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類別 中國歷史 共和國記憶60年·成長地標

第38章 三七、柳市風雲

號稱“電器之都”的柳市鎮因為它發達的民營經濟而成為改革開放後的新地標。柳市鎮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鎮域總面積49.8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0.1萬,外來人口11.2萬。因為柳市發達的民營經濟,這個溫州小鎮獲得了諸多榮譽,它是全國城鄉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國家級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全國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它也被稱為是著名的溫州模式的發源地。因為它較早發展民營經濟,柳市也見證了改革開放後中國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的冷暖起落。 1982年,劉大源35歲。在溫州市樂清縣柳市鎮,劉大源赫赫有名,他是柳市第一個買摩托車,第一個在家裡裝電話的人。他通過在溫州和上海之間倒賣螺絲發家致富,因此被人稱為螺絲大王。和劉大源並稱為大王的柳市商人還有“電器大王”胡金林、“礦燈大王”程步青、“目錄大王”葉建華、“翻砂大王”吳師濂、“線圈大王”鄭祥青、“膠木大王”陳銀松、“舊貨大王”王邁仟。他們一起號稱溫州“八大王”。後來的追述者都說“八大王”是1978年之後溫州最早的民間商人中的佼佼者,柳市則是溫州民營經濟發祥之地。當地的人們對這些大王的羨慕中夾雜著嫉妒。長久的貧困之後,有一些人開始像鄧小平所說的那樣,先富了起來。而這些人會在物質上前所未有的豐裕。

但這在當時是一種危險的豐裕。 8月份的一天早晨,劉大源早上出門,結果發現自己身後有兩個人盯梢。街道兩側的牆壁上則張貼著“狠狠打擊經濟領域中嚴重犯罪活動”、“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大幅標語。氣氛的變化讓劉大源內心驚慌。他趁著後面的兩個人不注意,鑽進小巷中,跑回家裡,拿出家中存著的7萬塊現金,只穿著背心和短褲,跑到河邊,乘坐一隻機動小木船倉皇出逃。憑藉他多年做生意跑碼頭的經驗,劉大源成為八大王中惟一沒有坐牢的人,其他7個大王都被作為重大經濟分子抓了起來。 從1982年年初開始,“大王”們就開始感覺到氣氛的變化。這年的1月11日和4月13日,國務院兩次下發嚴厲文件,“對嚴重破壞經濟的罪犯,不管是什麼人,不管他屬於哪個單位,不論他的職務高低,都要鐵面無私,執法如山,不允許有絲毫例外,更不允許任何人袒護、說情、包庇。如有違反,一律要追究責任。”上行下效,樂清縣“打擊投機倒把工作組”1月份進駐民間商業最發達的柳市,開始找這些大王們挨個談話。

同樣30出頭的電器大王胡金林第一個被叫去談話,談話的第二天,胡金林拿著6萬元現金找到工作組,作為自己的補交稅款,希望能夠過關。但是人家卻並不領情,一個月後,鎮上的干部告訴他,有關部門已經開始整理材料,讓他從現在開始不得外出,必須隨叫隨到,等候處理。等到7月份的時候,氣氛越發緊張,有人告訴胡金林,幾個被叫去談話的“大王”被扣住了,再沒回家。黃昏時分,一個鎮幹部騎著自行車經過胡金林家,停下來笑聲對電器大王說:“不行啦,要下大雨啦!”這似乎是個暗號,胡金林馬上回家,拿著準備好的500斤糧票、2000元現金和各種證件匆匆出逃。果然,當晚12點,警車就開到了他家門口要抓他。 胡金林在外潛逃了兩年多,1985年1月15日,悄悄回家過春節的胡金林被抓,當天,樂清縣廣播站向全縣廣播新聞說:全國經濟要犯、八大王之首胡金林抓獲歸案……

不過,比較幸運的是,胡金林只在監獄里關了66天。 1984年1月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說:供銷員是流通領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對農村商品生產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一號文件甚至說這些商人是“國營商業和合作商業所替代不了的”。溫州市委書記袁芳烈伸直說:“八大王案不翻,溫州經濟搞活無望”。這位書記組織聯合調查組,對全部案捲進行複查,最終得出的結論是,“除了一些輕微的偷漏稅外,八大王的所作所為基本符合中央精神。”很快,八大王被悉數釋放,收繳的財物也都如數退回。 雖然日後撰寫溫州商人甚至中國民營企業發展歷史時,撰寫者都會提到溫州八大王的歷史,只是八大王在日後大都默默無聞,除了機電大王鄭元忠改行做了服飾,他的莊吉服飾請了香港明星呂良偉做代言人,成為溫州服裝企業中的佼佼者之一。劉大源開了一家“大大源精密焊接材料公司”,他不再是柳市上最富足的商人,但他的財富也足以使他在柳市和溫州最好地段購置房產,種養蘭花。胡金林看上了低壓電器行業,只是,他已經不再是這個行業的大王,而柳市已經在生產著全國超過50%的低壓電器。

