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好孩子的成長99%靠媽媽

第3章 第一章好父母教育出好子女

☆我並不是教育子女的專家 我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我和我的丈夫是在美國留學時認識的,他的前妻為他留下了三個孩子,因此,一結婚我就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媽。當時我對家庭生活還一無所知,不得不一邊完成功課一邊學著如何成為一個稱職的媽媽。 20~30歲的這段時間裡,我的生活就如同打仗一樣,過得十分辛苦。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份辛苦並沒有白費,孩子們如預期的那樣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大女兒愛麗絲從小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後來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兒子彼得在耶魯大學學習經濟學,後來又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學業。小女兒南希16歲的時候在眾人的讚嘆聲中進入耶魯大學,她是同年進入耶魯大學的學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兩個女兒現在正在美國有名的法律商會擔任國際律師(南希正在休產假)。兒子彼得作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正在紐約曼哈頓忙著他蒸蒸日上的事業。

三個孩子是如此的優秀,以至於有人都認為我肯定有什麼教育孩子的秘訣。遇見我的人通常都會請教我如何將孩子送進哈佛或者耶魯大學,甚至有人問我教育孩子時應當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教育方法。 然而事實上,這些問題令我很為難,我只有對他們說抱歉了。回憶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時刻,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特別的教育方法能令這些父母們滿意,儘管他們十分熱衷於這一點。 在我一邊照料家庭一邊學習的時候,我甚至沒有時間像普通的父母那樣,讀一些有關教育子女的書籍。面對眾多育兒理論和教育方法,我實在不敢奢望能有時間去拜讀。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幸虧當時沒有時間去研究這些所謂的教育理論和方法。

不久前我經過市內的一家大型書店時,看到有許多年輕的媽媽在爭相看一本書,出於好奇我也上前拿了一本。這本書的書名是《父母必讀》,打開書我看到了這麼一段話: “嬰兒出生3個月後大腦就已經相當發達,這個時期父母如何進行教育,直接關係到孩子智力的高低。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聰慧的大腦,父母應當採取科學的方法進行開發。” 這些宣稱父母必讀的書,都有一套如何使孩子頭腦發達的理論,它們詳細地教你如何培養孩子;還有不少書不厭其煩地告訴你每個年齡段甚至每個月應該如何使你的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當然,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參考一些信息或者教育理論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現在大多數年輕的夫婦都不和父母一起生活,因此對於一些初為人母、毫無經驗的母親來說,書本上傳授的育兒理論無疑給她們帶來了一線光明。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你接受的教育理論、方法越多,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越不知所措。當你按照所謂的教育方法去教孩子該這樣做、不該那樣做時,往往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面對孩子的反抗,你也不禁懷疑這種教育方法是否正確;而不按照這些方法去做,你又會感到不安,擔心孩子會不會因此落在別人的後面……我想,作為父母應當避免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當中去。 不要盲從於理論 “按照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發育過程分階段進行教育。” 大多數父母看到這句話時都會有種如獲至寶的感覺。尤其是當他們發現原來孩子的每一個年齡段都應該有相應的教學工具時,他們就會認定這就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了。 專門從事幼兒教育的M公司稱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力,他們的幼兒教育理論是這樣的:

“幼儿期對人的一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對幼兒潛力的開發,決定了他將來學習能力的高低。根據韓國幼兒的特性和發育狀況而製作的教學工具可以針對幼兒的每個年齡段進行教育。” 和M公司並稱為幼兒教育界雙雄的P公司也有類似的主張: “孩子的未來取決於創造力,據研究,進行早期智力開發的100個兒童當中有30人最後成為精英。本公司通過臨床試驗創造了一套認知教育理論,根據每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 M公司和P公司的幼兒教育理論都是以外國兒童專家的教育理論為基礎的,這一理論主張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以每個月為時間單位進行階段性教育。孩子的教育被細分為語言、數理、探知等幾個方面。

