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戰爭軍事 八路軍震驚中外的20大戰役

第25章 2、120師5個月擴大了3倍多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當局達成協議,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1937年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西北紅軍第27、第28軍,獨立第1、第2師和赤水警衛營及紅軍總部直屬隊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0師,賀龍任師長,肖克任副師長,周士第任參謀長,關向應任政訓處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 120師轄第358、第359旅,教導團和騎兵營、工兵營、砲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全師共1.4萬餘人。 第358旅,盧冬生任旅長(未到職,張宗遜任代旅長、旅長),李井泉任副旅長,轄第715、第716團。 第359旅,陳伯鈞任旅長,王震任副旅長,轄第717、第718團。

9月3日,賀龍率師部、第358、第359旅(欠第718團)及教導團等部8200餘人,從陝西省富平縣出發,經韓城縣芝川鎮東渡黃河,開赴山西省抗日前線;陳伯鈞率第359旅第718團和師特務營、工兵營、砲兵營、輜重營留守陝甘寧邊區,歸八路軍後方留守處建制。 9月下旬,賀龍率師部和第358旅進到晉西北地區;王震率第359旅進到五台、平山地區,發動群眾,創建抗日根據地。 9月底,第120師以第358旅第716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雁北支隊,宋時輪任支隊長。該支隊深入雁門關以北同蒲鐵路(大同-風陵渡)以西日軍佔領區,開展游擊戰爭。以師政訓處和教導團700餘人組成地方工作團,在關向應的率領下,分赴嵐縣、岢嵐、靜樂、興縣、五寨等地,開展地方工作。第359旅亦組成地方工作團分赴平山、井陘地區,發動群眾,擴大部隊,組織抗日武裝。

第120師主力於9月28日在神池、八角堡地區集結後,在以第358旅開展雁門關南北、同蒲鐵路北段抗日游擊戰爭,配合正面戰場國民黨軍保衛忻口、太原的同時,10月1日由師政治委員關向應率政治、後勤機關和教導團等,共700餘人組成地方工作團,分赴晉西北地區的興縣、保德、河曲、偏關、神池、寧武、靜樂、岢嵐、臨縣等14個縣。 10月6日,毛澤東電示賀龍、肖克指出:“估計敵人深入後,在後方的兵力,只能守主要的據點,企保持其交通線。”故你們目前的任務是:“開展游擊運動,創造抗日根據地。”“主要的是繁殖游擊隊、義勇軍”和“組織若干游擊小組”。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2卷,第74頁,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11月,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成立,馬林(後趙林)任書記,統一領導晉西北、大青山兩個地區的抗日鬥爭。接著,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和工作團在犧盟會、戰動總會的支持下,積極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動員和武裝群眾;組織工人、農民、青年、婦女等各種團體的抗日救國會,建立各級戰地動員會;成立了岢嵐、靜樂、臨縣、興(縣)嵐(縣)保(德)等縣委或地委;吸收散兵游勇,擴大人民武裝,發展主力部隊。僅晉西北各縣組織的游擊隊和自衛軍,就發展到約1.1萬人。 11月8日太原失陷後,在華北國民黨軍正規戰爭業已結束、以八路軍游擊戰進入主要地位的形勢下,第120師主力遂在晉西北全境展開,準備長期堅持游擊戰爭。其具體部署是:以張宗遜率第358旅一部兵力,進至太原、交城、古交鎮地區;以賀炳炎、廖漢生支隊活動於吳城鎮地區;以王震率第359旅進至崞縣至忻口一線;以雁北支隊進至懷仁、口泉地區;以王兆相率警6團進至偏關、右玉地區活動,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爭,進一步發動群眾,擴大主力部隊,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戰動總會在晉西北68縣成立了縣、區、村各級動委會組織。 1938年1月,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正式改為晉西北省委,主要領導人未變。

至此,偏關、右(玉)平(魯)、大(同)懷(仁)左(雲)、朔縣等一批抗日民主政權建立,標誌著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初步形成。 同時,新建立了5個團:學兵團,團長劉開錫,政治委員曾祥煌;忻(縣)崞(縣)獨立團,團長頓星雲,政治委員彭德大;平山獨立團,團長陳宗堯;崞縣獨立團,團長賀慶積,政治委員陳文彬;侯馬獨立團,主官不詳。 1938年1月,第120師進行整編:將上述新部隊編入第120師,使兩旅3個團擴大為每旅3個團,雁北支隊擴大為5個營。以忻崞獨立團改編為第358旅第714團,團長頓星雲,政治委員彭德大;平山獨立團改編為第359旅新的第718團(原第718團改為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警備第8團),團長陳宗堯,政治委員羅章;崞縣獨立團改編為第359旅第719團,團長賀慶積,政治委員陳文彬;侯馬獨立團分別補充各團;神池、五寨地區的游擊隊改編為師獨立第1支隊,支隊長楊嘉瑞,政治委員戴文彬。至此,全師由東渡黃河、出師抗日時的8227人,發展到25454人,擴大了3倍多。

其中,第358旅為9500人,第359旅為9480人,雁北支隊為2960人,獨立第1支隊為1626人,教導團為707人,學兵團為1181人。全師共有步槍4451支、馬槍559支、駁殼槍652支、手槍102支、自動步槍2支、手提式槍426支、重機槍32挺、輕機槍236挺、花機關槍4挺、迫擊砲15門、手榴彈14648顆、馬刀172把、刺刀444把、騾805匹、馬134匹。 6月前後,在一些縣游擊隊的基礎上,組建了5個獨立支隊:第2支隊,支隊長毛少先,政治委員胡全;第3支隊,支隊長曾來古,政治委員陳遠波;第4支隊,支隊長康幹生;第5支隊,支隊長孫春榮;第6支隊,支隊長王寶珊,政治委員胡一新。至此,第120師發展到2.9萬餘人。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