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華野檔案

第6章 第五章晉中鏖戰

華野檔案 张洪涛 8566 2018-03-18
徐向前病癒出山,寶刀不老。運城城下,徐向前緊急向王震“借”兵攻城。徐向前向王新亭下死命令:打不下臨汾,你我都到五台山當和尚去。閻錫山的同鄉卻是結束他“土皇帝”夢想的老對頭。毛澤東笑問徐向前:你6萬人是怎麼消滅閻老西10萬人的? 1948年上半年,華北我軍隨著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主力部隊有了空前的發展。除晉察冀軍區的二、三、四縱隊及晉冀魯豫軍區的八、十三縱隊外,又編組了第一、第六、七、十四、十五等5個縱隊。其中,野戰軍分為兩個兵團,一兵團轄八、十三、十四3個縱隊,軍區徐向前副司令員兼一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周士第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二乒團轄二、三、四六4個縱隊,楊得誌任司令員,羅瑞卿、楊成武分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員。另外,北岳軍區組成一縱,冀中軍區組成七縱,共9個縱隊,2個砲兵旅。加上地方部隊,總兵力達42萬人。此外還有補訓兵團4個旅16個團。

華北戰區的另一半——山西戰場也是好戲連台。繼運城、臨汾大捷後,我軍又取得了晉中大捷的驕人戰績。而導演出這一系列戰爭活劇的,正是在我軍戰史上威名赫赫的徐向前元帥。 徐向前祖籍山西。他的老對手閻錫山也是地道的山西人。在家鄉的黃土地上,徐向前風光無限,給“土皇帝”閻錫山好好上了一課,更把勝利的戰車推得滾滾向前。 1948年是徐向前病癒復出後連戰連捷,勝利記錄達到高峰的一年。 抗戰後期,一向能征善戰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徐向前病倒了。一個征戰沙場幾十年的戰將每日與病榻相伴,其痛苦、煩躁也許更勝過病魔本身的折磨。無奈中,他只得在延安的醫院裡與眾人歡呼抗戰的勝利。 當解放戰爭的大幕猛然拉開時,一直惦記著部隊的徐向前再也躺不住了。雖然他清楚地記得毛澤東來醫院看望他時說的話:“向前同志,安心養病,以後國民黨不會叫你閒著的!”但當全國戰場上的隆隆炮聲傳來時,他每時每刻都難以安心。

1946年11月,在得到中央同意後,徐向前興奮地簡單收拾了行裝,同徐特立一家、王明一家、鄭位三一家、劉少奇的愛人王前等人一起離開延安,不顧沿途敵機的轟炸掃射,晝夜兼程地趕赴山西前線。 1947年6月,徐向前被中共中央軍委重新任命為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當時,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已經千里躍進大別山,山西戰場上的軍事、政治擔子都落在了他這個告別戰場兩三年的戰將的肩上了。但血與火中衝殺出來的徐向前信心十足,他還要在戰火中重新鍛鑄他那把曾經是十分鋒利的戰爭之劍。在了解了戰場情況以後,他決定首先攻取運城,再奪取臨汾,打兩個漂亮的殲滅戰,試試刀鋒。 誰知運城和臨汾竟是兩個“硬桃核”。徐向前病後出征,雖然取勝,但勝得併不輕鬆,甚至可以說全靠巧妙的戰術攻克這兩座城市。

徐向前到晉冀魯豫戰場的一個多月前,太岳軍區的部隊曾經打過一次運城,因城堅難摧,主動撤離。徐向前到達運城前線後,決定以王新亭的第八縱隊和呂梁獨三旅、太岳三團等部隊擔任主攻。誰知激戰一周,運城沒有攻下,胡寧市派出的4 個旅援兵卻從三門峽地區北渡黃河,前來增援運城。為避免被動,攻城部隊只好先撤退。 正當戰士們為沒有打下運城而著急時,徐向前得知王震將軍率領西北二縱路過晉南。想起“王鬍子”,他一拍大腿:“有了。”他一刻也沒有耽擱,馬上去找王震商量,請王震這個縱隊協助攻城。 王震笑呵呵的,答應得很痛快。說起打仗,他也是個急性子。王震向徐向前提了個條件:此事須得毛澤東同意。 徐向前向毛澤東報告後,毛澤東表示同意,並指出,王震縱隊應位於黃河北岸要點,確實保證河南敵不能北渡,方有把握,否則敵必增援,攻運城仍無把握。毛澤東主要考慮胡宗南在黃河南岸的4個旅和1個騎兵團是增援運城的主要力量,特別提醒徐向前和王震注意。

