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長尾理論

第23章 專家推薦二尾巴有多長

長尾理論 克里斯·安德森 3152 2018-03-18
不知道我們的冶金技術是不是已經先進到可以從河沙中淘出金子,至少在互聯網上,買賣東西的單位越來越小,“名牌”、“暢銷品”不再是商業中絕對的統治性語言,那些不那麼熱銷的產品也可以在網絡上長期生存,因為他們不需要承擔傳統上的房租和庫存等維持性成本,俗稱“革根”的微內容(Microcontent)也開始表現出經營性價值。 如果說的絕對一點,世界上沒有無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能夠進行交易。如果這個東西具有交易價值,形成的市場價格則取決於交易成本(費用)。網絡技術的應用就是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費用)。交易成本(費用)包括:產品信息蒐集和處理/比價,對質量和性能的檢驗,支付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等等。毫無疑問,網絡在搜尋信息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這也是網絡的基本功能;在產品的檢驗方面如果要使交易費用降低,一是依賴信用水平;二是提高產品的標準化程度(這也是為什麼酒店預訂、書籍、音樂/CD/DVD、機票等標準化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更早起步,發展更快的原因);貨幣的電子化也使得支付的安全性和方便性不斷提高。

交易成本和維持成本的降低使互聯網上存在著一個長長的“尾巴”,當美國《連線》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在2004年10月提出的“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分析這種商業現象的時候,很多人有撥雲見日,豁然開朗的感覺,它帶給了我們觀察新商業形態的新思維: 劉女士是全職太太。家里新買了房子,正在裝修。和幾年前第一次裝修購買家裝材料天天往建材市場跑不同,她現在更喜歡在網上買東西。 “這樣非常方便,在網上了解了充分的信息之後,再到建材超市或者隨便什麼地方去買。” 她到搜房網(soufang.com)的社區論壇上,看到某某品牌的櫥櫃正在組織小區集採(集體採購),因為她確實有購買意向,就詳細詢問這個品牌櫥櫃所用的材料、價格、折扣政策、安裝方法、售後服務方面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因為她活躍的表現,引起了廠家的注意(廠家的銷售人員發了產品信息之後,就守株待兔般地等待潛在買主上鉤),就在論壇中索要她的E-mail,廠家通過電子郵件發給她更詳細的產品信息。然後是電話聯繫,廠家的經理希望劉女士能夠幫助她組織小區的集體採購,如果超過20戶,大家能統一拿到7折的集採價,這個價格顯然低於在建材超市上購買的價格,作為組織者的劉女士可以拿到6折的價格。不知不覺的,劉女士就成了那個櫥櫃廠家的“銷售”,因為她有業主的身份,因此,小區的鄰居們顯然更信任她。她也的確有熱情為大家服務。

事實上,很多小品牌在利用網絡做生意。像這家做櫥櫃的公司,夫妻倆在3年前開辦了這個公司,創業資金很少,所以不得不“靠創新求生存”。他們自己並沒有生產廠,他們也沒有在大的建材市場上設立門店,他們的品牌建立也主要靠口耳相傳。銷售人員主要通過網絡發布信息,尋找銷售線索(特別是劉女士這樣的活躍買主),顧客感興趣之後,他們提供設計方案,設計方案得到客戶的認可之後,他們給外包的生產廠家下定單。 1-2個月後交貨。幾年下來,夫妻倆把這家公司經營得很紅火。劉女士已經習慣了在網上“淘寶”消費,她也驚奇地發現在網上有太多這樣的“小”商店,他們出售家具、飾品、玩具、藝術品,可謂五花八門。看得多了,劉女士也動了心:我也可以開始在網上做生意呀。

這就是今天的商業。克里斯·安德森研究eBay、亞馬遜這些電子商務公司的運行模式得出的結論是:1.對很多產品門類而言,在熱門之外,還有很多東西,這些東西就像一條長長的尾巴;2.這條長長的尾巴是可以有效開發的;3.這些不那麼熱銷的東西積少成多,會產生非常高的價值,也會佔據很高的市場份額。交易的費用不斷降低,使“做買賣”的門檻不斷降低,於是,供給會呈現越來越明顯的多樣性,只要你稍微花點時間,任何個性化的需求都可能找到供給。而這樣的經濟形態也意味著從“買方市場”走向“富足經濟”。買方市場僅僅意味著買家有更多的選擇,而富足經濟則意味著“非必需的隨意性的消費”越來越多,這讓“長長的尾巴”有更多存在的價值。長尾意味著人人都可以做小生意,也意味著能使小生意得以聚集的市場(marketplace)是樁大生意。