在半個世紀以前,還沒有這些所謂的理論學說的時候,孩子的教育問題只是被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有什麼問題或者疑問,父母一般會向孩子的爺爺、奶奶、姨媽、姑媽或者向有著豐富生活經驗的鄰居請教。 當人們走出了朝鮮戰爭的陰影后,迎來了韓國的一個生育高峰。年輕的父母們紛紛帶著剛剛出生的孩子來到了大城市,曾經的大家庭生活模式自然解體。面對呱呱墜地的孩子,這些年輕的父母身邊沒有可以請教的對象。於是,那些所謂的經過長期研究和試驗的教育理論學說很自然地代替了老一輩人的言傳身教。 這些理論經過數年的研究和驗證,最終被父母們當作一種正確的方法所接受。根據這些理論,曾經因為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而產生的不安,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緩解。現在,由於這些教育理論淺顯易懂、使用方便,因此對於那些沒有任何準備的年輕父母來說,這些理論就成了解決燃眉之急的救命稻草。但是,這一切卻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了隱患。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普羅克魯斯特斯之床”的故事。臭名昭著的妖怪普羅克魯斯特斯利用他的床殺死過往的旅客。最初他看起來是個和善的主人,他將所有路經這裡的人請到家裡,放鬆一下疲憊的身體。但當客人入睡後,普羅克魯斯特斯就開始折磨他們。他要求客人的身材必須符合床的大小,如果客人的腿或腳搭在床沿上,他就將其砍掉;如果客人太矮,他就將客人拉長,直至將客人折磨死。 父母們都深信“無論誰只要努力就能將事情做好”。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孩子即使努力也不一定會成功,還有一些孩子天生個性就很倔強。有些父母沒有自己的主張,而是盲目照搬所謂的理論,一不留神就將自己心愛的孩子置於自己設計的“普羅克魯斯特斯之床”上了。

在美國生活期間,我在院子裡種了許多花草樹木。不過我發現,相同的種子種到相同的土壤裡,長出的幼苗卻各不相同。但不管哪一種種子,只有當小苗長到一定高度後才有可能成活,如果小苗無法達到這個高度那麼它就失去了繼續生長的機會。在好位置紮根的種子要比其他種子長得快些。同一種樹,有的樹枝很多,修整時需要將多餘的樹枝剪掉;而有些樹的樹枝很少,只是一個勁往上長,修整時應盡量剪斷其頂部的枝芽,促進其枝葉橫向發展。另外,施肥也不可採取同一標準,需要根據花草樹木的生長速度和生長狀態分別對待。種植花草樹木尚且需要根據每株植物的具體情況進行護理、修整,更何況是教育人呢?因此,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不可以籠統地套用現成理論,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我的三個孩子在幼年時期並沒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像大多數孩子一樣,他們度過了一個平凡的兒童時代。但是,他們的性格卻有著天壤之別。愛麗絲性格活潑,具備領導能力,但缺乏藝術細胞;彼得性格內向,卻善於操縱機器,在科學領域很有天分;南希有出眾的藝術感覺,書法和邏輯思維與眾不同。 三個孩子的特點各不相同,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自然要因材施教。作為母親,每時每刻都需要有冷靜的判斷力和堅定的意志。 我認為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沒有遵循什麼理論原則,而是憑著一個母親所固有的本性和直覺。當然,這並不是對一些普遍理論的全盤否定,從這些理論中吸取一些適用於自己情況的知識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學習這些理論學說的父母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是說,在學習他人經驗的同時,要具備一定的判斷力,分清哪些內容適用於自己的孩子,哪些內容不適用於自己的孩子。

要注意孩子的變化 “彼得孕期未滿就出生了,是一個早產兒,他比別的孩子反應稍微慢一些,你對他一定要有耐心。”這是結婚後丈夫叮囑我的話。當時,彼得剛上小學,做起事來比姐姐和妹妹還小心,無論做什麼都不是很積極。 但是有一天,他忽然發起脾氣來。這令我們十分驚訝,於是把他送到醫院接受檢查。醫生的話聽起來令人很沮喪,他說彼得小時候心理受過打擊,導致精神上受到了創傷。 從那時開始,我為如何教育彼得感到非常苦惱。兩個女兒已經按照我的想法從細微的生活習慣上開始一點一點地發生轉變,而且生活都已步入了正軌,但是彼得卻始終不能融入其中。因此,我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的判斷出了問題。 在長時間的苦悶之後,我開始不斷地對彼得進行觀察。但令我苦惱的是,一直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直到有一天,發生在廚房中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對彼得的看法。當時我在廚房裡整理餐具,彼得站在一旁認真地看我做事。當我從櫥櫃的高層將餐具拿出來的時候,彼得突然問我:“媽媽,為什麼將重的碗放在那麼高的地方呢?把輕的放在高處,把重的碗放在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不是更好嗎?” 怎麼能說他是個先天不足的孩子呢?他的觀察力不是很敏銳嗎? 而就在那不久之後,我對彼得又有了新的發現。一次放學後,我看到孩子們在房間的地板上聚精會神地玩著什麼遊戲,我問他們在幹什麼時,他們回答說在玩一個彼得發明的遊戲。 “彼得,你是怎麼發明這個遊戲的?” “媽媽,您知道我喜歡看科幻小說,前不久我讀了一本科幻小說,我從小說中得到啟發於是發明了這個遊戲。媽媽您不和我們一起玩嗎?” 丈夫經常為彼得沉浸於空想的科幻小說而感到擔憂,但我卻從中發現了彼得與眾不同的一面,我覺得他看科幻小說並不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在我看來,彼得不是那種腦子裡充滿各種想法的孩子,而是比同齡人更加喜好分明、更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孩子。 於是,我將丈夫對彼得的擔憂和我先入為主的看法統統拋棄。與同齡人相比,彼得具有出眾的觀察力,他還可以自己發明遊戲。他並不是一個比別人發育慢的孩子,也不是一個心理受過打擊而需要特殊照顧的孩子。 