當時的山西,百廢待興。對徐向前來說,攻取運城固然重要,但土改也是大事一樁。由於徐向前要同薄一波、滕代遠一起參加土地改革會議,只能讓晉冀魯豫軍區第八縱隊司令員王新亭任運城前線指揮部司令員,由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兼政委王震任政治委員,共同指揮兩支部隊攻城。 運城算一個“硬核桃”。王新亭和王震指揮部隊從12月16日打到26日,激戰10天竟未能攻克。部隊哪打過如此難打的仗,哪吃過這個虧。不少中、高級指揮員有些心疼部隊,對攻城有些猶豫觀望了。徐向前知道後打電報給王新亭:下死命令,堅持最後5分鐘,一定要拿下運城。 堅持最後5分鐘終於見效。 27日夜,王新亭和王震的部隊分別從城北和城西突破,攻入城內,殲滅守敵,艱難地“吃”掉了第一個“硬核桃”。

運城一役,更使徐向前堅定了對中等城市攻堅的信心。他的目光,又瞄向了晉南孤城臨汾。 臨汾是晉南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臨汾城內高外低,城牆堅厚,好像伏在汾河東岸的一頭黃牛,素稱“臥牛城”。當地有人講,臨汾城從來沒有被攻破過,明朝未年李自成率軍攻城,不但沒有降伏這頭“臥牛”,還被射瞎了一隻眼,氣得這位農民起義軍的首領把盔甲掛在城外的一棵樹上,撤兵而走。 也許歷史記載的作用,自運城解放後,晉南的反動鄉團、地痞惡霸都縮進臨汾躲避,把臨汾當作了一個避風港。臨汾守敵自恃牆厚壕深,欺我軍沒有飛機大炮,一時也囂張無比。 徐向前決計攻取臨汾,陝北中央也對此寄予厚望。拔除臨汾,山西戰場形勢將發生重大變化。

1948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決定組成臨汾前線指揮部,由徐向前往總指揮。中央的命令正合徐向前的心意,他早已有心要製服臨汾這頭“臥牛”。 徐向前畢竟是我軍有數的幾位著名戰將之一,他對啃“硬核桃”似乎更有辦法。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和地勢差別注定了臨汾之戰將是一場持久而殘酷的啃“硬桃核”式的城市攻堅戰。臨汾守敵有閻錫山的第六十六師主力、胡宗南的第三十旅主力及8個地方保安團,共2.5萬人。而徐向前統一指揮第八、第十三縱隊及太岳軍區、晉綏的呂梁軍區各一部共5.3萬人,兵力雖佔優勢,但除八縱二十三旅是參加過上黨、平漢戰役的老部隊外,其餘部隊很少有攻堅戰的經驗,甚至其中的15個團是剛由地方部隊升級上來的,裝備差,無炮,總體上我軍並不佔優。

3月8日,臨汾戰役提前拉開了戰幕。 徐向前原先並未準備倉促攻擊。但3月7日中央軍委通報,胡宗南馬上就要空運在臨汾的三十旅回西安。為了阻敵西運,配合西北戰場,徐向前決定提前發起臨汾戰役。八縱二十四旅連夜出發,在旅長王塘帶領下,一晝夜強行軍120裡,趕到臨汾城南飛機場附近,架起迫擊砲,連發9彈,擊中敵機2架。其餘8架敵機來不及運兵,倉皇飛逃。胡軍暈頭轉向,傷亡慘重,逃往城內。緊接著我軍各部隊從四面八方趕來,包圍了臨汾。 阻敵西運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下一步就是強攻臨汾,最終解除晉南敵情的問題了。但敵軍豈肯就此認輸?閻錫山給梁培璜下了死守的命令,要他“城存成功,城亡成仁”。梁培璜也表示要“下定決心與臨汾共存亡”。他給部隊下了“八殺”的命令;如“凡奉命進攻,遲延不進者殺”,“未奉命放棄陣地者殺”,“鄰陣地被攻,有力不援者殺”,“主官陣亡,次官不代行其職務者殺”,可謂殺字滿天飛,強迫官兵“決心死戰”。

