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農民創世紀

第61章 重估鄉村

農民創世紀 吴晓波 1604 2018-03-18
一位偉人曾經告誡,中國要實現經濟富強,如果沒有農村的現代化,那頂多只能算是小半個強國。 還曾有領袖人物感嘆,改造農村是一場漫長的革命。 現在,我們要說,在本世紀末的中國現代化之路上,農村不但沒有拖城市的後腿,反而為後者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我們更要說,那支正在改造農村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是別人,就是農民自己。改造農村的那場革命,注定了將不發生在別的地方,而就在那片廣袤的鄉土之上。 1980年,一個美國農村小型工業代表團考察了中國農村,帶隊的教授是著名發展經濟學大師、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所長D帕金斯教授。他們的報告編成了一本《中國農村的小型工業》一書,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杜出版。此後西方許多專家在研究中國鄉村工業時,都較多地參考了這本報告中的論點和數據。

“中國人已經完成了在市場經濟國家看來是最艱鉅的任務,他們在各鄉村中心建立了覡代化的小型工廠,為那裡的消費者提供農業投入物、設備和消費品。”這是教授們在中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事實。從此以後,中國農村的小型工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鄉鎮工業,在西方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模型中,成為了一個“成功經典案例”。但是,教授們始終是懷著疑惑的目光行走在這片東方鄉土上的: “但是,中國農村運輸和銷售系統的發展很差,使農村社會脫離了城市生產中心。儘管小型工業計劃獲得了成功,然而對它的指望顯然是有限的。 “不能期望農村工業會代替現代化城市工業,也不能指望它會成為脫離農村的就業機會的發生器。 “現代化小型工業設在農村地區並不那麼容易,它們本身不可能是促使較小的城市發展和城市分散的動力。儘管消費品的生產者能夠在小城市中心找到足夠的市場,但製造生產資料的廠家需要位於他們為之服務的大城市製造商的附近。

此外,所有的小生產者需要靠近材料投入供應來源,也就是要接近碼頭或運輸設旌。他們需要靠近企業家和熟練工人所在的城市增長中心。簡言之,除消費品市場之外,小型工廠像大製造廠一樣,要依靠城市的外部經濟效果。 ” 在現代西方的“城市中心理論”中,這樣的論斷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就在帕金斯教授離開中國的17年後,上述的評論看來都要被一一重寫了: 中國農村的運輸和銷售系統不但得到了改善,並且還生長起了龐大的專業市場流通體系;農村的小工業並沒有不可遏制地湧向城市,相反,它們在田野之上建立起了與城市工業密切相聯的產業群體;過去的那種單向輸動的城鄉一體化模式早已被打破。在今日的東南沿海,鄉村已不再是城市的附屬體,而正在成為雙向互動的一體化的強勁一極。

顯然,在20世紀末的今天,中國鄉土的價值亟待重估。 在本書的寫作中,我們一再引用西方學者的觀點,這並不僅僅是為了點綴。我們只是在大量的閱讀中,企圖找到一個理論參照系,可以與浙江乃至中國專業市場的發展相對應。 但是,我們一次次地失望了,事實上,發生在我們這片土地上的這場鄉土變革是現代經濟模型中的一種“異端”形態。 在失望之餘,我們感到的是更大的驚喜。 因為,正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顯然是詘從未上演過的神話劇。 而專業市場的全部意義,也只有放到這個神話之中,也就是放到中國農村社會進步的整體格局之中,放到一代農民的命運大變遷之中,才會煥發出更耀眼的光彩。 有那麼一天,那是一個春天。 在採訪之餘,我們途經一個私家桑園,在主人的盛情邀請下,我們入內參觀。

在少年時代,我們也曾有過采桑養蠶的經歷,那分對新生命的驚奇和呵護,至今仍蕩漾在我們的意識之海的深處。然而,在那一天,站在那麼大的一個桑園裡,在春日陽光的照耀下,在蠶白、桑綠、椹紅之間,耳邊響起千千萬萬條小生命蠶食桑葉的絲絲聲,我們還是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那一刻,我們由眼前的蠶桑想到了中國農民和專業市場。 農民如蠶,市場如蛹。 蠶吐絲而成蛹,在蛹的懷抱裡漸漸成熟,終於有一日,蠶破蛹而出,蛻變成蝶,翩躚天地間。 或許,這便是正發生在浙江大地上的這場偉大的社會變遷的全部歷程吧。 在這個蠶白、桑綠、椹紅的艷陽天裡我們期待,那破蛹而出的一刻。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