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麼辦

第16章 第三節驚心動魄的反擊戰

希臘債務危機被許多人認為是引發整個歐元國債務問題的導火索,牽一發而動全身。 2009年12月11日,南非標準銀行發布研究報告預測,希臘和愛爾蘭等國的經濟狀況不能容忍,這或許將導致這兩個國家接受外界救助,甚至可能在2010年年底前被迫退出歐元區。在希臘債務危機最風聲鶴唳的時候,一度引發歐元是否會解體的憂慮--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可見一斑。 德國總理默克爾儘管面臨著如此大的問題,依然出現了讓很多人困惑不解的一幕:人們看到的並非想像中的歐元國的集體應戰、共同面對,而是沉默、充當旁觀者、聽任希臘處於危急之中飽受煎熬。 德國是整個歐元國中的火車頭。 在2010年4月之前,德國總理默克爾多次發表聲明稱:在歐盟國家的政治支持下,希臘自己解決好自己的債務危機問題,對於歐元來說是最佳方案。默克爾表示,歐盟目前沒有必要出台應急援助希臘的措施,因為希臘政府並不面臨現實的償還危機的威脅。她說,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多次向她表示,希臘不會向歐盟提出資金援助要求。默克爾還表示,由於存在技術問題,歐盟目前並未能就援助希臘問題做出政治決定。

德國總理默克爾最著名的表態是:"眼下幫助希臘的最好方式就是明確告訴它,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 很多人痛批德國袖手旁觀的做法。 實際上,他們是沒有讀懂這背後隱藏的大智慧。 在當時萬分凶險的境況下,默克爾不動聲色,以靜制動,實際上是最佳應對方案。 在華爾街的"狙擊手"各就各位,全部準備就緒等待決戰的情況下,貿然出手,一旦失敗,歐元國將全面解體。這是一場不容半點失誤的決戰,而歐元國的軟肋是非常明顯的。 事實上,投機大鱷們所做的一切,就是逼迫以德國為代表的歐元國盡快出手--這一點關乎整個大棋局。 據彭博社統計,希臘2010年必須籌措到530億歐元的資金,5月底前必須償還200多億歐元的到期債務。希臘總理喬治·帕潘德里歐2月21日表示,希臘擁有的資金可以應付到3月中旬。

投機大鱷們一開始就強力阻撓希臘市場融資。以德國為首的歐元國,希望主權債務國家自救,即在市場發債,通過滾動債務來避免違約風險。如果希臘在市場融資償還到期債務,等於金融資本幫自己還債,不但無利可圖,而且新主權債將來的違約風險依然存在。以金融投機資本為主體的所謂市場力量,有巨大的動機提升希臘市場融資成本,使融資行動失敗,希臘主權債的違約風險凸顯。 2010年年初開始,希臘主權債的CDS大幅上升,最高時候高出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540個基點,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市場融資嚴重受阻。 正因為如此,一直到2010年3月2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還在強調,歐盟成員國可以援助希臘,但是必須先由IMF實施,歐元區國家以自願的方式介入作為補充。 "德國將敦促IMF和歐元區國家實施援助。但我想再次聲明,這只能作為最後的手段……希臘還沒有破產,它可以採取行動在國際市場上融資。"

默克爾逼迫希臘通過在市場上融資,化解投機大鱷們的圍剿。不僅默克爾,整個歐盟都知道,希臘自救是避免進一步遭到攻襲的最好選擇。希臘《自由新聞報》2010年2月28日援引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讓·克洛德·容克的聲明:德國、比利時或盧森堡"不准備替希臘糾正它的財政政策導致的錯誤"。容克要求希臘進一步採取措施,節支增收。 投機大鱷們阻止希臘通過市場融資,但是極力逼迫歐元國的救助方案盡快出台。金融資本博弈,需要真金白銀的拯救方案。歐盟以德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對救助希臘猶豫再三,以及希臘國內反對IMF參與救助的抗議,使得希臘國債持有者對是否能獲取原定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若希臘真的違約,持有者們難道能把愛琴島賣了抵債麼?

顯然,投機大鱷們怕的不是歐元國救希臘,而是怕它遲遲不救。投機大鱷們的殺手鐧早就準備好了--如果德國救希臘,投機大鱷們馬上可以引爆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笨豬"五國,讓救援軍全軍覆滅。那樣,投機大鱷們將大獲全勝,滿載而歸。 但他們想簡單了。 這次,投機大鱷們遇到了一個強硬而富有智慧的對手。 默克爾對狙擊者的意圖非常清楚。她讓希臘自救有她自己的考慮,倘若反狙擊戰失敗,可以斷臂求生,直接把希臘逐出歐元國,確保歐元的完整--當然,這種做法並非最佳選擇。 希臘後面還跟著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如果德國過早出手,即使將其耗盡,可能也無能為力。默克爾需要等待時機,以免露出更大破綻,封殺自己的迴旋餘地。以靜制動的唯一風險是歐元真的解體。但對德國這樣一個工業基礎穩固、實體經濟堅實的國家而言,即使退出歐元國,它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德國馬克王者歸來,依然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必須承認,這一點是德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作壁上觀的底氣所在,也是一個民族腳踏實地累積下來的資本。焉能不令人羨慕啊!

