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毛澤東文集第五卷

第50章 戰爭第三年的殲敵任務[1]

(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二十七日) 一 關於戰爭第三年(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的作戰計劃,要求東北全軍和華北第二、第三兵團協力殲滅衛、傅[2]兩軍至少三十六個師,攻占北寧、平綏[3]、平承、平保四線及其線上除平、津、沈三城以外之一切城市。準備以現有主力軍之半數於戰爭第四年向長江流域出動,留下半數攻擊平、津、沈。為適應第四年出兵南進之需要,你們應於第三年內,準備第一批遠出工作幹部一萬五千名至二萬名,其條件為地方區委委員以上、軍隊排長以上各種黨政軍民財經文教及新聞工作者,望於此次幹部會議上佈置完畢,待命於明年秋季隨軍出發。那時再準備第二批一萬五千至二萬名遠出工作幹部,以便你們能在長江流域及南方管理五千萬至一萬萬人口的新區域。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二 楊羅耿,楊李李[4],並告林羅劉[5],華北局,東北局: (一)戰爭第三年(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人民解放軍全軍應擔負殲敵正規軍一百二十八個旅左右。在此數內,你們華北第二、第三兩兵團應擔負殲敵正規軍十二個旅(平均每月一個旅),七月份保北殲敵一個旅在內。因此,你們必須集結兵力作戰。每一重要作戰,你們必須親臨前線指揮(過去打古北口,此次打永寧,前線指揮均不得力,因此,你們應上前線親身指揮每一個較大的作戰),必鬚髮揮正太路、清風店、石家莊等處打大殲滅戰[6]之作風,必須有計劃地獨立作戰,不要依賴東北主力的協助。 (二)中央在決定今年作戰任務時,除分配你們十二個旅外,分配西北彭張趙兵團[7]擔負殲敵十二個旅(包括八月已殲之一個半旅在內),他們兵力比你們要少;分配晉中徐周兵團[8]擔負殲敵十四個旅(七月已殲八個旅在內)並攻克太原,他們兵力亦不比你們多;分配劉鄧[9]十四個旅,他們總兵力比你們大,但因第二年大別山作戰削弱了主力,故只能擔負此數;分配陳粟[10]殲敵四十個旅,包括七月已殲七個旅、九月濟南已殲六個旅及三個旅起義均在內,他們兵力較大,擔負任務亦很大;分配林羅劉殲敵三十六個旅,他們兵力最大,應能擔負此項任務。以上各部殲敵任務均未包括非正規軍及特種部隊在內,第三年全軍殲敵正規軍、非正規軍及特種部隊總數應爭取超過第二年殲敵一百五十二萬的數目。

(三)人民解放軍全軍必須爭取於大約五年(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左右的時間內,殲敵正規軍五百個旅左右(平均每年一百個旅左右),殲敵正規軍、非正規軍及特種部隊七百五十萬左右(平均每年一百五十萬),建軍五百萬左右(現已有二百八十萬),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11]規定的總任務,而這是根據過去兩年經驗,從最謹慎的估計出發,是有實現的充分可能性的。這一任務可向黨內宣布。 軍委 申感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原件刊印。 --------------------------------------------------------------------------------

註釋 [1]本篇一是毛澤東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在審閱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同意東北局召開高級幹部會議的電報稿時加寫的一段話。本篇二是毛澤東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七日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電報。 [2]衛、傅,指衛立煌、傅作義,當時分別任國民黨軍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和國民黨軍華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 [3]平綏,即平綏線,指北平(今北京)至綏遠(今屬內蒙古自治區)包頭的鐵路,今京包線。 [4]楊羅耿,指楊得志、羅瑞卿、耿飚,當時分別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和參謀長。楊李李,指楊成武、李井泉、李天煥。楊成武、李井泉當時分別任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李天煥(一九一二——一九八六),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當時任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5]林羅劉,指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當時分別任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政治委員和參謀長。 [6]這是晉察冀野戰軍在一九四七年內舉行的以下三次戰役:四月九日至五月四日,在河北正定至山西太原鐵路沿線殲滅國民黨軍三萬五千餘人;十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河北定縣清風店一帶殲敵一萬七千餘人;十一月六日至十二日,解放石家莊,殲敵兩萬四千餘人。這三次戰役使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一片。 [7]彭張趙兵團,指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的西北野戰軍。 [8]徐周兵團,指徐向前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周士第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的華北軍區第一兵團。 [9]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分別任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中原野戰軍。

[10]陳粟,指陳毅、粟裕分別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的華東野戰軍。 [11]指一九四八年九月八日至十三日在河北建屏縣(今屬平山縣)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