求。 兩天后,羅科索夫斯基指揮蘇聯頓河方面軍向被圍的德國第六集團軍發起了代號為“指環”的進攻。深陷重圍的德軍開始從斯大林格勒郊區向城區收縮防守。 1月22日,蘇軍佔領了古門拉克機場,德國第六集團軍的空運補給和傷員撤退渠道徹底中斷。第六集團軍已經退無可退,雖然食物、彈藥都極度匱乏,但是德國軍人仍然在頑強抵抗。德國人是為了活命而戰,因為他們相信蘇聯人會處死投降的德軍,橫豎都是個死,幹嗎當俘虜不當烈士呢? 於是,在斯大林格勒城中再次爆發了激烈的巷戰。蘇聯人對包圍圈中德軍龐大的數量感到驚訝,不斷增兵,鞏固包圍圈。這個時候,鮑盧斯再次向希特勒打報告,說我的部隊實在是不能再支持了,繼續抵抗下去毫無意義,只能讓這些德意志小伙子白白地送死,所以我請求您允許我們投降。但是希特勒的答復是,投降是不可能的,第六集團軍應該在斯大林格勒盡到其應盡的責任,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當時,曼施坦因元帥也力勸希特勒批准第六集團軍殘部投降。希特勒對曼施坦因說,我不允許他們投降,為什麼呢?一來即使包圍圈當中的德軍分成幾個較小的單位,也可以抵抗相當長的時間;二來蘇聯人不會遵守對第六集團軍許下的投降諾言。這點希特勒倒是說對了,蘇聯人果然沒有遵守諾言。希特勒的意思是,怎麼都是個死,不如為祖國盡最後一點兒努力,光榮地戰死。 1月30日,希特勒拍電報給鮑盧斯,說我授予你陸軍元帥軍銜。為什麼這個時候希特勒把鮑盧斯晉升為元帥呢?因為在德國歷史上,從來沒有元帥被俘虜的事,希特勒實際是想讓鮑盧斯戰鬥到底或者自殺殉國。 1月31日,鮑盧斯向總部發電,說第六集團軍忠於自己所負的極為重大的使命,為了元首和祖國,已堅守自己的崗位,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就在這一天,蘇聯第六十四集團軍第三十八旅打到了鮑盧斯的司令部,德軍一名發報員自行決定向柏林發出最後一封感動德國的電報:“第六集團軍無線電即將關閉,俄軍已經攻占司令部!打垮布爾什維克萬歲!天佑德意志!” 可惜天不能保佑德意誌了,蘇軍已經攻到了鮑盧斯所在的地下室外面。鮑盧斯當時正受疾病折磨,已經好幾天吃不下飯了。當蘇聯人出現在地下室外面,叫第六集團軍司令部投降的時候,第六集團軍參謀長施密特將軍同意了投降。施密特轉過頭來問鮑盧斯:“請問陸軍元帥閣下,您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鮑盧斯搖了搖頭,無話可說,只好投降。 1943年2月2日,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北的德軍第十一軍殘部也宣布投降,至此,歷時半年多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 除了鮑盧斯之外,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德軍還有23名德國將軍、2000名校級以下軍官和91000名極度飢餓勞累的士兵。這些人除了將軍之外,都被送到了西伯利亞勞改營,直到1955年,活下來的5000多人才返回德國,其餘的人在西伯利亞經過了漫長的12年,全部被折磨死了。德軍只有3萬多名傷員和病號撤出了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對新晉陸軍元帥的表現極度失望,公開講:“鮑盧斯差一步就要跨入光榮的殿堂,但是他選擇了退卻。”希特勒發誓以後不再晉升任何人為陸軍元帥,所以很多德國將軍吃了鮑盧斯的虧,比如說百戰百勝的捨爾納大將,直到1945年4月希特勒自殺前才晉升他為陸軍元帥,約德爾大將則始終沒有得到晉升。因為二戰的規模很大,所以德國元帥很多,有27個元帥(包括戈林)。 據說,當蘇軍出現在鮑盧斯司令部的時候,鮑盧斯還戴著三顆星的大將肩章,蘇軍指揮官就問鮑盧斯:“大將先生,您還有什麼話要講嗎?”鮑盧斯站起來說:“我已經是陸軍元帥了,沒有來得及換肩章。”蘇聯人一聽喜出望外,撿了一個大腕儿,抓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軍銜最高的戰俘。元帥被俘,在世界各國都很少見。 鮑盧斯和他手下的高級軍官,被帶往莫斯科作為蘇聯政治宣傳的工具。包括鮑盧斯元帥在內的德國將軍們,都發表了反希特勒的宣言,這很可能是出於真心。因為他們對希特勒胡亂指揮造成的損兵折將極度失望,庫爾茨巴赫將軍甚至提出從德軍戰俘當中,組織一支反希特勒的軍隊,但是蘇聯人沒有接受這個建議。 直到1955年,這些高級戰俘才被遣送回國,最有意思的是,鮑盧斯元帥是戰爭結束後唯一定居在東德的前納粹德國元帥。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結束前的幾個星期,德國媒體已經停止報導相關消息,德國民眾直到1943年1月底,才了解到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慘敗。這並不是德軍遭受的第一次失敗,但是這次失敗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戰略意義上,都是其他戰役無法比擬的。 2月18日,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發表了著名演說,鼓動德國國民接受總體戰的理念,即利用全國的一切資源把戰爭進行到底。 相比之下,德國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將軍已經看出些端倪,他說:“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了25萬官兵,這等於打斷了整個東線的脊梁骨。”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