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案例(第七輯):總裁檢討書

第5章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CEO

檢討背景: 2002年,宋如華創立的托普已逾10年,而企業也正走在危機的邊緣。當年8月,托普10年大慶以後,宋如華宣布向全社會招聘5000名軟件工程師。這一決定僅僅是無法實現的虛幻藍圖。在此後的2年時間裡,托普所構造起來的龐大的資本大廈轟然倒塌。 《我不是一個合格的CEO》一文,是宋如華在2002年年終的董事局會議上對托普10年所做的反思。其中多為爭辯打氣之辭,但也不乏檢討的內容。文中提到宋如華領導的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公司,而是一群小公司的集合,是不無道理的。宋如華一手締造的這個托普夢,在破碎之際眾人皆嘩然,上百億的資產只因了一個概念而起,然後通過左手換右手的資本遊戲,創造了一個極具野心的夢想。但是夢總歸是夢,終有破滅的一天,宋如華的托普夢只維繫了10年。

宋如華早期的身份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副教授,在商品經濟剛剛進入發展期的20世紀90年代,宋如華棄文從商,毅然從大學校園裡走出,從蹬三輪車開始拓展業務。我們很難想像,一個熱血的知識青年,如何被市場大潮慢慢腐蝕,褪去一身書卷氣而成為只在意玩弄資本的商人。托普的成就是在宋如華的“概念”下催坐出來的,毫無地基卻已造成了高樓,倒塌在所難免。所有註定敗局的企業,都是一開始在不覺間就已埋好種子,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些一手製造夢想的人,總會在某一瞬間,又一手打碎夢想。如果要深究的話,也都因其人行事風格的緣故。托普到了後期,其實尚有迴轉的餘地,卻因為宋如華未能把握機會而全盤皆輸。由此也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家在抓住成功機遇的同時,卻不知該如何應對危機,以挽救企業。

宋如華的這篇檢討書,表面大於實質。他最應該檢討的地方,在於沉溺於超速擴張和創造概念中,卻不懂得如何將手中的資源轉化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大學教授出身的他,在商海中卻無法長久生存,“十年一覺托普夢”,終歸幻滅。 在這裡,我要檢討我自己。 應該說,10年來,我認為自己很寬容,其實我發現不盡然。我經常說,不要發牢騷,不要發怨氣,但是,我還是經常在講話中發一些牢騷,特別是最近出了些事情之後。我希望自己經常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但事實上,我發現自己還是一個比較普通的人,是一個很一般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小人物”,而不是一個“大人物”,沒有肚子裡能撐船的宰相肚量。有時甚至為了賭一口氣,和大家關係搞得很緊張,當時還覺得自己很英雄,現在看來完全沒有必要。一般人也就是為了養家糊口,捧個飯碗,而托普的管理者們卻應該為了創立一番事業而工作。如果逞一時之勇,能成什麼大事呢?包括我宋如華。我們現在這麼多麻煩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是我宋如華帶頭的,我們高層領導積累起來的。

托普從3個人、5000元錢起家,現在有6000名員工100億元資產,這兩句話概括了托普的成長,但我們總是提,就害了托普。現在的問題是托普內部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狀態和狀況非常差,5000元變成100億元,是怎麼來的?不說清楚,問題也就出來了。 托普這班人,原是窮書生,有了8億元、10億元,就會想入非非。當然,成功的投資也不少,問題就在於精打細算考慮得太少,加之心態有問題,以為這些錢都可以用,實際上這些錢是股東的錢,不能隨便動……我們這幾年太急躁,太冒進。 對托普這一段時間發生的這些事情,我應該做迅速、全面、深刻的檢討: 1.我不是一個合格的CEO。我領導的也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公司,是一群小公司的集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也不是一個真正的CEO,只是一群小企業聯合會的會長。我們的企業之所以難以做大,關鍵就在於企業領導人缺乏大胸襟、大智慧和大視野。

2.在公司內沒有起到核心帶頭作用。 3.愧對員工們對我的深深理解與各方面的支持。在改革開放初創階段發展事業,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辛勞。在我這個位置,對自己的要求就應該更高,處在這個位置的人做任何事情一定要非常全面、一定要出於公心、一定要富於進取心,非常有智慧、有頭腦、有知識。大家也要出自內心地去反思,處在不同的位置,每個人的責任也是不一樣的。 4.沒有履行好社會賦予我們這一代的責任。 5.沒有以一個“托普人”嚴格要求自己。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