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

第28章 三、國共聯手開闢勝利之路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依然面臨內戰危險。矛盾交叉,錯綜複雜,頭緒紛紜,良策何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抓住主要矛盾,擬定大政方針。 1935年12月召開的瓦窯堡會議提出,在抗日的前提下,有必要也有可能與民族資產階級和地主買辦階級中的部分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講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國共合作宣言和蔣介石談話的發表,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和有力推動下,終於形成了全國人民翹首以盼的國共攜手、團結禦侮、一致抗戰的新局面。

毛澤東到陝北後寫出了關於抗日戰爭的一系列論著和文電,成為指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走向勝利的政治綱領和軍事綱領。尤其是《論持久戰》,是指導抗日戰爭勝利之綱。這篇文章有力地駁斥了“亡國論”和“速勝論”,全面精闢地分析了中日兩國國情,分析了敵我雙方矛盾特點,進而分析了戰爭的持久性和進程;重點論述了怎樣進行持久戰,怎樣爭取最後的勝利。在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合作抗戰,成為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中堅力量。 戰略防禦階段,國民黨正面戰場與敵後戰場的配合比較好。正面戰場作為日軍的主攻方向,抗擊了日軍的主要兵力,是中國抗戰的主戰場。從七七事變到武漢失守的一年零四個月間,國民黨先後組織了忻口、淞滬、徐州和武漢4次大規模戰略防禦性作戰,共斃、傷、俘日軍25萬多人,徹底粉碎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戰略企圖。同時,它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掩護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等在敵後實施戰略展開的作用。 1938年4月,八路軍總部指揮一二九師、一一五師第三四四旅和山西新軍一部,在國民黨軍兩個軍零三個師的積極配合下,粉碎了日軍3萬多人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的“九路圍攻”,收復縣城17座。

1938年11月至1940年,中國抗戰由戰略防禦向戰略相持階段過渡。在此階段,雖然日本侵略中國的策略發生了較大變化,但由於國民黨政府仍堅持抗戰,因而,在1939年至1940年的兩年間,正面戰場對日軍的進攻仍進行了堅決抵抗,共斃、傷、俘日軍26.3萬多人,付出了101.9萬多人重大傷亡的代價。先後進行的大的戰役有: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桂南會戰、綏西作戰和棗宜會戰等。特別是棗宜會戰,國民黨軍先後調集第五戰區55個師40萬人,抗擊幾軍第十一集團軍8個師團10萬多人的進攻,接近戰略防禦階段4次大會戰的規模。不過,國民黨在武漢失守後,其政策發生了變化,政治上加緊反共。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抗日人民武裝同國民黨軍隊在戰役層次上進行了密切配合,中國共產黨向國民黨軍提出了許多切合實際的作戰意見與建議。當國民黨軍與日軍進行忻口、太原會戰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向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建議:加強娘子關和龍泉關的防守,以保障太原側翼安全;戰役部署上應將主力置於日軍兩翼,一部扼守正面陣地,實行積極的運動防禦作戰。可惜國民黨軍沒有接受這些建議,導致全線潰敗、太原失守的危局。在進行徐州會戰時,周恩來、葉劍英等積極向李宗仁、白崇禧建議:在津浦路南段以運動戰為主,游擊戰為輔,阻敵北上;在津浦路北段,以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守點打援,各個擊破。這一戰役指導方針被李宗仁採納,從而取得了台兒莊戰役的重大勝利。

這種配合更體現在國共兩軍在作戰行動上的協調、支援與策應上。 1940年8月,八路軍在華北敵後戰場發動了105個團、20萬人參加的“百團大戰”,時間長達5個多月,殲滅日偽軍4萬多人,癱瘓了日軍的主要交通線,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極大地支援了正面戰場。對此,蔣介石在給八路軍的嘉獎電中稱:“貴部發動百團大戰,不唯予敵寇以致命打擊,且予友軍以精神之鼓舞。”1944年春,八路軍、新四軍在華北、華中敵後戰場發起強大攻勢,實施局部反攻,有力地牽制、打擊了日軍,使沿平漢路南下的華北日軍在進攻至平漢線南段之後不得不回師華北。 1945年1月1日,延安《解放日報》發表題為《爭取勝利早日實現》的新年獻辭。此後,八路軍各部為執行“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發動春季攻勢,為八路軍轉入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會議號召解放區軍民實行軍事戰略轉變和準備全面反攻。

5月8日,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戰爭結束。盟軍作戰重心迅即東移,全力對付日本法西斯。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 28日,日本政府表示對《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 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顆原子彈。 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並於9日出兵中國東北,對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 8月9日,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同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 8月10日至1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受降及對日展開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游擊縱隊遵照命令,展開全國范圍的大反攻,取得輝煌勝利。據不完全統計,八路軍在戰略反攻中,共斃、傷、俘日偽軍35萬多人,收復中小城市250多座,解放了大片國土。

8月14日,日本照會中、蘇、美、英四國,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終戰詔書”,正式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9月9日,中國戰區的日本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對華投降書上簽字,並向中方交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八年抗戰,正面與敵後兩個戰場共進行重大戰役200多次,大小戰鬥20多萬次,殲滅日軍150多萬人、偽軍118萬多人,接受投降日軍128萬多人。國民黨軍隊的廣大愛國官兵在前線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湧現出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郝夢齡、戴安瀾等為國捐軀的高級將領,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貢獻了力量。

應該指出的是,由於蔣介石片面執行抗日策略,並時而奉行假抗日、真反共政策,多次掀起反共摩擦,製造了很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件。八年全面抗戰期間,雖然兩個戰場的配合併未盡如人意,但兩個戰場都功不可沒。歷史告訴人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戰勝強大的敵人,要獨立、富強,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團結一致,和衷共濟。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