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當項羽遇到劉邦

第43章 1.人人都喜歡被重視

當項羽遇到劉邦 路卫兵 839 2018-03-16
人人都喜歡被重視,人才更是如此。所謂人才,就是那些出類拔萃的佼佼者。他們需要一個展現的舞台,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有句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話閃爍著哲學的智慧,卻不符合一般的科學道理。金子發光,該是反光或者折射出來的光,如果沒有光源,比如在漆黑的夜晚,你能看見金子發光嗎?那是活見鬼了。人才也是如此,人才只有在做事時才能體現,正如金子需要光源的照射,方能體現其與眾不同的價值。 僅有光源的照射也不行,如果一塊金子被遺棄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那它的作用和一塊瓦礫也無區別。所以金子還需有人發現它、使用它。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說的就是發揮人和物的最大功效和作用。人才也需要被發現、被賞識,需要有伯樂才行。

亂世出英雄,也出人才。四年的楚漢戰爭,是英雄與英雄的較量,也是人才與人才的較量。換句話說,劉邦和項羽不是一對一的在較量,而是團隊與團隊在較量。在他們麾下,各自都網羅了一大批人才,替他們征戰,替他們出謀劃策。項羽手下有范增、黥布、龍且、鍾離昩。劉邦手下有張良、蕭何、曹參、韓信、陳平、酈食其,等等。 大家似乎有這樣一個共識,就是劉邦手下的謀士多,而項羽手下的謀士少(似乎只有一個范增),而且在謀略、手段上,項羽這邊明顯不及劉邦那邊的人。其實不然。劉邦之所以謀士多,是因為他用的謀士多。項羽之所以謀士少,是因為他用的謀士少。人和人其實差不了太多,所謂的天才,自然有著過人之處,比如機敏靈活,比如思路寬廣,比如記憶力超群,但我們也沒必要就此將他們神話。術業有專攻,天才未必就是全才,他在這方面行,在那方面未必行。劉邦手下的人才突出,項羽手下的人才未必就不行,這裡面有一個用和怎樣用的問題。

在楚漢戰爭期間,還有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人才不是固定的。項羽手下的韓信、陳平,後來都投奔了劉邦,黥布先是聽命於項羽,後來漸漸疏遠,最後也完全歸順了劉邦。這些人才的流動,實則體現了雙方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也體現了雙方在人才理念上的差別,最終也決定了這場戰爭的成敗。 下面我們具體說說楚漢時期的幾種人才現象。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