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宋史疑雲·960年到1279年之兩宋典故

第21章 第五章偏安的最後歲月

宋高宗趙構在從揚州逃跑時受到了嚴重驚嚇,從此失去了生育能力。而他唯一的兒子趙旉也於三歲時患病臥床,剛巧宮女進屋服侍時,不小心踢倒了一隻金爐,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嚇了病中的趙旉,結果導致病情加劇。不久,趙旉便重病而死。這父子二人的命運都跟驚嚇相連,由此也可以看出南宋建國之初,局勢是何等的不穩定,而金人洗劫後的中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沒有恢復元氣。 趙旉夭折後,宋高宗擔心自己的子嗣問題,決定在宋太祖的後代中選一名作為養子。自從宋太宗以“兄終弟及”即位後,北宋皇帝均為宋太宗子孫,為什麼宋高宗一定要選宋太祖的後代呢? 不少人認為“斧聲燭影”的陰影一直籠罩在北宋頭上,而宋高宗深感宋太宗一族實在有負宋太祖,於是決定從宋太祖後人中選擇皇位繼承人。這種說法稍加推敲便會站不住腳。宋高宗連自己的父親宋徽宗和兄長宋欽宗都不管不顧,生怕他們歸國後奪了自己皇位,所以一味投降賣國。這樣一個完全以自己為中心的人,又怎麼會在意當年宋太宗是不是對不起宋太祖呢?何況到了宋高宗一代,與宋太祖的血緣已經相當疏遠。顯然,宋高宗選擇宋太祖後裔作子嗣,其中顯然有更深層的政治意味。

正如前面所提過的,趙構之所以得登大寶,成為南宋的開國皇帝,全然因為他是皇子中唯一的“漏網之魚”。對他而言,這個皇位是從天而降。趙構即位為宋高宗後,尊遠在北國的父親兄長為太上皇,從此安心做起了皇帝。然而,趙構既非嫡出,也非長子。他的母親韋氏地位低下,並不得寵,趙構在宋徽宗的一大堆儿子中也毫不起眼。而且宋欽宗的存在,對宋高宗的皇位是個威脅。為了顯示嗣位的正統性,宋高宗絞盡了腦汁,之前的“泥馬渡康王”的傳說便是他為了加強自己的“天命”形象而製造出來的輿論。 北宋滅亡後,民間開始重新流傳陰森詭異的“斧聲燭影”,更匪夷所思的是,傳說北宋滅亡的原因是宋太祖趙匡胤要藉金人之手,報當年宋太宗趙光義暗中加害之仇。傳說當然不可信,但宋高宗卻由此看出了宋太宗當年的“兄終弟及”在民間始終是非正統形象,這使得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只要從宋太祖的直系後人選一名來作為子嗣,定然能夠大大加強自己的正統形象。所有的這一切,依然是以宋高宗本人為中心。

此時,宋太祖的後代已經相當龐大,傳孫已經有一千六百人。經過仔細選擇,最後留下了兩名孩子,其中一名瘦小的叫趙伯琮(即後來的宋孝宗趙眘),為宋太祖七世孫。當時宋高宗嫌趙伯琮太過瘦弱,怕不好養育,想留下另一名更壯實的孩子。剛好此時有一隻貓從兩個孩子身邊經過,趙伯琮一動不動,而壯實的小孩卻伸出腳去,踢了一下貓。這一腳踢走了貓不說,也踢掉了宋高宗對他的好印象,於是,宋高宗留下六歲的趙伯琮,交給張賢妃撫養。但因為此時宋高宗才不到三十歲,仍然相當年輕,他還是希望將來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並沒有立即冊立趙伯琮為太子。宋高宗寵妃吳氏(後來的吳皇后)也收宗室子弟趙伯玖(後改名趙璩)為養子。張賢妃病逝後,趙伯琮也由吳皇后一併收養。之後,宋高宗分別封趙伯琮、趙伯玖為普安郡王、恩平郡王。

