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三國

第2章 2、何進之死

謀說天下·謀三國 雷静 3800 2018-03-16
東漢後期的歷史就是一部宦官和外戚的爭鬥史。打從漢和帝開始,即位的皇帝大多都是少年天子,其中最小的是一百多天的嬰兒。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臨朝執政,太后又依靠自己的娘家人,於是就形成了外戚專權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後沒有兒子,太后、外戚為了便於控制政權,就從皇族裡找一個孩子來充當皇帝,劉宏就屬於這種走了狗屎運的皇帝。 皇帝漸漸長大,自然不甘心長期當傀儡。可宮裡宮外都是外戚的親信,他又去哪裡尋找幫助自己的人呢?只有每天伺候自己的宦官。皇帝往往依靠宦官的力量,來撲滅外戚的勢力,這樣一來,權力又從外戚轉移到宦官手裡。 無論是外戚上台,還是宦官專權,無疑都代表著豪強地主的腐朽勢力。他們輪流把持朝政,東漢的政治不腐敗也難。

到了靈帝一朝,在選立太子這件事上,外戚和宦官這兩撥勢力又對抗上了。 靈帝有兩個兒子劉辯和劉協。劉辯是何皇后生的,劉協是王美人生的。王美人的地位雖然不高,但她多才多藝,鍾毓靈秀,善辭賦、能繪畫,頗得靈帝的寵愛,驕縱專橫的何皇后對她充滿嫉妒。王美人懷上劉協的時候,擔心受到何皇后的迫害,曾試圖打掉腹中的胎兒,卻沒有成功。 光和四年(181年)三月,王美人生下兒子劉協,何皇后見生下的是皇子,越發恐慌,於是調了一杯毒酒騙王美人喝下,王美人就此殞命。靈帝很快查明兇手,怒不可遏,決定廢掉何皇后,是宦官們跪下苦苦求情,靈帝才收回成命。 靈帝倒也是一個多情種子,難忘善解人意的王美人,還寫了《追德賦》和《令儀頌》來追思她。中平六年(189年),靈帝駕崩,去世前,他將立劉協為太子的願望囑託給宦官蹇碩,算是給心愛的王美人一個交代。

這樣一來,宮中勢力就分成兩派,一派是以何皇后和她的弟弟大將軍何進為首的保辯派,另一派是以蹇碩為首的保協派。 何進,南陽宛人,本是一介屠夫,妹妹被選進宮得到皇帝寵幸,一家子跟著雞犬升天,何進也平步青雲,當上大將軍。當時的“三公”都成了名譽職務,大將軍統轄百萬兵馬,握有實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何進的孫子何晏就是魏晉時期那位著名的大帥哥,由此可以推想,何進必然不像尋常屠夫那樣滿臉橫肉,而是一個相貌不俗的中年男人。 不過,何進在政治上的表現卻不像他的外表那般不俗。在黃巾起義期間,他倒也立過一些戰功,比如整備了京師的防衛,偵破馬元義的謀反,平定了京師附近的一次暴動。然而作為把持朝廷重權的一把手,何進做的這些事只能算是小打小鬧小修小補,解除黨錮這一關鍵性措施還是皇甫嵩提出來的。

即便如此,蹇碩也不敢小看了他。蹇碩手下有八隊人馬,每隊各有一名校尉作為隊長。這八隊可謂人才濟濟,袁紹和曹操就是其中的校尉,可蹇碩又哪裡使得動這八隊人馬呢?袁紹向來與何進交好,曹操是和袁紹一起長大的發小,別的人就更不用說了。蹇碩能使得動的,只有他自己的那一隊人馬與宮中的一些太監。 敵我力量懸殊,再加上廢嫡立幼本就有悖常理,蹇碩決定玩一把陰的,先下手為強,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蹇碩在皇宮佈置好伏兵,然後派人去接何進,騙他說要和他商議事情,打算等何進入殿的時候一舉將他殺死。不過,何進也不是吃素的,他在蹇碩身邊安插有眼線。去接何進的時候,這位眼線便頻頻向何進使眼色。何進何等機警,趕忙駕著馬車抄近道逃回家,躲過了這一劫。