戰鬥穩步有序地發展。我軍將臨汾包圍後,首先掃清外圍,打通攻城道路。敵人炮火非常猛烈,我軍多次沖鋒,都未成功,敵我傷亡很多。我旅長王墉也不幸中彈犧牲。 在城東電燈公司陣地上,我奪得了陣地,敵六十六師師長徐其昌親自督戰,連續反撲。我軍戰士抱著“流血換來的陣地絕不能讓敵人奪回去”、“能前進一尺,不後退一寸”的決心連續打退敵人7次反沖鋒。徐其昌盛怒之下,撤了一個團長的職,又連斃數名作戰不力的官兵,但其精心組織的反撲也像是撞在了橡皮牆上,不能前進一步。 我在攻擊東關時,十三縱隊一一二團七連戰士李海水在登城戰鬥中負傷,被埋在土裡,沒有撤退。他隱蔽在外壕里邊,組織起外壕里十幾名傷員,挖工事,撿彈藥,繼續戰鬥。敵人衝來,十幾名傷員奮勇反擊,竟能在我後續部隊難以到達的情況下,先後打退敵人6次反撲,堅持了一天,為我軍最後打退敵軍反撲贏得寶貴的時間。戰後,臨汾前線指揮部發布嘉獎令,表揚李海水的英雄事蹟,命名第七連為“李海水英雄連”。

戰爭是英雄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一名英雄造就了一支英雄的連隊。 外圍戰,也是徐向前施展指揮才華的關鍵時刻。戰役開始後,敵人先把地方武裝放在城外固守據點,與我拼殺,又把胡宗南三十旅兩個團用來與我死拼,並從西安、太原、天津派來飛機助戰,狂轟濫炸,並惡毒地施放毒氣,企圖消耗我主力於城外,使我喪失攻城能力。徐向前看清了敵人的企圖,重新調整了部署,保留若干主力部隊準備攻城,使各部隊輪番與敵在外圍作戰,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控制護城外壕,加緊完成坑道作業,為坑道破城創造條件。而我軍主力輪番上陣,輪番休整,不過多消耗。此舉大獲成功。戰鬥進行到4月10日,我全部掃清外圍據點,並爆破開東關城牆,兩個旅突進東關,基本殲滅了敵六十六師,僅徐其昌等少數人逃往城內。

