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王石管理日誌
王石管理日誌

王石管理日誌

陆新之

  • 政治經濟

    類別
  • 1970-01-01發表
  • 234914

    完全的
© www.hixbook.com

第1章 序言王石為什麼?

王石管理日誌 陆新之 6848 2018-03-18
改革開放30年之際,討論中國企業家的時候,一定會提到的一個名字——王石。 他是中國企業家的個性化代表,地產業大亨,中國第一房地產品牌万科的締造人和掌門人,中國人登頂珠峰的最大年齡紀錄創造者。 王石性格鮮明,風格明快,能言善辯,好出驚人之語,極具人格魅力,在媒體有極高的曝光率。作為成功人士的代表,他管理企業標榜專業化、透明度,率領万科由一家十幾人的貿易公司,做成一個年銷售額500億元的房地產龍頭企業,為此他屢屢獲得各種優秀企業家稱號。 作為万科的創始人、掌舵人,王石的很多帶有創建性的工作其實已不僅屬於万科,而且屬於整個地產界。他的一系列社會和商業活動,又使得王石的影響力遠遠超出地產界。

除了一個成功老到的商人角色之外,他又是極限運動的愛好者,登雪山成就有目共睹;他也酷愛滑翔傘運動,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在台灣玉山飛滑翔傘的人;他還是外國品牌手機在中國大陸的形象代言人;出席《財富》論壇、在哈佛演講,他的業餘生活和職業生涯同樣動人。 而且,王石不是富豪,不是資本家,他本身只是拿薪水加獎金的職業經理人,奉公守法,積極納稅,私生活檢點,從無緋聞,個人形象非常健康。 當然,王石的張揚也引起很大爭議,不謙遜,在媒體曝光的頻率不低,這也引來了不少街談巷議。 要把握王石,可以由以下幾個數字來入手:兩層內涵,三度提升,四個方法。 王石有著兩層內涵。第一層是作為企業領導人的代表,王石率領的企業万科在行業之中的表現足夠出色;其次,作為行業領跑者和代言人,他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和整體經濟趨勢有著足夠的關注和見地,同時也樂於在這方面表達自己的關注和見解。當然,由此也帶來相應的不少副作用。

王石於1951年1月出生於廣西柳州,畢業於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 1983年到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集團)公司工作,1984年組建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任總經理。 1988年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改組發行股票,更名為深圳万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歷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 1998年1月王石受到時任國家總理朱鎔基接見,朱總理對王石對房地產的市場走勢和看法給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20年所拍攝的大型電視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節目。 1999年王石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絡”,並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於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

2000年6月,王石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 而2004年之後,隨著房地產行業的高漲,万科市值扶搖直上,根據2007年8月17日收盤價格計算出來的万科總市值達2022億元人民幣。同期美國PulteHomes、DRHorton、Lennar、Centex等四大房地產公司折合為人民幣的總市值之和僅為1376億元!王石成了世界第一大市值的房地產企業的掌門人。他在企業家之中的成就也足以令他的個人品牌傲視同儕。 並且,在王石率領之下的万科,多次獲得“最受尊敬企業”和“企業公民”的肯定。 不過,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一層內涵,王石也不會成為今天的王石。 比起絕大多數的成功企業家來說,王石個人品牌之中的第二層內涵是令人羨慕的——因為,他熱衷戶外運動和媒體曝光,他的發言和觀點每每與大眾不同,他強調自己的道德倫理標準和全球化的閱讀及視野。所以他常常被看做是時代的弄潮兒,21世紀成功人士的標本。

這裡插入一個名詞解釋:“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極限探險活動。探險者提出這一概念的含義在於,這九個點代表的是地球上各個坐標系的極點,是全部的極限點的概念,代表著極限探險的最高境界。 而之所以要詳細介紹一下“7+2”這個概念,是因為王石作為企業家與戶外極限運動大滿貫“7+2”的碰撞,成為他個人品牌第二層內涵的一個生動的數據指標。如果說20世紀末的王石,作為中國地產界的翹楚,還只能說是某一領域中的成功人士,那麼21世紀初的他,則因為以半百之軀完成了世界“7+2”這一極限探險的“大滿貫”,一躍成為跨領域的大眾偶像和話題人物。以至於有一些媒體充滿感情地驚嘆:“王石”這個名字,近年來已然成了一個催人奮進的新名詞,它代表的是一種人類共同追求的探索和進取精神。