遭遇這次凶險後,何進意識到立帝的事情迫在眉睫,便與何皇后擁兵入宮,升朝議政,宣布立劉辯為帝,史稱漢少帝;何皇后也升級為太后,臨朝主持朝政;何進與後將軍袁隗主持尚書事務。 蹇碩沒有罷休,他又與宦官密謀誅殺何進。不過蹇碩運氣實在不好,秘密再次洩露。何進令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處死,順便收編了蹇碩手下的禁軍。 在宦官和外戚這兩個集團的鬥爭中,外戚何進首戰告捷,取得了勝利。他本想就此收手,但袁紹勸說他,何不乘此機會將宦官盡數除掉,落個天下太平,省得以後和他們鬥來鬥去的。 這話落在前屠夫何進的耳朵裡,還是很有煽動性的。然而,何進的妹妹這回沒有和哥哥站在同一條陣線上。何太后駁回道:“太監沒有了,你讓誰來伺候我?”何太后沒有忘記當初太監們為自己向靈帝求情的恩情,自然不肯向他們下手。

何進無法違背太后的意思,事情就此僵持不決。袁紹又出了個主意,要何進召董卓進京,嚇唬一下何太后。袁紹這個主意可謂地地道道的餿主意,誰都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何況請的董卓還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凶神。 當時擔任典軍校尉的曹操聽到消息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在宮中服務的宦官,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應該給予他們大權和寵信,使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如果要懲治他們,只要派一個獄吏前往,除去首惡就夠了,何至於大動干戈地徵召外將呢?要想將他們一網打盡,事情必然會洩露,我看這事必敗無疑。” 曹操不愧是後來的三國的巨星級人物。巨星的光彩在什麼時候都無法掩飾,即便在漢末的舞台上跑龍套,曹操也能跑得不同凡響,不枉當初橋玄對他另眼相看。

曹操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他的父親曹嵩是太監曹騰的養子,這在當時的社會是被人看不起的。曹操小時候也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後來曾在詩作《善哉行》中回憶自己的童年,“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也就是說家裡的長輩,既沒有像孟母那樣為了孩子的教育三次搬家擇鄰而居,也不像孔子在兒子孔鯉經過庭院的時候,教導他退而學詩學禮。 出身不高貴,家教不嚴謹,曹操小時候還有一大堆“不良嗜好”,飛鷹走狗,四處遊蕩,不務正業,遊手好閒,還和一群紈絝子弟胡作非為。 曹操有個叔叔就看不慣了,常常向曹操父親告狀,讓他多管教管教自己的調皮兒子。曹操因此吃了不少皮肉之苦,於是想出來個歪點子整叔叔一把。 有一迴路上遇到叔叔,曹操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一看以為他中風了,連忙去向他爸爸報告說,你兒子中風了,快看看去。曹操的父親過來一看,曹操非常正常,沒有中風啊,就問他,叔叔的話是怎麼回事,曹操藉機說,叔叔不喜歡我,故意詆毀我。從此,曹操的叔叔再說什麼,他爸爸就不大相信了。

曹操鬼點子多,調皮搗蛋,當時的人們都不看重他,只有太尉橋玄對他另眼相看。這個當朝最高軍事長官對年僅二十的曹操說,天下就要大亂了,只有經邦濟世的人才能夠平定亂世,我看這個人就是你啊。 橋玄為什麼這麼看重曹操呢?因為曹操不僅僅是個搗蛋鬼,他還有過人的才藝。曹操擅作文章,他的許多詩詞歌賦流傳至今;曹操武功高超,有一次行刺張讓被人發現,還能夠全身而退。 更為重要的是,曹操一生好讀不倦。史書記載,曹操愛讀書,尤好兵書,就是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手不釋卷。這一點可以與西方的亞歷山大大帝相比,亞歷山大大帝在轉戰歐亞大陸的時候,身邊的金盒子裡始終裝著《荷馬史詩》。 不但橋玄賞識曹操,就是當時有名的許劭對曹操也有獨到的看法。許劭是當時的人物鑑賞家,就像現在的時事評論人似的,他會在每個月的月初對當時的人物發表評論,這叫月旦評。凡是獲得許劭好評的人,就好比拿到了通往上流社會的推薦信。

