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三案始末

第5章 內監

三案始末 温功义 7050 2018-03-16
內監古稱宦官,由於身在宮廷,每每對政局很有影響;特別是一個朝代瀕臨衰亡之際,內監更多地起些壞的作用,因此歷代論者對於宦官都極少好評。不過,這都是環境使然。首先,是歷代論者都常說到的,因為內監身心遭受過傷殘,遇事對人,自然恨多愛少、陰毒險惡。其次,因身在深宮,服侍的是皇帝、後、妃等人,偶拂其意便會得禍,以此便巧言令色,養成了很多惡德。還有,一般內監沒有全歸自己的居處,食住都與夥伴相共,接觸較多,衝突也多,攻防較量,勝者每多狡惡之輩。成了氣候、有頭臉的,也以此輩為多,所以內監常常乾不出什麼好事來。這些雖都是歷代都有的泛泛之論,仔細想來,卻也有些道理。 內監在明代為禍之烈,論者常以為是較之漢、唐,尤有過之的。關於此點,明代的開國之君朱元璋自始便很注意,而且想要設法予以製止。但事物的發展自有其內在的規律,一個人即使成為最高統治者,也無法以他的意旨使之有所轉移,加之他的後人又增添了有助於宦官為害的一些做法,所以明代的宦官為禍之烈反而很為突出。

最早提到了內監的古籍是《周禮》,在那書裡,內監被稱為“奄寺”,曾有“奄寺不及百人”之語。明太祖朱元璋極崇奉《周禮》的這句話,他常說,“朕觀《周禮》,奄寺不及百人,後世至逾數千,因用階亂。此曹止可供灑掃,給使令,非別有委任,毋令過多。”也還常說,“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惡者常千百。若用為耳目,即耳目蔽;用為心腹,即心腹病。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則檢束,有功則驕恣”。他是起自民間的,所以對於內監有與民間極為一致的看法,既深知其慣於為害,又很注意於有效的予以製止的方法。但他並沒認識到,內監之慣於興風作浪,是這種制度所具有的內因所形成的,要消除此患,只有廢除了這種制度才行。朱元璋不但沒能認識到這一點,反之他還認為宮廷之內,內監的服役是萬不可少的。早在建立大明之前,在他的治區還自稱為吳國時,朱元璋的宮廷便已有了內監,而且人數也遠遠超過了他所頻加引用的“百人”。在人數上,他雖曾不斷肯定、引用《周禮》所說的“不及百人”,但因實際上的需要,在他宮內的內監人數卻在繼續不斷地遞增,建立了大明皇朝以後,增加得更是迅速,就在他及身之時,內監人數也已增至數千,並且十二監、四司、八局,所謂二十四衙門,也都建立得規模具備了。

二十四衙門中的十二監,那是: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和都知監。四司則是: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和混堂司。八局則是: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局和司苑局。從這些名稱來看,其所經管的範圍已是極寬,把衣、食、住、行、軍器、甲仗,以及燒的、用的,錢鈔等等,全都包攬無餘了。朱元璋的認識和主張,在事實上可以說已經崩潰到無影無踪。但雖如此,他還是訂出了些措辭極為嚴厲的禁例,企圖加以補救。這些禁例是:內臣與外官不得有文移往來;不得互通消息;內臣不得兼有外臣文、武官銜;內臣不得服用外臣冠服;內臣官階不得高過四品;內臣月給食米一石,衣食都在內廷;還有,內侍不得識字!更加特別鄭重的是,他還鑄了一面鐵牌立在宮門,文曰:“內臣不得乾預政事,犯者斬!”這些禁例說得雖極嚴厲明白,但到後來,幾乎全都成為具文,漸漸都被破壞無遺,很少有人再能想到了。有些禁例,甚至就是朱元璋自己給破壞了的。如在洪武八年(1375),他便曾派內侍趙成到河州去市馬;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派出了司禮監的內侍聶慶童,到河州去辦理茶、馬等項事務,這些都違反了他所三令五申的“內侍不可令與外事”的禁條。這也給以後各朝很多中官奉命出使以至鎮守邊地造成了先例。

