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商戰·電商時代

第43章 凡客:速度越高,死得越快

商戰·電商時代 吴晓波 2830 2018-03-18
進入電子商務時代,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大魚吃小魚”的格局變成了“快魚吃慢魚”,競爭者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領跑市場。 拿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的說法就是快者制勝,“互聯網經濟不存在你藏著掖著的可能,一切都在陽光之下,這是一個沒有秘密可言的時代,這個時候你就要怎麼樣?就是快者生存,如果你不夠快,你有再大的技術優勢都可能被別人超越”。 但是,很多人忘了一條生存法則:速度越高,死得越快。 2013年10月11日早晨八點二十分,新浪微博出現了這樣一條消息,為了凡客的60萬欠款,有人揚言要跳樓。這條莫名其妙的消息,最初讓陳年自己都覺得很奇怪,“他們一開始還跟我說,是不是有人要故意整我們呢”? 在此之前的一個月,凡客總部剛搬了一次家。凡客搬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北京的南四環,搬到東三環,再搬到東二環,而這一次,是從東二環內的雍貴中心直接跳到了五環外的亦莊。公司員工從高峰時期的12000人一下子縮到了1000人。

陳年找到了“恐慌微博”的根源,“我發現很多人可能走了,然後合作夥伴找不到他,所以大家心裡覺得有時候比較焦慮、著急,也屬於正常,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更多的和合作夥伴溝通下來,覺得大家也沒有什麼特別大不了的,意外的事情,最主要就是溝通的事情。” 其實,對於凡客來說這樣的危機並不是第一次。在陳年看來,最致命的那一次出現在2011年。 2011年8月的一天,凡客誠品CEO陳年在酷暑中來到自家的倉庫,陰涼的倉庫讓陳年感覺很舒服,可是誰也沒想到,幾乎就在一瞬間,陳年變得怒不可遏。 他幾乎是用怒吼的方式一字一頓地吼出一句話:“用戶誰會在咱們這買拖把?”當時在場的人都嚇傻了。 後來陳年這樣解釋自己的暴怒。 “我當時真的很生氣,倉庫裡不僅有拖把,還有菜刀、電飯鍋!我真傻眼了。我不知道凡客的品類擴張已經變得這麼快!”

凡客誠品,這家成立於2007年的電子商務公司,最初是模仿曾經在國內紅極一時的PPG服裝網絡直銷公司。 PPG(“批批吉”)成立於2005年10月,與傳統服裝行業不同,PPG是以網絡和電話訂購為主,通過直銷的形式,將產品直接郵寄給消費者。這種新的模式加上大面積的廣告轟炸,不到兩年的時間,這家沒有中間商、沒有店舖的公司,就能日銷售襯衫1萬件。而傳統的服裝企業例如雅戈爾,用了近30年時間,開了2000多家專賣店,才達到同等規模。 一時間,PPG成為被模仿的明星,30多家襯衫直銷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凡客和報喜鳥旗下的BONO。 然而,模仿了幾個月之後,陳年就覺得方向不對,“這條路走不通,我覺得最大的缺點就是使用了傳統的營銷渠道,比如說報紙、雜誌,還有電視。”

陳年果斷調頭,把所有的推廣與銷售都放在互聯網上。 2008年2月27日,搜狐首頁第一次出現了凡客的廣告。 28日凌晨兩點,陳年發現,在互聯網做廣告的第一天,單日銷售金額突破30萬!陳年以為,正是從那一天,他們真正開始在互聯網上發展。 此後的凡客與它的前輩PPG之間開始有了明顯的區別:PPG更多倚重傳統媒體渠道加電話訂購的方式進行推廣,而凡客則偏重於互聯網渠道。不同的道路也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到2008年年底,凡客銷售額達3億人民幣。而此時的PPG,因為過於激進而低效的廣告投入,開始陷入資金困境。到2009年,PPG資金鍊徹底斷裂。 幾乎與凡客同時誕生的BONO,此時也深陷困境。借助“報喜鳥”的強勢背景,BONO一開始就高調殺入電商市場,挖來前雅虎中國執行總經理田健等互聯網老人,與PPG展開正面的價格戰。然而,僅僅半年之後,田健離職,BONO的電商之路遭遇了第一次陣痛。此後的2008年,隨著帶頭大哥PPG從輝煌的巔峰墜落,BONO也被迫轉身,從線上走向了線下,從而淡出了媒體的視野。與此同時,完全效仿PPG的30多家襯衫直銷網站也一一覆滅。

