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政治經濟 華為狼道

第11章 第十章是金子,就要讓它發光

華為狼道 刘文辉 7162 2018-03-18
在人才戰略上,華為一直堅持高工資、強激勵,即一定要讓金子發光。 華為希望通過這種“高投入”的方式,獲得“高回報”。 讓人震驚的還是華為極高的工資待遇,“領了分紅買寶馬”,是華為高工資的最佳註腳。 很多企業越來越注重員工培訓,尤其是大企業,員工培訓已經成了人力資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隨時都可能被納入一個不知名的培訓計劃。需要注意的是,培訓數量的提升並不意味著培訓質量的提升。與盲目的培訓相比,華為的員工培訓要科學和系統得多。 華為對人才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當年一次性招入5000名員工,創造了人才招聘史上的佳話。但華為並不像有的企業那樣,只招聘那些“來之能戰”的有經驗的員工,他們對應屆大學生也很感興趣。因為華為願意為新人提供培訓,不會擔心這方面的投入打了水漂。據說,華為雖然簽有相關離職協議,但如果新員工在培訓期間或培訓後提出離職,通常不會加以刁難。

華為的培訓力度之大在業界是有口皆碑的,曾有同行表示,只要是華為培訓過的,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要。華為的員工培訓也並不是走走過場,新員工經過培訓後,會發生脫胎換骨的改變。 因為培訓系統的強大,華為很少從外部引進“空降兵”。通常來說,除非是新進入一個領域,需要招聘專業人才外,華為大都通過內部培訓選拔人才。 華為的內部培訓主要分三種類型,即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換崗培訓。 (1)崗前培訓 對新員工來說,最主要的就是崗前培訓。實際上,崗前培訓也是各類培訓中最規範、最系統的培訓。董延明在《我在華為的日子》裡提到的百草園,就是華為大學的所在地,也是崗前培訓最重要的陣地。 崗前培訓分為軍訓、文化培訓、技術培訓和市場培訓。這些培訓針對所有人,無論你在研發崗位還是市場崗位,都要接受這些培訓。

軍訓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改造新員工的精神面貌,強化大家的團隊觀念。就像董延明所說的,為了培養集體精神和團隊觀念,教官會讓學員結成三角關係,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因同懲同罰而被迫融成一個集體。 文化培訓主要是宣講華為的價值觀,推動新員工接受華為的核心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作為高科技企業,技術培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讓很多員工感到痛苦的是,華為的技術培訓非常嚴厲,而且一視同仁。對於那些非通信專業的學員來說,這是一項極大的考驗。在這個環節,學員還要到車間實習,進行具體的實際操作體驗。 營銷培訓包括營銷理論學習和實戰演習。在理論學習結束後,教官會給新員工安排一次實戰演習,讓員工親自到大街上叫賣生活用品。

崗前培訓歷時半年之久,對新員工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因此,有人甚至認為經過培訓就相當於“再生”了一次。這是對華為培訓的一種肯定。 任正非對經過崗前培訓的員工充滿期待,他在《致新員工書》中說:“實踐改造了人,也造就了一代華為人。您想做專家嗎?一律從工人做起,已經在公司深入人心。進入公司一周以後,博士、碩士、學士,以及以前已取得的地位均消失,一切憑實際才幹定位,已為公司絕大多數人接受。希望您接受命運的挑戰,不屈不撓地前進,不惜碰得頭破血流。不經磨難,何以成才!” (2)在崗培訓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員工的素質如果沒有同步提升的話,就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速度。因此,華為會為每一位員工製定職業生涯規劃,並為其提供適當的培訓。

當然,這種培訓也是考慮到員工個人的成長。員工不會脫崗,而是一邊工作一邊參加培訓。 還有一種情況是,當企業引入新的流程體系,或實施組織變革等項目時,也需要對員工進行在崗培訓。與崗前培訓的系統化相比,在崗培訓比較隨機。 目前,華為的員工培訓日益依賴網絡,尤其是對國外市場人員的培訓,大部分都是通過網絡系統實現的。 (3)換崗培訓或輪崗培訓 華為頗為人性化,即使是沒有通過考核的員工,也很少被公司開除。相對比較嚴重的處理,就是讓員工更換崗位。針對這樣的員工,華為會提供必要的培訓,讓員工掌握新崗位的技能。 對於正常輪崗的員工,為了讓他們適應新的崗位,華為也會提供培訓。比如海外市場人員,通常都有比較固定的工作時限,一旦達到約定的工作年限,就會調回國內,或者調整到其他市場。對於這類人員的培訓一定不能忽視。

