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馬到功成·馬雲向左,馬化騰向右

刘红强

  • 政治經濟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157241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序言意識流與技術派的智慧

1995年,英語教師馬雲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佈網站中國黃頁;四年後,他又創辦阿里巴巴網站,從此開創了中國互聯網的一個嶄新時代。中國“互聯網之父”的稱號,馬雲當之無愧。 1998年底,計算機工程師馬化騰成立了一個叫做騰訊的小公司。十年後,他的騰訊QQ擁有了近8億用戶,他也因此被人稱為“QQ之父”。 2004年6月16日,馬化騰的騰訊率先在香港上市,融資約1.8億美元。按其每股3.70美元的發行價計算,騰訊市值高達62.2億港元。此次上市,騰訊造就了5個億萬富翁、7個千萬富翁,馬化騰身價達到9億港幣。 2007年11月6日,馬雲的阿里巴巴也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總共融資約15億美元,創下中國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之最。阿里巴巴市值更是超過200億美元,一舉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互聯網公司。

阿里巴巴的上市帶來的員工百萬富翁數量更是空前的,阿里巴巴約有4900名員工持股,平均每名員工有9.05萬股,若以11港元的招股中間價計算,每人通過IPO得到的財富剛好是100萬港元。 不論馬雲和馬化騰是否願意,風格迥異的“二馬”總是會被人拿來對比。 馬化騰是計算機專業出身,業內技術一流,善於開發產品,是個典型的“技術流”。馬化騰擁有超強的學習力,擅長“師夷長技以製夷”。他追求多元化,騰訊也因此多點開花,向行業內所有模式看齊。 而馬雲自稱是電腦“門外漢”,就只會發發郵件、看看網頁。但他有一套獨特的經營理念,更追求以個人魅力促進企業發展。馬雲思維活躍,是一個創造型的天才,他屬於“意識流”。馬雲能說、愛說,更會說。能說會道、思維活躍的馬雲很執著,他專注於電子商務領域,更追求一畝三分地的“精耕細作”,力求完美。

一個意識流,一個技術流,兩人的碰撞充滿懸念。 “二馬”的第一次PK,發生在2006年。 2006年,馬雲在淘寶網上推出“招財進寶”業務時,馬化騰看到C2C市場的廣闊前景,迅速推出騰訊拍拍的電子商務業務。早在2003年,當馬雲閉門研發淘寶網的時候,馬化騰也在同步研發,甚至一度提出與馬雲合作,但最終不了了之。在看到淘寶勢頭不錯的時候,馬化騰拿出了自己的電子商務業務。 2006年3月,騰訊拍拍正式運營,憑藉其強大的用戶群,奪走了淘寶網不少市場。 馬化騰的後來居上,讓在電子商務領域如魚得水的馬雲有些惱火。 “現在騰訊拍拍網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新,所有的東西都是抄來的。”拍拍的推出,加速了淘寶網“招財進寶”業務的流產,馬雲毫不掩飾對馬化騰的“指責”。

對於“抄襲者”的罵名,馬化騰不以為然。 “抄可以理解成學習,是一種吸收,是一種取長補短。” 一個有一說一,一個淡然處之,兩人的處世風格一目了然。 馬雲自知技術外行,所以他敢於放手,其用人側重於“全球化”,開創了外行領導內行的“阿里神話”;馬化騰技術出眾,管理卻需要摸索,所以他獨創出一種“雙打”管理模式:創業的技術人員+空降的管理人才,如此一對一的“幫扶”,騰訊的事業蒸蒸日上。 馬雲曾自比為風清揚,出手無招,追求的是快意恩仇;馬化騰則低調內斂,有如少林寺的掃地僧,不動聲色間出手,舉世皆驚。 互聯網就像是一座光明頂,業內高手們各展所長。 “二馬”各有缺點又各有長處,他們雖然招式不一,但在利益的“蛋糕”面前,兩人的PK仍會繼續。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