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八路軍震驚中外的20大戰役

第46章 7、晉南平原上的“馬其諾”

在粉碎敵“掃蕩”中,廣大人民群眾積極配合我軍作戰,偵察敵情,抬運傷員,堅壁清野,站崗放哨,盤查敵特等。有的老太太,用白面捏成小日本鬼子,放在鍋裡煮或在火裡燒,她們相信日本鬼子這樣就會不得好死,反映出廣大群眾對日軍的極大仇恨。 敵人在這次“掃蕩”中多是乘汽車出動,有利於迅速機動、集結兵力。敵人的汽車和騎兵在廣闊的原野上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而我軍只能利用村落、墳頭、土丘打擊敵人。平原的不利地形使冀南和魯西北的部隊傷亡了幾百人。 殘酷的戰爭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明起來。在這次反“掃蕩”中,有的部隊和群眾,利用天然的溝坑,避免了損失。於是大家考慮,如果把所有的大道都挖成溝,用以隱蔽自己,遲滯和阻擊敵人之快速部隊,就會保存我之有生力量,而且給我軍提供打擊敵人的有力戰場。顯然,這是一個好辦法,但同時又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民領導專門對此事進行了研究,為了把平原地區變成消滅敵人的有利戰場,確定廣泛發動群眾,開展大規模的破路運動。冀南行署發布的訓令中規定,以大車作標準,把全部大路挖成道溝,深3尺,寬5尺。把挖出的土,堆到溝沿兩邊,修成高一尺五寸、寬二尺的邊牆,作為人行小道;每隔數十丈又挖約四五丈的一條復道,以便走碰了頭的大車可以錯開。一場空前規模的群眾性改換地貌的挖路溝運動開始了。 時值隆冬嚴寒,土地凍得像石塊一樣堅硬。只見到處是人山人海,有些人脫掉棉衣,汗流浹背地掄著鎬頭,揚起鐵鍬掘地挖土。有的村莊為了加快速度,在漆黑的夜裡掛起燈籠,舉著火把,晝夜不停地輪著班幹。 投入到這一運動中的人民群眾形成了一支強大的破路大軍。為了戰爭的勝利,他們不計報酬。真正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用行動描繪了一幅宏偉壯觀的畫圖。

據當時統計,冀南全區共挖路溝長達5萬里。這些路溝如果連起來,可以從地球中心走個來回。這些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道溝,在堅持平原游擊戰爭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進攻時可以隱蔽接敵;轉移時可以隱蔽分散,迅速脫離敵人的火力射擊。而敵人的裝甲車部隊和重武器以及汽車,只能望溝興嘆。如果敵人要填溝前進,其速度則遠遠不如我軍的兩條腿了。所以,當時有人稱這一工程為平原上的“馬其諾”。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