從那以後,只要是他按照自己想法所做的事,我都會給予表揚。另一方面,我也不再一味地將他鎖在家裡,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帶他出去,讓他直接去聽、去看、去做。 無論到哪裡,我都會選擇這樣做,而且事實也證明了我的做法是正確的。這也是另闢蹊徑、不拘泥於經驗的結果。這樣做使我了解了彼得喜歡做什麼、善於做什麼。 彼得在自然科學尤其是數學方面有著很高的天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這種天分越發明顯。上高中的時候,他曾作為學校的代表在全美科學大會上領獎。可是,又有誰會相信,10年前,他還是一個被人認為先天不足、放學後需要補課、時刻處在父母保護中的孩子呢? 相信你自身蘊藏的力量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喜歡弗洛伊德的學說。因為他的理論是將人類的每一種行為都進行仔細分析後得出來的,這會令人產生心理壓力。特別是他關於孩子的理論,在他得出理論之前,他對孩子就已經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 幼儿期孩子的每一種行為,都有它產生的內在原因。每當談起孩子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的話題時,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每一種行為都應該符合書本上的理論,否則就是錯誤的。 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每種變化中都蘊藏著不同的特性。所以,我們所了解的育兒理論和原則只是在某種程度上適合大多數孩子,但對我的孩子卻恰恰不適合。理論性教育方法的出現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是,如果盲目、僵化地去生搬硬套,就如同強迫孩子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樣,結果會令孩子很不舒服。 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要想找到一種最合適的教育方法,需要每天去觀察孩子,長時間同孩子在一起,以便掌握他們的特點,然後據此創造出一套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因為只有母親才真正了解孩子的特點是什麼,在哪些方面有特長,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孩子最喜歡什麼…… 在我發現彼得的特點並加以訓練之前,我一直對彼得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認為他是一個先天不足、反應遲緩、心理存在缺陷的孩子。當時,我對彼得的特點、才能簡直一無所知。對自己的孩子一無所知的母親根本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一個能夠盡情發揮才能的環境。 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再強調一次:教育、培養孩子的方法並不來自於所謂的教育理論,而是來自於父母本身。只有父母最清楚孩子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有什麼困難、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我們不該忽視自己的力量,更不該放棄自己的觀點。如果盲目按照書本和電視中介紹的方法,或者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結果就像給乾渴的孩子餵麵包,而麵包只能讓孩子更加口渴。 我想奉勸那些年輕的父母們,在傾聽別人的教育理論和原則之前,應該先找到自己的方法。在絞盡腦汁研究他人的理論之前,先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正在做什麼,通過自己的雙眼找到孩子的特點、才能以及喜好。 父母在看到自己孩子的瞬間,腦海中就應該立刻浮現出一種教育方法,而這種教育方法會比世上任何一種教育理論都更加適合於自己的孩子。作為父母,如果沒有意識到自己是教育專家,那麼也就不會發現孩子身上所蘊藏的無限才能。 ☆父母首先要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最近,“良師益友”一詞被廣泛使用於各個領域中。例如,在企業里為了實現有效地組織管理,領導者不斷強調“良師益友”的重要作用。而在宗教團體、社會團體以及國家單位中,許多人面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而造成這些困難的原因正是因為沒有一個好的“良師益友”。因此,現在社會各層的領導都需要好的“良師益友”來輔佐自己,這裡所說的“良師益友”也就是值得信賴的顧問。 “良師益友(mentor)”一詞來源於希臘神話中一位叫做門特(Mentor)的人。公元前1200年,古希臘伊塞卡國王奧德修斯在出征特洛伊之前,將自己的獨子託付給了他最信賴的朋友,那個朋友的名字就叫做門特。 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場上整整拼殺了10個年頭,在這10年當中,門特既是王子親密無間的良師益友,又代替奧德修斯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同時他還是王子訴說衷腸的傾聽者。戰爭結束後,當奧德修斯返回伊塞卡國時,在門特的悉心照料下,王子已經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青年。 這時良師益友(門特)已經成為智慧與信賴的象徵,他意味著引導人生方向的指路人,也就是說,良師益友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就是值得信賴、追隨和模仿的對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將父母當作鏡子 受父親的影響,我在不滿20歲的時候就來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獨立求學。父親深深地了解:與其強迫性地教育孩子,不如以身作則。