在王石的職業生涯中,企業形像有三次大規模的提升,而伴隨著每一次企業形象的提升,他個人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也不斷上升。 1.由國有企業走向上市公司。這是王石為万科設計的漂亮一躍。 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由此踏上了萬億市值的征程。 2008年万科的市值已經達到約2000億元。万科上市不僅僅是王石的一種自我救贖行為,對於房地產行業來說,更是開創了一條做大做強的路徑,由此樹立了房地產企業走向規範化管理的標杆。 通過上市打通了融資渠道,万科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了其第一輪擴張。上市是万科發展歷程中最為關鍵性的選擇。万科上市是万科的一小步,卻是王石個人品牌發展的一大步。王石一夜之間成為中國第一批股份制企業的總經理,使得他能夠擺脫數以萬計的中小國企總經理的路徑依賴,獲得自由發展的空間和資金。

2.由蕪雜的深圳公司走向專業的現代地產公司。 1991年,万科制定了“綜合商社”的發展模式。綜合商社是指以商貿為主導,兼顧金融、製造、運輸業等多種經營的超大型公司。按照新的藍圖,万科將貿易、工業、房地產、文化傳播作為万科的四大支柱,此時的万科意氣風發,走著多元化、跨地域的路,做著偉大的夢,此時的王石在電視上慷慨激昂地講著自己對零售業前景的看法,此時的万科和王石都有點兒感覺自己無所不能。 過度多元化是一個最容易犯的錯誤,同時也是一個最難改正的錯誤。尤其對於年輕的企業來說,往往是致命的,而此時的万科已經走了這一步。 1993年對於万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1月,万科管理層召開了會議,對公司自1988年公開發行A股以來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和反思。當時這僅是公司一次普通的內部會議,在今天看來卻成為万科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議。

會議的結論是万科放棄以綜合商社為目標的發展模式,提出了加速資本積累迅速形成規模的發展方針,並確立了以城市居民住宅為公司的主導業務。此後的万科在經歷多年的“加法”之後開始了其“減法”戰略,直至2001年轉讓萬佳,万科歷經多年的專業化戰略調整正式全部完成。 經過幾年的穩健發展,万科重新制定了“區域化”、“集約化”的區域發展戰略,積極開拓以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區域、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以瀋陽為中心的東北區域,並形成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及東北區域管理中心,由此將逐步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及東北三個區域為重點的東部沿海佈局,並適當考慮進入內陸經濟區域中心城市。 到2003年,万科的市場佔有率是0.99%,以當時的發展速度,10年後的万科可以達到3%,營業額至少在1000億元人民幣。這就是2004年,万科在中長期規劃中提到的10年達到1000億元目標的藍本。

3.由典型的企業家到非典型的大眾偶像。 在中國,商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僅僅是具有企業家或者職業經理人的一面,還不足以達到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最大化。因此,我們就能看到張朝陽在天安門前踩滑板,也能看到有些企業家頻頻出現於電視和各種公開場合,更有不少著書立說,實在不行也會搞個博客抒發心聲。這些舉動的結果,就是多層面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和優點,不斷積累對於社會和公眾的正面印象。但是實事求是來說,在2008年5月之前,在把自己打造為大眾偶像的企業家中,王石是最成功的。 2000年,王石自感企業的底氣積累得差不多了,這一年成為他轉變成為公眾人物的標誌性時間。他開始更加廣泛地走進公共平台和頻繁登陸大眾媒體。隨著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20年所拍攝的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和2000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王石的名聲迅速溢出業界,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甚至摩托羅拉也找上門來,請他為一款手機做形象代言。

2005年7月28日中午12時15分,王石順利登上了澳大利亞最高峰科塞斯科峰,這位經濟界和登山界的風雲人物,宣布完成了攀登“世界七大峰”的目標。 2003年,王石完成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壯舉,他還先後登上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和南極洲的最高峰。 53歲的王石為自己攀登“七大峰”的目標畫下了句號。 深圳的媒體興奮地歡呼:挑戰極限成為本市登山家王石一生的追求。正因為有這股力量,他把自己打造成為商界和體育界的雙重明星。深圳是一座崇尚英雄的城市,深圳是冒險家的樂園,王石在深圳的超強人氣,與這座城市本身的特性不無關係。 2006年,王石攜他的新著《道路與夢想》到全國10多個大城市巡迴演講和簽售。這是少有的圖書推廣盛況。全國10多個大城市的主流書店,一時之間都聳立著印有王石大頭像的巨幅廣告,媒體的追捧更是不遺餘力。在不少購書中心的簽售現場。讀者的熱烈與崇敬,堪與時尚娛樂明星煽情場面相比。不同的是,圍繞王石的,既有時尚青年,也有成熟男人和知識女性。