柳市成為中國的低壓電器之都並不是一蹴而就。在胡宏偉和吳曉波所著的《溫州懸念》中說,20世紀70年代末,柳市出現了2300多家低壓電器公司。 1989年的時候,柳市的低壓電器還以質量低劣臭名昭著,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報告《打擊偽劣低壓電器活動總結報告》中寫道:“各地在檢查中發現,大多數偽劣低壓電器,來源於浙江溫州地區,特別是溫州樂清縣的柳市鎮。”而到了2000年的時候,柳市的低壓電器已經擺脫惡名,通過了名目繁多的各種驗證,年總產值超過100億元,年出口創匯3億美元。 其中的佼佼者是南存輝創辦的正泰集團和胡成中創辦的德力西集團。在2001年《溫州懸念》寫作時,正泰擁有員工7300人,總資產8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第7位;德力西集團擁有員工6000名,企業資產11億元,綜合實力是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德第9位。南存輝和胡成中甚至把正泰和德力西的辦公樓也建到了一起。他們被人稱為柳市雙雄,彼此之間暗暗較勁。在柳市流傳著兩人互不服氣的各種傳聞。 2008年南存輝的父親去世的時候,胡成中去守了兩夜的靈,有人把這當成這兩個企業家生意上競爭,但私交良好的證據之一。但是也有人說兩個人之間只是表面客氣,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飯時,都很好強的兩個人會互相挖苦,互不讓步。

南存輝和胡成中又是小學同學和創業夥伴。在最初的歲月裡,初中輟學的兩個年輕人,一個開裁縫鋪,一個給人補鞋,兩個人的鋪子一左一右。 1984年他們倆合夥開了一家開關廠,名字叫求精開關廠。 1991年,求精開關廠分成了一廠和二廠,南存輝和胡成中分任廠長。結果第二年,兩個人就分道揚鑣。 1994年,南存輝成立了正泰集團,胡成中成立了德力西集團。 1999年,正泰和德力西都成為“中國馳名商標”,這也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僅有的兩塊全國馳名商標。 身為柳市低壓電器行業老大的南存輝發現,他要面臨的已經不是舊時八大王們為之心驚的政策變幻,而是來自同業的競爭,而且不僅僅是柳市5000多家低壓電器生產廠家之間的競爭,還有來自國際大公司的壓力。

1994年,正泰集團成立不久,進入中國兩年的500強公司施耐德(大多數人知道這家公司,是因為年輕的鄧小平在法國留學時,曾經在施耐德打工)來到柳市,想要收購南存輝銷售收入不到一個億的公司。南存輝拒絕了施耐德要求:“如果是合作我們當然高興。那時候很天真,你那麼小,人家那麼大,怎麼可能(合作)呢?” 1998年,施耐德再次找到正泰,要求控股51%,南存輝再次拒絕。 2004年,施耐德三顧茅廬。此時正泰已非吳下阿蒙,銷售額接近120億元,而施耐德也已經不是中國市場的新兵,它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十幾家合資工廠。這次施耐德的條件是雙方各佔50%股權,但是,3年之後施耐德要全部收購正泰。正泰品牌保留,只是只能定位在中低端市場,不能出口,合資公司的高層全部由施耐德委任。南存輝的要求則是不僅保留品牌,而且生產技術合作,管理人員對等安排,銷售獨立,品牌自主。

結果,被南存輝拒絕的施耐德轉向了南存輝的老同學和老對手胡成中。 2006年12月17日,施耐德和德力西簽署合資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按照1:1的比例等額出資設立“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位置將由中方擔任,新公司使用“德力西”品牌。媒體在報導施耐德和德力西的合資時,使用了諸如“引兵入關”和“逼宮”這樣的詞語。南存輝也開始主動約見媒體,並且言辭激烈的說:“政府一定要看清楚,跨國公司跑到這個鄉下地方來幹什麼?它的目的就是壟斷,在低壓電器領域高、中、低端通吃!”“要看清施耐德的本質!”“跨國公司慣於用標準、專利、收購、誘惑、威脅、污衊等一切手段來達到目的。” 2007年10月17日,施耐德和德力西高調宣布,雙方的合資方案得到了商務部的批准。自此,小鎮來了巨無霸,柳市的雙雄爭霸格局被施耐德同德力西的合資徹底改變。

但是南存輝也有好消息。被施耐德在只是產權問題上糾纏了十幾年,打了20多次官司之後,正泰反戈一擊,狀告施耐德侵犯正泰只是產權,並且在施耐德德力西合資方案被商務部批准之前不久取得勝利,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定,施耐德專利侵權成立,賠償正泰3.3億元人民幣。 “它連續告了我們20多次,我們告它一次就受不了了?”南存輝對前來採訪的記者說。 官司的勝利也帶來了他的寬宏大量,他說,“胡成中不是吳三桂”,“開放引資是國策,引進國外的公司向他們學習技術、管理是好的。有些人選擇資本運作,把企業當成產品,經營好了誰來買都可以,價格高就賣掉,這是價值觀問題,無可非議。”只是他也說,施耐德的進入“會給柳市的電器行業帶來巨大壓力”。已經成為柳市低壓電器行業老大和亞洲低壓電器行業老大的正泰毫無疑問正是壓力的首當其衝者。這一次,小小柳市成了全球低壓電器行業的競爭舞台。

按“左鍵←”返回上一章節; 按“右鍵→”進入下一章節; 按“空格鍵”向下滾動。
章節數
章節數
設置
設置
添加
返回