許劭給曹操的評價就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據說,曹操聽到這個評價的第一反應就是哈哈大笑。曹操一生愛笑,在評論袁紹召董卓這事的時候,他也是笑著說的。 上面說曹操小時候和一群紈絝子弟調皮搗蛋,這群人裡面就有袁紹。 袁紹和曹操不同,他出身非常顯赫。袁紹的高祖袁安就擔任過司徒的重要職位。自袁安以後,袁家接連四世在朝廷中官居司徒、司空、太尉“三公”高位,可謂權傾朝野,名震天下。 小時候,曹操、袁紹等一幫夥伴常常在一起琢磨什麼好玩兒。那時候的孩子不像現在的小孩兒可以打遊戲,可以看電影,好玩兒的實在太少了。一天有人結婚,曹操提議說,我們今天去偷新娘子,袁紹同意了。 晚上參加婚禮的賓客正在喝酒,曹操一聲大喊:“有賊啊!”所有人都應聲出來抓賊,曹操逮著空子衝進洞房,把新娘子背出來往外跑。袁紹笨手笨腳的,跑的時候被灌木叢鉤著衣服,動不了了,就讓曹操先跑。曹操靈機一動,用手向袁紹一指,說:“大家看,賊在那裡!”袁紹一聽急了,使勁一竄,就從灌木叢裡脫身了。

從這小小的一幕就看得出來,曹操小時候的頑劣聰明遠勝袁紹。直到長大成人,曹操當上典軍校尉,袁紹成了司隸校尉,袁紹依然沒有學會發小曹操的智慧。 不讀書確實害死人,袁紹請來的董卓還在路上,何國舅先送了性命。袁紹、何進早早訂好計劃,卻遲遲沒有行動,於是全世界都知道了何進要對太監下手,太監們自然不肯伸著脖子等何進下刀。中常侍張讓打探到何進入宮的時間,就率領幾十個黨羽埋伏在殿外,等他一出殿,立馬躍出,手起刀落,何進當場一命嗚呼。 袁紹大怒,這才雷厲風行起來,馬上帶兵捉拿張讓,還下了一道命令,洛陽城內,凡是沒有長鬍子的男子都格殺勿論。這下不僅太監倒了黴,洛陽城裡那些尚未長出鬍子的小青年也遭到了池魚之災,他們見了袁紹的士兵,不得不褪掉下衣驗明正身。這一場誅殺,兩千多宦官命喪黃泉,其中冤死的不在少數。

然而悲劇遠遠沒有結束,真正葬送東漢命運的元兇正向著洛陽日夜兼程地趕來。 三國的舞台尚未正式拉開,在漢末的熱身賽場上,曹操和袁紹這兩個兒時夥伴乍一亮相,就立時分了高下。兵就是人手上的一把雙刃刀,曹操一生征戰無數,殺人無數,可謂擅用刀。但他知道,刀劍一旦出鞘,必定要飲血而歸,弄不好的話,殺不了別人還會傷到自己,所以這刀絕非想出手時就出手,擅用刀的前提是善用刀。袁紹毛躁急進,當然稱不上善用刀,更不能說擅用刀了。 在復雜的政治鬥爭中,正確掌握打擊面是很重要的。如果要遏制敵對勢力,將最頑固最殘暴的敵人制伏也就足矣。硬要擴大打擊面,四處樹敵,不僅增加了打擊難度,還有可能適得其反,讓自己陷入被動。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