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中美國·從激烈對抗到超級融合

第42章 中美兩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2004年,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主要是由中國的生產和美國的消費拉動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調查,全球一半以上的經濟增長來自中國和美國。中國的出口是全球化現象,而美國則是世界產品最主要的消費國。開始於2008年的經濟危機表明,美國消費者不能永遠具有吸納全球剩餘產品的能力,華爾街的金融企業也不能無休止地從房地產信貸中獲得增長。然而,2004年的全球經濟增長就是靠中國和美國這兩個聯繫在一起的支柱共同推動的。 其實,世界經濟的發展除了有中國的生產和美國的消費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從統計數據上看,中國生產和美國消費的確是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我們知道,數據和模型的建立是為了解釋和檢驗先前的假設,它們對那些未知的事情無法給出答案。

在中國成為低價格產品的頭號生產國以前,美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了,它的地位確立於20世紀中期。其他國家購買美國國債,新興市場為美國的跨國公司提供發展機會。但是,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各種情況總是呈現雙向態勢。中國為美國提供了廣闊的國內市場,同時也成為向美國出口貨物的生產基地。它在吸引數額龐大的國外資本投資以外,還依靠固定匯率制擁有了巨大的外匯儲備。中國向美國出售商品,然後用大量的貨幣儲備向美國人貸款,以使他們購買這些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國通過生產廉價商品賺得利潤,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中產階層逐漸形成,他們的收入和慾望與日俱增。中國中產階層的巨大需求為美國和跨國公司提供了機遇,從長期來看,美國作為最大消費國這一現狀是很有可能被改變的。

中美兩個大國的融合併不是某一個因素促成的。國外直接投資、低成本的商品生產、不斷湧現的中國中產階層、美國的強大購買能力、兩國貨幣兌換匯率等諸多因素,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成為中美融合的唯一原因。其中某一個因素只能說是中美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動力。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才可能推動兩個大國走向超級大融合,才可能將兩個龐大的經濟體變成一個經濟體。 前所未有的商品流通和資金流動意味著曾經被普遍接受的收益增長、利率和工資等多個模式的適用性遭到質疑。儘管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勢頭良好,可是對大多數工人來說,他們的物質生活並沒有改善,工資也沒有增加。這是人們所不願見到的情況。然而,工資沒有增加所帶來的結果並沒有以前那樣糟糕。人們依然支付得起商品、服務和住房的費用,因為中國的低成本生產使美國國內價格維持在了一個較低的水平上,還因為中國購買美國國債,使利率始終在中國的掌控之中。 2008年,這種均衡的系統被打破了,但是,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原因不在於中國和美國的超級大融合,也不取決於中美兩國保持相互依存關係的程度。

一部分資本持有者從金融信貸衍生工具上看到了巨額的利潤,而更多的人則從中國與美國的超級大融合中看到了發展前景。在2004年之前,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100多家企業,在它們的利潤中有20%~40%來自美國境外。這100多家企業都是美國有實力的大企業。近幾年,500家企業中有400多家聲稱,在它們的利潤中,有40%以上的利潤都是在美國境外創造的。美國、歐盟和日本,佔全球產出的3/4,增長率不到3%。而與中國有貿易關係的大企業的平均收益增加了20%、30%,甚至更多。這種收益增加部分源於企業生產效率和員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但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強大的增長動力促使這些企業收益增加。 中國所產生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對美國和“中美國”的形成上,從巴西到澳大利亞,從韓國到日本,經濟的發展都受到了中國需求的拉動。中國工業化建設提速,內陸地區和原先相對落後的省份也加快了發展速度,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急劇增加。很快,中國的需求將促使全球物價水平提高,並引起世界各國新一輪的對中國出口貿易的警惕。銅、鐵礦石、鎳、石油和鋼材的物價水平溫和提升。向中國出口原材料的國家與那些出售高端設備給中國的國家所面臨的情況一樣,當中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時,這些國家的經濟也較為樂觀。

