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唐

第50章 10、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謀說天下·謀唐 移然 2924 2018-03-16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鬥爭過程中,兩個人的個性為其帶來了不同的結局。李建成做事非常猶豫不決,總是在事情的關鍵時刻放敵人一馬,給了李世民喘息和反撲的機會。而久經沙場的李世民則不同,他知道要想殺死獵物獲得勝利,就要一鼓作氣,不達到自己的目的就不能停手。在玄武門之變中,他能一擊而中,將太子和齊王斬於馬下。 在臨湖殿中等待著太子前來朝拜請罪的李淵,與裴寂、陳叔達、蕭瑀等人絲毫沒有發現自己的兩個兒子已經喪生玄武門。直到全副武裝的尉遲恭手拿兵刃來到殿前,他們才驚覺事情有變。李淵驚恐地問:“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尉遲恭說:“太子和齊王企圖謀反,在玄武門想要刺殺秦王,已經被秦王斬殺,末將是領命前來保護陛下的。”

李淵聞聽這一消息,猶如五雷轟頂,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終於變成了現實,而且是在他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下。裴寂等忙上前扶住跌坐在龍椅上的李淵,不斷地安撫他。 不一會兒,渾身血蹟的李世民出現在李淵面前,跪在地上,聲淚俱下地說:“太子想要刺殺兒臣,我出於無奈只能反擊。為了保護皇上的安全,已經將他們在玄武門殺死了,請皇上賜罪!” 兩眼茫然的李淵,此時已經沒有任何力氣來責怪李世民了。殿門外,尉遲恭帶刀站立;李世民的身後,還有侯君集、程知節等將領跟隨,看著他們一個個手中刀光閃閃,身上鮮血淋漓,李淵還能說什麼呢!可是一想到建成和元吉剛剛慘死,他便忍不住胸中悲痛,指著李世民大喊道:“你這個逆子,居然如此嗜殺成性,連自己的兄弟都不放過!”連呼左右將李世民推出去問斬。

裴寂、陳叔達忙上前跪倒,力勸李淵說:“現在木已成舟,太子和齊王已死,如果秦王再有什麼不測,那將是大唐江山的不幸啊!” 在李淵的重臣之中,陳叔達、蕭瑀等人一直都是秦王的擁護者,他們對於李世民的才華、能力都非常讚賞。秦王與太子相鬥時也都是站在李世民這一邊,現在太子已死,他們只能是更加支持秦王,力保李世民了。 在眾人的勸慰下,又加上李世民不斷請罪,李淵也開始慢慢恢復神智,他明白此時的情況已經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李世民既然敢於下手殺太子,也肯定已經掌握宮禁內外了。蕭瑀說:“國不可一日無儲君,現在太子已死,看來只能立秦王為太子了。”李淵只好接受了這個別無選擇的建議。 李世民在故作姿態之後,當堂接受了李淵的任命,成為新任的東宮之主。但是尉遲敬德卻忽然提著兵器來到殿前,對李淵說:“現在太子和齊王的軍隊還在宮門外和秦王府的軍隊廝殺,請皇上將兵權授予秦王,以便控制這些軍隊,停止戰亂,也可以減少損失!”

眾人一聽,都紛紛暗自讚嘆尉遲恭想得周到。自古以來,兵權才是實權,只有控制軍隊才能坐穩江山。但是轉念一想,武將出身的尉遲恭雖然知道兵權的重要性,但也未必能在事變時想到這一點,看來應該有高人早做了安排。李淵見狀也再無話可說,便答應了尉遲恭的請求。 李世民對於李淵的任命先是堅辭不受,推脫幾次後,又在蕭瑀、陳叔達等人的勸誡下勉強接受。他跪在李淵的面前,不住痛哭,表示對自己的罪責深感愧疚。而李淵也認清了形勢,對他說:“怪只怪我一直以來聽信了奸人的讒言,對你不夠信任,否則也不會發生今天的事情了。” 李淵這句話巧妙地為自己找了台階,又暗中對李世民進行了褒揚,讓兩個人的尷尬局面得以化解。李世民也順勢接受了李淵的這一解釋,掌握兵權,做了太子。