為了幫助新員工盡快了解公司和部門工作、適應崗位,華為專門製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導師制度。按照規定,每位新員工到崗後,所在部門都會安排一位資深的員工作為其導師,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 為了保證導師制的有效性,華為規定,導師要對新員工的績效負責,導師的業績與其指導的新員工的績效掛鉤。當然,導師並不是純義務性的,而是有報酬的。 對於剛剛走上社會的畢業生來說,這種導師制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不僅能讓新員工盡快了解公司、掌握崗位技能,而且能讓新員工盡快穩定下來,更快地進入新角色。 任正非說,“華為努力探索內部動力機制,使創造財富與分配財富合理化,以產生共同的更大的動力。我們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一直以來,華為堅持認為高工資是第一推動力。早期的華為,工資收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工資、獎金和內部股票的分紅。讓人驚訝的是,這三部分的收入一度在數量上非常接近,因此被大家稱為“1+1+1”。這就意味著,華為員工的正式收入其實是工資的3倍。 華為一直執行高工資。一方面,高工資能激發員工全力以赴地工作。華為人在墊子上開發出HJD48和C&C08,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高工資的激勵作用。另一方面,高工資吸引了大量的高級人才。劉平辭去上海交大教師的職位,到辦公條件很差的華為當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如果說不是因為高工資,幾乎沒什麼人相信。 前文講過,華為1996年的時候以40萬元年薪聘請了一位從海外歸來的芯片工程師,很快其年薪漲到了50萬元。原來,華為覺得此人物超所值,因此主動為其提高了年薪。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劉平還是這位海歸人士,都是作為普通工程師加入華為的,最初並沒有什麼行政職務。 按照公開的數據,2000年的時候,通信產業研發人員的平均工資大約為每月3000元,而華為的工資已經在每月8000元以上了。 按相對值來衡量的話,華為後期的工資還不如以前高。但相比於其他行業和其他企業的員工,華為人的工資還是很高的。 據前華為人湯聖平所說,2003年前後,華為本科畢業生年薪起點在10萬元以上。工作一兩年後,年薪很輕鬆地就能達到20萬元。華為內部配股都有工作年限的限制,只要能在華為堅持幾年下來,年薪通常都會出現翻幾番的情況。 華為高級副總裁、人力資源管理部總裁呂克介紹過華為的激勵機制和薪酬體系。據他所說,華為實行的是以崗定級、以級定薪、人崗匹配、易崗易薪、能上能下的工資制度。由於易崗易薪的原則,員工在變換工作時,工資就有可能會下降。

網上曾流傳一份2006年加入華為的一位員工的工資單。 2006年的時候,該員工的年收入只不過是3萬多元,2007年的年收入就接近10萬元了,之後兩年的年收入分別為14萬元和17萬元。當時,還未到2010年年底,因此沒有2010年的收入數據,但據估計將達到驚人的26萬元左右。 華為員工的年收入增長幅度為什麼會這麼大?主要原因不在於工資的上漲,而是因為股票分紅的增加。 在現代激勵體系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激勵措施就是配股。為了激勵職業經理人,大部分企業都會給工資加股份的待遇,希望通過配股增強職業經理人的忠誠度,以便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無法贈送員工流通股,但面對當時的資金困境,任正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想到了內部配股。

華為的內部配股出現在1993年,當時公司剛遭遇了JK1000的研發失誤,資金鍊幾乎斷裂。由於資金緊張,員工只能領到一半的工資,另外一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領到。在前景不明的狀況下,公司內部人心惶惶,每天都有人離開公司。 為了穩定人心,任正非為員工開了白條,並煽情地說:“我們現在就像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拿了老百姓的糧食沒錢給,只有留下一張白條,等革命勝利後再償還。” 此後不久,華為將白條轉成內部股票,成為員工持有公司股票的憑證。其實,華為這種做法可謂一舉兩得。當時,華為雖然渡過了危機,但公司資金依然不充足,如果補足員工工資的話,企業就無法擴大生產規模。通過白條向股票的轉換,一方面留住了資金,另一方面也制約了員工的自由流動,穩定了員工隊伍。