戰鬥雖有進展,但戰鬥也是慘烈的。臨汾城外圍,激烈的槍砲聲持續了20多天。我軍在這20多天裡雖殲敵3000多人,但自身傷亡也不在3000以下,雖掃清了外圍,但攻城計劃未能實現,部隊士氣頗受影響。 徐向前經過冷靜分析,再次橫下一條心:不拿下臨汾,誓不回兵。 黃埔校出身的徐向前也是位飽讀兵書、熟諳中國歷史的人。戰場的隆隆炮聲並沒有乾擾他清晰地思維。他想到古典小說中有個土行孫,能鑽地行走,來無影,去無踪,覺得打臨汾也可以採用“土行孫戰法”,在砲火不強,堅城難摧的情況下,集中兵力依靠坑道爆破來攻破敵人的“銅牆鐵壁”。既然敵軍的優勢在地上,那我們就比地下。 朱德總司令也十分關心臨汾戰場,他同劉少奇一起專門拍電報給徐向前,介紹聶榮臻他們進攻石家莊的成功經驗,希望徐向前再接再厲,攻克臨汾。 5月7日,徐向前給朱德、劉少奇等人寫了《克臨東關以來作戰情況綜合報告》,匯報了在地上地下同時進行的戰鬥情況。但是,由於攻城消耗大,連續作戰兩個多月未克臨汾,有人背著戰場主帥徐向前提出放棄臨汾,回師東進。 朱德聽到這種議論以後,立即寫信給晉冀魯豫軍區的領導,囑咐他們盡最大努力支持徐向前,決不可自動放棄臨汾。 徐向前當時並不知道上述情況,仍在一心一意地在研究“土行孫戰術”破臨汾。徐向前甚至對主力戰將王新亭說:就是鬍子打白了,也要把臨汾打下來,打不下來你和我到五台山當和尚去。 戰鬥激烈的那段時間裡,徐向前有時候看蘇聯小說,有時在作戰值班室裡練習寫毛筆字,一張紙寫滿了,捲起來點煙。 5 月10日,徐向前給夫人黃杰寫信說:“攻下臨汾指日可待……我已數年不直接指揮打仗了,這一次出馬就遇了一個硬桃核,而部隊又多系新成立的,戰鬥經驗不多,戰鬥力不高,真是使人焦心,現總算熬過來了。” 徐向前對自己的“土行孫”戰術充滿信心,而“土行孫”戰術的能否最後成功,關鍵是破城坑道。對此,徐向前親自過問,調動大量部隊和民工,加緊坑道土工作業。長蛇般的坑道一步步伸向臨汾城下。 5月中旬,我軍以驚人的毅力和犧牲精神,經27晝夜挖成了兩條長110多米的破城坑道,直通到臨汾城牆底部。這兩條坑道的盡頭,一條內裝6000斤黃色炸藥,一條裝1.2萬斤黑色炸藥。這時為保證安全,要消滅一切火種,鐵器相撞,易發生火花,一切鐵器要換成木棒作業。為運送炸藥,300 多人一個個連接起來,從炸藥庫一直排到坑道口。二十三旅黃定基旅長在坑道口一面指揮,一起運送炸藥。天又下起雨來,指戰員們生怕炸藥被雨打濕,脫下軍上衣蓋住炸藥…… 一切準備妥當,總指揮部計劃5月17日夜間攻城。 5月17日夜,只見三顆信號彈升起,手搖發電機猛一搖,山崩地裂一聲響,前線指揮部的大柱子不住地晃動,沙土嘩嘩地落下,兩段城牆和城牆上的敵人坐著土飛機飛向天空,然后土塊磚頭,像冰雹一樣落下,霎時天昏地暗,城牆炸開了兩個40米寬的大缺口。敵人一時目瞪口呆。我突擊隊馬上沖入城內,分割殲滅敵人,當天夜裡就解決了戰鬥。梁培璜帶殘部2000人爭相逃命,互相擁擠傾軋,墜城落水者不計其數。逃敵均被我埋伏部隊殲滅。 臨汾戰役進行了72天,徐向前指揮我新軍再獲大捷。臨汾戰役,我軍全殲敵六十六師、三十旅等共2.5萬人,梁培璜、徐其昌被活捉,晉南完全解放。這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戰鬥,是解放區軍民的創造。八縱二十三旅出色地完成破城坑道和擔負主攻任務,對保證突破的成功起了關鍵性作用,中央軍委命名該旅為“臨汾旅”,予以表彰。 此後,“臨汾旅”叱吒解放戰場,揚名朝鮮前線。在共和國不同的歷史時期,這支英雄的部隊也是屢建奇功,威震天下,成了人民解放軍行列中一支頗富傳奇色彩的光榮之師。 華北我軍的發展,預示著我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任命聶榮臻為華北局第三書記兼華北軍區司令員,任命徐向前、膝代遠、蕭克分別為華北軍區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員。晉察冀和晉冀魯豫的部隊合併組成華北野戰軍第一、二、三兵團,加上地方武裝,全區共有50萬大軍,兵強馬壯,成了中央軍委名副其實的戰略機動部隊。三個兵團中,徐向前兼任第一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主要任務是發起晉中戰役,在晉中打擊閻錫山。 閻錫山是山西五台縣人。 1913年曾投靠袁世凱,任山西督軍兼省長。 