由中國驅動的全球經濟增長是使跨國公司收益增長率超過自己國家經濟增長率的原因之一。實際上,驅動全球經濟的不僅僅是中國,還有“中美國”。中國向美國出口產品所獲得的收益使中國產生了對高端設備和工業品的需求。每年1500億美元通過沃爾瑪、耐克、家得寶、摩托羅拉、英特爾等公司從美國人的口袋流入中國人的錢夾裡,這些錢被用來建造了連接上海新機場與市區的磁懸浮列車和通向西藏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鐵路。中國從美國中低階層手中賺得的錢被用來修建大連和天津的發電站和港口。還有很多錢流入了中國數千萬城市居民的手中,這些人又用賺得的錢來購買耐克運動鞋、沃爾瑪的辣雞爪、樂購的香皂和寶潔的玉蘭油。中國的中產階層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還會光顧一下麥當勞快餐店,他們回家後看的電視機是中國的品牌,如TCL,但是電視機所用的屏幕卻是美國康寧公司生產的。

與中國有貿易關係的跨國公司之所以發展迅速,是因為它們能夠進入多個市場,而且不存在對國家和政府造成影響的負擔。無論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發展中的市場上,它們從發展停滯的市場抽身,向這些發展勢頭好的市場大舉投資。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負責員工的醫療保障,它們還會以某一國的稅制為衡量標準應用於自身,從而方便避稅。在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演說中,可能有很多判斷是錯誤的,但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是基本正確的:未來的受益者是資本持有者,而不是勞動者。企業和資本都可以從流通性和靈活性中受益,而相比之下,勞動力在這兩方面要差很多。 這種趨勢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積蓄著能量,但是如果沒有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融合,那麼結果對於美國的勞動者和工人來說也許會更加糟糕。我們就以卡特彼勒公司來舉例說明。每台卡特挖掘機上好像都戴著一個印有“CAT”字樣的“帽子”,這是公司用擬人化的手法來詮釋“人超越自然”的思想理念。正是這樣的企業理念使卡特彼勒公司成為西方挖掘機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生產土方設備、卡車、反鏟挖土機、垃圾裝卸車、築路機、挖掘機、起重機、柴油發動機等,這些機械可以幫助人們挖土、開礦、進行建築物的拆除或重建。這些雖然都不是環境主義者所追求的,但進行這樣的工作卻可以為人類從自然界中攝取原材料和建造基礎設施提供方便。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卡特彼勒公司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業績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從而為其尋找新的海外市場奠定了基礎。卡特彼勒公司在世界上鮮有競爭對手,只有日本的小松公司和日立公司與其規模和水平相當。無論在美國的建築工地,還是在澳大利亞的礦山或是巴西的農場,都可以看到卡特彼勒公司生產的機械設備在工作。對於卡特彼勒公司來說,唯一一個不利因素就是價格較高,當然,這一點非常關鍵。

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已經成為卡特彼勒公司的目標市場,但還不是最大的市場,不過中國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的城市建設步伐在加快,很多工程需要藉助機械設備的幫助才能夠進行。當時,中國的煤炭工業規模還很小,一般的採掘機就能夠滿足作業的要求。卡特彼勒公司的第一家中國客戶就是中國政府,購買過程均需進行信用擔保。 1994年,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國開設了第一家工廠,但是10年之後,公司的設備生產總數卻僅有5000台。然而,接下來公司經歷了一輪飛速的增長,僅2004年全年,卡特彼勒公司就又生產了5000台機械設備。 2005年,公司生產量進一步增加,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卡特彼勒公司也開始向中國地方企業進行技術與設計轉讓,以此來加速提升公司業績。與很多公司一樣,卡特彼勒公司以犧牲知識產權的長期價值為代價,去換得短期快速增長的市場份額。

雖然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猛增,但是它沒能完全享受到勝利的果實,作為一個過於謹慎的公司,卡特彼勒公司在改進和維修其生產線方面的行動遲緩。在它的生產工廠裡設備比較陳舊,跟不上市場多變的需求。這不僅增加了卡特彼勒公司的運營成本,還使其在應對靈活多變的市場需求時遇到諸多挑戰。公司對未來的需求預測也比較謹慎,它習慣於從國家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聯繫中尋找規律,並根據分析判斷的結果決定產量。因此,卡特彼勒公司的生產活動與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和所有國家平均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密切相關,其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報告,以及公司自己的經濟預測。 然而,正如我們所知的,中國經濟增長的平均水平比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水平要高。因此,對於卡特彼勒公司來說,實際的市場需求比它的預測值要大很多,那些為中國提供原材料的國家需要大量的採掘機。 2004年後,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原材料產品消費國,包括鐵礦石、鎳、鋅、水泥、銅和鋁等。雖然經濟總量不足美國和歐盟之和的15%,但中國幾乎獨自推動了世界原材料消費的增長。這種增長的勢頭是前所未有的,很多為中國提供原材料的企業都沒有預料到中國會有如此大的需求。卡特彼勒公司也沒有預料到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它一向偏保守的企業文化和生產理念使得它沒能跟上市場的快速發展。產品供應不足,也使卡特彼勒公司的市場範圍受到了限制。

