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中國治水史詩

第76章 附錄八旬老人歷盡千辛鑄就《中國治水史詩》

中國治水史詩 何建明 2074 2018-03-16
繼北魏酈道元《水經註》之後,中國尚未有一部完整的水利史典籍。日前,首部全景呈現中國歷代治水工程的著作已編撰完成。該書匯集了何建明、蔣子龍、張煒、張笑天、葉延濱等幾十位知名作家的文章,共計200萬字,其編纂難度堪比修建一處治水工程。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擔綱這樣一部治水巨著主編的竟是一位八旬老人,他毫不顧忌身體狀況,不畏嚴寒酷暑,跋山涉水實地考察許多水利工程並不斷號召更多的名家加入寫作隊伍。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就是作家程賢章先生。 (程賢章曾任廣東文學院院長、廣東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座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促成這個選題的契機,是程賢章先生與廣州梅雁水電集團董事長楊欽歡先生的一次偶然談話。在閒聊中,楊欽歡先生提到“在所謂水電開發的雙贏決策中,較大的贏方是經濟發達地區,而不是落後地區。特別是,征服自然的代價是昂貴的、缺乏效益和損害社會與生態環境的……”。當楊欽歡說他想編一部“中國治水史詩”的計劃時,程老感受到了巨大的責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這樣痛快地接下了主持編輯“治水史”的工作。

自北魏酈道元《水經註》以來,尚無一部完整理想的治水書。從嚴格意義上說,《水經註》其實寫的都是山水文章,雖也文采風流,但寫治水的篇章極少。由於中國缺少一部較完整的治水書,《水經註》至今仍為許多治水者和文人騷客視為治水經典。程老表示,雖不敢想像成書堪比千年經典《水經註》,但編寫一部中國治水書一直是他和楊欽歡的願望,也是這一代作家們的共同願望。 程老用了三天時間,寫了一套編書方案,計劃由楊欽歡出資,用三年時間完成“治水史”的編寫工作。起初只有很少人知道此事,隨著編書工作的展開,廣州、北京媒體公佈消息和推波助瀾,大家都非常看好這個題目,甚至不敢相信這個極具文學價值的選題是楊欽歡這樣一位企業家策劃、提出的。

程賢章為了找一家優秀的出版社合作,特意飛往北京找到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家出版社社長、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商討出版事宜,並邀請他一同擔綱的主編。 何建明一見到程老,就稱讚其年近八旬卻勇闖“火焰山”的精神,表示作為一名作家深受感動。何建明高度肯定了編撰此書的意義,確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並欣然接受程老的邀請一同擔當此書的主編。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擔任總顧問,併題寫書名。 在楊欽歡的資助下,年近八旬的程賢章帶領若干隨從人員踏上了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的考察之旅。 2009年5月12日,“5·12”汶川地震災後一周年,程賢章帶領兩位年輕的助手羅煒新、程勇芳奔赴成都,考察了映秀和都江堰。面對廢墟中獨自屹立的都江堰,程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也倒了,那也毀了,而雄偉的2000多歲老人——都江堰,除'魚嘴'震裂一條條裂縫外,依然英雄般地屹立在浪花飛卷的岷江中,依然滋潤灌溉肥美的成都平原。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奇蹟,全世界有良知的人都關注都江堰。你好,英雄的都江堰。'5·12'汶川地震你也處嚴重震區,但你卻安然無恙地屹立在滾滾的江水中。”

2009年“7·5”新疆暴亂尚未平息之際,程賢章不顧個人安危帶著助手,飛往烏魯木齊。 “大暑”第二天,程老就穿越了戈壁灘,闖了火焰山,考察了水利工程坎兒井,感受了維吾爾同胞的熱情。面對坎兒井,他感嘆“坎兒井長流的雪水使荒漠的大沙漠出現了綠洲,出現了盛產瓜果的沙漠江南。所有朝廷任命和流放到新疆的官吏,例如林則徐、左宗棠都對修建坎兒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程賢章帶領考察小分隊,走訪了濟寧段古運河、黃河入海口、錢塘江、京杭大運河、黃浦江、鴨綠江、松花江、渭河等多處治水工程,記錄下其所見所想,並以實際行動不斷感染著其他作家加入寫作隊伍。 程賢章在考察期間,忘記了高齡和身體狀況,帶著一顆年輕而熾熱的心,不畏嚴寒酷暑奔走於全國各地。每到一個地方,程老都不忘與他的作家朋友們通電話,還經常登門拜訪,他的行動讓作家們深受感動和鼓舞。

程賢章極其富有親和力和凝聚力,許多名作家一聽到程老主持編寫的消息,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積極參與此書的創作,在文壇掀起了寫治水史的熱潮。比如,程老的山東之行,與山東作協主席張煒碰面時,張煒就表示,“就憑老兄來到山東、我們在濟南見面這一點,我工作再忙,也應該寫一篇。”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的作者隊伍就這樣一天天壯大起來,以至於形成最終罕見的明星作家大集合。 在中國作協領導的親切關懷、作家出版社的全力支持、執筆作家的鼎力加盟、該書主編程賢章、何建明以及責編賀平的共同努力下,原計劃耗時三年出版的,將於近期提前面世。另外,責編特別提示,由於該書屬文學作品,作者均為作家非水利方面專家,如存在個別水利專業知識層面的問題請水利專家和讀者們包容。

自古至今,炎黃子孫與水的關係是一個“敬畏、利用、征服、傷害、和諧”的過程,“治水”在歷代都是一項難題。參與撰寫的作家們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精彩的文字向讀者展現了中國歷史上歷代名君、名臣、名人功在千秋的治水偉業。該書的一大亮點是既有生動的治水故事,又有詳細的水利工程的介紹,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文字優美,值得品讀。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