孩子們現在已經明白了父親在籃子裡放錢的良苦用心,明白了父親孜孜不倦讀書所起的表率作用。雖然父親連一句強迫的話都沒有說過,但正是在父親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形成了獨立自主的意識。 宣布不要父母一分錢的我,在踏上美國土地的那一瞬間起,就意味著今後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了。 在美國的獨立生活開始後不久,我很快就判斷出自己需要什麼,應該怎樣做。我的堅強令許多人瞠目結舌。對於沒有意志力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很艱苦的事,但是對我來說卻不存在任何障礙,這都得益於父親早年對我的教育和培養。 我經常在圖書館學習到凌晨,有時因為學習太辛苦也曾想過放棄,可每當想起父親在深夜讀書的樣子,我就會立刻重新振作起來。 父親的教誨作為一種記憶一直伴隨著我的留學生涯,最後我沒辜負父親的厚望最終獲得了碩士學位。在同丈夫邂逅並結婚後,養育孩子成為我人生中的又一個挑戰。 在孩子麵前我總是小心翼翼。我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到日後孩子們的所作所為,想起這些我甚至會驚出一身冷汗,因為做母親的壓力相當大。但是,我也有機會得到回報,我就像一面明亮乾淨的鏡子一樣,照出孩子們的影像;而將懵懂的孩子培養成才,還有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嗎? 為此,我始終堅持兩個原則。首先,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都不強求孩子們做什麼,而是力求成為他們的榜樣;其次,在生活中,我竭盡全力做好每一件事。 就像我的父親那樣,除了要求孩子們遵守一些基本的生活規範外,我從未強制要求他們做任何事情。而且在生活中,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我想只要讓孩子們看到我努力的樣子,他們就會變得勤奮。 在飽受艱辛的那段時光裡,我也曾想過打退堂鼓,每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總是孩子們那天真無邪的笑容讓我的心平靜下來。那時,白天我是一名在學校教書的教授;晚上我是一個主婦和媽媽,而且還得寫論文。我咬緊牙關,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因為過於辛苦,我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每年都要住院一兩次。 在希望孩子們做什麼之前,我總是自己先起到表率作用。我從未出去喝過酒,下班後馬上回家做家務。就像當年父親那樣,我總是在書房裡學習到很晚。 絕不強制孩子們做事情,同時自己為未來的生活努力拼搏——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這兩個原則對孩子的影響,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漸漸地體現了出來。 當我學習的時候,他們在我身邊一起看書,並且打賭看誰讀的書最多。很快,他們成了附近圖書館裡有名的“書蟲”。南希在我寫論文的時候,將打字當作一種遊戲,最後,我所有的講義都是她打出來的。因為她跟我在一起的時間最長,所以她成為讀書最多的一個孩子。 如今三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每當他們回憶起幼年的時光,都會感覺當時學習對他們來說不是一種任務,更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和吃飯睡覺一樣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到晚上,當他們看到媽媽默不做聲地坐在書桌前看書時,他們也會很自覺地去學習。就像我在父親的潛移默化中成長一樣,他們也是在我的潛移默化中成長起來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像一面鏡子。 父母首先成為孩子的榜樣 每個孩子都蘊藏著無限的才能,同樣每位父母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而這種教育方法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經濟條件沒有任何關係。 我對我們現在的社會,以及今後孩子們生存的社會感到非常憂慮。我們在高喊榜樣的重要性的同時,卻意識不到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榜樣。 在孩子的心智穩定之前,孩子在學校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在母親身邊的時間,而在沒有給孩子展示正確的生活態度之前,怎麼能強制要求他們成功並超越別人呢?許多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信心,因為我們生活的時代和條件使母親們感到不安。 無論是幾千年前、現在,還是將來,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實就存在於父母的心中,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孩子整天圍繞在父母身邊,第一個學習的榜樣就是父母。就算是父親早晨起床後看報紙的樣子,在孩子的腦海裡也會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當父母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述學習的重要性、解釋是非曲直的時候,幾個孩子能夠理解並真正遵守嗎?如果孩子能夠接受,那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對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來是不太容易接受的。 與其苦口婆心地說服孩子,不如媽媽先給孩子做一個表率,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媽媽的良苦用心。 