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大國尊嚴·重述朝鮮戰爭的前世今生

第141章 志願軍空軍“一鳴則已,不必驚人”

抗美援朝前期,空中一直是美國人的天下。到抗美援朝戰爭中後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開始出動,大顯身手,擊落敵機330架。當然,志願軍飛機也被擊落了231架,有116名飛行員血染碧空。 中國每損失兩架,美國就得損失三架。 這是一個驕人的戰績。 為什麼? 空軍不同陸軍。 空軍,機型、駕駛員技術,是關鍵。 中國空軍,駕駛技術是從零開始的。 不要說空中作戰經驗,就是升空經驗,也沒有多少。 而美國空軍飛行員,多是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老油子,空中格鬥,厲害著呢。 就好比一個人,還沒有學走路,怎麼上拳擊場啊! 中國空軍打得好,有兩大理由。其一,毛澤東制定了一個極具創意的作戰方針;其二,中國空軍的獨特戰法。

參戰之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這位蘇聯留洋回來的將軍,林彪、羅榮桓的著名搭檔,躊躇滿志,準備晃開膀子大干一番,他希望志願軍空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要和陸軍一樣,在空中好好教訓一下美國人。 每個軍事指揮員,都希望在戰場上“一鳴驚人”。 一向敢於爭勝的毛澤東,此時卻劍走偏鋒,見識過人,他明確指示劉亞樓,志願軍空軍“一鳴則已,不必驚人”。 為什麼?這,就是戰略。 這一招太英明了。 空軍強國,不是熱情“漲”出來的,也要符合規律去發展。當時,中國將領沒有指揮空戰的經驗,甚至曾有讓蘇聯老大哥統一指揮的想法。毛澤東不同意,說“合作可以,但一定是獨立自主基礎上的合作”。 毛澤東制定的謹慎用兵的方針,與蘇聯將領發生了認識衝突。蘇聯空軍代表扎哈羅夫大將,就志願軍空軍的用兵方針,與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周恩來爭執了起來。

扎哈羅夫大將:“太謹慎了!打仗哪能沒犧牲,大不了損失一些飛機和飛行員,就是天上飛鳥也可能掉下來啊!” 周恩來:“不是我們不願意作出更大的民族犧牲,如果是陸軍,損失上百萬我們都可以承受,但空軍不行!空軍就這麼一點力量,損失掉就很難再發展起來。” “再說,我們的原則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壯大發展,目的是越戰越強。如果越戰越弱,元氣大傷,甚至動搖了賴以發展的根本,那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當時中國根本製造不出飛機,都是蘇聯老大哥的,損失一架少一架;尤其是,剛剛訓練出來的飛行員,一旦損失掉,連空戰的經驗都丟了。 空戰經驗丟了,怎麼傳幫帶?空軍還怎麼強大起來? 這期間,毛澤東與斯大林的電報來往非常頻繁,中蘇雙方就志願軍空軍戰前的準備和參戰等問題,進行磋商。

1951年7月,空軍參謀長王秉璋隨徐向前為團長的軍事代表團到莫斯科,談判中蘇關於朝戰中的軍事合作問題。 在會上,中蘇雙方代表發生了爭執,吵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拍桌子鬧了起來。 志願軍空軍在大規模參戰前,才開始進行米格-15型殲擊機訓練,有的隻飛行了十幾個小時,就投入了空戰。 1951年3月,組建了由劉震為司令員的志願軍空軍司令部。後來,又組成聯合空軍司令部,簡稱“空聯司”,仍由劉震任司令員,中朝雙方各派一人任副司令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