黃若認為,在品牌打造上,凡客誠品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第一個關鍵詞是自有品牌,它使品牌擁有比較高的商品定價與議價空間。第二個關鍵詞是T卹,生產T卹,生產資源非常豐富,生產的門檻很低,商品的毛利率高。第三個關健詞是大學生或者說年輕的用戶群體。這個群體就是快時尚,然後對商品的這種細節、質量這些東西要求不是那麼強。所以他把這三個關健詞、三個元素加在一起,利用他比較快速的這種線上線下的營銷手段,很快在市場上站住了他自有品牌的市場引導地位”。 凡客誠品是電商大躍進時代一個頗為完美的借勢者。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凡客以驚人的速度揚帆起航。 2011年,凡客銷售額達到45億人民幣。當時,陳年的好朋友,也是凡客投資人之一的雷軍正準備做小米手機,他還曾經特地向陳年請教如何做好電商品牌。

在成立的第三年,凡客的銷售額已達到20億人民幣。這樣的速度讓人膨脹。陳年回憶,“我覺得從2010年的仲夏開始,我和團隊心態未免輕浮,就是輕浮和虛榮,這讓我們每天都洋洋得意於這麼一個規模,以及大家所說的成功”。當時的陳年,甚至想把LV給收購了。 然而,高速增長給年輕的凡客帶來了一系列後遺症,質量監管跟不上、倉儲物流跟不上、企業管理跟不上……還有,盲目擴張的品類導致十幾億的積壓庫存,隨之而來的就是巨額的虧損,突然之間凡客失控了。 2011年,有些害怕的陳年認為速度太快了,需要急剎車,他把高管火速召集到大連,開了幾天的閉門會議,目的就是把速度降下來。那一段時間,陳年一直暗自祈禱,千萬別出問題,“因為太快的速度,人有時候看不清楚,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整個團隊都會瀰漫著一種輕狂甚至傲慢的情緒”。

在雷軍向陳年請教如何做好電商品牌的三年之後,小米手機從0做到了估值100億美元。而凡客卻似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從2013年6月份開始,4個月的時間裡,陳年與雷軍進行了超過60個小時的密談。 陳年開始向小米學習,“我最大的感觸,雷軍是一個用戶態度。最初我們做凡客的時候也強調的,就是你必須是你自己產品的用戶,但是後來,因為我們越來越學習傳統品牌的做法,就是我今年要做多少億,我要多少的成長。小米的做法是倒過來的,我先把產品做好,僅僅用產品說話,只用產品說話”。 5年前,陳年最在意的是牆上這些冰冷的數字。 5年後,陳年的關注點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我把公司凡是有的產品都買一件,我沒事就坐到辦公室外面,坐到門口在那兒穿鞋。說實話,有一些產品我很不滿意。我就舉一個例子,一架子白襯衫在那裡一共有十幾個款,然而沒有一種是我一下子就能搞清楚的。我們初期就做了兩個白襯衫,我們所有的人都能說清楚這個白襯衫是咋回事。”

如今,陳年又回到了最初做產品的心態,不知道這一次,凡客是否能完成屬於自己的成年儀式。我們拭目以待,希望能看到電商品牌的完美蛻變。 庫存是服裝行業企業的常見“病”,也是服裝企業的“致命傷”。 據2012年曝光的凡客上市材料,截至2011年9月30日, 凡客庫存達到14.45億元,幾乎相當於2011年銷售額的50%。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表示,“ 這14.45億元還是成本價,按銷售價要乘以2,其實相當於30億”。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