宋徽宗死在金國後,金人不斷放風,說要把宋欽宗或其子趙諶送回開封,冊立為宋帝。金人此舉,無非是要故意擾亂南宋朝廷。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宋朝廷立太子便成為十分必要之事。但對宋高宗來說,卻有難言之隱,倘若公然立養子趙伯琮為太子,無異於公然在天下人面前暴露其不能生育的事實。此人自私的天性,讓他凡事都要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不久,金人將宋欽宗的兒子趙諶送到汴京作傀儡皇帝。在沉默的群臣中,名將岳飛站了出來。他好心上書,建議宋高宗立趙伯琮為太子。岳飛此舉,只是想挫敗金人的陰謀,但宋朝自立國以來規定武將不得乾預朝政,岳飛無異觸動了忌諱。宋高宗當即駁回了岳飛的奏章,並說:“卿言雖忠,然握重兵於外,這類事體並不是你所應當參與的。”言語中已經透露了皇帝強烈的不快和殺機。這件事,被認為是岳飛後來非死不可的根源之一。

一直到趙伯琮三十六歲時,吳皇后認為趙伯琮恭儉勤敏、聰慧好學、可當大任,勸宋高宗立伯琮為皇太子。據說宋高宗在趙伯琮和趙伯玖二人之間始終舉棋不定。後來,宋高宗想了個辦法:賜給趙伯琮和趙伯玖二人各十名美貌的宮女。幾天后,宋高宗又將宮女召回,結果,賜給趙伯琮的十名宮女仍然是處女,而賜給趙伯玖的宮女都已經不是處女了。於是,宋高宗覺得趙伯琮品行更為高尚,最後決定立趙伯琮為太子。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趙伯琮改名為趙眘,被正式立為皇太子。同年,宋高宗禪位於趙眘,趙眘即位為宋孝宗。從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一系。宋孝宗對宋高宗感恩戴德,一直謙恭而仁孝,並保持了終生。有意思的是,反而宋孝宗自己的親生兒子趙惇(後來的宋光宗)對父親一直忌刻有加,公然上演了一場父子不和的大戲,這一節到後面再提。

宋孝宗沒有養父宋高宗被金人追得四處奔逃、無處藏身的慘痛經歷,因此對金人並不像宋高宗那樣畏金如虎、談金色變。他也是南宋皇帝中最有作為的一個。宋孝宗力主抗金,早在他還是皇子的時候就有所表現。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南宋朝廷中的大多數大臣都主張逃跑,當時還叫趙伯琮的宋孝宗十分氣憤,主動上書,要求親自領兵與金軍決戰。不過,經老師史浩的提醒後,為了避免宋高宗疑心,趙伯琮再次上書,請求在宋高宗親征時隨駕保護,以表孝心與忠心。趙伯琮與權臣秦檜的關係一直很僵,主要原因是趙伯琮厭惡秦檜一味的屈辱求和。 宋孝宗一即位,便下詔追复岳飛、岳雲的官爵,依官禮改葬,同時令訪求岳飛的子孫,特別加以錄用。岳飛因為抗金而蒙冤被害,時人多為其不平。此時,最大的投降派秦檜已死,主和派宋高宗已經退位,宋孝宗詔書一下,大大鼓舞了主戰派的志氣,朝野上下,均為之一振。宋孝宗隨即以手書召張浚入見,說:“久聞公名,今朝廷所賴唯公。”又起用遭到秦檜誣陷、流落二十年的辛次膺同知樞密院事,召回被秦檜貶斥的胡詮,朝中的秦檜黨人都被驅逐。