作為母親,不能只考慮孩子怎樣做才能長大成才,還應該考慮自己如何做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生活中媽媽的意義 南希作為年齡最小的考生考入耶魯大學專攻法律並最終成為一名國際律師。但是,現在她卻要為了養育她的兩個孩子而放棄正處於巔峰時期的事業。考慮她來之不易的學習和工作成績,我勸她要慎重考慮一下。她微笑著回答說:“媽媽當年不也是這樣嗎?托媽媽的福,我健康成長起來,現在我有了孩子,我也要對他們負責,我絕不會為我的選擇後悔。” 美國不扼殺創造力 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開朗,將來能夠自由地實現自己的夢想。但令人遺憾的是,韓國的教育無法滿足母親們的願望。 我認識一位母親,在孩子上小學後,她每天都叫嚷著說無法再生活在韓國了,她說如果有一天攢夠了錢,她將帶著孩子移民海外。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辭辛勞的母親們最嚮往的國家就是美國。我在美國生活了50多年,非常理解這些母親的想法。美國式的教育高瞻遠矚,教育工作者時刻都在研究,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怎樣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但是,美國在成為教育發達國家的過程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事實:20世紀70年代,在全美範圍內掀起了一場建立法制國家“回歸基礎(BacktotheBasic)”的運動,事情的起因,正是源於美國標榜的“自由”。 提起美國,我們首先會想到什麼呢?第一次來到美國的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衣著暴露、在市中心閑庭信步的女性。在這裡我們可以親眼目睹美國人是如何享受個人自由的,他們近乎於放縱的自由,令我們看了都覺得不好意思。 但是,我們所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一部分,雖然美國人的文化和我們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但是,這並不是他們的全部。 在步入近代社會之前,美國可以被稱作是自由至上的國家。美國人絕不允許有任何東西干涉私人生活,他們盡情地享受著這份自由。但是,就如同一汪積水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自由主義開始發生了腐變。 當時正值越南戰爭時期,美國政府的背信棄義重新喚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戒備與懷疑,並且逐漸轉變成了放縱與墮落。此前支撐著社會的自由平等思想,也遠離了正軌。街上出現了許多不務正業的嬉皮士,甚至還有很多人公然在街上吸食大麻。 這就引發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孩子們也紛紛走上了街頭。隨著時間的推移,走上街頭的人年齡越來越小,最後連小學生也開始在黑夜的大街上徘徊。孩子們分不清自由與放縱、自立與出軌的界限。 走上街頭的孩子們稱:枯燥的學校學不到任何東西,他們要過更加有創造性的自由生活。 在脫韁野馬似的孩子們面前,公共教育顯得那樣蒼白無力。孩子的父母也不能給價值觀混亂的孩子指引正確的方向。 即便是這樣,美國政府依然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只是在等待中期盼事態自己會發生好轉。一直標榜“自由與夢想”的美國,還想為自己的口號留下最後一點尊嚴。 但是,事態進一步惡化,青少年犯罪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有人說,連夜晚走在紐約的大街上,都有丟掉性命的危險。 事態已經快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政府終於站出來,開始收拾殘局。因為孩子們的成長關係到美國未來的根基,於是政府喊出口號要挽回局面。因此,“回歸基礎”成為美國21世紀教育的雛形。 美國的教育就像硬幣的兩面 面對混亂不堪的教育局面,美國政府首先宣布恢復正常的公共教育。以前,很多專家只注重對孩子自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現在,他們也開始意識到基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只要打牢基礎,一切才有可能。 美國政府首先採取強制措施要求孩子學習基本課程。如果不去學校上課,即使考試成績再好也不能升級;如果哪個學生出勤率太低,學校有權不經該學生父母同意而將其強制轉到特殊學校。 政府的政策很快取得了效果。父母們也認同政府的做法,因為他們也意識到只有打好基礎之後,才可能談自由、自立和創造性的問題。就這樣,經過30多年的發展,美國的教育才發展到了今天的地步。 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圖書館的燈總是徹夜通明。學生們不分晝夜自覺地學習,只有周末的時候才會放鬆一下緊張的大腦。但並沒有人要求學生們必須這樣做,在這裡每個學生都在享受著學校所給予的自由。他們感受著學習所帶來的充實,盡情享受著蘊藏在基礎教育之上的自由。 通過報刊雜誌的介紹,人們似乎可以感覺到美國的教育是相當自由的:上課就像討論會、學習如同做遊戲、學生穿著奇裝異服……但實際上,這些只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已。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是美國最著名的私立美術院校,但在這裡我們卻感受不到想像中那種激發人創造力的自由授課氣氛,更多的是對學生基礎素質的嚴格訓練。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的學生每天早晨7點必須到校,上1個小時左右的自習後,從8點開始聽課。這裡的授課方式非常嚴格,在一天之中,學生們除了短暫的休息之外,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站著畫畫。學院就是想通過這樣的學習,讓大家自己體驗一下畫家的生活和今後所要面對的激烈競爭。 