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謀說天下·謀明

第41章 3、李善長離間,劉伯溫遭遣

謀說天下·謀明 朱云霞 3042 2018-03-16
南征北戰,東招西討,多少年來朱元璋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處理起有關問題來,早已得心應手。可定鼎金陵,當上皇帝以後,朱元璋不得不面對各種不同以前的新問題。從取得天下到治理天下,他能完成這種過渡嗎?通過李善長與劉基的明爭暗鬥,朱元璋順利實現了這一轉變。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李善長中書左丞相,封韓國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朱元璋更是把他比做漢之蕭何。封劉伯溫誠意伯,歲祿兩百石。 受封當晚回到家中,劉伯溫長子劉璉問道:“父親,兒不明白為何父親僅被封為伯爵,而李善長竟然位居六公之首?這太不公平了。” “璉兒呀,你還太年輕啊,許多道理你還不明白。皇上這是向著咱呢。”劉伯溫道。

“兒的確不明白。他李善長歲祿四千石,為何僅予父親兩百石。就算李善長居功至偉,但父親也不遑多讓呀。”劉璉實在是不解,他替父親覺得委屈。 “璉兒,自古以來飛鳥盡,良弓藏。此時,誰的地位越高,誰也就越危險啊。你可以這樣想,為父歲祿雖只有區區兩百石,僅為李善長的二十分之一,但為父的危險也只有他李善長的二十分之一。”劉伯溫解釋道。 劉伯溫明白,如今天下初定,皇上還不敢對這些有功之臣下狠手,但這一天遲早都會來臨。朱元璋這個皇上如此聰明,他不會留著這些功臣的。只要老百姓能過上太平日子,我劉伯溫還有何求!該是我回青田老家過幾天清靜日子的時候了,找個適當時機就回去吧。這官場污穢不堪,榮華富貴萬不可貪戀啊。

過了段時間,皇上召劉伯溫進宮議事。君臣禮畢,朱元璋問道:“伯溫啊,有沒有什麼話想對咱說啊?” 劉伯溫明白,皇上這是在問自己對封爵一事有沒有意見呢。 “啟禀皇上,臣沒有什麼要說的。” “你不說咱也明白,這些年你跟隨咱沒少給咱出謀劃策,立下了不少功勞。和李善長比起來,封你為伯爵確實委屈你了。如今右丞相徐達征戰在外,咱準備增設一個丞相,讓你來做,你看如何啊?” “皇上這萬萬不可啊,臣擔當不起!”劉伯溫立即俯身下拜道。 “有什麼擔當不起的,我認為你做丞相比李善長更合適。”皇上扶起他道。 “皇上過獎了,李相國是柱國大臣,功勳顯赫。而臣只不過是那山野小樹,能支起只簷片瓦以得安身已是不錯,怎可和李相國相提並論。”劉伯溫趁機道出自己的歸隱之心。

朱元璋明白,李善長沒少說劉伯溫的壞話。劉伯溫在此時拒絕丞相一職,其原因只是為求自保。 “呵呵,你的才干我太清楚了,這丞相一職咱以為你最合適。你不願意只怕是另有原因。最近有些折子都在說你的是非,當然也有說李相國的。你怎麼還說李相國的好呢?” “皇上,臣性子直,只怕是得罪不少人。但平心而論,目前丞相一職還是李相國最為合適。現在文武百官的關係,怕只有李相國一人能夠理順。”劉伯溫明白,現在諸文武多是淮西子弟,他們統攬朝廷大權。在這種情況下,他根本無法立足,所以丞相一職自己絕不能擔任。 “既然你不願意做這個丞相,咱也不勉強你了。我有幾個人選你幫我參謀一下。”朱元璋心裡明白劉伯溫在擔心什麼,便不再勉強。

“楊憲如何呀?”朱元璋問道。 “臣以為楊憲不行。”劉伯溫很感激皇上能與他共同探討丞相人選。 “為什麼啊?當初可是你把他推薦給咱的啊。”朱元璋很是不解。 “楊憲的確具有相才,也很得皇上賞識。但他辦事好勇鬥狠,處理不好與群僚的關係。只怕日後一旦為相,會使百官人人自危,引起變亂啊。”楊憲是劉伯溫的好友,劉伯溫太了解他了。 “那汪廣洋怎麼樣?”朱元璋繼續問道。 “此人比楊憲還不如,他的才氣不能統領群臣。做個中書省參政已足矣。” “那胡惟庸呢?” “此人有相才,但氣量不足為相。遇事睚眥必報,一旦為相,必打壓異己。” “難道他們都不行嗎?”朱元璋憤憤道。 “皇上,臣以為現如今有李相國坐鎮中書省已經足夠了。皇上大可不必為此心煩。”劉伯溫明白,李善長如今已統攬朝政,誰出任另一個丞相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皇上想靠增加一個丞相職位來牽制李善長,只怕是徒勞無益。