雖然說卡特彼勒公司在賺錢的道路上並沒有能夠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但是它仍然獲得了較高的收益和利潤,尤其是當2006年和2007年美國和歐洲市場的發展出現停滯時,卡特彼勒公司的財務業績就顯得更加耀眼。在美國國內對中國搶走美國人的工作機會大肆攻擊之時,來自中國的需求不僅能夠幫助卡特彼勒公司保持幾十億美元的收益,還能讓位於密西西比州牛津市的生產工廠保持較高的就業率。 牛津市的工廠製造的是高壓泵聯軸器,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生產高壓泵聯軸器的廠家。卡特彼勒公司對這種小型化的關鍵零部件採取了集中生產的方式,然後再把它們運輸到世界各地,比如巴西和中國無錫。雖然發達國家的需求驟減,但中國的需求仍舊保持著旺盛態勢,因此,牛津市的生產工廠能夠繼續正常運轉。地區的經濟形勢變得越來越令人擔憂,只有工廠沒有受到密西西比州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即使這樣,卡特彼勒公司還是受到了美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發展勢頭走弱。 2008年2月的龍捲風使卡特彼勒公司和工廠遭受了沉重打擊,工廠設備的損壞極其嚴重,工廠曾經一度停產。美國的經濟沒有拖垮卡特彼勒公司的生產工廠,但自然災害把它的繁榮摧毀了。

由於全球市場的存在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拉動,在美國國內有幾百個像密西西比州牛津市這樣的地方,有無數生產廠家在經濟蕭條時期仍然正常運轉著。在不斷變化的商業模式下,很多企業倒閉了,又有很多企業順勢而生了。前者可能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也可能誘發政治運動;後者則在默默無聞中進行著正常的生產活動,就像卡特彼勒公司在牛津市的生產工廠一樣。 2004年的政治言論中,很多涉及中國如何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並且強調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中國政府應對美國的譴責時釋放出一種信號,即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和對全球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必然增加與美國的衝突和摩擦,中國政府會想方設法採取措施減輕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中國經濟在特殊的體制下運行,國內對一些問題的爭論也反映了中美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中國政府總是在說“我們的人民還很貧窮,而美國人很富有”。如果美國對中國的匯率制度和搶奪美國人工作機會抱怨的話,那麼也只能是因為美國的政治家們不想解決國內這些棘手的經濟和社會問題罷了,而不能歸罪於中國。其實,事實也是如此。

當兩國的經濟聯繫變得密不可分時,人們對中美之間競爭關係的認識會更加深刻。經濟學家在發表的報告中對中美兩國的未來進行了預測。每個人都喜歡把“世界變成地球村”、“商業和資本流通的全球化”等字眼掛在嘴邊,然而卻很少有人會預測在新的經濟體系下以什麼樣的方式運作會有巨大的產出。呈現在人們眼前的統計數據令人驚詫,這被認為是一種反常現象,或者是一種暫時現象,或者是一種失衡現象。無論中國消費多少,它總是會被美國視為低成本商品的生產者;無論中國為美國創造多少利潤,美國人總是會把中國當成潛在的威脅。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將進入緊張時期,人們對這樣的結果應該不會感到驚奇。 從某些方面而言,中美兩國的不斷融合是導致兩國關係緊張的原因。很少有人完全理解中美兩國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兩國政府和兩國不同的文化會想當然地認定對方是自己的威脅。統計數據也不能充分說明所發生的一切,但是能夠讓人感覺到肯定有些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與以前發生的事情不同。 2004年至今,人們對中美之間的融合普遍沒有好感,相反,反對之聲一浪高過一浪。中美融合的前景還是沒有定性的,但人們心中非常清楚一點,那就是都不喜歡這樣的事情發生。當中國的某家國有企業要與美國爭奪市場時,那些美國國內對中美融合的擔心就會爆發,而且反對之聲所產生的排外情緒也會淹沒支持中美融合的呼聲。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