總的說來,被朱元璋自己破壞了的禁例並不算多,其他各條都是後來的諸帝漸加破壞了的。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為帝的是皇太孫朱允炆。皇太子朱標已在朱元璋之前去世,所以皇位由皇太孫繼承,這便是後世所說的建文帝。這位皇太孫對他祖父所定的這些禁例執行得很嚴,他才即位,便曾嚴諭各地官吏,內侍外出如有不法之處,地方有司可以將其械送治罪。在內廷,對內監管理得也極嚴,稍違禁例,即行懲辦。內監們在拘束過嚴的監管下,很多人都覺不滿,等到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造反南下時,很多內監紛紛逃往朱棣的軍中,把朝中的諸般虛實都報告了他,加速了他的勝利,使他很快便攻入南京,奪得了帝位。 朱棣奪得了帝位,次年便改元永樂,他就是明代稱為二祖之一的明成祖。朱棣由於暗中曾很得到內監們的助力,對於內監的觀感便與明太祖與建文帝大有不同,內監的待遇寬鬆了很多,人數更增加了,二十四衙門經管的範圍更鋪展開了不少。朱棣改變舊制最顯見的便是內監竟可公然統率軍隊搭乘艦隻,自由出訪。至今仍然盛傳人口的“三保太監下西洋”,便是於永樂三年(1405)開始的。這個“三保太監”姓鄭名和,是雲南人,他自幼便已“淨身”(動過手術,成為閹人,俗語稱為“淨身”),被分到燕王的藩邸中服役。燕王提兵南下,鄭和也在軍中。他很立了些功,極得燕王倚信。他曾前後七次出訪西洋(即今南洋一帶)各國,統率的艦隻人員,規模極大,共計有將校、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分乘著長達四十四丈、寬有十八丈的大船六十二隻。這樣的人數和艦數,以及艦隻的巨大等等,在當時可說是世所獨有的、最大的艦隊。鄭和多次出巡,當然意在宣揚國威,通使求好,也還含有炫示富強,要西洋各國把中國奉為大國,前來朝貢的用意。此外,據傳還有一個更為著意的目的,便是想到海外探尋出一直尋獲無踪的建文帝的踪跡。原來燕王朱棣率軍攻入南京之時,情勢很亂,宮中起了大火。在混亂中,卻不見了建文皇帝,到處尋遍,都無踪影。朱棣得知此事,立命緊閉宮門、城門,派人分往城中各處認真仔細搜尋,務要生能見人、死能獲屍,才肯罷休。但是連搜多日,仍毫無所見。不久,外面便有了很多關於建文帝的傳說,所有的傳說都是講建文帝早在城破之日便已逃出城外;逃往哪裡,則各說不一,川、滇、黔、桂等地都各有所傳說。過了些時候,建文已經逃往國外之說越來越多。有一些人還說,某人、某人,曾在海外某地、某處見過建文;更有很多人還說,建文已經落髮出家,袈裟芒鞋,完全已是僧人打扮……永樂覺得,建文如在,對他始終是個威脅,必須把他尋獲,做個了斷,才得心安。因此,鄭和出訪,暗中就還負有訪查建文皇帝踪蹟的使命。鄭和七次出訪,開始於永樂三年(1405),到第七次出行已是宣德六年(1431),前後共達二十餘年,到過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等三十餘國,史家稱為明初盛事,洵非虛語。

除了鄭和以外,永樂派往各處的內監還有多起,如永樂元年便曾派出內官監的內監李興,命其奉敕前往暹羅,去問候那裡的國王。此後如李達出使西域、童海出使迤北、侯顯出使西番,也都和李興一樣,負有相同的使命。 派內監到軍隊中去作為監軍,或是就由內監徑行統率軍隊出鎮地方,也是早在永樂年間便留下了例子。譬如,永樂八年(1410),便在都督譚青的營中派有內監王安作為監軍,內監馬靖出鎮甘肅,內監馬琪出鎮交趾(即今印度支那半島),便都是內監自率軍隊出鎮邊方。 永樂雖然有過這些有違祖訓之事,但卻不肯承認。他狡辯說:“朕一遵太祖訓,無御寶文書,即一軍一民,中官不得擅調發。”鄭和等人出訪海外,監理軍兵,出鎮邊方等等,當然都要有御寶文書,不然,豈不是跡近謀反或是形同割據了麼?況且明太祖的那些禁例,作為對象的雖是內監,而認為應予注意的,卻還是在於後來繼位為帝的後人們,要他們特別注意到這些地方,不要在這些去處給予方便。永樂當然不會無知至此,他這麼說不過是打個圓場,粉飾一番而已。

