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最牛投資客

第36章 鍾情於品牌投資

最牛投資客 周德文 3375 2018-03-18
今天,溫州在國際上已經擁有多個品牌美譽,如被譽為中國品牌城市、中國鞋都、中國皮都、中國汽摩配之都、中國低壓電器之都、中國小水電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印刷城、中國電器城、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中國塑料薄膜生產基地、中國不銹鋼無縫管生產基地、中國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中國鍛造產業基地、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等。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上百個美譽,都足以說明溫州品牌的成績,說明品牌對溫州企業的意義。 溫州人不僅在國際上打響了自己的品牌,還試圖通過收購國際知名企業的方式來快速地實現溫州品牌的崛起。 2009年初,溫州平陽人葉茂西以中國經貿代表的身份跟隨溫家寶總理訪英,了解到英國的Propeller電視台因為金融危機不能再獲得政府資助,急需戰略投資人。 Propeller電視台已經在歐洲數十個國家落地,2009年初還在意大利威尼斯獲得“全歐洲最佳衛視電影頻道”獎項。葉茂西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於是當時就以西京集團負責人的身份與該電視台達成初步收購意向。經過半年多的洽談和磋商,他終於成功並收購了Propeller電視台,使之成為中國人首次收購西方發達國家的電視台。而且併購之後不到一年時間裡,憑著Propeller電視台原有的優勢及葉茂西的經營,到2010年底的時候,Propeller電視台已經入戶1000萬英國家庭、覆蓋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葉茂西還打算繼續推廣它,使之成為進入美國、進入中東和非洲,成為全世界性的電視台。

像葉茂西這樣通過併購國際知名企業來打造自己品牌的溫州商人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潮流。 2010年,溫州的服裝、鞋業等一些企業的老闆,還特意前往意大利考察品牌,商談洽購事宜。此外,溫州還有其他一些領域的老闆,對於國際一線二線品牌,也都紛紛表示出併購、收購的意向。 我認為,溫州之所以走成為民資海外收購潮盛行的區域,與溫州政府的積極鼓勵是分不開的。溫州政府明確規定:對於境外收購、設立研發中心、建立營銷網點、專賣店等投資項目,溫州政府會給予5000元至15萬元不等的獎勵。數額雖然不大,但卻表明了態度,溫州民企海外併購的步伐因此加快。 創建自己的品牌也好,收購國外知名品牌也好,實際上都是溫州企業走出國門的一個過程,是溫州人全球戰略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對於溫州商人來說不僅是一種新的突破,更是新的發展機遇,意味著溫州企業從此擁有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然而,溫州人現有的成績並不是我要講述的重點,重點是,溫州人是怎樣創造了這樣成績。不了解溫州企業歷史的人,很難想像溫州人今天的成績是從一片罵聲中獲得的。 20世紀80年代,溫州鞋的質量很差,有些消費者投訴,溫州鞋穿了不到一個月甚至不到一周,就無法再穿了。杭州市消協和新天龍商廈經常接到人們這樣的投訴。於是1987年8月8日,新天龍商廈就將本大廈所有銷售的溫州鞋都拿到武林門廣場,然後一把大火燒掉,引得杭州上千圍觀群眾者的叫好。這就是溫州企業史上臭名昭著的“武林門事件”。 “武林門事件”對溫州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刺激。接著,全國各地的城市紛紛效仿,武漢、重慶、大連等地也跟著舉行了燒毀溫州鞋的“儀式”,深受其害的消費者莫不圍觀叫好。很快,全國幾十個大中城市拒絕再進貨溫州鞋,各地的商場為了安撫消費者,乾脆在自己大廈或店門上掛上一個牌子:“本大廈(店)無溫州鞋”,有的人甚至直接表示:“本店無溫州貨”。也就是說,不僅僅溫州鞋,溫州的其他商品也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由於“武林門事件”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溫州的私企一下子近乎經歷了一場地震。不僅是溫州鞋業,溫州的其他產品,也都面臨著被整頓、被銷毀的局面,如溫州的低壓電器也遭遇了鞋業一樣的命運,因為質量不合格被國家整頓、被銷售者銷毀。 這件事之後,溫州市政府提出“質量立市”的口號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溫州老闆們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開始尋找一種長盛不衰的經營模式,溫州人首次開始有了懵懵懂懂的品牌意識。 實際上,而在此之前,溫州人沒有一丁點的品牌意識,甚至沒有自己的產業優勢。以低壓電器為例,溫州的低壓電器是這樣造出來的:買來一個銷路比較好的低壓電器,拆開來研究,然後模仿者製造。製造工程非常簡單,看到人家的電器中零件是什麼形狀的,就做出一個什麼形狀的零件;看到人家電器中的零件是什麼材質的,就找來相同的材質來製造。至於這些材料、形狀有什麼參數,完全不顧,只是一種視力範圍內的“依葫蘆畫瓢”。這樣造出來的低壓電器,怎麼可能不出問題?又怎麼可能不被消費者拒絕、不被國家整頓呢?