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今屬四川)人,政和年間登進士第。宋高宗在應天府即位時,張浚趕來參與了皇帝登基儀式,任樞密院編修官,之後,又受到新任宰相黃潛善的賞識,升任殿中侍御史。張浚一度依附黃潛善,對另一主張抗金的宰相李綱大加攻擊,直接導致李綱被罷相。但不久後,張浚與宰相黃潛善也有了矛盾。張浚有一次在奏對中提出:“無謂金不能來,當汲汲修備治軍,常若敵至。”意思是說,要像金人經常會來攻擊那樣努力備戰治軍,以求有備無患。這與一味求和的黃潛善意見相左,張浚因此被黃潛善排擠出朝。這件事應該對張浚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此後,他開始積極參與抗金的軍事活動。建炎三年(1129年),杭州發生苗傅、劉正彥兵變,逼迫宋高宗退位,張浚首倡勤王之師,平定了苗、劉之變。宋高宗復位後,張浚升任知樞密院事。後又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經營川陝,銳志北伐。紹興七年,宋將劉光世因驕惰怯敵被罷軍職,宋高宗原已答應將劉光世部劃歸岳飛,以擴充其兵力,但遭到秦檜的強烈反對。張浚也不同意將劉光世部併入岳飛軍,於是收歸自己兼任的都督府直接管轄,以劉光世部將王德任左護軍都統制、酈瓊任副都統制,讓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呂祉節制。酈瓊不服王德的管制,多次向張浚申述,張浚卻沒有重視。酈瓊便乾脆發動兵變,殺死呂祉等人,率四萬軍隊叛變,投向金人所立的劉豫偽齊政權,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淮西兵變”。張浚因為處置不當,引咎辭職。秦檜專政後,一味賣國投降,張浚則被長期排斥在外。但他一直力主抗金,在南宋朝野名望很高,是盛譽天下的抗戰派首領,金人也對他十分懼怕。

當時,詞人張孝祥作了一首《六州歌頭》,詞云:
詞中充滿強烈的愛國激情,對苟且偷安之輩倍加譴責。張浚在宴席上偶然讀到此詞後,竟然感動得罷席而走,由此可見此人確實心懷收復之志。只是,有志氣是一回事,有能力則是另外一回事。 張浚被召見後,見宋孝宗性格與之前的宋高宗大不相同,有志恢復中原,便力陳和議的種種壞處,勸宋孝宗一意以圖恢復。隆興元年(1163年)正月,張浚進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開府建康(今江蘇南京)。其參佐皆一時之選:如陳俊卿即因張浚舉薦,任江淮宣撫判官;張濬之子張軾以少年內贊密謀,外參庶務。宋孝宗曾召見陳俊卿、張軾,問張浚動靜、飲食、顏貌,並說:“我依靠張浚就像長城,不容眾人浮言搖奪。”由此來表示對張浚的絕對信任。十分可惜的是,張浚名聲雖大,卻是個志大才疏的人物,能力甚至遠不及同時期的虞允文。

剛好這個時候,金人獅子大張口,向南宋朝廷索取海、泗(今江蘇盱眙北洪澤湖中)、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縣)、商(今陝西商縣)五州之地及歲幣,被張浚斷然拒絕。金人立即派大軍進駐虹縣、靈壁,擺出一副馬上要大舉進攻的架勢,想以此來威懾南宋,局勢頓時緊張了起來。張浚主張先發製人,立即進行北伐,恢復失地。抗戰派也紛紛建策北伐。宰相史浩出面反對,他認為北伐勞師費財,南宋又兵弱將庸,主動出兵是冒險之舉,主張修築瓜洲、採石兩處的城防,以保長江。張浚與史浩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兩人辯論了五天,史浩最終也沒能說服張浚。 史浩為宋孝宗的老師,師生之間關係一直相當融洽。宋孝宗即位之初,為岳飛父子平反昭雪等,都得到過史浩的支持。史浩還向宋孝宗推薦了陸游等一批有識之士。但史浩卻是主和派的代表。此時的宋孝宗,銳氣十足,有雄心壯志,於是堅決地罷免了自己的老師史浩,表示對張浚北伐的支持。