對於“內侍不得識字”,永樂同樣也未予重視,他曾特命範弘、王瑾、阮安、阮浪等四人都去讀書,要使他們能通經史,善筆札,並即以此用來侍奉當時尚在東宮為皇太子的朱高熾。這幾個人都是英國公張輔出征交趾時擄來的姣童,永樂歡喜他們聰明姣好,所以閹為閹人,並使他們能以文筆來侍奉太子的。後來這幾個人,還都在宮中起過一些作用。 永樂雖說破壞了“內侍不得識字”這一禁例,但准許讀書的人數究竟很少,而且是在暗中進行的,並沒有公然表示違抗。到了明宣宗,也就是朱棣的孫子,年號是宣德的朱瞻基即位為帝后,則已大模大樣否定了“內侍不得識字”這一條。他以明令在大內設立了內書堂,選了一些較為聰明的小內監,送到那裡去讀書學習,要使他們習知經史,嫻於文墨。這種做法竟即成為定制,直到明亡,內書堂才跟著歸於消滅。最初在內書堂做教習的是大學士陳山,後來還有很多的大學士或是學士在那裡任過教。有些時候,甚至有兩三個人同時在那裡任教。由於教的人都是讀書有得的人,所以在內書房讀過書的內侍們,書都讀得不錯。史稱他們是,“用是多通文墨,曉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姦。數傳之後,勢成積重,始於王振,卒於魏忠賢,考其禍敗,其去漢、唐何遠哉”!此論倒也頗是,但說“卒於魏忠賢”則不為確。如說卒於崇禎之際的曹化淳或高起潛,才更合適。魏忠賢完結時不但離著明代滅亡還有十幾年,並且他也沒在內書堂裡學過什麼。他是個半路出家的宦官,在內書堂大概也混過幾天,但並沒有認真讀過什麼書。在明代所有頗能為禍一時的大璫中,他是唯一的、沒有讀過什麼書的,當時甚至盛傳他連字都不識。

在二十四衙門中,司禮監一向便佔有首要地位,而為一切內監追逐爭奪得最為熾烈的位置。歷來,司禮監設有提督太監、掌印太監各一位,其下還有秉筆太監、隨堂太監、書籍名畫等庫掌司、內書堂掌司、六科廊掌司等各類太監,這些人員都無定額,人數多少,時有不同。司禮監提督太監的威權最大,司裡司外一切事情幾乎他都能管。由於他從來便有督理皇城內一應儀禮刑名和鈐束管下人等的權力,所有內監的處罰、懲戒便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掌印太監是管理內外章奏的,在御前核對各項章奏並予用寶頒行是他的事。秉筆太監也很重要,他們不但常常根據皇帝的口頭吩咐,代擬旨意,連照閣票批硃的權柄也掌握在他們的手裡。所謂“批硃”,便是根據閣臣的票擬文件,用硃筆批具意見,或是認可,或是批駁,或是指出另外的做法,交回閣中,命其照擬。這批硃一事,原本是皇帝自己分內的工作,並且是他最主要的工作,實不應交給別人代為。但是或因皇帝太忙,或因一時心緒不佳,倦於理事;或因心有旁騖,討厭這類麻煩;或因雖已登基在位,而年齡尚幼,還拿不起來……皇帝不能或不願辦這種事情的原因很多,但又實在不能不辦,近在身邊的司禮太監便成了當然的替手。這在最初當然還是偶然代辦,後來習以為常,批硃一事竟成了司禮秉筆太監的例有職務。所以有內書堂之設,其主要目的就在於提高內監們在這方面的能力。