前華為人張利華曾談到這一問題,她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一位員工在1998年拿到去年的獎金4萬元,但分到股票8萬元。那麼,此人不僅拿不到現金獎勵,而且還要再給華為4萬元用來買股票。當然,公司不會真讓員工掏腰包,員工可以向公司借款買股票。這樣一來,這位員工就會欠公司4萬元。到了下一年,8萬元的分紅達60%,分紅同樣不能留下,而是要還公司的貸款。而在分到上年的獎金8萬元時,又分得股票18萬元,因此還要交給公司10萬元!” 這就意味著,只要此人不離開華為,欠華為的錢就會越來越多。 當然,華為員工在這個過程中並不吃虧,畢竟華為的分紅比例是非常高的。如果員工辭職的話,最終這些錢還是能拿到手的。最初,分紅的比例高達100%。如此高的分紅比例顯然是不現實的,因為華為本身也不可能維持如此高的發展速度。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雖然利潤的絕對值增加很快,但從比例上來說,顯然不可能達到100%的程度。隨後,華為開始下調分紅比例。但是,員工的分紅依然驚人。 2010年春節前夕,華為公佈了2009年的分紅比例。當時,華為股價超過了5元,增值1.35元,而每股分紅為1.6元,分紅比例超過了30%。與2009年相比,2010年的分紅比例更是驚人。據說,2010年虛擬受限股每股分紅2 98元,分紅比例超過50%。當時很多華為員工表示,“領了分紅買寶馬”。 可以說,華為正是通過這種內部配股的方式,將所有華為人捆綁在公司高速發展的戰車上,與華為共進退。 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內部配股的負面影響也是存在的。華為曾試圖上市,但因為內部股權的錯綜複雜,錯失了上市的機會。按照現代企業的發展規律,華為上市應該是遲早的事情,如何理清內部股權,將成為決定華為上市的關鍵因素。 獎金在華為員工收入中的比例同樣不小,前文提到的那位於2006年加入華為的員工,2006年的年收入是33000元,年終獎是11000元;2007年的年收入是99800元,年終獎是40000元;2008年的年收入是140350元,年終獎是55000元;2009年的年收入是170650元,年終獎是64000元。粗略估算,僅年終獎一項,在年收入中所佔比重就達到了30%~40%。 華為員工的獎金主要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來確定,內容涉及員工個人季度工作所負的責任、工作業績及主要完成項目的情況。 為了保證公司薪酬體系的競爭性和公平性,華為專門聘請了兩家國際顧問公司——HayGroup和Mercer,協助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定期對員工的工資數據進行調查,並根據公司業績和調查結果對員工薪酬進行調整。 在華為歷史上,最為任正非看好的人物有兩個,一個是鄭寶用,一個是李一男。任正非評價鄭寶用是“千年一遇的人物”、“一個人能頂一萬個”。與鄭寶用相比,李一男的天才氣質更為濃郁。這位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走出來的技術天才,是華為發展史上升職最快的人。 對這些特殊的人才,金錢並不是第一位的,重用才是最佳的激勵。 任正非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缺憾,比如曾經對下屬又打又罵。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在駕馭人才上頗有一套。 與大部分企業家不同,任正非的確是一位非常低調的人。雖然華為因為產品性質的特殊性,不需要在媒體上拋頭露面,但華為能做到如此程度,應該和他的個性有關。 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說過,他個人可以低調,但其他華為員工沒有必要如此。任正非說這樣的話是有背景的,那就是華為開始涉足終端市場,終端市場屬於消費品領域,必須和普通的老百姓打交道。在這個市場,必須通過大量的廣而告之才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多年來,任正非一直置身幕後,很多曝光率極高的場合,他都讓給了其他人。華為成名後,很多國家領導人、省部級領導人到華為參觀,任正非通常都不出面,而是將機會給了李一男等人。 有一個案例就能說明科研人員對見到領導人的態度和看法。 《華為人》曾刊登了劉平一篇題為《華為,夢想實現的地方》的文章。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代表公司參加全國科技表彰大會,當我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受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時,當我代表公司在崇高的領獎台上從國家領導人手上接過獎狀時,心中無限感慨:華為,夢想實現的地方! 華為曾掛著不少“華為公司技術人員向某某中央領導匯報”的照片,照片中大部分都是李一男的身影,任正非反而置身事外。 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機會就相當於精神激勵。對任正非來說,陪領導人考察公司只是個虛名,但對其他人來說則是榮譽。任正非很清楚事情的本質,他寧願放棄虛名,讓更多的人才走到前台,為公司作出貢獻。 無論是哪個行業的專家,即便是出於對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會對權力有所期待。作為聯想創始人之一的倪光南,剛加入聯想的時候曾提出三個條件,其中之一是不做官。 