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毛澤東文集第四卷

第85章 同三位西方記者的談話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九日) 一、哈默問:國民黨軍隊是否仍然企圖進攻延安? 答:進攻延安的計劃是早已定了,還要打,但我們有很大可能把進犯的軍隊打垮。 二、羅德里克問:中國國內局勢是否就要打下去了?怎樣才能夠恢復談判? 答:是要打下去,因為人家要打。 “中國共產黨現在的方針仍然是尊重政治協商會議[1]的路線,並為恢復一月停戰協定的位置[2]而奮鬥,現在召開的非法的分裂的國民大會[3],應該解散。”[4]現在政治協商會議的所有協定都讓他們破壞了,他們政治上召開“國大”,軍事上發動全面進攻。 三、羅德里克問:中國共產黨現在是否不受停戰協定的約束了,以前總是藉口被打才還擊,現在是否可以在任何共產黨軍隊有力量攻擊的地方就實行進攻?

答:停戰協定早已讓人家破壞了,我們當然不再受它的約束,將來的談判就是看戰爭的結果而定。 四、哈默問:這樣是否將來就只有兩種可能:或者共產黨力量變得很大,或者變得很小? 答:很有這樣的可能。 五、羅德里克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稱,美國海軍陸戰隊駐在中國的原因是:(1)保護軍事調處執行部美方人員家屬、財產的安全;(2)保障天津塘沽間鐵路的通車,以便使北平執行部美方人員能獲得供應品。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共產黨不撤退執行部的中共人員,使執行部根本不存在,這樣豈不就打消了他們的藉口,而是一種聰明之舉嗎? 答:現在哈爾濱、延安都有美國人,美國干脆把駐軍擴充到哈爾濱和延安來豈不好?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說法只是藉口。

六、哈默問:保存執行部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答:美國人不要撤退,所以我們也沒有要撤退,將來是否撤退我們還未考慮。 七、羅德里克問:美國人完全支持蔣介石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排外的緣故,過去一九二七年的歷史就是如此。 答:中國共產黨並不排外,對羅德里克這樣的人是很歡迎的。對赫爾利[5]之流那就要反對他了,但也不是不給他飯吃,小米飯還是要給吃的,就是不開歡迎會,他講話時也不拍巴掌,希望把他這一流的人都送出中國才好。現在有兩種美國人,馬海德、李敦白、史沫特萊[6]都是好的美國人,在延安有個斯特朗[7]也是好人,這樣的人我們都歡迎。不光是這樣的人,就是反對我們的人,我們也願意讓他們到解放區來看一看,只要做一些比較公道的報導就對我們有好處。希望記者都成為人民的代言人,而不要成為反動派的代言人。

八、羅德里克問:人民代表會議是否準備召開? 答:我們已經看到你的電稿,態度比較公正。人民代表會議現在還沒有召開,國民黨軍隊進攻延安不召開,不進攻也不召開。將來是一定要召開的,因為它是人民的代表會議,至少也要總結一些工作經驗。 九、哈默問:共產黨對《中美商約》[8]是反對的,為什麼? 答:中美商約是不平等條約,准許美國人在中國隨便購置房屋、地產,建工廠,開商店,美國船隻可以到中國內河航行。以前日本人在“二十一條”[9]中曾要求在中國的一部分——滿洲[10]做到這些事情,結果遭到全中國人民的反對。 哈默問:英國內河也允許美國船隻去,中國人也可以在外國買房屋、開工廠,為什麼要說中美商約是不平等條約?

答:再過多少年,等中國有了資本,有了船舶才可以去外國,現在還不可能。 哈默問:我準備在北平買所房子,將來是否會被沒收? 答:不會沒收,像你們這樣的人,我們可以送幾所房子給你們住。 哈默問:中國人眼裡的平等條約,就是不把中國的利益給外國,卻要享有外國的利益。 答:像你說的這樣的條約,也是不平等條約。 羅德里克問:為什麼中國共產黨對中美商約不公開表示反對的態度,將來共產黨得勢,是否要廢止這一條約? 答:我們公開表示將來一定要廢棄,解放區現在就沒有實行這一條約。 “對於中美商約,我們表示反對,十一月四號是中國新的國恥紀念日,這個商約應該廢止,另訂平等商約。”[11]十、羅德里克問:今年二月間,主席談到世界局勢有利於民主運動的發展,現在是否還是這樣?

答:現在更高漲了。今年二月迄今,美國帝國主義分子所干的一套都是違背人民意志的,快要失敗了。美國反動分子和美國人民是有區別的,反動分子想獨霸世界,勢必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反對。反動分子世界各國都有,他們違背大多數人民的意志,壓迫民主,壓迫人民,一定遭到人民的反對。幾個月以前,美國人民還不認識美國的反動政策,如對在中國駐兵、干涉中國內政、扶蔣反共等都是反動政策,現在美國記者斯諾[12]、史沫特萊等都寫文章表示反對。今年七月七日,我們發表宣言[13]批評美蔣政策,當時中外人士都說有些過火,但現在很少有人替美國政策辯護了,斯蒂爾[14]也沒有替美國政策辯護,白修德[15]寫書批評了國民黨。現在美國反蘇是放煙幕彈,是想獨霸世界,首先是損害中國和英國的利益,其次是美甦之間的中間地帶,而蘇聯閉門搞建設,對它毫無影響。所以這種政策一定要失敗。美國人民也向左傾,不喜歡現在的政策,這次選舉就是證明,如喜歡民主黨政策的,一定會選民主黨,而選共和黨的是因為共和黨十二年來沒有管過事,想換一個試一試,十年以內可能會有變化。英國人民也向左傾,百分之四十的工黨議員反對貝文[16]的政策,我估計一年至一年以上英國工黨內反對貝文和艾德禮[17]的人可佔大多數。中國·人民也在左傾,共產黨人在延安住土窯洞,吃小米,有什麼本錢?但五個月已經消滅了國民黨正規軍三十九個旅。善良的記者不要相信反甦的謊言。美國國內現在工人運動還不統一,有兩三派,組織上和政治上不統一,但將來有希望,美國將來一定會實現社會主義。就是中國比較困難一些,前途還會有曲折。總之,全世界民主運動是高漲的。