司禮監抓到了批硃權,它的權力便伸延到了外廷,影響到了閣臣的職務,有時比閣臣的作用還大。因為票擬只是提出方法和意見,批硃卻起著決定的作用。此外,司禮監還掌握著以偵查、緝捕、審辦人的,類似特務組織的東廠,對外的影響更伸展到全國各地。為了加強帝制的統治力量,明代在建國之初便設有錦衣衛鎮撫司,並於刑部獄以外還設有詔獄。這錦衣衛鎮撫司便是專門用來偵伺、緝捕人的一個特務機關。但是後來還嫌不夠,便於永樂十八年(1420),又設立了更為接近皇室的東廠,由於司禮監便有督理刑名的職務,所以東廠便即由司禮監經管,設有一名提督東廠事務的太監。由此也可看出,永樂比他的父親更加信任和倚賴內監。錦衣衛和東廠,因為職司相同,在權限上又無明確的劃分,所以彼此之間常有互爭之事,何者居上也是時有不同,有時是錦衣衛得勢,有時又是東廠佔了上風。但掌管錦衣衛的雖多是皇帝的近幸,但終是外臣,比起管理東廠的內監來,和皇帝的接近到底差著一些,所以東廠佔上風的時候總要多些。偵事和緝捕給提督東廠的太監帶來了很多敲詐勒索、貪污受賄的機會,可以說是個極美的肥缺,所以這個職位的爭奪一直便很激烈。到明憲宗為帝的成化年間又於東廠之外增設西廠,便是由於安撫爭奪東廠不能得手的汪直才又加添的。這汪直是個瑤人,非常狡黠,又出身於最為明憲宗朱見深所寵愛的萬貴妃的昭德宮裡,所以朱見深也極寵信他,常派他換上便衣,到各處去探查一些想要知道的隱秘事情。那時提督東廠的太監是尚銘,雖也很會辦事,但便給不如汪直,所以汪直多次想把東廠這塊肥肉從尚銘的手里奪過來。朱見深覺得尚銘並無不合之處,不便把他的職務撤銷,但又不願使汪直過於失望,因而便增設了這個西廠,使尚銘、汪直平分秋色,兩人都有一塊肥肉。

東廠、西廠之外,在正德初年還在宮中設過一個叫“內行廠”的偵事機構。這是明武宗朱厚照為那個最受他寵信的內監劉瑾才加設的。這個廠成立得最後,為時也最短,但初設時氣勢卻極大,連東廠的緝事人員也都怕它。這個內行廠可說是與劉瑾的命運緊連在一起的,劉瑾勢盛時,它也最得時;劉瑾被誅後,它也就瓦解煙消了。西廠雖比內行廠存在的時間要長些,但為時也不能說久,它立而又撤共有兩次,都是與汪直的興敗有關,所以,如說西廠是與汪直的命運緊連在一起,也是可以的。西廠初設時,氣焰遠出於東廠之上,捕人更其迅捷,用刑也更殘酷,常會使人筋骨都至寸解。汪直每出,總要率領不少的隨從,橫衝直撞,連公卿也要避道。兵部尚書項忠遇而不避,竟也遭到了他的凌辱。西廠第二次被罷是在成化十七年(1481),此後汪直的寵任日衰,西廠也便沒有重設。

只有東廠是與明代共始終的。它歷時極久,積累亦多,時常派出各色各樣密探出外偵察,令人真有談虎色變之感。明末以至清初,有很多筆記小說都曾談到東廠所派出的密探,其偵察之詭秘,很有些出人意料。其中有個內容大致相同而姓名則異的故事,分見於幾篇小說裡面,故事的內容,大都是這樣:故事的主人,大致都是提兵在外的總督或是巡撫一類的官員,他身邊有個多年隨侍的僕人,這人極聰明、極勤快、又極忠心,因而極受信倚,已經到了不可或缺的地步。一天,這僕人突來辭事,說是他想走了。主人驚疑難捨,極力挽留,並且堅問他忽然要去的原因。僕人被逼無奈,才說明了自己的身份。原來他並不是個世代為僕的人,卻是個東廠的探子。東廠派他到主人那裡來做坐探工作,一切工作往來、私人生活等等都要按時匯報。僕人還說,他很敬佩主人,他的匯報都很切實公道,所以東廠認為無須再加監探,現在便要召他回去,另外安排別的任務了。主人聽了,驚奇不已,細加回思,多年來跟隨著自己,參與了各項生活的,卻原來竟是這樣的一個人,不覺嚇出一身冷汗,感到極為後怕。這個分見於多處的故事,情節大致都是如此,所不同者,不過是主人的姓名、官階各異而已。這種情況,有的認為原本應只是一個人的故事,輾轉流傳,為人誤引,後來竟分屬於不止一人了。有的則認為,那應是東廠派出的探子普遍採用的手法,因此人雖不同,故事卻極相似。兩說雖有不同,但有一點則是一致的,那便是這樣的故事在明代即已流傳很廣,成為人們時加談論的事了。

