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抗美援朝一兵紀事
抗美援朝一兵紀事

抗美援朝一兵紀事

武为群

  • 戰爭軍事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31465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第一章勝利之師厲兵秣馬鴨綠江邊

抗美援朝一兵紀事 武为群 3128 2018-03-18
追尋它的歷史足跡,更可以發現它所走過的每一步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它是在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烽火中誕生的。日本帝國主義通過“九·一八”事變佔領了我國東北全境後,又於1937年7月7日策動了盧溝橋事變,對我國發動全面進攻,企圖滅亡全中國。剛剛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此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迅速組織紅軍部隊和派遣大批紅軍幹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開展抗日鬥爭。在紅軍部隊奮力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同時,廣大紅軍幹部則深入各地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武裝暴動,建立武裝隊伍和抗日根據地。抗日群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武裝暴動此起彼伏,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隊伍一批一批的建立起來。這些通過暴動建立起來的隊伍,雖非中央紅軍,但是,它是中央紅軍的火種,在黨和紅軍幹部的組織領導下,完全按照毛澤東建軍思想和原則建立起來的具有紅軍傳統和作風的隊伍,確立了人民的軍隊、革命的軍隊的性質並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在這密集如林的暴動隊伍中,有兩支隊伍分別活躍在魯中地區和冀東地區。這兩支隊伍就是後來我們這支勝利之師的前身。

魯中的隊伍是於1937年底至1938年初由山東泰安、新泰、萊蕪、長山、壽光、濰西等縣人民在徂萊山、黑鐵山、牛頭鎮、蔡家欄子等地武裝暴動的隊伍組成。冀東的隊伍是於1938年7、8月間由河北遷安、灤縣、豐潤、玉田、遵化、昌黎、樂亭等縣並遍及全區暴動的隊伍組成。 這兩支隊伍從一誕生就在各自所在的地區同日本帝國主義展開了殊死的鬥爭。他們從游擊隊逐漸轉變為成建制的部隊,從游擊戰逐漸發展到同敵人打具有相當規模的運動戰、攻堅戰。他們反圍剿、反掃蕩、參加大反攻,攻城奪地、擴大解放區,協助建立民主政權,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過無數次的戰鬥,創造過許多可歌可泣的戰績,出現過眾多的英雄模範。頑強堅持抗戰八年,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抗日戰爭勝利後,根據黨中央的命令,除留守原地的部分外,其餘部隊分別經海路和陸路向東北進發,受降日軍,收復失地。魯中的部隊經山東龍口、灤家口乘木帆船渡海至遼寧新金、莊河一帶登陸向遼東半島挺進。冀東的部隊經河北山海關長城一線由陸路出關沿遼西走廊向瀋陽挺進。兩支部隊,一路進發,一路戰鬥,受降日軍,剿滅偽軍,於1945年底在遼陽、鞍山一帶會師。兩部隊會師後,隨即根據上級命令於1946年1月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三縱隊。縱隊下轄三個旅,分別為第7、8、9旅,每旅又下轄三個團,分別為第19團至27團。但旅的名稱於同年7月改為師,由此旅被師取代,師下仍為團。 1947年11月19日,中央軍委命令將東北民主聯軍改名為東北人民解放軍,它也就成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三縱隊。

兩支部隊合編為第三縱隊後,如虎添翼,立即投入戰鬥。在東北解放戰爭中,它曾參加保衛遼陽、保衛本溪、保衛四平、保衛通化和四保臨江等戰役以及1947年夏、秋、冬季對敵三次攻勢,都大量殲滅了敵人,勝利地完成了任務,對全面扭轉東北戰局,由防守轉入大規模反攻,立下了豐功偉績;特別是在東北的最後決戰即全國解放戰爭最後三大戰役之一的遼沈戰役中,它在完成掃清外圍之敵的任務後,是光榮的進攻錦州的主攻部隊之一,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終於與兄弟部隊一起攻下了錦州,從而結束了東北全境的解放戰爭。在東北解放戰爭血與火的考驗中,它無愧于是一支著名的主力部隊,是一支東北猛虎。 東北全境解放後,它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軍,所轄第7、8、9師分別改為第118、119、120師,各師所轄各團分別改為第352團至360團。接著,在第四野戰軍的指揮下,揮師入關,參加三大戰役的另一次戰役——平津戰役。它在北平前線,堅決執行毛主席的戰略決策,對平津兩地之敵“隔而不圍,圍而不打”,防敵南逃,在逼迫北平之敵接受和平條件,和平解放古都——北平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戰役結束,軍所轄第118師部隊全體及各師代表光榮地舉行入城儀式開進了北平城。