而且,默克爾最大的顧慮或者說恐懼是什麼?打貨幣戰爭,美國從來沒有輸過,它追求的是獨孤求敗的境界,而這方面,德國絕對不敢掉以輕心。德國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國家,比如,它的企業並不熱衷於去市場融資,即使缺錢也基本通過銀行信貸等傳統方式來解決。在這種不對稱的博弈之下,如果華爾街從希臘著手,對歐元國一個接一個地攻擊,德國倘若去一一應戰,將耗盡德國的實力,最終拖垮德國!就當今世界而言,能與美國在技術創新等方面競爭的,非德國莫屬。默克爾必須保存實力,她的底線非常清楚:即使歐元被廢掉,德國絕不可跟著受損! 失去了德國的歐元可能崩潰,但失去了歐元的德國依然強大。 德國的這種心態,在它與歐元國的相處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如果理解了這一點,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默克爾還面臨著一個更棘手的阻力--德國民眾強烈反對援助希臘。大部分德國民眾對於援助希臘持消極的態度。多次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甚至接近60%的德國民眾反對政府對希臘進行援助。有民眾表示,援助希臘不僅對改善希臘經濟益處不大,對德國也是一種負擔。而且,德國大選在即,總理默克爾不得不顧及國內民意,故而短期內對援助希臘的反對態度很難改變。在希臘2010年3月表示考慮向IMF求助後,歐盟委員會輪值主席巴羅佐立即表態敦促各成員國在峰會上就援助希臘的具體計劃達成一致。法國方面更是高調表態支持強勢歐元,盡快與德國出台具體救助方案。但默克爾在3月21日措辭強硬地表示,援助希臘的議題不應成為本週領導人峰會的焦點。默克爾指出,希臘完全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債務問題,她呼籲各國領導人不應立即出手援助縱容希臘。

默克爾必須讓希臘竭盡全力自救,消耗"敵人"。而且,在消耗投機大鱷的過程中,德國也將是受益者--歐元貶值,製造業所向披靡的德國,出口增長勢頭將無人可及。我們對比一下事後公佈的數據,就可以知道德國的底氣之所在:2010年5月12日,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德國2010年第一季度季調後國內生產總值初步統計結果,表明第一季度的經濟比預期的要好,開始走出經濟衰退陰影,原因是出口明顯增長。尤其是2010年3月,出口環比增長10.7%,達856億歐元,是1992年7月以來的最大增幅。德國聯邦統計局2010年8月2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德國出口額較上一季度增長8.2%,設備投資較上季增長4.4%。德國GDP環比上升2.2%,創造近20年來最大季度增幅,並引領歐元區GDP當季實現了1%的增幅。德國聯邦統計局2011年1月12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出口貿易和投資活動的提振下,德國2010年GDP大幅增長3.6%,創自1992年兩德統一以來最快年度經濟增速。

默克爾敢以靜制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她胸有成竹--不幸中的萬幸是,這時候的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是一個洞悉國際局勢、善於借力打力的高手,是當今世界政壇的頂級忽悠大師。 2009年10月5日,帕潘德里歐領導的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在希臘大選中獲勝,獲得希臘總統卡羅洛斯·帕普利亞斯授權,組建新一屆政府。他延續了家族神話,成為繼祖父和父親之後帕潘德里歐家族的第三位總理。 帕潘德里歐面臨的是一個爛攤子,可用千瘡百孔來形容--國家負債高達3000億歐元。希臘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已高達12%,遠遠超過歐元區設定的3%上限;公共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則高達110%。希臘危機讓很多人預言,它可能成為"下一個雷曼"。

而且,希臘的"名聲"也很不好。 在這場把整個歐洲捲入麻煩的希臘債務危機中,希臘人被抨擊為"世界上最揮霍的人",卻要整個歐元區為其錯誤埋單--經濟學家認為,危機的罪魁禍首是希臘政府持續借貸超出自身收入能力的資金,以供養該國民眾的高福利。一家美國媒體諷刺說,希臘像一個億萬富翁那樣消費,可事實上他們連百萬富翁都算不上,拿著士兵的工資,卻過著國王的生活。在希臘,很多人認為繳不繳稅無所謂,因為政府並沒有對此依法懲處。即使在希臘政府著手採取緊縮措施時,這個漏洞也沒人在意。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賄賂、獻金和其他公職腐敗致使希臘政府每年損失200多億歐元,相當於希臘GDP的8%。 "透明國際"2010年3月的調查報告稱,2009年希臘有13.5%的家庭曾行賄,平均每個家庭行賄1355歐元。報告稱,"希臘百姓拿出裝有現金的信封來獲得駕照、醫生預約和建築許可,或是降低他們的稅負"。