還有一則故事,也流傳頗廣,地點、人物雖然稍有變異,但一眼便可看出,來源只是一個。那故事說的是魏忠賢專權時的恐怖時代。據說,有甲、乙兩人同在一家酒店吃酒,偶然談及時事,乙不由大罵魏忠賢;甲卻勸他:“別提這些了,看叫人聽見。”乙順口反駁道:“怕什麼,他還能剝了我的皮麼?”當時分手,二人俱各無事。次日某甲上街,卻被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以有事見告為由,又約他去吃酒。他們又來到昨天和乙共飲的那家酒店。坐定之後,那人指指上面,問某甲道,“看見了麼,誰說不能把他的皮剝了?”某甲向其所指之處一看,幾乎給嚇得神魂出竅,原來昨天還和他在一處吃酒的某乙,真的已被剝皮實草,高高地被懸在店裡了。這個故事流傳相異之處更少,所不同者,只是地點略有不同,有的說是在酒店吃酒,有的則說是在茶館喫茶。有的還記有某人向某甲大為稱揚魏忠賢,說廠臣如何明察秋毫,他們二人同在吃酒,可是罵與沒罵,分別就有不同。 上述的兩則故事,在北京一直都流傳著,很有些人並沒看過任何筆記小說,只是從茶樓酒店裡聽得來的。這兩則故事,一以見東廠的探察之深細,一以見其耳目分佈之周密,都是極具典型的概括意義的。東廠原就設在北京內城的東區,所以有關東廠的傳說,流傳於北京的也較別處為多。東廠所在的那條街,一直被稱為東廠胡同,明亡後至今也還被這樣叫著。 明代著於史籍的大璫很多,從王振算起,直至魏忠賢、王體乾、高起潛等,可以說是一直延續不斷,歷朝都有。他們很多都是擅權恣威,權勢幾乎有過於當時在位的皇帝。但是話雖如此,卻因明代自從太祖朱元璋起,便不斷為了保障帝權,在內外各部門間造成了多種相互牽制的規例,所以這些大璫又沒有一個可以像漢、唐時的宦官那樣,連皇帝的生、殺、立、廢都操持在自己的手中。以王振而言,年幼的明英宗朱祁鎮幾乎什麼都聽他的,親征瓦剌,簡直是被王振所挾持。朝內、朝外幾乎無一不唯王振之命是聽。但“土木之變”,郕王監國,頃刻之間,不但王振遭到滅族,無少長皆斬,他的黨羽也是即被誅戮殆盡,輕易得直如摧枯拉朽。再如汪直、劉瑾、馮保等人,雖曾很不可一世,但也只能倚勢行威,一朝得罪,都無自保之力。最後,就是聲勢顯得最大,已經成為生祠遍天下、人稱“九千歲”、義子乾兒遍布朝內朝外的魏忠賢,在天啟去世之時,雖然曾有他與崔呈秀密議了很久,頗有篡權奪位之意的傳說,但也始終沒有見諸行事。魏忠賢終於還是在被發往鳳陽的路上自縊而死,黨羽也一時盡被摧毀。 從明代的大璫也只能倚勢為惡,可見明代的使各部之間相互制約的政策實有利於帝權的鞏固,但因此而造成的竟有很多皇帝多年倦於臨朝,諸臣之間相互扯皮,而使國勢日衰、腐朽日甚,終至不可收拾,則又是另一面的必然轉化,這可又是當日一心謀求增重帝權的人萬萬沒有想到的了。
註釋: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