隨後,即揮師南下,馳騁中原,過黃河,渡長江,追殲逃敵,參加解放湘、桂、粵之戰。最後,以海南一戰結束了揮師南下的歷史性使命。在南下的最後一戰——解放海南島戰役中,它與兄弟部隊第43軍緊密配合,乘風破浪,用木船橫渡瓊州海峽,創造了以木船打敗敵人兵艦的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並一舉登陸成功,殲滅憑籍海峽天險而據守的十多萬國民黨敵軍,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解放了全島,向祖國人民報捷。解放海南島戰役勝利的事實,證明它是降伏海上妖怪的南海蛟龍。 在整個祖國解放戰爭中,這支部隊以東北長白山麓為起點,歷經吉林、遼寧、河北、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廣西、廣東九省,行程萬里,一直打到海南島海角天涯,參加主要戰役、戰鬥有329次,消滅敵軍16萬餘人(其中俘虜敵人12萬餘人),繳獲各種槍械9萬4千餘支,各種火砲2千餘門,各種汽車1044輛,坦克13輛,飛機25架以及大批軍用物資等。它是一支功勳戰士和戰鬥英雄輩出的隊伍,計有25800餘名指戰員為人民立功受獎,有經軍以上機關命名的連以上英雄單位16個、個人戰鬥英雄50名。它從東北猛虎又成為南海蛟龍的光輝戰鬥歷程和戰績,不僅雄辯地證明了它是勝利之師,同時也雄辯地證明了它是英雄之師。

它為什麼能從東北猛虎變成南海蛟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這裡只能選擇簡單的答案:就是因為它是按照毛澤東建軍思想和建軍原則建立起來的軍隊;它是人民的軍隊,進行的是人民戰爭;它的所有指戰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戰役、戰鬥中充分開展和發揚軍事民主、群策群力,再加上充分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所有這些因素就造就了它在任何艱難險阻和強大敵人面前都有智慧、有力量,勇猛頑強、前仆後繼,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我必須坦言,我只是1949年才加入到這支英雄部隊裡來的一名新兵。如上所介紹的這支英雄部隊的那些具體歷史情況,實際上是在撰寫本文文稿時才從它的軍史資料中摘取的。當然,通過這次翻閱它的軍史資料,使我的心靈再次受到震撼,重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但是這並不是說我過去對它的軍史一無所知,事實上,自1949年我加入到這支隊伍裡來以後,就經常受著它的軍史教育,只不過這種教育是從各級領導和老戰士們的口頭講述中而來的,雖然沒有文字記載那樣系統和具體,但也知之不少。那時許多老領導和老戰士經常講述這支部隊的歷史。例如:在抗日戰爭初期,他們如何在共產黨和老紅軍的領導下,分別在山東、河北舉行暴動,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消滅漢奸日寇,並逐步發展壯大;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山東的隊伍如何乘漁船渡海到達遼東、河北的隊伍如何從日寇手中奪取山海關到達遼西,兩支隊伍到達東北後如何迫使日軍向我軍投降,兩支隊伍在遼陽合編為第三縱隊後,如何參加保衛遼陽、保衛本溪、保衛四平、保衛通化和四保臨江以及1947年發動夏、秋、冬季攻勢等;在解放戰爭的決定性階段,他們如何參加遼沈戰役、攻打錦州,如何浩浩蕩盪揮師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光榮進入北平城,以及接著南下跨黃河渡長江,等等。他們講述的既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歷史又是生動有趣、活靈活現的故事。例如,在東北解放戰爭中,他們形容縱隊所屬三個師各自作戰的特長時說:“七師打,八師看,九師圍著敵人轉”(七、八、九師即118、119、120師)。乍一聽讓人覺得只有七師會打仗,八師九師都不會打仗,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說七師善於進攻、打攻堅戰,八師則善於防禦、打陣地戰,九師則善於包圍敵人、打包圍戰。因此,他們講述得十分引人入勝。這時我就覺得自己也是這個隊伍中的一員了,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它激勵我也要像那些老戰士一樣投入到血與火的考驗中,接受戰爭的錘煉與洗禮,為這支隊伍增光添彩。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