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103章 三、農民可望享有免費義務教育

“三農”問題是全國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教育。 建國之初,百廢待興。為了實現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標,1951年10月,政務院頒布《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將工農速成學校、業餘學校、識字學校等正式納入學校系統,形成工農速成教育、成人業餘教育和正規教育三足鼎立的格局。 1956年1月,面對國內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教育部印發《十二年教育事業規劃綱要》,準備7年內“在全國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到了9月份的中共八大,“基本普及義務教育”更變成了“普及義務教育”,時間也延長到12年。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是一段好時光。當時中小學教育收費低,公共保障好,由上級政府負責教育經費,村民象徵性交點錢,即使交不起,中小學也有助學金可以申請。人民公社成立後,教育、衛生醫療和水利建設,全由公社包乾,免費教育的“好時光”仍然持續,一直到“文革”結束。

1978年,大包乾拉開了農村經濟改革的大幕,改變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生產突飛猛進,但過去由公社負責的教育、醫療和農田水利等公共產品,卻一下子無人提供了。 自1978年開始的教育改革,重點放在重建高等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上。農村地區的中小學被大幅撤銷和合併,教學人才和資金迅速向城鎮回流,造成農村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和小學畢業生升學率持續下降。當時中央在改革過程中迅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連續發文要求加強農村小學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中小學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此後的義務教育法對“免費”的表述是“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國家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但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直接定為“免費”。全國60%到80%的中小學都在農村,義務教育的重擔由鄉鎮和縣級政府承擔,他們的經費從何而來? 1986年4月,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部法律開了一個政策口子,允許“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在城鄉徵收教育事業費附加,主要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而在1992年3月發布實施的《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中,“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可收取雜費”的口子固定下來。從那時到現在,雜費以各種名目在學生們的繳費單上出現,成為農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開支之一。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張玉林教授估算,20世紀90年代10年間,全國對農民徵收的“教育附加費”和各種“教育集資”,最保守的估計也在1500億元。在農村,許多學校是農民自己建起來的,老師的工資和辦公費用也由農民來分擔,但令他們尷尬和無奈的是,他們的孩子仍然不能順利就讀,許多家庭為供孩子上學,終年生活在貧困之中。

2000年年底,中國實現了基本普及9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 2001年1月,中國政府向世界宣佈如期實現“兩基”的戰略目標。 2005年,全國小學淨入學率、初中的毛入學率分別提高到99%和95%。隨之而來的是一場關於教育收費和教育公平的論戰,“不免費的義務教育”成為被質疑的焦點。 此後,中央政府順應民意,通過稅費改革取消了農民身上的教育附加費,農民負擔開始減輕,但鄉鎮政府財政狀況卻雪上加霜。 2001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項調查發現,農村義務教育實際上是農民自己負擔,全部義務教育投入中,鄉鎮一級的負擔高達78%,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

從2001年起,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主體,開始從鄉鎮一級上移到縣級政府,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發放,但積弱已久的縣級財政同樣無法承受義務教育的重擔。相關的改革仍在繼續,中央和各省市政府有望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國家於2004年啟動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 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中國西部地區率先進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繼續執行免教科書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並對部分專項資金實行國庫集中支付,資金直達學校,受益學生達到4880萬人,平均每個小學生減負140元、初中生減負180元。 2006年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新《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不收學費和雜費”。同時,考慮到免除雜費需要一個過程,在附則中增加了一條規定:對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收取雜費的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200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表示,從今年起,免除國家扶貧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並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全國財政安排農村義務教育經費1840億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區和部分中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5200萬名學生的學雜費,為3730萬名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對780萬名寄宿學生補助了生活費。 一些地方政府已先行一步。廣東在該省16個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農村開始免費義務教育試點,併計劃在2008年秋季推廣到全省農村。江蘇在經濟薄弱的農村地區進行免費義務教育試點,蘇州是第一個宣佈為義務教育全面“埋單”的地區。從2006年秋新學年開始,蘇州市享受義務教育的孩子不僅免學費、雜費,教科書費也全免。

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幾億農民多年的企盼,圓夢在即。免除學雜費將惠及全國農村近1.5億名中小學生。免除學雜費後,平均每個小學生每年可減負14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元,貧困寄宿生可減負500元。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