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李世民馬不停蹄,以斬草除根為原則,不僅殺死了建成的五個兒子和元吉的五個兒子,還頒布詔書,將他們的家籍、皇族身份全部取消,讓李家族譜中從此再也沒有這兩個人。其中齊王李元吉的所有財產,都被賞賜給在本次事變中功勳卓著的尉遲恭。 玄武門之變三天之後,李淵正式下發詔書,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同時宣布從今以後,軍機、兵仗、倉糧事無大小全都由皇太子來決斷,只需要事後奏知皇上便可。從此李淵變得徹底有名無實,將全部權力都移交到新任的太子手中。 掌握大局之後的李世民並沒有大開殺戒,對於眼前的局勢來說,除了他非常忌諱的建成、元吉兩家之外,他不想因為濫殺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對房玄齡說:“如今局勢剛剛穩定,之前與太子、齊王勾結的人又不在少數,如果我們都要斬殺,勢必會血流成河,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房玄齡說:“建成在朝中多年,和他有交往的人多佔據要職。兵變之時,薛萬徹、馮立和謝叔方等舊部都已經逃出城去。我想還有很多人此刻都在觀望,一旦觸及他們,也許會引起反抗。若是爆發戰亂,不僅會引起動盪,更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對我們就太不利了。不如就請皇上下旨,對於建成和元吉的舊部都不再追究,這樣做才能穩定人心啊!” 李世民採納了房玄齡的建議,很快便讓李淵下旨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黨羽。詔書剛一下達,藏在長安城外終南山中的薛萬徹和馮立便立即現身,進城請罪。李世民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不僅不加責怪,還對左右說:“他們都是忠於自己的職責,是義士,所以要熱情款待,不許怠慢。” 這一舉動起到了安撫人心的作用,對於曾經為建成出謀劃策,要將李世民置於死地的謀臣魏徵,李世民也網開一面,任命他做了詹事主簿。原本忐忑不安的那些太子舊臣都將心放回了肚子裡,開始死心塌地地跟著李世民。

在經過一番洗禮之後,一直跟隨在李世民鞍前馬後為其出謀劃策的一群功臣,也都逐一得到了重用。宇文士及被任命為太子詹事,長孫無忌和杜如晦被任命為左庶子,高士廉和房玄齡被任命為右庶子,尉遲恭被任命為左衛率,程知節被任命為右衛率,虞世南被任命為中舍人。就連之前因楊文幹謀反被流放的太子府謀臣王珪、韋挺也被召回,全部封為諫議大夫。 而一個月之後,這些人又一次被大幅提拔,秦叔寶被任命為左武衛大將軍,程知節被任命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恭被任命為右武侯大將軍。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長孫無忌被任命為吏部尚書,杜如晦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在玄武門事變之後力挺李世民的蕭瑀被任命為左僕射。這些任命是李世民控制朝政和軍政的佈置,在這一次次論功行賞下,在朝堂上佔據重要位置的全都成了秦王府的親信。

玄武門之變兩個月之後,李淵讓位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在推辭了三次之後,改元貞觀,坦然地坐上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位置,終於全權掌控了這個國家。不久,他便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實現了國家的極度繁榮。 李世民本人具有非凡的雄才大略,可謂智勇兼備。在無數的戰爭中,巧妙運用戰術,善於出奇制勝,而且每一次上戰場必然是身先士卒,沖在最前線。在統治管理的過程中,他注重恩威並施,對人才以誠相待,求賢若渴,虛心納諫。無論文治還是武功都有豐厚建樹。對於自己獲取皇位的手段,李世民非常擔心後世的人會對此詬病,但因為他卓越的能力,也讓世人生活在他所創造的盛世裡,因此在後世的歷史記載中,雖然會提及玄武門之變的驚險,但對他多有肯定之辭。

在李世民統治期間,他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的道理,對大臣的建議都會採取豁達的採納態度。同時,他初步建立起互相監督的三權分立政治管理制度,規定法令實施時需要層層審核,保證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避免不良政策造成的危害與影響。他一生對突厥、吐谷渾、漠北等戰爭都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被稱為“天可汗”,是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無論他在權力鬥爭的過程中採取過什麼樣的謀略,都無法抹殺他在後期作出的政績,當然也無愧于後人對他的敬仰和尊崇。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