王石出席不同的場合,不斷變換他的“Logo”:他是一個一絲不苟,西裝筆挺,儀態瀟灑的老帥哥兼酷老闆;他是一個戴遮陽帽,穿登山服,鬍子拉碴——每天都是一樣長——坐在嘉賓席上的發言人。 在面對媒體和公眾的時候,他追求完美,非常注重溝通的效果。有時,他會緊抿著嘴唇,選擇詞語時,臉上會掠過一層沉思。這時,你既會看到他的審慎,也會看到一個拼搏了20多年的企業家的滄桑。 王石能夠由典型企業家飛躍成為非典型的大眾偶像,具體來說,有四種方法。 1.把握現代性話語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能人講究立功立德立言。而立言,則是王石品牌成功之中的一個長期持續運轉和作出貢獻的重要因素。 一貫語出驚人是王石的一個特點。在他的率領之下,万科上下發掘新概念新詞彙的能力也非常突出。這比起其他大多數企業和企業家,明顯佔有先機。 20世紀80年代後期,王石就提出要建立現代企業製度,還在北京大學演講的時候,提出不按照所有製區分,而是按照企業行為來定義,他把万科和其他一批新崛起的企業統稱為“新興企業”。 早在20世紀90年代,王石就標榜拒絕高利潤、堅持職業經理人制、建立透明完備的管理體制。 20年間,他和他的團隊堅毅地前進,引領万科創造了無數的奇蹟。 “如果說回顧万科20年的發展,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是什麼呢?那就是在行業還有待成熟的時候,我們守住了職業化的底線,無論碰上什麼利益誘惑,我們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價值觀:對人永遠尊重、追求公平回報和開放透明的體制。”這段話出自王石帶有自傳性質的《道路與夢想》一書,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王石對於万科的文化和自己的堅持的生動推廣。 2003年12月的一次內部會議,万科第一次提出以美國最優秀的房屋開發商之一——帕爾迪房屋公司作為標杆企業。為什麼帕爾迪會成為万科的標杆?因為万科在中國已經沒有對手,万科的住宅開發麵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帕爾迪。 王石還一再對公眾表示:万科在已進入快速增長期的同時,更注意增長質量。提高資本與人力資源的回報率,提升客戶忠誠度,加強資產產品與服務創新。 20年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才剛剛開始,未來10年,万科將致力於成為基業長青的優秀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之前,万科的規模和利潤,都還不是中國一線企業之列。但是,王石能夠因勢利導,及時研究國際先進的企業理論,不斷結合万科的實際,提出新概念和新說法,牢牢地掌握住了對於自己的行為進行評價的話語體系,進而部分掌握了對於中國企業界問題的話語權。這其實是王石個人品牌建立不容易被人察覺但又是至關重要的部分。很多突然知名度躍升的企業家,就是因為缺乏一個長期的積累,未能注意持續性、創造性的立言。 2.主動掌控與媒體的關係。 有了傳播的內容,還需要有良好通暢的傳播渠道。這一點,王石比起絕大多數企業家都運用自如。有不了解万科和王石的輿論,一度認為王石找國際公關公司在媒體和網絡上為其造勢和塑造形象。其實,在王石看來,處理與中國媒體的關係,一直是他引以為豪的一個成績。如果連王石都協調處理不好的媒體關係,那麼就屬於藥石無功的頑疾,絕無可能向4A公司求助之理。 在2008年5月之前,王石一直是媒體的寵兒。這和他20多年來主動接觸媒體,積極與媒體溝通有著巨大的關係。而王石思想和万科觀念能夠成為一股強勁的話語,也得賴於大大小小各類媒體的持續傳播。 早在20多年前,王石就深深體會到了媒體的正向作用,在万科進行股份制改革前後的幾個月裡,光在深圳當時的主流媒體——《深圳特區報》上,關於万科的文章就有36篇之多。万科的宣傳攻勢,即使換到如今的媒體傳播來說,也相當不錯。 2006年,王石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繼續侃侃而談“如果說過去兩年我們希望讓市場知道万科是誰,那麼最近幾年我們做的是讓客戶了解万科和別人有什麼不同,更清晰地了解万科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內涵。