當時陸游在樞密院任編修,文才出眾,張浚便指派陸游起草北伐詔書,號召中原人民奮起抗戰,配合宋軍收復失地。 同年四月,張浚派濠州李顯忠軍、泗州邵宏淵軍,分道出擊屯駐在河南的金軍。李顯忠原名李世輔,十七歲隨父從軍抗金,屢立戰功,宋高宗賜名顯忠。他一貫堅持抗戰,鬥志昂揚。自濠州出兵,五月攻下靈壁縣。邵宏淵自泗州圍攻虹縣(今安徽泗縣),卻未能下。李顯忠派靈壁降卒,招降虹縣金軍守將,然後與邵宏淵合兵,進取宿州(今安徽)。李顯忠麾下勇士楊椿首先登上宿州城,打開北門,宋軍遂攻入城中。邵宏淵部殿後,遲疑不前,經李顯忠催促,方渡濠登城。宋軍與金軍展開激烈的巷戰,殲敵數千,終於收復了宿州城。 攻占宿州後,邵宏淵打算打開倉庫犒勞士卒,李顯忠認為不可,下令移軍出城,只以現錢犒士,士兵每三人才分得一千錢,每人平均只得三百餘錢。邵宏淵又趁機暗中起哄鼓譟,軍士都很不高興。

