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南京保衛戰·1937

第10章 5、淞滬大撤退

南京保衛戰·1937 顾志慧 3898 2018-03-18
而這個時候對於正從上海方向撤退的中國軍隊來說,情況已經是極為危急,由於第三戰區於11月8日夜下達撤退命令時,當時左翼兵團受到的壓力還較小,所以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當時是要求左翼兵團各部隊務必仍固守原陣地以掩護右翼作戰軍撤退,而第74軍51師以邱維達之306團進占青浦掩護左翼兵團後退。 然而至10日12時30分,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又下達了左翼作戰軍撤退的訓令,雖然這個命令直到11日14時各集團軍總司令方接到,但對於左翼軍來說,整個後退已經變得極為無序。長官司令部給予左翼作戰軍向吳福陣地轉進部署指示為: 收容陣地之佔領,第19集團軍以66軍佔領安亭、方泰、外崗諸要點,掩護該集團軍之轉進;第21集團軍以有力部隊佔領外崗、嘉定諸要點,以第56師佔領塘河、瀏河附近諸要點,掩護第15集團軍及該集團軍之轉進。

昆支陣地之佔領,第15集團軍應以第44師第32師在青陽港、週墅鎮、任陽鎮之線,與第19集團軍連繫佔領陣地。 本陣地之佔領,第15集團軍之第60師佔領古里村、梅李鎮附近本陣地,其餘集結於常熟城附近為預備隊,並構築本陣地第3陣地帶工事;各集團軍之轉進定10日夜開始。 在整個轉進期間,由薛岳總司令適應狀況隨時指示各集團軍之行動。轉進道路之分配,第15集團軍及第21集團軍沿滬錫公路及西側地區,惟太倉、崑山公路由第15集團軍專用,瀏河、太倉公路由第21集團軍專用。至於各部隊之行動,應預先協商規定。 儘管長官司令部的訓令要求“希適應狀況適宜處置之”,但實際上,隨著部隊的撤退,整個局面已經完全失去了控制。負責掩護的邱維達第306團從11月8日晚間開始,遵從師部的命令,作為總掩護隊,掩護整個左翼兵團向西撤退以來,便一直陷入苦戰之中。

從11月8日夜間開始,第306團匆忙集結完成之後,以急行軍的方式向青浦、松江方向前進,準備阻擊從滬南方向繞過來的日本陸軍第10軍,掩護整個滬西戰地的撤退行動。然而在部隊通過京滬鐵路的時候,第306團便開始遭到了日本飛機的轟炸、掃射。因此直到11月9日清晨,306團才到達了青浦以西的朱家角鎮,可是這個時候卻傳來了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消息:松江已在日軍的攻擊之中,很有可能已經陷落了。 於是第306團只能臨時決定以朱家角鎮為據點,建立掩護陣地,構築工事,準備抗擊從松江方面迂迴過來的日軍部隊。這個時候,因為日本陸軍第10軍、上海派遣軍的多個師團都在向此處挺進,尤其是第6師團挾新勝之威風而來,以306團區區1個團隊兵力是根本無法抵擋得了日軍的猛攻的,故而邱維達決定以機動防禦,逐次抵抗,建立大縱深陣地的方式來遲滯日軍的進攻,爭取更多的時間,從而掩護滬西各部隊的撤退。

11月9日這一天都是平靜的,幾乎沒有發生戰鬥,利用這一天的時間,第306團在防禦正面構築了多重陣地,並完善了工事、掩體、火力點等陣地基礎。從10日上午起,日軍從松江一線便開始展開了青浦以西地區的進攻。當天中午,日軍在朱家角鎮外圍的掩護陣地與第306團發生初次接戰之後,發現正在朱家角一線的中國軍隊不過僅有1個團隊兵力,遂展開猛烈攻擊,以兩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對第306團展開迂迴包圍。 發現日軍的企圖之後,邱維達命令且戰且退,利用大縱深陣地,節節抵抗,遲滯日軍的進攻。當天晚間,第306團後退到青浦縣城,據守在此抵抗日軍的進攻。而日軍第6師團則是向青浦縣城展開了猛烈攻擊。而306團則是利用城牆做掩護,頑強抵抗。

一時之間,圍繞著青浦縣城,雙方的戰鬥異常激烈,包括第2營營長尹遠之在內的很多306團官兵陣亡。青浦城幾乎完全被鮮血染紅。次日,日軍第6師團攻占青浦。這個時候,第306團只能轉向蘇州方向,向崑山撤退。然而令邱維達所沒有想到的是,兩天前,就是11月9日這天,日軍已經攻占白鶴港,58師174旅旅長吳繼光在戰鬥中陣亡,白鶴港的掩護陣地已經不存在了。 當第306團撤退至距離白鶴港還有5公里左右的時候,前衛排才發現白鶴港已經淪入了日軍之手,而更糟糕的消息是通往崑山的公路上均有日軍,根本就無法通行。這也就意味著日軍的推進速度遠遠要超過國軍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的想像,作為殿後掩護的第306團居然陷入在敵後,這也就是說第306團在青浦的堅固阻擊戰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就在這個時候,第306團居然遇到了一個落伍的軍官,而經過詢問,這個軍官不是別人,正是第15集團軍司令長官羅卓英的行政秘書,而且又是上海本地人。根據交談,邱維達得知日軍事實上已經超過了第306團等掩護部隊的阻擊線,由於日軍的迂迴,並沿著長江展開逐次突擊,日軍作戰部隊的先頭部隊已經超過了第306團至少一天的行程。這名軍官建議邱維達,以第306團留在本地進行游擊作戰。然而邱維達考慮到第306團還負責有其他掩護任務,不宜擅自作出任務改變,遂要求這個軍官找來嚮導,盡可能繞行小路,向崑山方向轉移。於是找到兩名本地農民做嚮導之後,第306團通過鄉村小道,經過兩天的行進,抵達了崑山附近。但是這個時候,崑山也已經不安全了。