1927年5月歸附國民政府,任陸海空軍副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幾十年來,當各地軍閥紛紛走馬換將時,唯獨閻錫山30多年大旗不倒,連蔣介石對此也表示驚異,因而閻素有山西的“土皇帝”之稱。 臨汾被徐向前攻克以後,閻錫山手下在晉中尚有5個軍、13個師以及民衛軍約10萬人。這些部隊分佈在榆次至靈石段鐵路及太原至孝義公路沿線各城鎮要點,閻錫山還以其中的13個步兵和砲兵團組成“閃擊兵團”,機動應援,控制晉中。徐向前當時能指揮的部隊包括八縱、十三縱、太岳部隊及晉綏軍區、北岳軍區所屬部隊共46個團,6萬多人,兵力對比上處於劣勢。如果正面硬碰硬的打,誰勝誰負就難說了。 徐向前與閻錫山真可謂是老對手了。鄂豫皖蘇區革命失敗後,徐向前一度回山西賦閒。閻錫山的老家與徐向前家僅一河之隔。在鄂豫皖,徐向前指揮紅軍屢挫蔣介石中央軍的銳氣,閻錫山非但沒有對徐向前產生敵手的感覺,反而深為五台出了徐向前這樣的帥才而驕傲,逢人便誇徐向前。聞知徐向前回到山西,他親自出馬迎接。得知徐向前欲回故里,他派車送行,又差人給徐家送去厚禮。 徐向前當然知道閻錫山的用心。當兩人再次見面時,閻錫山開口就說:“你過來,我馬上委任你當團長。” 徐向前沉靜地搖搖頭。 “師長,你回來,我馬上給你個師長干。”閻錫山急切地許願道。他知道,黃埔出身的徐向前的價值實在在這個師長之上。他也知道,當時徐向前的黃埔同學中還沒有哪個人能超過師長這個高官的。 但徐向前還是搖了搖頭,開口說:“你就是給我個軍長,我也不能跟你幹。咱們畢竟志不同道不合。” 一次談話,令閻錫山感慨萬千,嘆息不已。他知道他無法讓徐向前投身到他的麾下。但他清楚一點:徐向前這樣的將才是不可多得的。總有一天,他的軍事才華將顯露出來。 也許出於敬意,也許是出於同鄉之誼,閻錫山沒有加害徐向前,反而禮讓有加。也許他還寄希望於有一天徐向前能被他的誠意打動,回心轉意,加入他的晉綏軍。他曾不止一次對他的眾多不服氣的晉綏軍將領說:“徐向前是帥才,你們沒一個能比得了他。可惜!可惜!” 星移斗轉,閻錫山的話應驗了。但令他頭疼的是,徐向前卻成了他的對手,而且是一個令他屢吃敗仗的強硬對手。 徐向前預見到,閻錫山的部隊困守孤城,糧食極端困難,必然會在麥收季節出來搶麥子。千里晉中平原是山西的糧倉,也是閻錫山軍糧供應的重要基地。在閻錫山看來,如果晉中丟失,軍隊糧秣無繼,10多萬官兵就會不戰自亂。因此,每當晉中千里沃原上麥浪滾滾,閻錫山都把保糧、搶糧、屯糧作為在山西進行戰略防禦的關鍵,也成為晉中群眾同閻錫山斗爭的一個焦點。當時的山西,連小孩子的歌謠也唱道:“麥子麥子不要黃,黃了不夠交公糧!” 臨汾解放後,閻錫山雖萬般沮喪,但仍捨不得放棄山西。在高級將領作戰會議上,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地提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一跑萬有,一跑萬勝'”的“十六字訣”。這“十六字訣”在徐向前看來純屬無稽之談,是“一事無備,東風不吹”。但徐向前對閻錫山“一跑萬有”的“跑”字卻十分注意,巧妙地採取了多種對策,不讓閻錫山的軍隊輕易“跑”掉。 6月初,徐向前部署晉中戰役。有人看到閻錫山的部隊會“跑”,認為殲滅敵人一至兩個師較為穩妥。徐向前此時卻胃口極大。他聽後搖搖頭說:“在晉中我們要敢於打敵常規,正因為閻錫山要'跑',所以戰機稍縱即逝。我們要抓住戰機,決心殲敵4至6個師。這樣部署錯了由我負責。” 徐向前回到長治後,親自到軍區圖庫裡去找地圖。管理圖庫的參謀以為部隊要過黃河去支援西北作戰,連忙拿出了一些豫西和豫北方向的地圖。徐向前一看,連連搖手,說:“我要一份沁縣地圖。” 在圖庫,徐向前意外地獲得了一份敵《金鋼嶺守備方案》圖。沁縣之戰,這一張守備圖幫了徐向前大忙。有了此圖,部署作戰他便處處爭先,每戰主動。 晉中戰役初期,徐向前反复考慮閻軍的意圖和動向,認為閻錫山最怕損失實力,他的戰術實際上是時刻準備逃跑。因此,既要迷惑敵人,讓敵人敢於出來,調敵人遠出;又要抓住戰機,迅速殲敵,不讓敵人逃掉。於是,他派一支地方部隊,偽裝解放臨汾的兵團主力,開赴晉南風陵渡徵集船隻,作出準備橫渡黃河支援我西北戰場的姿態;同時釋放了一批俘虜,有意讓他們傳播這一消息,使敵人誤以為我主力不會馬上推進晉中。又令呂梁軍區部隊攻擊汾陽、孝義間,引敵主力西進,令太岳軍區部隊向北推進,相機佔領靈石。而兵團主力兩個縱隊,則從晉中平原的太嶽山區秘密地向晉中開進。 徐向前一連串迷魂計果然見效。