十一、陳依範問:美國對國共的調解,共產黨已不可能接受,是否歡迎英國調解? 答:英國現在沒有勇氣反對美國的政策,它跟著美國走,又能有什麼用處?它要反對美國,美國又不好對付。中國的問題還是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但歡迎外國的技術幫助。 十二、哈默問:在香港問題上中共的態度如何? 答:我們現在不提出立即歸還的要求,中國那麼大,許多地方都沒有管理好,先急於要這塊小地方乾嗎?將來可按協商辦法解決。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談話記錄稿刊印。 --------------------------------------------------------------------------------

註釋 [1]政治協商會議,見本卷第143頁註[8]。 [2]參見本卷第143頁註[7]。 [3]見本卷第201頁註[14]。 [4]引號內的話,是毛澤東同意哈默等記者發表的。 [5]赫爾利,美國共和黨人。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任美國駐中國大使,因支持蔣介石的反共政策而受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離職。 [6]馬海德(一九一○——一九八八),祖籍黎巴嫩,生於美國。一九三三年來到中國上海從事醫療工作,一九三六年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六年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醫療顧問。李敦白,一九二一年生,美國進步人士。一九四五年來中國。一九四六年七月和十月,先後在張家口、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從事英語廣播稿的編輯和播音工作。史沫特萊(一八九○——一九五○),美國進步女作家、記者。一九二八年底以《法蘭克福日報》特派記者身份來中國,在上海參加中國進步文化運動。一九三七年曾到延安採訪中共領導人。後隨新四軍轉戰華中和華東兩年。一九四一年返回美國。

[7]斯特朗(一八八五——一九七○),美國進步女作家、記者。一九四六年六月第五次到中國訪問,同年七月底進入延安。一九四七年二月離開延安。 [8]中美商約,即國民黨政府和美國政府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日在南京簽訂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這個大量出賣中國主權的條約共有三十條,主要內容是:第一,美國人有在中國“領土全境內”居住,旅行,從事商務、製造、加工、科學、教育、宗教、慈善事業和非專為中國人保留的各種職業,以及租賃土地等權利。倘若允許第三國採勘及開發中國礦產資源,美國也享有此項權利。美國人在中國,在經濟權利上得與中國人享受同樣待遇。第二,美國商品在中國的徵稅、銷售、分配或使用,享有不低於任何第三國商品在中國的待遇。中國對美國任何種植物、出產物或製造品的輸入,以及由中國運往美國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第三,美國船舶可以在中國開放的任何口岸、地方或領水內自由航行,其人員和物品有經由“最便捷之途徑”通過中國領土的自由。美國船舶,包括軍艦在內,可以在遇到“任何危難”的藉口下,開入中國“對外商務或航業不開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領水”。

[9]“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袁世凱政府提出的旨在獨占中國的秘密條款。這些條款共有五號,分為二十一條。主要內容是:一、由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所掠奪的權利,並加以擴大;二、承認日本在南滿洲和內蒙古東部享有各種特權;三、將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四、中國沿海港灣島嶼概不讓予或租予第三國;五、由日本控制中國的政治、財政、警察、軍事大權,允許日本在湖北、江西、浙江、廣東各省之間修築重要鐵路,並承認日本在福建享有投資修築鐵路、開採礦山、整頓海口等優先權。五月七日,日本提出最後通牒。五月九日,袁世凱政府對日本的這些要求,除聲明第五號要求的一部分“容日後協商”外,都加以承認。後來,因為全國人民的一致反對,以及各帝國主義國家在華利益上存在矛盾,日本的這些要求沒有全部實現。

[10]滿洲,即中國東北地區。 [11]引號內的話,是毛澤東同意哈默等記者發表的。 [12]斯諾(一九○五——一九七二),美國進步作家、記者。一九二八年來中國。一九三六年到陝北革命根據地,多次採訪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一九三九年再次到延安採訪,毛澤東會見他時作了關於統一戰線和國際問題的談話。一九四一年受國民黨反動派打擊,被迫離開中國。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又來過中國。 [13]指一九四六年七月七日發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紀念“七七”九週年宣言》。 [14]斯蒂爾,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駐中國記者。 [15]白修德,一九一五年生,美國記者、作家。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五年任美國《時代》雜誌駐重慶記者,一九四四年訪問過延安。一九四六年與賈安娜合著《中國暴風雨》,該書因揭露國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腐敗,一度在蔣管區被禁止。 [16]貝文(一八八一——一九五一),英國政治家。當時任英國外交大臣。 [17]艾德禮(一八八三——一九六七),英國工黨領袖。當時任英國首相。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