儘管如此,帕潘德里歐必須全力以赴拯救希臘。 帕潘德里歐非常清楚自己的境況,也清楚德國的意圖。他知道,他必須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他領導的希臘政府決定實施嚴厲的緊縮計劃。 2010年3月3日,希臘公佈了總值48億歐元(65億美元)的一攬子緊縮方案,冀望藉此緩解高達3千億歐元的巨債壓力,在2010年將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從2009年的12.7%減至8.7%。為有效"開源節流",希臘政府決定加稅和減薪並重,計劃各從中間獲得24億歐元收入。加稅方面,未來希臘將提高菸酒類商品的消費稅,營業附加稅稅率將從現在的19%提至21%;減薪方面,方案決定削減公務員年薪,將以"第13個月"、"第14個月"工資形式發放的複活節、聖誕節等節日補貼減少三成,同時凍結當年公務員養老金。 帕潘德里歐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他必須以對自己苛刻贏得歐元國的同情,也為自己贏來更多的機會。 在希臘首都雅典的憲法廣場,示威者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他必須冒這個險。 緊縮計劃給希臘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大罷工席捲全國。 此時此景,即使隔岸觀火的美國,也不禁為之動容。 帕潘德里歐已無暇顧及這些,他開始了歐美之旅,先後訪問了盧森堡、德國和法國,以尋求各國領導人對希臘解決債務危機的政治支持,恢復國際投資者對希臘政府債券的信任。他明確表達的觀點是:希臘只是一個小國,但它如果被擊中,有可能形成多米諾骨牌,導致歐元的倒塌,並導致世界重陷危機。 歐元國的成員無不擔憂這一點。帕潘德里歐把希臘的命運,與歐元國緊緊聯繫在了一起。借助這種觀點,他不再是一個祈求救援者,更像一個保衛歐元的戰士。 歐元國在思考。它們在對救助希臘問題上,更近了。 但所有的國家依舊在緊盯著美國。 帕潘德里歐忽悠了誰? 美國的選擇,決定著希臘的命運,也決定著歐元國的應對策略。在美國表態以前,任何貿然行動都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帕潘德里歐希望美國政府出面,干預華爾街的嗜血攻擊。 2010年3月8日,帕潘德里歐不遠萬里趕到美國,開始他的忽悠之旅。 儘管國內危機重重,帕潘德里歐的姿態卻擺得很高。面對強勢的美國,他說:"我們不是來要錢的,我們不是來借貸的,我們只是希望可以以平等夥伴的身份,得到其他國家可以得到的,就是正常利率的借款。" 希拉里當日與帕潘德里歐會談後證實:"希臘總理本人和希臘都沒有向美國提出任何經濟援助要求。" 帕潘德里歐以他的睿智,總結了三點要害,而這三點無一不恰好擊中美國的痛處。其一,"債務危機的蔓延會導致歐元兌美元匯率滑坡,也會導緻美國貿易赤字上升,不利於美國經濟的複蘇"。其二,希臘危機會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包括美國這樣的大國的國債發生危機,"推高其他擁有巨額赤字國家的借款成本,並導致全球債券和匯率市場陷入震盪"--而這一點,正是美國最擔憂的。其三,他針對一些美國主要對沖基金正在大幅做空歐元的舉動警告說:希臘債務危機可能在歐元區甚至歐盟引發連鎖反應,"如果歐洲的危機轉移,可能觸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程度堪比兩年前開始的那一輪金融危機"--在人們尚未走出次貸危機陰影的情況下,帕潘德里歐的話,讓美國人不能不考慮。 3月8日,帕潘德里歐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講話說:那些曾經在美國製造金融危機的金融機構正從希臘的"不幸"中大舉牟利,美國和歐洲必須一起對這些不計後果的投機行為喊停。帕潘德里歐強調,希臘債務問題引發近期國際金融界的波動,希臘和歐洲的金融不穩定對美國也造成威脅。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口口聲聲表態希臘危機不是全球危機的帕潘德里歐,卻巧妙地告訴美國人:希臘的危機,也至少有一部分是美國要面對的危機。此時的希臘好像不再是歐元國,而像一個"美元國"。 帕潘德里歐以自己的睿智,把希臘的命運與歐元國、美國,都聯繫在了一起--無論利益一致或者對立,能夠如此完美地揉捏在一起,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那些高喊口號抗議的人或許還不知道,帕潘德里歐正在努力為希臘贏來重生的機會。 帕潘德里歐不卑不亢的表態,使美國媒體也禁不住感嘆,他是一位含而不露的高明的談判對手。 歐元國並不需要美國提供援助,他們只需要美國做一件事:不落井下石、推波助瀾。美國祇要去遏制投機活動,歐元國就已經謝天謝地。當然,美國需要選擇時機。 德國待而不發,坐視希臘自救,不僅為歐元國自救贏得了更多寶貴時間,也消耗了"狙擊者"。誠如《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所言:"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投機大鱷們在焦急的等待中,黯然神傷。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