宋軍攻取宿州後,整個中原為之震動。捷報傳來,宋孝宗興奮地說:“近日邊報傳來,中外為之鼓舞,十年來還從未有過這樣的大勝仗。” 宋孝宗隨即下詔,任命李顯忠為淮南、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因圍攻虹縣無功,位在李顯忠之下。但邵宏淵此人心胸狹隘,一味爭強好勝,由此與李顯忠不和。張浚身為主帥,不但不加以調和,反而聽任邵宏淵不受李顯忠節制。 宋軍攻占宿州後,金軍即出動主力,進行反擊。五月,金軍副元帥紇石烈志寧部自睢陽(今河南商丘)反攻宿州,被李顯忠打退。金軍繼續增兵,李顯忠約與邵宏淵分兵夾攻。邵宏淵臨陣竟按兵不動,對人說:“當此盛夏,搖扇子還顧不來,怎能在烈日下披甲苦戰呢!” 當晚,中軍統制官周宏、邵宏淵之子邵世雄等將領見兩將不和,料到宋軍難以取勝,便各自帶部逃走,宋軍頓時大亂,金軍趁機大舉攻城。李顯忠率領部下奮力抵抗,而邵宏淵當此緊急關頭,仍不肯與李顯忠合力守城,極力主張棄城撤退。李顯忠知道邵宏淵對自己心存嫉恨,不會援手,僅憑自己所部孤軍守城已不可能,只得放棄宿州,連夜南撤。宋軍剛剛退到符離(今安徽宿縣),就被追擊的金兵趕上。宋軍大潰敗,死者不可勝計。金軍獲甲三萬副,所得兵仗甚眾。李顯忠、邵宏淵二將在亂軍中逃脫,僥倖保住了性命。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符離之戰”。此戰中,宋軍資糧器械損失殆盡,宋軍主力潰不成軍,無力再戰,北伐遂告失敗。 符離戰敗後,主和派勢力隨即抬頭。宋孝宗雖然有心抗金,但內有太上皇宋高宗的牽制,外有不少主和的大臣,意志開始動搖。在猶豫不決之中,宋孝宗起用湯思退為宰相,負責同金國議和。金人索要海、泗、唐、鄧四州地。湯思退竟然全部同意,派秦檜餘黨王之望出使金國割地。 宋孝宗、湯思退的投降妥協遭到了抗戰派大臣的紛紛反對,辛次膺憤而辭職,張浚、虞允文、胡銓、王十朋(四十六歲中狀元,官至起居舍人、侍御史等職,戲劇《荊釵記》便是寫他與妻子錢玉蓮的故事)等人連續上書,堅決反對求和。宋孝宗本來就意志不堅定,有所悔悟,又下令停止和議。但他同時升湯思退任左相兼樞密使,升張浚任右相兼樞密使,張浚還奉詔視師淮上,“遍行兩淮,築治城壘”。可見宋孝宗在戰與和之間猶豫不決,立場始終搖擺不定。造成這原因的,固然有投降派的阻撓,更大的阻力卻是來自太上皇宋高宗。宋孝宗本來絕無可能當上皇帝,卻意外地被宋高宗收為養子,並且宋高宗主動退位為太上皇,他才得繼大統,這其中的感激不言而喻。也正是這份感激,削弱了宋孝宗抗金的意志。 但湯思退卻不肯罷休,陰謀陷害抗戰派首領張浚,趁張浚出朝視察前線軍隊之機,指使黨羽右正言尹穡攻擊張浚擁兵跋扈,浪費國用,抗拒朝廷命令,主和派又囂張起來。在太上皇宋高宗的干預下,宋孝宗再次動搖屈服,從前線召張浚還朝,罷去相位,改授閒差。張浚途徑餘幹,得病死去,時年六十七歲。 張浚一死,宋孝宗最終決定議和,派魏杞出使金國。兵部侍郎胡銓、太學正王質等上書反對。湯思退知道宋孝宗內心深處還是想抗金,擔心抗戰派繼續上書反對,宋孝宗又會跟上次一樣,再次動搖,便先下手為強,將反對撤兵割地的二十多名抗戰派大臣逮捕入獄。尤其可恥的是,湯思退還派人去金國通消息,要金人出動大兵來威脅議和。金人得到情報,於十月間再發兵渡淮南侵,進攻楚州。知楚州魏勝奮勇抗敵,戰死。都統制劉寶棄城逃跑。金軍又攻占濠州、滁州、商州。 湯思退的陰謀後來敗露,南宋朝野群情激奮,紛紛彈劾湯思退。宋孝宗不得不罷免湯思退出朝。但湯思退勾結敵人、奸邪誤國,民憤實在太大,太學生張觀等七十二人聯名上書,請殺湯思退、王之望、尹穡三人,以此來謝天下。湯思退當時正在貶黜的途中,聽到消息後,竟然憂懼而死。而王之望、尹穡二人只被罷官了事。 此時,在金軍的武力威脅下,宋孝宗不得不屈辱求和。除割讓海、泗、唐、鄧四州,又割去商、秦(今甘肅天水)兩州;交換的條件只是雙方世為叔侄之國,宋帝正皇帝之稱,不再向金稱臣,改稱侄皇帝;原來的“歲貢”改稱“歲幣”,每年金銀、絹各減至二十萬兩匹。這便是恥辱的“隆興和議”,也稱為“乾道之盟”,“隆興”、“乾道”均為宋孝宗年號。和議成立後,宋金雙方保持了約四十年的和平關係。 宋孝宗雖與金國訂立了隆興和議,但又不甘於就此妥協,他獨掌用人大權,親自處理政事,繼續作收復失地的打算。為此,親歷親為的宋孝宗忙得不可開交,曾對身邊的人說:“我每天都要遊行全國一周(指處理各地文件)。”