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社會心理 我用一生去尋找

第44章 從物質到精神

我用一生去尋找 潘石屹 1268 2018-03-18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而生活 裡子貢問孔子,如果治理一個國家,需要三樣東西,你說是哪三樣?孔子排了一個順序,說:第一個是糧食,要有飯吃;第二要有軍隊;第三要有信仰。子貢就問,不能有三樣東西,只要兩樣呢?孔子說,那就要有糧食和信仰。子貢又接著問,這兩個只選一個呢?孔子說,那就選信仰,沒有糧食沒有關係,沒有信仰什麼東西都談不上。人類最充沛的幸福感是來自精神狀態的,統攝精神的最高力量就是信仰。我們需要信仰的支持,才能使我們的精神不動搖地維繫我們的理想世界。有了理想世界,我們才能安於有缺陷的現實生活,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缺陷,正是理想者的工作要點。好多人在青少年時期,通過思考和閱讀就明白了理想的重要,但是在後來的生活中,卻漸漸忘記了理想,失去了信仰。忘記理想的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理想世界太遠了,自己有生之年是不能實現了,失望之情漸漸壓過青春熱血。也許就有那麼一天,你突然就放棄了,一屁股坐下,正好坐在耽於物質享受的沙發上。

理想之所以被稱為理想,就是永遠不能變成現實的未來,我何苦要去徒勞拼搏呢--這是很多物質享樂主義者的想法。聽起來是符合邏輯的,但是他們對理想的設定是錯誤的。因為理想其實不是遙遠的東西,理想就是你自己心靈的一部分,你帶著理想活著,理想就在你的生活裡。 在我看來,理想就是你想讓生活變得美好的願望。那是一步一步逐次去做,從自己的日常生活開始的。也許你的理想並不是一個系統的、宏大的、烏托邦那樣的東西,但你每天的行為都帶來這個世界正在變好的感覺。如果你的理想成為你日常行為的基本動機,每天都有效果,你怎麼會遺忘它和背棄它呢?有遠大理想,但具備務實的行為能力的人,我稱之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這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我多年來希望達到的境界。我希望從小事做起,有耐心;我的手會帶電,我做的每一件事,哪怕它再小,都會因被注入了理想而熠熠生輝。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也許一直堅持做著一個小心翼翼的改良者,並從中獲得持久的樂趣。那種狂飆式的、激進的理想主義者,企圖一舉推翻現存世界,馬上實現其係統的、宏大的、烏托邦式社會,其代價也許是大規模的流血和死亡。在歷史中有很多案例證明,真正持久有效的並不是狂飆式的革命,而是緩慢細緻地從各個方面進行著的改良活動。看看我們今天的生活,短短20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億萬默默無聞的改良活動匯聚成的偉大成果。我相信在自然狀態下,人都是善良的,尋求幸福快樂是人生而具有的動機。最自然的人,就是最好的人。從這個前提去看,理想世界並不是改造自然的人去適應什麼觀念後的結果,而恰恰相反,應該去解決那些扭曲人的種種問題,恢復到自然狀態。如果我們認為所有人都自然了,都幸福快樂了,就是理想世界了,那麼它的確並非在遙遠的未來,而是被扭曲和被遮蔽在現實中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像一個礦工一樣為執著於現實,挖開渣滓,淘出金礦。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腳踏實地解決問題比空懷理想坐著不動重要。我天天工作,汗流滿面,精神和體力的充實都相得益彰。生活到了妙處,猶如瑜伽的身心合一,這是在行動中的幸福,是我們幸福感的最大來源。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