晚上9點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後,學院還會從其他著名大學邀請知名教授來給學生們講課。這一切都結束後,已是深夜11點多了,因為錯過了末班公共汽車的時間,住在外地的學生便無法回家。於是,他們便留在學院裡繼續學習,然後在學校的宿舍里短短地睡上幾個小時,準備第二天上課。 學院裡負責輔導學生的畫家說:“僅憑自學是打不好基礎的,打不好基礎就談不上今後的成功。嚴格的授課方式是為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打好基礎,我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這也是付出巨大代價後換來的教訓。” 從他們的話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美國教育的兩面性。美國人尊重能體現孩子個人能力的自由和創造力,但同時也為孩子們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這正是他們的教育哲學。 我們常想,如果像美國家庭那樣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豈不是更好?但實際上,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對孩子的管制近乎於保守。父母對孩子的生活習慣、朋友交往、學習態度等事無鉅細都要過問。他們這麼做正是為了給孩子打好學習的基礎,而且,這作為美國普遍的家庭文化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如果沒有基礎,創造力便無從談起 現在韓國的母親大部分是被所謂傳統教育所束縛的一代。其中有很多人被埋沒了才能,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她們認為,孩子絕對不能重蹈自己的覆轍,如果孩子想做什麼就任由他們自由地去做。 因此,她們一邊致力於孩子的早期教育,一邊又要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為了教育孩子,這些母親們真是煞費苦心,因為她們不想孩子像自己一樣成為傳統教育的犧牲品。 很多母親抱怨說:“我小時候,一天到晚都坐在書桌前埋頭背書,學習枯燥得要死。真不明白老師為什麼要逼我們學那些無聊的功課。” 最近,韓國有很多學校已經採用了能夠激發創造力的新教學方法,這正順應了母親們的想法。從傳統教育中脫離出來,實現真正的人性化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件好事。 但問題是,現在有些母親因為對過去的傳統教育存有太大的抵觸心理,從而忽視了基礎教育的重要性。當年的美國教育正是因為在沒有打好基礎的情況下一味強調創造力,實行開放式教育,結果導致現實與理想背道而馳。 我也和那些母親一樣,接受過傳統教育。在留學美國之前,我也是整日伏在桌上,做著漫長而又令人厭煩的朗讀、背誦、寫作。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真的一無是處嗎?我覺得正是這樣的傳統教育,令我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使我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堅持下來,自己把握生活。 現在的母親不假思索地全盤否定了反复背誦、重複練習的作用,卻沒有認真想過這種教育方法是否存在可以改進的地方。在這種教育方式中,孩子們真的學不到東西嗎?應當如何給孩子打好基礎呢? 在我們一邊高喊自律、激發創造力、進行感性教育、廢除校服制度的同時,美國的名牌大學則又紛紛讓學生穿上了統一式樣的校服。他們認為男女同校制度也存在很大問題,以紐約的學校為中心,許多學校開始實行男女學生分開教育。小學和初、高中課程內容之繁多,甚至不亞於大學的課程內容。美國人現在更重視通過艱苦的訓練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趣的是,我們的鄰國日本也經歷著和美國相同的遭遇。過去,日本將美國文化一股腦地全盤吸收,結果在教育方面也陷入了困境。孩子們陶醉於頹廢的流行音樂之中,街頭到處都是穿著奇裝異服、頭髮五顏六色的青少年。 但是,現在日本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日本人將美國的教育當作一面鏡子,建立起自己的新教育制度,在重視創造力和自立的同時更強調打好堅實基礎。 每當我看到韓國的母親們時,總是很擔心。我希望她們不要只看到硬幣的正面卻忽視了背面,不要總是追隨別人的步伐走路。 現在,韓國的孩子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他們無視學習,甘願去街上當暴走族,書包裡裝的不是課本,而是香煙和化妝品,而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現在的孩子不肯吃苦,稍微辛苦一點他們就會大發雷霆,遇到困難就選擇逃避。越來越多的孩子空有理想卻很少付諸實踐,有的孩子甚至連理想都沒有。 播種之前先開墾出肥沃的土地 忘記了是什麼時候,曾經有一位母親問過我關於美國創造力教育的問題。她是這樣問的:“創造力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待在家裡的能夠真正靜下心來背誦和寫作嗎?他們坐在書桌前註意力到底能集中幾分鐘呢?” 我做事情的時候,總是首先理清做事的順序,按照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順序將應該處理的事情進行分類,然後再按照輕重緩急去處理。這樣一來,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會用最短的時間進行有效的處理。我之所以能夠在母親、學者、主婦等不同的身份變換中游刃有餘,就是因為掌握了這個要領。 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母親的責任就是要分清對孩子來說什麼事情是既重要又緊急的。雖然幫助孩子製定學習計劃、教他們各種本領(當然也包括創造力和EQ)是相當重要的事,但這並不是最緊急的事。