博客是長尾現像在媒體領域的體現,(博客也被分為媒體博客和社區博客,前者有比較鮮明的媒體廣播特色,後者則純粹是個人的意志表達)。傳統上,辦一個電視台,出一本報紙都是非常昂貴的生意,而且有巨大的投資風險。但今天似乎已經進入到個人出版的時代,美國每天新增的博客有8萬人,中國可能這個數字還要大。截至2006年9月21日,徐靜蕾的博客的訪問量已經達到55002左右。而99%以上的博客可能訪問量不到1000人。儘管在整個博客群體中,仍然還會是少數“精英博客”佔據絕大部分的注意力資源,但在那個“巨大的尾巴”中,隨時都有可能因為一聲刺耳的尖叫或振聾發聵的轟鳴而引起人們的關注。這種可能性也許正是無法漠視這個巨大的尾巴——“沉默的大多數”的原因所在。

博客、播客,這些個人生產的內容可以籠統地被稱為“微內容(microcontent)”,這個詞是由雅各布·尼爾森(Jakob Nielsen)提出的,他被《紐約時報》稱為“發掘網頁能力的先知”(“the guru of web pageusability”)。相對應的,傳統媒體(包括廣播、電視、報紙、雜誌)的內容應該是“宏內容”(Macrocontent),它是由專業人士寫作,通過專門渠道發布,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東西,如果再冠以“喉舌”之名,則就更有了“無冕之王”的味道。傳統媒體的經營原理就是為讀者生產內容,產生在讀者中的影響力,然後把這種注意力和影響力賣給廣告主。讀者以看廣告為代價從而可以低價格獲得內容。

而微內容的出現可能會空前改變傳媒業的產業形態。如果說宏內容還是輿論的主流,是“龍頭”,那麼微內容就是“長尾”。傳統媒體遵循的都是80/20法則:因為資源有限(無論是報紙雜誌的版面還是電視的時間),成本很高,所以,媒體報導都希望“以小搏大”,以盡量少的內容照顧盡量多的人的需求。 “微內容”發布的成本非常低,空間非常大,像瘋狂的野草一樣,而且,從“草根”中淘金的運動也在展開。比如,一個新派的視頻博客網站酷溜網(www.ku6.com)就率先在市場上150多家視頻網站中開啟了“有錢一起賺”的商業模式。所謂“有錢一起賺”就是博客創作者跟網站經營者分享廣告收入。根據每個人作品的水平(按點擊量評定)定段位,不同段位獲得的分成比例不同,最高可以達到50%。

但如何通過微內容賺錢,還有很多東西並不清楚。到9月底,徐靜蕾的博客的訪問量已經達到5500萬左右,即使是一本發行量100萬的月刊,積累這樣的讀者量也需要5年。而這本雜誌5年的編輯、印刷、發行的成本至少也需要1億元,而發行100萬的雜誌在中國絕對不會虧損,所以,它的收入也至少可以達到2億元。但徐博客值多少錢,值的這些錢是不是真的可以賣出去?善於思考的讀者也許能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找到答案。 在我看來,“長尾理論”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使我們得以更全面地觀察整個商業。很長時間裡,“80/20法則”佔據著我們的頭腦,決定著我們的商業思維,那麼今天我們既要懂得“80/20”,也不能忽略“20/80”的存在。以前我們頭腦中的商業圖景可能是若干棵大樹佔滿了整個畫面;今天我們頭腦中的圖景應該是不僅有大樹,還有荊棘和雜草。顯然,後者更像一個完整的生態。

將要結束本文的時候,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其實“長尾”這個意像也不僅僅屬於網絡。藝術家一直在這個規律的支配下生存:一個畫家開始畫很多畫,但都不值錢,直到有一天一舉成名,他過去的作品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就像網絡上銷售的例子,一個熱銷的產品會帶動很多冷僻但有關聯性產品的銷售,“龍頭”與“長尾”共舞。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