他積極選賢任能,準備任用一批和自己同樣有志收復失地的大臣,老將虞允文在這種情況下被重新起用,入樞密院參預軍務。 本來宋孝宗還準備讓虞允文任宰相,但剛好此時金國使臣完顏仲出使南宋,在朝堂上盛氣凌人。虞允文實在看不過眼,要殺完顏仲,結果反而因為這件事被御史彈劾,被迫去職。不過,宋孝宗念念不忘隆興和議之恥,而虞允文是朝中抗戰派的主要代表,後來還是被任命為宰相。 虞允文執政後,在各地修築城防,積極準備北伐。就在此期間,御史蕭之敏彈劾虞允文擅權不公。宋朝的臺諫制度相當厲害,虞允文不得不自請罷政待罪。在關鍵時刻,太上皇宋高宗竟然出人意料地站出來為虞允文說話,而且話說得相當擲地有聲:“採石之戰時,他蕭之敏在哪裡呢?”意思是說當年虞允文在採石之戰中力挽狂瀾時,他蕭之敏還不知道在哪裡呢。虞允文因此被復職,而蕭之敏也被貶官。 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派虞允文到四川整軍備戰。宋孝宗對虞允文此行寄予厚望,親自到正殿為虞允文餞行,並特許虞允文在殿門乘馬,持節度使儀仗出京城。這是非常特殊的禮遇。虞允文離開京師前,宋孝宗鄭重其事地與虞允文約定:“如果你出兵,朕未出兵,那是朕負你,如果朕出兵,你未出兵,則是你負朕。”預定由虞允文從四川、陝西出兵,宋孝宗派朝廷主力進軍兩淮,雙方最後在河南會師。由此可以看出,宋孝宗對虞允文的信任有限,否則也不會一再強調“你負我”還是“我負你”的話了。這不僅是宋孝宗一個人的問題,長期以來,宋朝對手握重兵的將領信任都相當有限,這也是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最直接的後果。 虞允文到四川後,在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適當增加將士的俸祿,使能養家以提高士氣;養馬戶可以免除賦役,由此鼓勵養馬,以增加馬匹數量;又聽取大將秦琪的意見,改變兵力分散的狀況,以使軍勢首尾相應。虞允文積極備戰,但卻一直沒有明確提出出兵的計劃。等了一年多,急不可待的宋孝宗實在沉不住氣了,以密詔催促虞允文盡快發兵。虞允文由於軍需未備,不願倉促出兵。宋孝宗為此相當不滿。虞允文深知宋孝宗的心意,為了不負厚望,日夜奔忙,“戴星乘馬,冰滿鬢髯”,終於積勞成疾,於淳熙元年(1174年)二月辭世,享年六十四歲。 虞允文死後,宋孝宗怒其遲遲不出兵,不肯給他諡號。當他後來看到虞允文留下的軍隊全部是精壯之兵時,這才恍然大悟,動情不已,贈虞允文太傅,賜諡忠肅。 虞允文為人慷慨磊落,胸怀大志,以恢復中原為己任。他出將入相幾二十年,孜孜於國事,一直是朝中最堅決的抗戰派。最難得的是,他一直留心搜羅人才,所提拔舉薦的洪適、汪應辰、王十朋、趙汝愚、晁公武、李燾等人,後來均成為一代名臣。 虞允文之死對宋孝宗打擊相當大,不光使出兵四川的計劃落空,也使宋孝宗失去了朝中最有力的支持。當時在南宋的統治集團內部,絕大多數人已經安於偏安一隅的現狀。虞允文死後,宋孝宗任用王淮為宰相,理財備戰,然而,抗戰決非僅僅是皇帝和宰相的事,朝中的大臣如龔茂良、史浩、週必大等,均反戰主和。這讓宋孝宗的決心受到極大挫折,加上輔弼無人,心力交瘁的他也開始遲疑動搖了。從此以後,他為政求穩,逐漸趨於保守。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當了二十五年太上皇的宋高宗病死。宋孝宗一直很感激養父宋高宗的禪位之恩,不勝悲傷,衰服守喪,由太子趙惇參預政事。此時的宋孝宗,已經完全喪失了即位之初的雄心壯志,深感中興大業力不從心。他決定服喪三年,以“守孝”為名退位。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在皇位二十七年的宋孝宗正式傳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宋光宗,而他自己退居重華宮,做起了太上皇,從此再也不提北伐一事,當年隆興北伐前的激昂和熱情,已經成為心中永遠的記憶,再也不復重來。想來他的心中,應該是充滿了壯志未酬的悲哀和落寞的情懷吧。 之後,宋孝宗又當了五年太上皇,終於在對兒子宋光宗不孝的憤懣中去世,時年六十八歲。相比兩宋的其他皇帝,壯志難酬的宋孝宗更讓人同情些。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