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大國尊嚴·重述朝鮮戰爭的前世今生

第156章 雙方將士打紅眼了

雙方繼續增兵。 10萬大軍雲集在上甘嶺周圍。 此時,第45師傷亡4000人。第134團已無兵可調,團長劉占華甚至親自帶領團部衛生員、司號員、通信員、宣傳幹事,打起了衝鋒。 坑道裡擠滿了戰鬥員、傷員和烈士的遺體。硝煙、血腥混合在一起。糧沒了、水沒了、藥也沒了…… 此時,秦基偉軍長,作為一線的指揮員,已經連續七個晝夜坐在坑道指揮所裡,幾乎沒有睡過覺。 據秦軍長自己回憶,前方激戰到關鍵時刻,他抓起電話,直接接通了前線,對前線兵士說:“你們打得不錯,我代表志願軍司令部向你們表示慰問……” 話還沒有說完,接話的士兵就急了:“軍長,請少說廢話,還是揀有用的說吧!” 這位大氣的秦基偉軍長在回憶中感慨地說:“士兵們說得對,打到那個份上,每一秒鐘說不定都有生命在犧牲,就應該說正事。”

秦基偉軍長撥通第45師師長崔建功的電話,對他說:“我第15軍,流血不流淚。傷亡再大,也要打下去!為了全局,第15軍打光了也算不上什麼。國內像第15軍這樣的部隊多的是,打光了隨便就能拉一個來,可上甘嶺只有一個,丟了五聖山,你可不好回來見我嘍!” 崔建功師長表態:“請放心,打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打剩一個班,我去當班長。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嶺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 秦基偉說:“陣地不能丟,傷亡也要下來。” 秦基偉感到意猶未盡,繼續說:“請轉告部隊,打到最後一個人,我秦基偉上去守陣地!” 話說到這個份上,還有什麼說的,打吧! 兵團副司令王近山將軍後來回憶說:“上甘嶺是我指揮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這場戰爭我不僅下命令到軍部,還直接指揮到師、團,甚至指揮到連、排、班,真是驚心動魄的血戰啊!我的指揮所就設在離這兩個高地不遠的地方,望遠鏡裡戰士們和美國鬼子浴血激戰,我看得清清楚楚,我也是兩天三夜吃不下飯,我們不光缺飛機、大砲、彈藥,就連最基本的空氣、陽光、水都沒有!連拉屎的自由也沒有!因此只好拉在坑道裡面,再加上陣亡戰士的屍體、傷病員身上所散發的氣味,那空氣是什麼滋味。我在巡察時就遇到過在砲聲中突然飛來一隻殘缺的血淋淋的手和腿什麼的。”

在坑道裡的受傷士兵,由於沒有酒精、沒有繃帶,疼的用嘴咬著床單,有的死後床單竟然從嘴裡拿不出來。 上甘嶺陣地上,有人隨手抓了把土,竟然數出32粒彈片;一面紅旗上,有381個彈孔;一截不到一米的樹幹上,嵌進了100多個彈頭和彈片。 王近山副司令員說:“不算2.4萬名傷病員,每平方米平均就有咱們陣亡的兩三個官兵。” 戰鬥激烈時,王近山那股子“拼命”和“瘋勁”上來了,一把奪過衛士的衝鋒槍,拎槍就往掩體外衝,警衛班的五六個戰士費了好大勁,才把他拉回來。 後來,兵團黨委作出決定:“任何時候都要有衛兵守在掩體口,不允許王司令隨便出去。” 這場實力、意志、智慧的大較量,這場人類極限的大較量,志願軍能堅持下去嗎?

志願軍司令部把不准。 第3兵團把不准。 第3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把不准。 他打電話問秦基偉:“是繼續同敵人拼下去,還是適可而止?” 秦基偉:“打下去!但是兵團在人力和彈藥上要大力支援。” 秦基偉的意思:一、要撐;二、獨木難撐,需要支援。其實,仗打到這個地步,能不能堅持下去,秦基偉的心裡也沒底。 秦基偉軍長有兩個特點:一、冷靜,刺刀戳到屁股照樣不慌;二、頭腦靈活,遇事愛琢磨,不僵化。 於是,他召開作戰會議,指揮員們紛紛表示,一定打下去!聽了大家的意見,秦基偉下了決心。 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屆慰問團第二分團來到了五聖山前線慰問。這屆慰問團由劉景範為總團長,陳沂、李明灝、胡厥文、週欽岳為副總團長,有9個分團1097人。慰問團要求到前沿,去看看子弟兵如何打仗。最後,兩位代表——工業勞動模範牛汝森和作家陸柱國到了前沿觀察所,用望遠鏡觀察陣地上如何打仗。

兩人一看,就落淚了。他們邊看邊哭,最后索性號啕大哭起來。陸柱國說:“我不走了,我要留在這裡,把上甘嶺的英雄們寫成小說,讓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們是些什麼樣的人,是為什麼在打仗,是在怎樣的條件下打仗,是怎樣打贏這些仗的。” 陸柱國走遍參戰的每一個連隊,噙著眼淚聽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熬過許多個不眠之夜後,寫出了《上甘嶺》。這部作品,後來被新中國的電影工作者搬上了銀幕。 作家巴金在採訪的基礎上,寫下了另一個動人故事,這就是電影《英雄兒女》的故事藍本。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