對孩子來說,最重要而且最緊急的事情是學好基礎知識,如果沒有打好基礎,其他的教育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其實,這和種地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要種子茁壯成長,選擇優良的品種及使用優質的肥料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不先把土地開墾好,那恐怕再好的種子、再優質的肥料也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吧。總之,不管做什麼事情,最關鍵的就是打好基礎。 我相信,愛麗絲、彼得和南希之所以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是因為我幫他們開墾出了一塊可以施展才華的土地。 我的孩子們從來沒有接受過個別教育。他們只是坐在椅子上認真學習,自己去完成功課,遇到問題時,也會絞盡腦汁去尋找答案。我想,正是這些最基礎的素質教育,幫助他們在日後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我想對那些急於讓孩子發揮創造力、自由實現夢想的母親說一句話,那就是:“先打好基礎,再談其他!” 沒有牢固基礎,我們就無法從孩子那裡得到任何希望。這就如同我們無法期待荒蕪的土地上長出綠油油的莊稼一樣。 ☆從日本沒落的教育吸取教訓 不久前,我接到一個從日本打來的電話。 “老師,您還記得我嗎?我是您在日本時所教的學生×××的媽媽,您還記得我的孩子嗎?” 我努力在記憶中搜索著,很快,一張清晰的臉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 在日本生活期間,曾經有人委託我負責一所學校的管理事務。由於已經從教育一線退下來很久,所以我決定先考察一下再做決定。不過很快,這所學校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這裡的學生非常特殊,他們不是經受過高考落榜的打擊,就是由於種種原因而沒有進入正規學校。他們在這所學校裡做留學的前期準備,他們都準備去美國留學。這一次,已經年過半百的我再次站到了教育的第一線,我非常重視和珍惜這份工作,因為它可以給經受過失敗的孩子們再來一次的機會。 但是,事情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簡單。這些孩子為了考上大學,被迫學習他們不喜歡的東西,費盡心思但最後還是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結果,他們不知今後何去何從,心中充滿沮喪和迷惘。照料這樣的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在枯燥的學校裡,孩子們像鸚鵡學舌一樣接受著教育,已經筋疲力盡的孩子們早就丟掉了他們的夢想。失敗的經歷使他們心中羞愧不安,而且對周圍的人充滿了戒備,他們默默忍受著失敗帶來的心靈創傷。 其中有一個報考一流大學落榜的孩子,內心的壓抑和心靈的創傷使他關閉了心靈之門。而且,因為父母的離異,他甚至找不到可以傾訴衷腸的對象。但是,我看得出,這個孩子身上還有重新找回自信的希望。於是我拋開師生的身份,開始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和他談心。他漸漸地敞開了心扉、恢復了自信、找回了夢想、重整旗鼓又投入到熱火朝天的學習中來了,最後,他終於踏上了赴美留學的道路。 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真不知道這位母親從哪裡得到了我的電話。她告訴我現在孩子已經結束了在美國的學業,並且回到了日本。在日本泡沫經濟大崩潰的惡劣條件下,他被一家外國著名銀行錄用,可以說有個不錯的前途。他的母親表示這都是我當年耐心教導的結果,並再三向我表示感謝。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這一瞬間我感到無比自豪。但在欣慰之餘,我又為那些沒能重新振奮起來的孩子們感到惋惜。儘管有的孩子克服了眾多社會上的偏見,實現了再次飛躍的夢想。但是,還有很多孩子將自己封閉起來,與教育制度的格格不入以及由此帶來的挫折使他們過早地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使孩子染上了“一流病” 喬治?奧威爾在小說中這樣描寫道:一切都要按照政府的規定去做,絕對不允許有個人的思想,因為這會妨礙統一規劃的社會;因此,可以喚起個人思想的讀書、寫日記等學習行為被徹底禁止。 1984年已經過去,喬治?奧威爾小說中所描述的那種集權社會並未降臨到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是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狀況,真的很擔心那個令人恐怖的社會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如今,年邁的我依然堅持每天讀報紙和看電視,每當在報紙或電視中看到韓國父母和他們孩子的生活狀況時,我總會全身泛起一陣涼意,這跟我數十年前在日本親眼目睹的父母和孩子的情形實在太相似了。 不久前,聽朋友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從小就很聰明伶俐的孩子因為拗不過父母,被迫進了一所所謂的一流醫科大學。 然而這個孩子十分厭惡這種用刀割開皮肉,再用針縫上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違背父母的心願。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他從名牌醫科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職業醫生。 在這種強逼之下,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學業,這似乎終於可以完成父母的心願成為一名“有好出路”的職業醫生了。但是,他最終沒能忍受父母選擇的這條不適合自己的道路,脫去了醫生製服,改行從事其他職業。學醫曾經耗費了他10年的青春時光,但是拋棄那些自己不喜歡的醫學知識他沒有絲毫的眷戀,他說那10年簡直就像生活在地獄。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坦率地說,我覺得韓國所有的父母都懷有這樣的心情,只要能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大學,即使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 因此,每次國家對大學入學考試制度進行調整時,總會引起這些父母的強烈不滿。