“武林門事件”,一方面讓溫州人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讓溫州人見識到名聲對企業生死存亡的重要關係。這件不光彩的經歷讓溫州人意識到:若想獲得長久的發展,必須提高自己企業的美譽度,讓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口碑。這既是銷售市場的需要,更是企業長足發展的根本保障。 溫州人提高企業美譽度的方式有很多,最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1.積極參與公益事業。 溫州的大老闆們每到一處,除了注重與當地商會加強聯繫,還有一個就是很注重與政府保障事業部門的合作,積極參與各種公益事業,各地關於溫州人對公益事業投入的案例,可謂數不勝數。如2009年5月,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由溫州紅蜻蜓集團投資、溫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的“關愛零距離”大型赴川系列公益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2010年,昆明的溫州總商會積極響應昆明市第二屆“感恩父母情系貧困老人”的慈善活動,捲款兩萬。 2010年初,北京溫州商會還聯合上海、天津、重慶等、錦州、興安盟等,專門成立了“溫商聯盟志願服務文明公益基金”,拉開了溫商“抱團”行善的帷幕。

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不僅為溫州人贏得了知名度,也為人們心中樹立美好的溫州企業形像做足了鋪墊,公益活動成為推進溫州品牌的一個強大動力。 2.寧願為形象犧牲利益。 溫州鞋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武林門事件”促使溫州人更注重自己的質量。另一方面,還有溫州人自己的推波助瀾。燒鞋事件前後進行了幾次,除了被消費者投訴強制性燒毀的鞋子,即使在溫州本地,一些溫州老闆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親自將自己的產品銷毀,好不心疼經濟效益。他們說,這把火是為了燒毀假冒偽劣鞋子,也是為了燒掉自己不堪的過去。這種自我表態的方式,贏得了一部分人對溫州人的尊重。 如果說溫州人自己燒鞋的這段經歷不為人所知的話,那麼另一位溫州老闆的事蹟,就值得人們敬重了。康奈集團的董事長鄭秀康曾說過:當康奈成名後,很多小企業都想藉康奈的品牌來賺錢,因此提出每雙鞋子交20塊錢的商標使用權。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誘惑,但聯想到溫州鞋子就是因為質量問題而遭遇“武林門事件”,他不可能再為了眼前的利益而自砸招牌,因此果斷地拒絕了這些誘惑。

如果說20世紀80年代末溫州企業產生品牌意識是被市場所逼迫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那麼進入90年代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的溫州企業對品牌的追逐,可謂一種有意識的自發行為。 鄧小平在1992年指出:“我們一定有自己的拳頭產品,要創出中國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江澤民在1994年也題詞:“立民族志氣,創世界名牌”。國家領導人對品牌的注重,直接為溫州人的投資指明了方向。很多溫州人也以這兩句話為精神導向,自覺地向國際化品牌化努力。 如,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說:“中國企業要長大,就必須打造國際品牌。” 康奈集團總裁鄭秀康說:“我認為品牌是由品和牌組成的,品就是產品、員工的人品,兩者相加就是品,牌就是把自己的產品排進行業中,要不斷地往前排。”

溫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孟建新說:“品牌是企業的靈魂,也是產業的基石。2004年,我們把質量立市提升到品牌立市的高度,全力建設品牌強市,把打造品牌作為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形象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打造產業品牌,提升區域品牌,為溫州城市形象增光添彩。” 溫州人不僅是這樣說的,也這樣做了。正是由於這種對品牌意識的執著,從小打小鬧、摸滾爬打產業中走出來的溫州人,逐漸走向世界的前沿,成為中國資金、技術、加工基地的代名詞,成為中國首批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產品,為溫州人添彩,為國人爭光。對品牌的看重,也使得溫州已經不僅僅是溫州人的溫州,更是中國人的溫州,代表著中國的形象,是中國國際化發展戰略的急先鋒。這是我們溫州人值得驕傲的地方,也是值得中國人自豪的地方。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