朱元璋也明白這個道理,他早有廢李善長之心,只是時機還未成熟。李善長位居六公之首,一旦動了他,只怕那些開國功勳會人人自危。 “伯溫啊,過幾日咱將要去汴梁犒賞諸將士,你和李相國一起主政。這個你就不要再推辭了。”朱元璋還是不想放過劉伯溫。劉伯溫只好答應。 在李善長、劉伯溫主事期間,有一日,劉伯溫查出中書省都事李彬貪污公款。其實李善長早知道此事,只是李彬是勳舊,李善長一直幫其掩蓋,沒有說出。 李善長向劉伯溫道:“此事就請先放一放,等皇上回來再說。”李善長相信,皇上不會因為李彬貪污些銀子就把他怎麼樣。 可沒想到劉伯溫堅決不同意,他問李善長:“相國大人,您還記得宋朝是怎麼滅亡的嗎?皆因其法紀鬆弛,以致丟了天下。難道您想讓我們重蹈覆轍嗎?”李善長啞口無言。

劉伯溫認為應斬了李彬,以肅紀綱。他奏請皇上後得到許可,便立即斬了李彬,一時朝臣無不震驚。 劉伯溫明白,這次他算徹底得罪了李善長,恐怕朝中再無自己安身之地。果然,此後李善長多次進言中傷劉伯溫。 不久,劉伯溫青田老家的妻子病逝,劉伯溫想,自己告歸的機會終於來了,於是去見皇上。 “伯溫啊,你的事我都知道了,需要多少時間來處理家事呀?”還沒等劉伯溫說話,朱元璋先道。 “皇上,連日來臣的身體也越來越差,想請皇上恩准臣告老還鄉過幾天太平日子,也好陪陪那死去的老伴。”劉伯溫懇求道。 朱元璋不覺一陣心酸,自己的確對不住劉伯溫,天子腳下竟然不能給他太平的日子。 “也好,回去歇歇也好,咱知道這段時間你日子不太平靜。但伯溫呀,咱大明江山還需要你這種人才,希望咱有需要的時候,你還能出山相助。相信那時咱能讓你好好施展你的才能。”

劉伯溫叩頭謝恩。他自己也不能肯定這一走還會不會再回來。他是不想回來,大明朝雖然打下了江山,卻仍留下一大堆問題沒解決。希望皇上經過這幾年的歷練,能去除作戰時的勇猛而多些馭臣之策。 “皇上,臣要走了,但還有幾句話要說。你如今已得了天下,需知這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不是你的,也不是淮西子弟的。你可以靠淮西子弟打天下,但你不可以只憑淮西子弟治天下啊。” “咱早等你這番話了,咱懂。那些驍勇悍將,他們戰時功勞有多大,他們如今威脅就有多大。看看今天的滿朝文武,盡是些淮西人。他們還說你是什麼浙東黨,真是無中生有!”朱元璋說到此處,氣得瞪大了雙眼。 “多謝皇上聖斷!”劉伯溫感激地說道。 “其實咱真的不想放你走,咱還準備好好用你這個浙東人呢。”朱元璋依依不捨道。

回來後,劉伯溫與長子劉璉說道:“趕快收拾東西,明天一早就悄悄地走。” “父親,皇上不是已經同意我們回青田老家了嗎?為什麼還要悄悄地走呢?”劉璉問道。 “皇上答應放我們回去,但卻不是心甘情願。我擔心皇上又聽信讒言改變主意啊。”劉伯溫解釋道。 果然如劉伯溫所料,胡惟庸得到劉伯溫遭遣的消息後,向皇上進言,說青田地處原張士誠部,擔心劉伯溫回去後聚眾造反。 朱元璋很是猶豫,胡惟庸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同時,朱元璋也擔心劉伯溫回到青田後,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人仍不會放過他,思來想去,決定還是把劉伯溫留在京城更為合適。 可憐劉伯溫雖遭遣,仍不得回青田老家。 如果說李善長是他朱元璋的蕭何,那劉伯溫就是他的張良。朱元璋明白,要想整治吏政,還得從他們這些股肱之臣下手。李善長、劉伯溫兩人鬥爭的表面結果是劉伯溫遭遣,但朱元璋經過此事也看清了時局。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勢力日益膨脹,直接威脅到皇權。連自己器重的劉伯溫他們都可以隨意對付,更何況其他官員呢?李善長也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出於自保,於洪武三年(1370年)稱病歸鄉。朱元璋遂在洪武四年(1371年),以李善長年高有病為名,讓李善長告老還鄉。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