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第48章 扭轉對中國的敵視

美國企業和跨國公司在中國取得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敵視態度。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使美國企業得到了實惠,當這些企業變得越來越富有時,仍有數百萬美國人在為中國的發展感到不悅。中國的消費者也像西方人一樣,喜歡追求品牌,但這並沒有被社會視為進步,而是被視為精神世界空虛的苗頭。 一些美國人對中國的敵意已經超出了黨派和意識形態的界限。保守派和共和黨對中國增加軍費投入、在中國台灣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以及共產黨的卓越領導能力都心存憂慮。自由派和民主黨總是在中國工廠的勞動條件、人權紀錄和貿易保護等方面發出反對的聲音。當美國國會沒有通過針對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提案時,一些代表繼續通過言論指責中國。在2006年民主黨贏得中期選舉重新在參議院掌權之後,這股譴責中國的聲浪變得尤為明顯。

2006年年中,亨利·鮑爾森(Henry Paulson)被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長,這意味著美國開始重新努力與中國建立一種建設性的對話關係,並就雙方共同關心的事務進行討論。作為高盛投資集團的領導者,鮑爾森是推動高盛投資集團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主要倡導者。他多次來到中國,並把中國當成未來的合作夥伴。他上任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與中國建立正式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他每隔半年就會與時任中國副總理的吳儀會面,就中美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在小布什總統和胡錦濤主席就戰略對話發表了正式聲明之後,鮑爾森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美兩國的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領導層的定期會晤有助於解決兩國爭端,也可以為美國官方提供一個與中國交流的渠道。美國認為,中國在貿易和經濟活動中,存在不公平競爭的行為。對於中國來說,中國領導人把與美國的高層對話視為讓這個超級大國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中國不會聽命於美國,要與美國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對話。

中美兩國高層間的定期會晤引起了華盛頓的廣泛議論。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人被認為對美國工人階層的利益漠不關心,而不斷增加的消費成本和停滯不前的工資水平讓美國工人的生活陷入窘境。一些美國人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是美國能源價格飛漲、工資水平下降的根源所在。小布什政府和國會中的共和黨議員也應該對這種現象負責,與中國的關係過於密切就容易造成這種結果。 民眾的態度與政府和媒體的態度有著微妙的差別。美國有線新聞網財經王牌主持人盧·多布斯(Lou Dobbs)多次憤怒地對“中國價格”和中國的不公平競爭大加指責。他經常說:“在飛往香港的飛機上,我遇到一個婚紗設計師,他把他的設計方案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位於中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服裝廠,然後通過服裝廠生產出低成本的婚紗,再運往美國中西部的婚紗店銷售。”婚紗店老闆也許每年只去中國進貨一次,但他發財的機會卻是中國提供的。如今有大大小小數百個公司成為利豐集團的客戶,創立於1906年的利豐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香港為總部的跨國貿易公司,它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採購服務。你可以把你想要的產品畫在一張紙上,之後的工作就都由利豐公司來負責了。它會尋找原材料供應商,把原材料運送到工廠生產,進行價格談判,協調工廠與港口的關係,繳納關稅,把製成品向加利福尼亞運輸,或是運送到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倉庫中。

從多個層面而言,中國和美國之間複雜而又矛盾的關係其實質是中美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 2007年初,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與莫里茨·蘇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合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中美國”,發表在《華爾街日報》上。在文章中,兩位作者認為,中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大國正在逐漸融合為一股巨大的力量,兩個國家已經不是兩個單體,而是“中美國”。在他們看來,“中美國”是一個這樣的地方:它擁有全世界13%的土地,生活著佔世界1/4的人口,有著世界1/3的經濟產出。此外,在過去的5年中,“中美國”佔據了全球經濟增長的60%。它們之間是共生的關係。東方的“中美國人”是儲蓄者,而西方的“中美國人”是消費者;東方的“中美國人”是生產者,而西方的“中美國人”是服務者;東方的“中美國人”從事出口活動,而西方的“中美國人”則進口貨物;東方的“中美國人”積累了財富,而西方的“中美國人”卻出現了赤字,他們用美元發行債券,然後出售給東方的“中美國人”。當東西雙方走到一起時,兩者就成了一個互補的整體。

雖然尼爾·弗格森與莫里茨·蘇拉里克提出的“中美國”受到人們關注,但是他們對這一名詞的解釋過於簡單化了。 “中美國”不只是一方儲蓄,另一方消費,也不只是一方出口,另一方進口。 “中美國”所代表的含義應該更加複雜,兩個獨立的大國融合在一個體系之中遠沒有所說的那麼簡單。然而,無論學者們如何描述“中美國”,他們所表達的思想都是兩個大國形成了一個具有像徵意義的系統,這足以令兩國民眾感到耳目一新。這一提法,從正面說是充滿想像力的,從負面說則有些荒謬。兩國的邊界依然存在,而且精神上的邊界要比實際的邊界更加重要。 隨著中國和美國之間利益的彼此交織,“中美國”這一說法逐漸從多個方面得到肯定,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雖然也有很多的一致性,但是每個國家都是為了本國人民的利益服務的,如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都是由各個國家組成的,歐盟也是在各個成員國保持其基本的國家權力的基礎上成立的。因此,隨著“中美國”的逐漸形成,反對的聲音會越來越大,或者說,自2007年至今,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對對方的不信任和不滿情緒隨處可見。由於很少有人意識到“中美國”的存在,雙方的不滿情緒還是會藉助傳統的方式進行疏導,這就意味著民族主義和政治手段要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民族主義和政治手段在中國籌備2008年奧運會過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奧運會是中國政府舉辦的盛大體育賽事,它被當成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發展態勢的平台。北京奧運會成了一個讓中國和美國都感到緊張和焦慮的事件。奧運會舉辦時,全球性經濟危機尚未襲捲全球,但已經顯露出一絲跡象。在表面平靜的背後,全球金融系統暗藏著危機。終於,經濟危機在奧運會結束不久便爆發了。正如事態發展所表現出的那樣,北京奧運會成了“中美國”發展到某一階段的最高峰,之後到來的便是殘酷的經濟危機。中美關係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兩個大國的融合是幫助世界經濟走出危機深淵的唯一途徑。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