左翼兵團總指揮的薛岳是在11日下午才接到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下達的作戰訓令,雖然這個時候時間已經晚了,但薛岳還是在第一時間內立即下達了他任左翼作戰軍總司令後的第一號作戰命令,規定了各集團軍從11月11日至13日向吳福陣地轉進的行動、路線及佔領的地段。由於交叉掩護及具體實施的原因,直到11月11日晚間20時,各部隊才開始按照命令逐次後撤。 但是到了11月12日,前敵總指揮陳誠又根據當時戰局發展的情況,打電話給前線,告知各撤退部隊“昆滬公路崑山以東南北兩側地區,交通時下頗為擁擠”,並命令“王軍長東原指揮之部隊——第15師、第16師、第19師應改經太倉向常熟方向轉進,並須於本日晚派強有力之部隊向嘉定城及葛隆鎮北側地區挺進,佔領嘉定——朱家橋頭——曹家村陣地,掩護軍右側背。第53師、57師歸第2軍李軍長韞珩指揮,應迅速佔領蓬閬鎮——錢門塘鎮——葛隆鎮一帶陣地,掩護左翼作戰軍諸部隊向太倉轉進及遲滯敵之前進”。

當第三戰區各部隊開始後撤的時候,日本上海特別海軍陸戰隊及上海派遣軍即乘勢佔領上海市區。至11月12日,上海地區全部為日軍佔領,原在滬西作戰的中國軍隊也均撤離了淞滬地區。這樣一來,日軍華中方面軍便開始逐次將兵力轉用於追擊作戰。而直到這個時候,有關於金山衛一線的情況才逐漸真實反饋到軍委會。 軍事統計調查局的戴笠在10日遞交的關於日軍在金山衛登陸情況的報告中寫道: 敵自已重兵在金山衛、拓林等處登陸,直趨浦江上游。浦東及滬西我軍側背受敵,浦東我六十二師等部一再圍敵無效,自齊日(11月8日)起,浦東遂陷於極混亂之狀態中,居民爭先逃避,現南匯以北僅有我別動隊一部分散伏活動,及少數之保衛團警察駐留,至於正規軍隊,均已撤退。沿蘇州河線,我軍因受金山衛登陸之敵威脅,齊日十二時奉命向青浦撤退。

第10集團軍總司令劉建緒關於日軍在金山衛登陸的報告中這樣描寫了戰鬥的全過程: 十二師師長光中有電稱:據三營營副雷鏡明等回部報告,本部擔任全公亭、金山衛及其左海防與登陸之敵戰鬥,敵艦炮、飛機猛烈轟炸,官兵傷亡甚多。同時敵步兵反復由我陣地空隙衝入,將全營截成數段。我羅營長文慶當率在金山衛之機連一部及第七連與敵激戰,反复衝擊,戰況甚烈。至午後六時,羅營長身負三傷,猶复率部二十餘人向敵四出衝擊,並令職等率部三十餘人,向全公亭方面衝擊,乘昏夜突出敵陣,聞羅營長已經陣亡,職率二十餘人繞道金山回部。 儘管這兩份報告書已經來遲,但對於錢大鈞等高層幕僚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因為現在最高統帥部已經在著手準備南京保衛戰。自從11月12日,上海陷落之後,南京的氣氛就頓時緊張了起來,一個月前南京還似乎距離戰火很是遙遠,而在三五天之內,從高層到走卒販夫,誰都已經意識到南京所面臨的危機了。至於中日之間的這場如同雪球樣越滾越大的戰爭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也沒有人知道。

11月12日,國民政府通過《中央日報》發表《告南京市民書》,這更是使得南京市民的恐慌心理進一步加劇。而城郊外已經出現了大批從上海戰場撤下來的部隊,這使得南京市內的緊張情緒更是火上澆油樣的升級了。自從10月下旬局勢惡變以來,有關於南京是守還是放棄的問題就一直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爭論的焦點,錢大鈞作為侍一處處長一直處於這場爭論的風暴中心。 其實爭論的重點也就兩個觀念:一是南京為中國的首都,抗戰初期不戰而棄,對全國民眾沒法交代,更是影響士氣與抗戰熱情;而另一個觀念則認為“南京死地也,不可守”。前者認為南京的重要性在於金陵古都不但為民國首都所在,而且先總理的陵寢亦位於此,更何況,南京是“國際觀瞻”所在,國民政府特使蔣百里此時正奔走於歐洲,尋求國際列強及輿論的干涉與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夠輕言放棄南京。

而後者則認為,守南京,首先在於作戰部隊有多少。上海作戰中,國軍精銳部隊傷亡慘重,此時正向皖南、南京方向敗退,就算集結休整完成之後,就現在的形勢來說,根本就無法再與日軍對決,兵疲將乏,士氣低落,如何守?這樣一來,也就等於形成了一個糾結難解的問題:南京守不守?如果不守,怎麼給國民作出交代?如果守,誰來守?怎麼守? 這是一個關係到千百萬生命乃至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很難一時作出決定,但這卻又是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自從日軍第10軍登陸杭州灣之後,整個11月上旬,淞滬戰局形勢急轉直下,日軍華中方面軍數路疾進,直撲蘇州、嘉興一線,此時的南京已然危在旦夕,如果國民政府不盡快作出決定,那麼時機將轉瞬便逝。南京是守是棄,問題已再不能拖下去了,日軍攻陷上海之後,最高統帥部就已經感到了事態的嚴重了,南京的防守問題不得不重視了。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