然而,當他無法把握自己的研發方向後,還是傾向於索要權力,希望通過權力來保證自己熱愛的事業。 李一男當年和鄭寶用發生衝突時,主要原因就是在公司的研發方向上出現了分歧。當這種分歧出現又無法調解的時候,權力的作用就會凸顯出來。可見,即便是李一男這樣的技術天才,權力和地位也是最好的褒獎和鼓勵。由於任正非的信任和看重,李一男在華為的職位升遷如光速一樣迅猛。 讓我們梳理一下李一男的職位變動軌跡: 加入華為第二天,成為工程師; 七天后,成為高級工程師; 半年後,成為中研部副總經理; 一年後,升任中研部總經理; 26歲,成為華為副總裁。 如果以時間為單位,李一男升遷幅度最大的一次應該是成為高級工程師,從員工到高工,23歲的李一男只用了短短的七天時間。 那時候,華為還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部門,也不存在績效考核的說法。李一男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快的升遷,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在於他自身的技術實力,而幕後的推手就是任正非。 作為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從來不吝嗇於權力和地位,對於那些真正富有能力、幹出實績的人,他會痛快地將其提拔到更高的崗位上去。 毛生江曾因為績效考核不過關,被迫離開市場部代總裁的位置。然而,當他在山東辦事處幹出實績後,公司很快就將他調回總部,並且晉升為公司副總裁。 一位剛加入華為不久的員工,因為寫了一篇《千里奔華為》的文章,深受任正非賞識,被提拔為部門副部長。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華為在人力資源上的激勵強度非常大,有時甚至超出了人們的預期。但需要強調的是,像最後一件案例中提到的升職事件,有點操之過急,有失公允和科學。 其實,對大企業來說,太過看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作用,很容易給企業帶來風險。 當年,任正非對鄭寶用和李一男言聽計從,尤其是在研發方面,此二人一言九鼎,其他研發人員只有執行的份。後來,鄭李爆發矛盾,李一男申請內部創業,北上創立了港灣;鄭寶用身體不佳,也退出了管理一線。 之後,華為研發部門因為缺乏領袖,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理不出頭緒。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此前對鄭寶用和李一男太過依賴,導致具有大局觀、懂研發管理的人才極為匱乏。 於是,在任正非的推動下,華為開始實施人力資源變革,希望走上集體管理之路。 強激勵當然不只是正面激勵,同樣也包括負面激勵,比如末位淘汰制。為了保持員工的創業激情,加強企業的執行力,華為一直堅持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實施末位淘汰制。 (1)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是實施末位淘汰制的前提條件。如果不能對每一位員工作出科學合理的評價,就無法進行必要的排位。為此,華為曾引入任職資格考評,推行五級幹部考核制度。按照這種考核制度,所有管理人員被強行劃分為五個等級,只有三級以上的管理人員才有任職資格。 據說,人力資源部門在考評到第三級時就考評不下去了,最後不得不向任正非妥協,希望能停止這項製度的執行。 然而,任正非不僅沒有答應,而且強調說,給他們三年時間,一定要評到五級。在任正非的推動下,華為的績效考核逐漸走上了正軌。現在,不僅考核指標已經量化了,就連考核步驟也被量化了。 在現有規則下,實施強制分級原則,所有人員必須按照一定比例分為A、B、C、D四個等級。按照規定,屬於D級的人數不得少於員工總數的5%。如果屬於D級,晉升與薪酬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2)末位淘汰 在績效考核開展順利的情況下,末位淘汰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實際操作中,末位淘汰制被靈活執行了。 通常,在績效考核中排名靠後的員工,會暫時離開原有崗位,參加公司組織的再就業培訓。有時候會安排內部創業,其實也就是在內部換一個崗位而已。這從側面體現了華為的人性化。 1996年,是華為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執行末位淘汰制。當時,市場部全體人員大辭職,然後再通過競爭上崗。 2002年,受IT危機的影響,華為再次執行末位淘汰制,然而離開原崗位的人數依然不到5%。湯聖平在談到那個時期的裁員時說,其實不能叫裁員,而應該叫輪訓。 即便如此,華為仍不敢理直氣壯地告訴媒體,反而因擔心員工隊伍的穩定,任正非親自出面解釋:“我們貫徹末位淘汰制,只裁掉落後的人,裁掉那些不努力工作的員工或不勝任工作的員工。我們沒有大的結構性裁員的計劃,我們的財務狀況也沒到這一步。” 其實,淘汰只是一種說法,並不是說被淘汰的員工就必須離開華為。被淘汰的員工通常有三種歸宿:一是調離原工作崗位,到其他崗位工作;二是如湯聖平所說的輪訓,輪訓完後回原崗位或者換一個崗位工作;三是內部創業,也就是代理華為的商品或者為華為提供普通消費品和日常服務。李一男當初離開華為時,打的也是內部創業的旗號。 多年來,華為憑藉高工資和強激勵,延攬了大批技術精英,讓華為在短短二十多年間發展成為國際通信巨頭。對其他企業來說,既要看到華為人才戰略的優點,又要注意其時代局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