因為他們不得不東奔西走、想方設法地去突破新制度的缺口。但是,他們從不考慮這樣做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壓力?對孩子來說這是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 實際上,對考試制度調整異常敏感的人不僅有高考考生的父母,就連幼兒園孩子的父母也會為此感到緊張。政府正在討論“英才教育法”的消息一經傳出,孩子們的父母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開始行動起來,好像新的教育法馬上就要頒布實施一樣。 被誇大其辭的輿論迷惑的年輕媽媽們立刻將孩子送到各種英才教育學校。隨之而來的英語、計算機、才藝等名目繁多的培訓班的廣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街小巷。 但是,結果怎麼樣呢?由於不堪考試的重壓,自殺、放任自流的青少年數量與日俱增,因為怕影響太大,現在連新聞都在限制刊登這類消息了。雖然我沒有詳細的資料,但是,各大醫院精神科病房的學生患者數量在不斷增加,就足以證明問題的嚴重性了。 嬰幼兒的狀況更加嚴重。在小兒精神科,即使預約,也要排上6個多月才能看上病。同時還出現了很多新的精神類疾病,事態已經發展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一起尋找孩子喜歡做的事情 在認識到教育存在的問題後,日本人開始謀求教育上的改革。他們將統一僵化的教育改為培養學生才能的教育。為了使學校的教育更具人性化,他們將教學的內容更加專業化。另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內容的培訓學校也漸漸多了起來。 在韓國,社會各界也開始聲討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大家紛紛要求學校改革目前落後的教育方式。 但是,這些小變化並不能從根本上撼動韓國的教育制度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單憑《教育法》的幾次修改並不能徹底改正幾十年來形成的惡習。我認為,改變教育現狀應當循序漸進,通過多方面的改革來徹底解決問題。 為了改變韓國落後的教育狀況,請孩子的母親們首先從自我做起吧!我並不清楚什麼時候教育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但我卻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們不能原地不動地等待,不能別人說什麼我們就跟著說什麼,而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去尋找真正對孩子有好處的教育方式。日本教育走了很長一段彎路,其原因就是因為本該成為教育核心的父母,卻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首先應當了解孩子希望做什麼。我們經常會詢問孩子:“你想做什麼?”其實,我們並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去尋找答案,而是通過提問給孩子製造一個思考的機會,讓他們通過思考領悟到自己究竟想做什麼。 大概所有的媽媽都有些小瞧自己的孩子。媽媽總覺得孩子一點社會經驗都沒有,只不過是個年齡尚幼的孩童,還需要媽媽的呵護。假如你是一位媽媽,請千萬不要這麼想,其實,孩子要比媽媽想像中聰明得多。只是因為媽媽不相信孩子,才將孩子培養成了“媽媽的心肝”、“媽媽的寶貝”。 我很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精神,每當他們放假的時候,我都會把他們趕到外面去。要么去工廠裡打工,要么去遠足,總之不能待在家裡。我對他們只有一點要求:“通過觀察和嘗試獲得經驗,然後再用心去體會你所收穫的一切。” 這樣做對孩子認知自己,培養自己的興趣有很大幫助。在開放的空間里通過嘗試和感覺,孩子們會發現自己善於做什麼、喜歡做什麼。 愛麗絲通過這一過程,發現自己在辯論和與他人打交道方面有特長,因此她考取了法學院,走上了律師的道路;彼得沉醉於操縱和發明機器,因此他專攻物理;南希對事情的判斷很敏銳,在她16歲時,就宣布要成為一名律師。孩子們經過不斷的探索與磨煉,最終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 當然,孩子們在探索、磨煉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情,或者像我所擔心的那樣,做出錯誤的判斷。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當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他們將做得更好。如果什麼事情都不叫孩子去體驗,只教他們一味啃書本,當孩子長大成人後再說:“這個不對”,孩子的思想、行為已經定型,哪裡還有改變的餘地? 我認為最好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尋找自己的方向。這樣,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機會進行選擇。與其盲目地追隨潮流,費盡心思去琢磨不斷變化的教育制度,不如把精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如果媽媽總是跟著潮流搖擺不定,那麼孩子也會跟著搖擺不定。 孩子的教育不同於挑選時裝,時裝可以跟著流行時尚不斷更換,但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旦選定就要使用相當長一段時間,決不可以換來換去。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為孩子找到一種適合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不一定是最流行的,但它一定是最適合自己孩子的。作為媽媽一定要有這個勇氣和能力,這樣才不失為一位英明的媽媽。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