閻錫山見我部隊出現在孝義以西,靈石又被我攻擊,而我主力又“遠走晉南”,覺得有便宜可佔,是一個“很好戰機”。即令高淖之率三十四軍等部共13個團的兵力撲向孝義以西圍攻我呂梁部隊。呂梁部隊堅守陣地牽制敵人,閻錫山又派他的“親訓師”七十二師和“親訓砲兵團”前來增援。敵人出動了,徐向前盼望已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他一聲令下,我兵團主力突然插入晉中平原,攻碉奪點,向鐵路線逼近。 當我主力出現後,閻錫山發覺中計,立刻急調三十四軍倉皇增援平遙,固守點線;另一路親訓師和親訓炮團也經介休北上,但這些部隊卻在介休、平遙間的張蘭鎮遭我軍截擊。當時,親訓師即所謂閻錫山親自訓練出來的部隊,也是“閃擊兵團”主力,正由少將師長陳震東率領前進,突然遇到我軍幾十門迫擊砲和幾十挺輕重機槍的一齊射擊。隊形大亂,紛紛向汾河灣逃竄。 河灘裡敵我展開激烈戰鬥,只兩小時,閻錫山的這張“王牌”,1.2萬多人全部被殲,幾十門山炮,全為我繳獲。與此同時,我軍在平遙北,殲滅了正在調動的敵四十師。隨後,又攻占了交城、祁縣。攻祁縣時,我軍就用繳獲的幾十門山炮把城牆打開了20多米寬的大缺口,幾個小時,即全殲三十四師近4000人。 晉中之戰,我軍初戰告捷,給閻錫山當頭一棒。蔣介石此時為保住山西,牽制住華北我軍,連電閻錫山,封官許願,給閻錫山打氣,要他“大膽與共軍決戰,保衛晉中”。 但徐向前是不會給他這樣的機會的。 7月6日夜,敵三十三軍、三十四軍和第十總隊,以及趙承緩集團軍總部離開鐵路,開始向西北方向退逃。我軍主力奮力猛追,有的部隊趕到敵人前邊截擊敵人。這時趙承緩集團軍被我團團包圍於大常鎮、小常村、西苑村、南莊一帶東西長約20多里、南北不足10裡的狹小地區內。 敵人見退路被斷,慌忙構築工事,負隅頑抗。我軍集中兵力火力,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攻殲敵軍。我以十三縱主力攻殲敵三十四軍,八縱主力攻殲第十總隊。敵第十總隊以日寇戰犯為骨幹組成。抗日戰爭結束後,閻錫山喪心病狂地把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數千名日寇留用下來,給以升官晉級、優厚待遇,編成了第十總隊(相當師)。 12日,殘敵退縮於西苑村、小常村,我軍展開最後的圍殲戰。戰鬥至15日,閻錫山的野戰兵團全部被殲,趙承綬、沈瑞被俘,原泉福被擊傷後因戰敗而自殺。原泉福死前對他的參謀主任說:“沒想到徐向前這麼厲害!” 我軍聚殲趙承綬集團後,晉中各縣敵人紛紛棄城潰逃,我乘勝猛追,直追到太原城下。晉中戰役,徐向前創我軍大兵團作戰以少勝多,全殲敵軍的範例。中央軍委賀電說:“慶祝你們繼臨汾大捷後,在晉中地區殲滅閻敵1個集團軍總部、5個軍部、5個師、2個總隊及解放14座縣城的偉大勝利”,“我軍已臨太原城下,最後結束閻錫山的反動統治的時機業已到來”。 橫掃晉中,徐向前以6萬之兵殲敵10萬,創造了一個奇蹟。 日後,徐向前在西柏坡參加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會上,毛澤東曾風趣他說:“向前,你來告訴大家,你的6萬人是怎麼消滅閻老西10萬人的?” 在此之前的7月19日,晉中戰役剛結束,毛澤東就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發電祝賀。電文中說:“晉中戰役在向前、士第兩同志直接指揮之下,由於全軍奮戰,人民擁護,後方努力生產支前,及各戰場的勝利配合,僅僅一個月中,獲得如此輝煌的戰績,對於整個戰局幫助極大。” 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電祝賀,足見毛澤東對此戰勝利的重視和歡欣。整個解放戰爭,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電祝賀胜利的電文不少,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則不多見。晉中一戰,徐向前寶刀不老,而他那個老鄉閻錫山卻成了三秋寒蟬。更讓閻錫山難以接受的是,徐向前晉中大捷,等於把太原城外圍打了個精光。 太原城岌岌可危。 閻錫山在山西30多年的“土皇帝”夢似漂浮的泡沫,正一個個地幻滅無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