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第3章 倒霉的無名數學家

馬伯庸笑翻中國簡史 马伯庸 2243 2018-03-16
所謂“德性”,這個“德”就是指的道德,所謂“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可見咱們中國人幾千年前就在講以德治國了。至於“性”,指的是屬性。德性就是道德的屬性,國家政權的屬性。 西方講究“君權神授”,中國講究“受命於天”,兩者雖然表面上瞧著意思差不多,不過具體操作起來區別可就大了。西方的神再怎麼無形體無容貌,三位一體,終究有其實在的一面,而中國的“天”則徹底是個虛的概念。就好像“道”一樣,虛無縹緲而又無處不在,彷彿裡的老大哥,隨時偷窺著君主的行為,假如君主做了什麼狗屁倒灶的事兒,這天就會刮風下雨打雷,或者鬧點洪水瘟疫什麼的;如果君主多做善事,老天爺自然陽光普照,天下太平。 古人們認為,人類和大自然是緊密相連、須臾不可分的,並且這種聯繫和影響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也就是說,不是無緣無故天降大旱、洪水導致人間歉收,或者天上打雷人間不孝子遭雷劈,而是人類不修德、不敬神才引來災害,人間出了不孝子才引來天上打雷。尤其是普天下的唯一君主即“天子”,既然是天的兒子,那麼天老子的意願就會隨時傳達給兒子,而兒子的行為也會直接影響到天老子的各種異象。所以我們讀歷史書,經常看到只要哪兒遭災了,皇帝就趕緊又是下“罪己詔”寫檢討,又是節衣縮食停建樓台館舍的。最不濟,也得勒令他的主要助手,也就是宰相們辭職。

既然上天和君主之間是有心靈感應的,那麼這種心靈感應就應當是有規律可循的。於是古代大賢人或者大閒人們就琢磨開了,他們的原則是洞察這個規律,並將之理論化;如果沒有這麼一個規律,那就杜撰一個出來。 想要洞察兩個事物之間的規律,當然先要弄明白這兩個事物本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天子好說,就算有大群馬屁精整天在天子身上挖掘神性,基本來說,這種神性仍是隱性的,很少表露於外,而表露於外的九成都是人性。大家都是人,人是怎麼回事兒,就算很難往細裡研究,大概的構架是不會錯的。可是天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人是氮、鈣、磷等元素合成的,天又是由什麼元素合成的呢?天都有哪些屬性呢? 我提到了“元素”,在中國古代,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最原始、最本色的事物。不過現代漢語中“元素”一詞的含義則來源於西方,是指組成宇宙萬物最基本的要素。最早的元素學說產生於古希臘——被尊為“希臘七賢”之一的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之母,另一位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則認為組成萬物的是氣,被稱為辯證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由火而生。後來自然科學家、醫生恩培多克勒認為上述幾位說得都在理,可是都不全面,他把水、氣、火全都拿來主義,再添上一種土,稱之為四元素。

這就是西方最基本的四合一古代元素論,其他還有什麼熱、冷、幹、濕四元素說,鹽、水銀、硫黃三元素說等,影響就沒那麼深遠了。古印度人跟古希臘人的主張一樣,很可能是從古希臘傳過去的,不過把四元素的名字改成了地、水、火、風——還有一說則再加上空,變成地、水、火、風、空五元素。 那麼,古代中國人,又是怎麼看待那個虛之又虛、玄之又玄的“天”以及組成宇宙萬物的元素的呢? 比起古希臘人來,古代中國人的思維要形而上得多了,就像天比神更看不見、摸不著一樣。古代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宇宙本原,同樣虛得一塌糊塗,它叫作太極。 太極是什麼玩意兒?太就是大,就是最主要的,極就是頂點,是最根本的,不像地、水、火、風,就算看不見也能感受得到,太極你能看得到嗎?能感受得到嗎?

太極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周易》裡,作為《周易》本體的《易傳》裡就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根據歷代閒人們的解說,所謂太極就是宇宙的虛無本體,或者是這個虛無本體還沒有轉化成萬物之前的混沌狀態。神神叨叨,看得人一頭霧水。那麼好吧,太極以後還有兩儀,所謂兩儀就是陰陽,雖然只具備象徵意義,但好歹是個中國人就知道日是陽、月是陰,男是陽、女是陰。再不濟,跟太陽底下曝曬會兒你就明白什麼叫陽了,躲樹蔭底下乘會兒涼你就知道什麼叫陰了。 還有沒有更具體的呢?兩儀生四象,這看上去跟地、水、火、風有點兒接近了,可能比較好理解一點了吧?你錯了,四象更詭異。最初的四像不是後來附加上去的什麼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最初的四像是指少陰、少陽和老陰、老陽,還跟陰陽一樣虛。四像生八卦,八卦是乾、坤、坎、離、巽、震、艮、兌,或者通俗點兒來說,是天、地、水、火、風、雷、山、澤,瞧上去怎麼著都不像是在說什么生成宇宙的基本要素,而是宇宙已經成型後的各種事物形態。

其實啊,《周易》系統根本是在玩數學遊戲。太極暫且不論,所謂兩儀就是0和1,二者形成《周易》系統最基本的“爻象”——0就是陰,是並列的兩根“橫棍兒”;1就是陽,是單獨一根“橫棍兒”。上下兩組爻象就合成了四象,也就是上下兩陰為老陰,是0;上陰下陽為少陽,是1;上陽下陰為少陰,是2;上下兩陽為老陽,是3。三組爻象組成了八卦,從0排列到7……六組爻像是六十四卦,從0排列到63。 1687年,耶穌會士柏應理撰寫了《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其中共計用十三頁對伏羲八卦圖作了介紹。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買來一本一翻——我的天,這不是我正在研究的二進制嘛!二進制的發明從此就歸功於萊布尼茨了,而最早制定《周易》系統的中國原始數學家則淹沒在了歷史的浩瀚海洋中。沒辦法,他那一套太形而上了,幾千年來沒幾個人能搞得懂。

《周易》的道路走不通了,那麼中國古代還有沒有別的相對比較形而下一點兒、比較好理解一點的宇宙論呢?是否有地、水、火、風那樣比較容易被普羅大眾所接受的元素理論呢?雖然出現得晚了一點,不過還真有,那就是五行學說。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