我們希望2008年以後通過品牌的價值形成槓桿,支持我們更大、更強、更快地進行市場擴張,不斷鞏固和完善我們在中國住宅市場的領導位置。” 我曾經指出過一個有趣的品牌悖論,在2004年業績大爆發之前,万科作為公司,在社會公眾之中的品牌價值有很高溢價,甚至大於万科的實際價值。而同時,王石的個人品牌價值,又幾乎是大於万科的品牌價值。其中的妙處非常值得研究。 當然,長期和媒體的良好關係,並不是萬能的。 在今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王石博客發帖不合時宜,遭到了巨大的衝擊。這一次,大量曾經對王石友好的媒體,也加入到聲討和指責他的行列。這是他始料不及的。客觀而言,此次事件對於王石的個人品牌是前所未有的重創。 3.極度差異化的個性化。 王石從來不安分。用他的話說,他是繼承了其母親(錫伯族)民族血液裡的勇敢成分。同樣是作為企業家,同樣是公眾人物,王石的言行處理上,也是力求差異化,有時候甚至是極度的個性化。 當人人都要爭著做行業老大的時候,王石把万科定義為行業的“領跑者”。例如,當包括王石的好友馮侖也在大談如何與政府搞好關係才能做大生意的時候,王石20年如一日地強調要守法經營,和官員保持距離。 又例如,很多商人熱衷於打高爾夫球的時候,王石就大力提倡戶外極限運動。而現在很多白領開始戶外活動的時候,王石又在万科提倡皮划艇運動。 房地產是一個牽涉面廣、事關財富再分配的話題。而王石則把“資本家的問題”轉由“普通人的角度”來提:呼籲城市建設要“關注普通人”。他關於“普通人”的定義是,“不享有政治、經濟和文化特權的白領、藍領、自由職業者和中小工商業主”。這正好呼應著某種正在萌動的社會情緒。而“關注普通人”是指:隨著城市居民的貧富分化,開發商開發的別墅、高檔住宅和未改造的老住宅區凸顯出兩個極端,城市規劃者、有責任的開發商,應該考慮這種差異會造成社會緊張,應該使不同收入層次的人們能夠和諧共處、共享城市文明的成果。這和大多數房地產開發商的理解是截然不同的。 4.符號化的身份確認。 王石的個人品牌締造有很多符號化的指標,這樣使他的身份和價值能夠比較清晰地得到界定。例如,一個富於文藝氣質的表達就是:他成為“中國的企業家中,登得最高的人”,他又是中國人之中,登上珠峰和完成登山大滿貫的年紀最大的探險家。 而從1983年初闖深圳倒賣玉米賺到39000元錢,王石的一系列數字化表達非常利於大眾理解他。 業績才是硬道理。作為職業經理人也好,企業創辦人也好,首先要有過硬的財務收益作為支持。 作為1991年於深圳首批上市的企業,万科已連續26年持續高速增長,主營業務年復利增長超過26%,淨利潤年復利增長超過34%,這是在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一家。自2004年起,更連續3年增長速度超過50%,作為中國房地產企業的NO.1,万科當之無愧。王石作為這樣公司的掌門人,自然也風光無限。 同樣,對於他自己和万科的關係,王石也能夠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我說万科永遠只做住宅,其他什麼都不做。很多人懷疑,住宅總有萎縮的一天,不僅城市住宅會萎縮,總有一天城市不需要住宅了。但是我所能說的是,最後一套住宅將是万科蓋的。”“當然,總有一天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那時候)万科如果改變(專注住宅開發的)策略,我從棺材板裡也要伸一隻手出來干涉,這就是我堅持的概念。”能夠用如此銳利決絕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公眾人物,在中國確實是罕見的。 身為富豪,金錢觀也是一個非常吸引公眾注意力的環節。王石一直公開強調自己不愛錢。這在企業家裡面是相當少見的。因為,即使是蒙牛的牛根生捐出了價值兩億多元的股份,也沒有像王石那樣理論鮮明地闡述自己為何不愛錢。 事實上,王石的確不是那種為積累財富而積累財富的企業家。當財富多到一定程度,他就開始另外的努力。這也難怪,連張五常也感嘆,王石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裡,最大的行業——房地產的最成功機構的最高總裁”。 現在,就請大家進入王石的管理日誌的世界吧。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